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袁海霞  贺春燕  张晶  周锋 《中国全科医学》2022,25(15):1910-1913
甲状腺毒性周期性麻痹(TPP)是由甲状腺毒症引起的一种内分泌急症,主要表现为周期性肌无力和低钾血症,严重威胁患者健康。血钾降低的水平与TPP患者肌无力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补钾治疗能快速缓解患者的肌无力症状和低钾血症。但过量补钾治疗会导致TPP患者出现急性反跳性高钾血症,再次威胁患者的健康。本文报道了3例TPP患者因过量补钾治疗而导致急性反跳性高钾血症,分析引起反跳性高钾血症的危险因素,希望为TPP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更多资料。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低钾性周期性麻痹的常见病因、机制及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41例低钾性周期性麻痹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1例中原发性20例,其中有家族史者1例,散发19例,继发于甲亢21例;63.4%的患者有反复发作病史.两组间发病年龄、发病时血钾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63.4%病例有较明显诱因,71.4%的甲亢患者以低钾型周期性麻痹为首发症状,部分患者有血清CPK、LDH、ALP增高及低钾心电图改变.结论 多种诱因可导致低钾性周期性麻痹发作,及时补钾、早期明确诊断、积极治疗原发病、避免各种诱因是防止复发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何山 《医学综述》2013,19(1):181-182
目的分析心电监护在低钾型周期性麻痹(HOPP)患者补钾中的意义。方法将我科收治的87例HOP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50例)行心电监护,对照组(37例)行心肌监护,给予积极补钾治疗,每小时测定血钾和肌力一次。观察两组患者补钾后的血钾浓度及高钾T波例数。结果补钾1 h后,室性心律失常均消失。补钾2 h后,患者血钾水平普遍上升,补钾过程中未出现严重心律失常。心电监护T波正常时血钾水平低于肌力恢复达到4级时血钾水平(P<0.05)。结论心电监护在HOPP患者补钾的监护中高效安全,T波改变的识别是监护技术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尿钾-肌酐比值对低钾型周期性瘫痪(HPP)的早期诊断意义。方法选择低钾型周期性瘫痪患者64例,根据病因分为原发组、继发组和甲亢组,健康志愿者25名作为对照组。测定血/尿钾浓度和肌酐,根据其结果计算尿钾-肌酐比值,比较组间差异。结果原发组尿钾-肌酐比值为1.08±0.45,继发组为2.18±1.78,甲亢组为1.16±0.75,正常对照组为6.40±5.05,组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尿钾-肌酐比值是早期诊断HPP的有益指标,继而指导补钾治疗,避免治疗后出现反跳性高钾血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低钾型周期性麻痹的临床特点、诱发因素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4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青年男性多发,多有明显诱因,发病多在夜间睡眠中或凌晨清醒后。原发31例(73.8%),继发甲亢11例(26.2%)。97.6%的患者经静脉及口服补钾后症状均完全缓解。结论 及早确诊和治疗是缩短低钾型周期性麻痹病程的关键,对继发性低钾型周期性麻痹应强调病因治疗。  相似文献   

6.
任丽珏  张柱 《中外医疗》2014,33(7):87-88
目的对甲亢并低钾性周期性麻痹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现对该院52例甲亢合并低钾周期性麻痹的住院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予口服及静脉滴注补充氯化钾,10%氯化钾10~20mL,3~4次/d口服;对血钾低于3.2mmol/L的患者另加静脉补钾,用5%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盐水500mL加入10%氯化钾1.5g静脉滴注。人选患者经确诊甲亢后后给予每日甲巯咪唑10~30mg或丙基硫氧嘧啶100~300mg口服抗甲状腺治疗,心率快者给予心得安10—30mg/d。结果该组所有52例患者经治疗,低钾血症均得到纠正,肌无力症状完全缓解,四肢肌力均恢复至5级。结论该研究认为甲亢并低钾性周期性麻痹发病主要是由甲状腺激素引起。在治疗该病时,不能单纯的根据临床症状进行诊断,对于病情一再复发者,不仅要考虑周期性麻痹,还要进一步鉴别病症的原发或继发性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甲亢合并周期性麻痹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 3 5例甲亢合并周期性麻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甲亢合并周期性麻痹患者男女之比为 3 3∶2。平均发病年龄 3 6.5岁。麻痹发作时血钾范围 1.5~ 3 .1mmol/L。劳累、过食是其发作的最常见诱因。补钾后病情快速缓解。抗甲亢治疗后预后良好。结论 甲状腺激素过多是低钾性周期性麻痹的发病基础。及早控制甲亢 ,避免劳累对预防周期性麻痹发作具有重要意义 ,对周期性麻痹患者应常规行甲状腺功能检查。  相似文献   

8.
张晓云 《中国医药导刊》2008,10(7):1121-1121
周期性麻痹(periodic paraysis)是以反复发作的骨骼肌弛缓性瘫痪为特征的一组疾病,包括低血钾性、高血钾性、正常血钾性,以低血钾性最为常见(下称低钾麻痹),发病时病人肌无力症状持续数小时至数周,发作时血清钾常低于3.5mmol/L,低钾麻痹部分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部分与甲状腺功能亢进(下称甲亢)有关,补钾为本病主要治疗措施^[1].我科自1998年2月至2003年9月收治36例低钾麻痹患者,先就其临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低钾性周期性麻痹7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斐 《中国医药导报》2008,5(12):143-144
目的:探讨低钾性周期性麻痹的常见病因和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75例低钾性周期性麻痹患的主要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结果:低钾性周期性麻痹的常见病因有原发低钾性周期性麻痹、甲亢性周期性麻痹、肾小管性酸中毒等。血钾水平与肌无力不完全平行,血钾越低患者临床症状及其他辅助检查的变化也就越重。患者肌力下降可不对称,40例(53.3%)有肌痛或主观感觉障碍,37例(49.3%)有肌酸磷酸激酶(CPK)增高。呼吸肌麻痹和致命性心律失常是死亡的主要原因。结论:低钾性周期性麻痹可出现肌痛、主观感觉异常、CPK增高,应与格林一巴利综合征、多发性肌炎等鉴别。呼吸肌麻痹和致命性心律失常是死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低钾性周期性麻痹30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欧莉梅  水海峰 《广西医学》2002,24(2):218-219
周期性麻痹 ( Periodic Paralysis)是以反复发作的骨骼肌弛缓性瘫痪为特征的一组疾病 ,发作时常伴血清钾含量的改变。按血清钾水平可分为正常血钾性 ,低钾性、高钾性 ,国内以低钾性多见。本文就 1 997~ 2 0 0 0年我院急 (门 )诊及住院的低钾性周期性麻痹病人 30例进行分析 ,谈谈诊治体会。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30例中男性 2 7例 ,女性 3例 ,年龄 1 6~ 5 0岁 ,平均 32岁。其中 1 6例 ( 5 3.3% )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 ,部分以周期性麻痹为首发表现。1 .2 诊断标准 :1周期发作的骨骼弛缓性瘫痪 ;2血清钾低或心电图提示低钾改变 ;3补钾…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低血钾型周期性麻痹(hypokalemie period paralysis,HOPP)患者的临床及骨骼肌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9月—-2012年12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做骨骼肌活检的HOPP患者20例,均行血钾、肌酸激酶、心电图及甲状腺功能检查。结果20例患者中,原发性HOPP组16例,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HOPP组(TPP组)4例。TPP组的起病年龄较原发性HOPP组晚,(42.75±9.36)岁135(24.81±5.49)岁(P〈0.01);原发性HOPP组与TPP组分别有43.75%(7/16)和25.00%(1/4)的患者存在血清肌酸激酶水平异常增高;2组患者血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82士0.30)mmol/L125(2.58±0.13)mmol/L);20例患者中,有8例(40.00%)骨骼肌活检见肌纤维胞浆中存在典型“管聚集”现象,其中原发性HOPP组7例,TPP组1例。结论低血钾型周期性麻痹“管聚集”的发病率为40.00%,8例患者存在肌纤维网结构紊乱、“管聚集”现象,原发性HOPP组“管聚集”现象较TPP组更常见;原发性HOPP组发病年龄较早。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螺内酯在重度低钾型周期性瘫痪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61例重度低钾型周期瘫痪患者随机分两组 ,在静脉常规补钾基础上 ,螺内酯治疗组予 80mg螺内酯一次口服 ,分析 1 2小时血清钾浓度及临床症状。结果 螺内酯组有效率 93 .5 % ,常规治疗组总有效率 80 .0 %两组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螺内酯治疗重度低钾型周期性瘫痪安全有效 ,可作为重度低钾型周期性瘫痪的一种辅助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3.
文世全  段劲峰  冯由军 《重庆医学》2012,41(14):1385-1386
目的探讨惊恐障碍和低钾性周期性瘫痪患者的临床鉴别诊断方法以减少误诊。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该院急诊科以低钾性周期性瘫痪收治的惊恐障碍患者7例(惊恐障碍组),同期本院收治的低钾性周期性瘫痪患者192例(低钾周期性瘫痪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惊恐障碍组患者平均肌力[(3.7±0.81)级]、平均血钾[(3.1±0.56)mmol/L]与低钾性周期性瘫痪组平均肌力、平均血钾分别为[(2.4±0.84)级、(2.3±0.83)mmol/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临床急性发病的肢体无力伴有明显焦虑情绪者,应当考虑到惊恐障碍的可能性以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14.
Thyrotoxic periodic paralysis. A case report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yrotoxic hypokalemic periodic paralysis (TPP)--a rare complication of thyrotoxicosis and a medical emergency--is characterized by recurrent episodes of muscle weakness and hypokalemia associated with hyperthyroidism. We report a case of TPP in a 38-year-old white Lebanese male. The patient suffered from severe muscle weakness of the upper and lower limbs. His blood tests revealed hypokalemia (k: 2.4 mEq/L), low thyroid-stimulating hormone TSH (0.001 microIU/mL) and normal levels of thyroid hormones. The thyroid scan showed a hot nodule. His paralysis resolved with IV potassium. The patient was treated with propranolol and radioactive iodine with complete remission of the hyperthyroidism and the paralysis. A discussion of the clinical and pathophysiological features and treatment of TPP is presented.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低钾型周期性麻痹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基因突变特点。方法 对32例低钾型周期性麻痹患者进行基因筛查,发现6例存在基因突变,回顾性分析这6例患者的临床及基因特征,并进行家系研究。基因检测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后直接测序。结果 6例患者均青少年发病,5例发作有明确诱因,检测血钾低且补钾治疗有效。5例患者有明确低钾型周期性麻痹家族史。患者基因突变分别为CACNA1S基因c.1583G>A(p.Arg528His)、c.2627T>A(p.Val876Glu)、c.2690G>A(p.Arg897Met)及c.2700G>C(p.Arg900Ser)突变以及SCN4A基因c.2015G>A(p.Arg672His)和c.2024G>A(p.Arg675Gln)突变,其中CACNA1S基因p.Arg528His和SCN4A基因p.Arg672His为热点突变,Arg897Met为新的突变位点。结论 6例低钾型周期性麻痹患者临床表现典型,存在CACNA1S或SCN4A基因的胚系突变,CACNA1S Arg897Met为新的突变位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低钾性周期性瘫痪的临床特点,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对46例低钾性周期性瘫痪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多数发病有诱因,睡眠及晨醒时发病;典型表现是反复发作的以肢体近端为主的四肢驰缓性瘫痪,严重者呼吸肌无力,有血清钾降低;所有病例经口服、静脉补钾后症状均获缓解。部分患者并不符合上述典型临床表现:如瘫痪不对称、腱反射亢进等,治疗过程中出现一过性血清钾升高。结论认识低钾性周期性瘫痪的不典型临床表现对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高胰岛素血症与超重/肥胖患者低钾性周期性瘫痪(低钾周瘫)的关系。 方法 以体质量超重或肥胖的散发型低钾周瘫患者作为病例组,测定其基础状态和进食标准餐后1~4 h的血糖、血胰岛素、血钾水平,并与其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均匹配的无低钾周瘫的超重/肥胖者(对照组)比较。 结果 病例组男性明显多于女性(男性14例、女性2例),初始发病年龄20~50岁不等。两组受试者血清胰岛素水平均在进餐后1 h达峰值,同步血钾达谷值;病例组餐后1 h胰岛素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病例组胰岛素曲线下面积及胰岛素曲线下面积/血钾曲线下面积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有高胰岛素血症的男性超重/肥胖者应警惕散发型低钾周性瘫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低钾性周期性麻痹8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总结低钾性周期性麻痹(hypoKPP)的临床表现和疗效,探讨其发病机制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分析84例确诊的低钾性周期性麻痹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84例患者中,原发性60例,其中有家族史者5例,散发54例;继发性24例,其中继发于甲亢者19例。有心电图资料者62例,其中,正常10例,有典型低血钾改变者52例。伴有四肢麻木者6例,肌肉酸痛者5例。经过口服和静脉注射钾后,全部病例均获得痊愈。结论:血清钾及心电图的检查有利于早期诊断及治疗。继发性者要加强原发病治疗,避免各种诱因是防止复发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