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目的 评估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联合检测在鉴别儿童支气管肺炎细菌和病毒感染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9月至2014年6月在安庆市第二人民医院儿科住院的0~12周岁肺炎患儿154例,分为低年龄组(3周岁以下)、高年龄组(3周岁及以上)两个年龄段,选择同期住院没有明确细菌病毒感染幼儿及健康体检儿童分别作为对照组,均在入选后行PCT、CRP测定。以血清学检测以及病原体分离、培养分别作为诊断病毒或细菌感染的依据。结果 两年龄段儿童细菌感染组PCT显著高于各自病毒感染组和对照组(P<0.05),细菌感染组PCT阳性率高于病毒感染组(P<0.05);两年龄段儿童细菌感染组和病毒感染组CRP高于各自对照组(P<0.05),低年龄段儿童细菌感染组CRP高于病毒感染组(P<0.05),两感染组CRP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儿童支气管肺炎诊断中,PCT对细菌感染有一定的特异性,CRP对炎症反应较敏感,但对感染判断缺乏特异性,因此,PCT、CRP联合检测有助于鉴别儿童支气管肺炎是细菌感染还是病毒感染,优于单独的PCT或CRP检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监测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C反应蛋白(CRP)以及白细胞(WBC)在诊断儿童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归性分析2016年4月‐2017年4月在江门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3 000例细菌或病毒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按出院时的诊断结果分为细菌感染组(n=1 953)和病毒感染组(n=1 047),同时选取500例在该院体检的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检测SAA、CRP以及WBC水平,通过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SAA、CRP以及WBC诊断诊断细菌感染组儿童发生细菌感染的价值。结果 SAA、CRP和WBC检测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细菌感染组患儿SAA、CRP和WBC水平显均著高于病毒感染组和对照组(P0.01);病毒感染组患儿SAA、CRP和WBC水平均著高于对照组(P0.01);3组研究对象SAA、CRP和WBC检测结果与感染呈正相关(r=0.735,0.701,0.674,P0.05);细菌感染组患儿通过SAA、CRP和WBC联合诊断细菌感染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37,灵敏度为93.5%,特异度为83.3%,均明显高于各指标单独诊断和两两联合诊断(P0.05)。结论 SAA、CRP以及WBC检测结果在细菌和病毒感染性患儿中的水平显著升高,尤以细菌感染性患儿升高最明显;通过SAA、CRP以及WBC联合检测对于诊断细菌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季孝  刘思宇  史杨  王伟文 《浙江医学》2018,40(12):1351-1354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淀粉样蛋白A(SAA)联合检测对儿童化脓性扁桃体炎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收集123例化脓性扁桃体炎患儿,根据感染病原体不同分为细菌感染组74例,肺炎支原体(MP)感染组29例,病毒感染组20例。比较各组基本资料及PCT、CRP、SAA水平差异,绘制ROC曲线,计算AUC,评价PCT、CRP、SAA对儿童化脓性扁桃体炎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病毒感染组患儿住院天数最长,MP感染组患儿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最高。细菌感染组PCT水平高于MP感染组及病毒感染组(均P<0.01);细菌感染组及MP感染组CRP、SAA水平高于病毒感染组(均P<0.01);PCT、CRP、SAA、PCT+CRP+SAA诊断细菌感染化脓性扁桃体炎的AUC分别为0.780、0.731、0.705、0.871;CRP、SAA诊断MP感染化脓性扁桃体炎的AUC分别为0.933、0.990。结论PCT+CRP+SAA联合检测可以快速、有效的鉴别诊断儿童化脓性扁桃体炎;CRP、SAA在鉴别MP感染与病毒感染化脓性扁桃体炎时均具有较好的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及纤维蛋白原(FIB)的水平检测对脓毒血症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9月~2015年2月笔者医院呼吸科和重症医学科感染性疾病患者352例,按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脓毒血症组(109例)和非脓毒血症组(243例),检测入院当日CRP、SAA、PCT及FIB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和Pearson相关分析,评估上述指标对脓毒血症的诊断价值.结果 脓毒血症组PCT、CRP、SAA、FIB均数水平均高于非脓毒血症组.PCT的ROC曲线下面积(AUC)最大(0.906),而CRP、SAA的AUC面积分别为0.745、0.707,FIB的AUC最低(0.627).当PCT截断点为1.11ng/ml时,诊断脓毒血症的敏感度及特异性分别为89.0%和73.7%,Youden指数为0.627,阳性及阴性似然比分别为3.38和0.30.PCT与CRP、SAA均呈显著正相关(r=0.318、0.224,P均=0.000),而PCT与FIB的相关性较弱(r=0.120,P=0.024).结论 PCT优于目前临床上常用的炎性反应参数,可作为脓毒血症早期辅助诊断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外周血白细胞(WBC)计数,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在早期诊断儿童支原体感染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经血清学检查肺炎支原体(MP)IgM抗体阳性、明确诊断为肺炎支原体感染并排除合并细菌感染的患儿115例为观察组,同期选择经痰细菌培养证实为细菌感染并排除合并支原体感染的患儿92例为对照组,两组患儿入院后24小时内查外周血血常规、ESR、CRP.观察两组WBC、ESR、CRP的增高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 支原体感染组的WBC增高例数比细菌感染组低,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支原体感染组的ESR增高例数比细菌感染组高,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支原体感染组的CRP增高例数与细菌感染组相似,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检测外周血WBO计数、ESR在早期分析鉴别支原体感染或细菌感染中有实用价值,CRP检测在两者鉴别中无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联合检测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对儿科院内感染病原体和严重程度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笔者医院儿科病房2013年7月~2015年7月72例院内感染的患儿,检测PCT、CRP及两者联合对细菌及病毒感染的效度。结果 PCT对细菌感染的敏感度及特异性均高于CRP,但两者联合可以提高对细菌感染的特异性。PCT联合CRP的敏感度为61.53%,特异性为95.65%,阳性预测值为88.89%,阴性预测值为81.48%。脓毒症院内感染患儿PCT及CRP较非脓毒症明显升高(P<0.01)。结论 PCT及CRP联合检测对院内细菌感染的特异性高,脓毒症时PCT及CRP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7.
张纯林  程运涛  常青  胡志刚 《安徽医学》2018,39(10):1246-1248
目的 评价外周血细菌内毒素、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联合检测对下呼吸道感染的诊断意义。方法 连续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无锡市第八人民医院诊断的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共200例,经细菌培养确诊G+菌感染90例、G-菌感染70例、非细菌感染40例;分别测定内毒素、CRP、PCT水平,比较G+菌感染组、G-菌感染组和非细菌感染组的内毒素、PCT和CRP水平以及阳性率,分析内毒素、PCT和CRP诊断细菌感染和病原菌种类的准确性、敏感性和特异性,并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联合诊断的价值。结果 G-菌感染组内毒素和PCT水平和阳性率高于G+菌感染组,非细菌感染组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菌感染组和G+菌感染组CRP水平和阳性率高于非细菌感染组(P<0.05)。内毒素和PCT诊断细菌感染和病原菌种类的准确性、敏感性和特异性均高于CR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分析得出,内毒素、PCT和CRP联合检测诊断下呼吸道细菌感染的敏感性为95.6%、特异性为93.7%、准确性为0.896;诊断G-菌感染的敏感性为90.3%、特异性为87.6%、准确性为0.833。结论 内毒素、PCT和CRP联合检测对判断下呼吸道细菌感染和病原菌种类有较好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前白蛋白(PA)、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计数在诊断小儿哮喘是否合并感染及感染类别中的作用.方法 对42例单纯小儿哮喘患儿和84例小儿哮喘合并感染患儿(哮喘合并细菌感染33例,哮喘合并肺炎支原体衣原体感染29例,哮喘合并病毒感染22例)进行PA、CRP 及WBC检测并分析.结果 单纯小儿哮喘组患儿PA值为(305.5±68.6) mg/L,CRP值为(8.1±+3.4) mg/L,WBC值为(7.5±3.5)×109/L;哮喘合并细菌感染组患儿PA值为(123.8±19.2)mg/L,CRP值为(65±28.5) mg/L,WBC值为(17.8±3.9)×109/L;哮喘合并肺炎支原体衣原体感染组患儿PA值为(186.3±34.3) mg/L,CRP值为(31.1±8.6) mg/L,WBC值为(8.3±3.3)×109/L;哮喘合并病毒感染组患儿PA值为(289.5±78.5) mg/L,CRP值为(10.7±2.6) mg/L,WBC值为(3.5±1.6)×109/L.哮喘合并细菌感染及合并肺炎支原体、衣原体感染组与单纯小儿哮喘组比较,PA、CRP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A明显降低(P<0.01),CRP明显升高(P<0.01或P<0.05);哮喘合并细菌感染与单纯小儿哮喘组比较,WB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哮喘合并肺炎支原体衣原体感染与合并细菌感染组比较,WB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哮喘合并肺炎支原体衣原体感染与单纯小儿哮喘组比较,WBC值变化不明显;哮喘合并病毒感染与单纯小儿哮喘组比较,WB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A和CRP变化不明显.结论 PA 、CRP、WBC检测有助鉴别小儿哮喘是否合并感染及判断感染的病原体类别,也可作为疗效观察指标,三项联合检测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9.
《陕西医学杂志》2019,(12):1729-1731
目的:探讨外周血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CRP)联合降钙素原(PCT)检测对新生儿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感染性疾病新生儿84例,以及非感染性疾病新生儿40例(对照组)。将84例感染性疾病患儿根据病原检查分为细菌感染组(n=36)和非细菌感染组(n=48)。比较三组WBC、CRP、PCT水平及各指标对疾病的检出率,评估各指标诊断细菌性感染的效能,并绘制分析ROC曲线进行分析。结果:①三组WBC、CRP、PC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感染组WBC、CPR、PCT水平均高于非细菌感染组和对照组(P<0.05);非细菌感染组WB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非细菌感染组CRP、PCT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②WBC、CRP、PCT诊断细菌性感染检出率均高于非细菌性感染(P<0.05);③各指标诊断中联合检查的灵敏度、阴性预测值均最高,PCT诊断的特异度、准确率及阳性预测值均最高;④ROC曲线显示,PCT指标诊断新生儿细菌性感染AUC最大(P<0.05)。结论:降钙素原检测诊断新生儿细菌性感染效能较高,各指标联合检测有利于提高患儿诊断灵敏度。  相似文献   

10.
胡霖  付白娣 《安徽医学》2022,43(12):1442-1445
目的 分析D-二聚体(D-D)和小儿危重病例评分法(PCIS)与炎症反应、肝功能指标的相关性,探讨二者联合检测对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病情评估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至2021年9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200例MPP患儿临床资料,根据《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治专家共识》分为普通组(149例)、重症组(51例)。对比两组一般资料、生化指标、PCIS评分差异;Pearson相关性分析MPP患儿D-D水平、PCIS评分与生化指标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D-D水平、PCIS评分及二者联合检测对MPP患儿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估价值。结果 重症组D-D、PCT、hs-CRP、AST、ALT、LDH水平高于普通组,PCIS评分低于普通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显示,MPP患儿PCT、hs-CRP、AST、ALT水平与D-D呈正相关(r=0.331、0.345、0.238、0.143,P<0.05),与PCIS评分呈负相关(r=-0.614、-0.405、-0.377、-0.350,P<0.05);LDH水平与D-D水平呈负相关(r=-0.209,P<0.05),与PCIS评分呈正相关(r=0.132,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D-D联合PCIS评估MPP患儿病情严重程度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33,优于D-D水平、PCIS评分单独评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D、PCIS评分与MMP患儿生化指标相关,二者联合检测对此类患儿病情严重程度有一定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及血常规在危重患儿感染预测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64例感染性疾病患儿,根据病原菌检测结果分为A组(细菌感染组)、B组(病毒感染组)、C组(肺炎支原体感染组),分别18例、22例、24例.分别检测PCT、CRP、WBC.结果 PCT、CRP、WBC水平3组中均以A组最高,C组次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T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阴性预测值、约登指数均高于CRP、WB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PCT、CRP及WBC联合检测对危重患儿感染预测尤其是细菌诊断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白细胞计数(WBC)、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在婴幼儿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2018年2月至2018年6月在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儿科就诊的发热婴幼儿188例,选取经实验室检查证实的细菌感染组患儿48例与病毒感染组患儿56例为研究对象,另外选取同期体检健康的婴幼儿5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检测上述患儿及体检健康婴幼儿WBC、SAA、PCT和CRP水平,比较三组间指标的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上述指标在婴幼儿细菌和病毒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效能。结果细菌感染组患儿PCT、CRP、WBC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和病毒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AA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病毒感染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毒感染组患儿SAA、WBC、PCT、CRP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BC、SAA、PCT与CRP联合诊断细菌感染性疾病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91,其灵敏度为87.50%,特异度为93.40%,准确度为91.56%,均高于单一指标;SAA与CRP联合诊断病毒感染性疾病AUC为0.821,其灵敏度为89.29%,特异度为91.83%,准确度为90.91%,均高于单一指标。结论 WBC、SAA、PCT与CRP联合诊断婴幼儿细菌和病毒感染性疾病价值较高,有助于婴幼儿感染性疾病早期快速诊断和鉴别。  相似文献   

13.
徐静  王亚亭 《安徽医学》2014,(3):361-363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及WBC的测定在儿童不同病原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32例确诊感染性疾病的患儿,分为细菌感染组(56例)、肺炎支原体感染组(40例)和病毒感染组(36例),比较每组患儿血清PCT、CRP及WBC的差异。结果细菌感染组血清PCT、CRP及WBC水平较病毒感染组明显升高(P<0.05),肺炎支原体感染组CRP水平较病毒感染组明显升高(P<0.05),细菌感染组与肺炎支原体感染组比较,血清PCT及WBC水平明显升高(P<0.05),血清CRP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PCT、CRP及WBC诊断细菌性感染疾病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4、0.69和0.69。结论血清PCT、CRP及WBC联合检测对鉴别儿童感染性疾病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讨论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超敏C反应蛋白(hs-CRP),C-反应蛋白(CRP)检测对小儿感染性疾病的早期诊断意义.方法 ELISA法检测2015年—2016年期间360例儿童SAA、hs-CRP、CRP水平,其中儿科住院感染患儿310例(病毒感染组212例,细菌感染组98例)为研究对象,50例健康体检儿童为正常对照组.结果 病毒感染组212例患儿血清SAA显著高于体检对照组(P<0.01);急性期细菌感染组98例患儿血清SAA、CRP,hs-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及病毒感染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病毒感染组212例患儿血清CRP及hs-CRP水平与体检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小儿急性感染时SAA、hs-CRP、CRP联合监测在诊断中有互补作用,有利于早期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5.
李子鑫  武文祺  杨玲  刘芳 《医学研究杂志》2024,53(2):138-142,73
目的 研究特应性体质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MPP)患儿的临床特征,并探讨其病情预测指标。方法 选取2019年9月~2022年9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儿呼吸内科确诊为MPP的患儿250例,根据是否为特应性体质分为特应性组(n=149)和非特应性组(n=101)。探究特应性体质儿童MPP的临床特征及其发生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severe 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SMPP)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价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免疫球蛋白E(immunoglobulin E,IgE)、血清淀粉样蛋白A(serum amyloid A,SAA)三者联合检测对特应性体质MPP患儿发生SMPP的预测效能。结果 特应性组MPP患儿咳嗽、喘息症状更明显,肺部哮鸣音、合并胸腔积液且重症肺炎和需要激素治疗的比例、激素治疗天数高于非特应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IgE、SAA、LDH水平是特应性体质MPP患儿发生SMPP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IgE、SAA、LDH联合检测可用来预测特应性体质儿童SMPP的发生,其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881,敏感度为81.0%,特异性为85.00%。结论 特应性体质MPP患儿易出现病情加重且治疗需求较高,血清IgE、SAA、LDH联合检测对特应性体质儿童发生SMPP具有较好的临床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白细胞计数(WBC)联合全血C反应蛋白(CRP)检测对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将确诊为急性呼吸道感染的130名患儿分为细菌和病毒感染组,30名健康体检儿童设为对照组.治疗前对感染组和对照组分别检测WBC和CRP,比较结果;细菌感染组抗生素治疗48-72小时候再检测WBC和CRP,比较治疗前后结果.结果治疗前细菌感染组WBC、CRP检测结果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和病毒感染组(p<0.05),病毒感染组与健康对照组检测结果无统计学意义;细菌感染组治疗前后全血 CRP有显著差异(p<0.05),WBC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全血CRP可作为区别细菌感染与病毒感染的重要诊断指标,WBC联合全血CRP检测对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疾病的诊断和疗效观察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联合检测在儿科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5年1月—12月在我院儿科住院的140例呼吸道感染患儿,其中细菌感染组80例,病毒感染组60例,所有患儿均在入院时抽取静脉血做PCT、CRP、WBC检测,比较三项检测指标在儿科呼吸道感染疾病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细菌感染组患儿PCT、CRP、WBC水平均高于病毒感染组患儿(P<0.05).结论 在儿科呼吸道感染疾病诊断过程中,PCT、CRP、WBC三项联合检测能提高早期感染诊断的准确性,更好地指导抗生素的合理应用,避免不必要的抗生素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常规联合C反应蛋白检测在儿童上呼吸道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8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诊断结果,将其分为A(细菌感染)、B(病毒感染)C(其他感染)三组,对3组研究对象进行血常规、C反应蛋白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A组患儿的WBC、CRP水平均显著高于B、C两组,P<0.05;A组患儿治疗后的WBC、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WBC+CRP诊断感染性疾病的阳性率显著高于CRP、WBC(P<0.05)。结论:对于不同病原体感染的患儿,其C反应蛋白的反应程度具有较大的差异,其在细菌感染中的水平最高,在病毒、肺炎支原体感染中的水平次之。将血常规检测配合C反应蛋白用于鉴别诊断儿童上呼吸道感染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常规联合C反应蛋白检测对儿童上呼吸道感染诊断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8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诊断结果,将其分为A(细菌感染)、B(病毒感染)C(其他感染)三组,对3组研究对象进行血常规、C反应蛋白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A组患儿的WBC、CRP水平均显著高于B、C两组,P<0.05;A组患儿治疗后的WBC、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WBC+CRP诊断感染性疾病的阳性率显著高于CRP、WBC(P<0.05)。结论:对于不同病原体感染,C反应蛋白的反应程度具有较大差异,其中C反应蛋白在细菌感染中的水平最高,病毒、肺炎支原体感染次之,血常规检测配合C反应蛋白检测在儿童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综合评估分组中急性加重时血清C反应蛋白(CRP)、血清淀粉样蛋白A (SAA)的浓度变化以及与肺功能的相关性研究。方法 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39例,根据GOLD2015年指南,对COPD患者稳定期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后分为A组(23例)、B组(19例)、C组(51例)、D组(46例);分别测定其急性加重时血清CPR、SAA的浓度,并与肺功能损伤严重程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D组的血清CRP、SAA浓度最高,与A、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浓度普遍高于C组;COPD患者肺功能损伤程度与血清CRP、SAA浓度呈负相关(P<0.05)。结论 血清CRP、SAA浓度的改变,有助于综合评估COPD患者,为COPD患者的治疗及管理提供客观依据;同时,检测CRP、SAA浓度有利于评估肺功能的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