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后入路椎体间融合笼治疗退行性下腰椎不稳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了达到不稳定椎体间早期可靠的植骨融合效果。从1996年起,我院采用后入路腰椎体间隔合笼(PLIF-Cage)技术治疗20例退变性下腰椎不稳定症,取得满意疗效。方法:20例退变性下腰椎不稳症,男5例,女15例;其中L4~5不稳定12例,L5S1不稳8例,采用单Cage植入13例,双cage植入7例,术后臣床3周带腰围下地活动。结果:除1例因为术中选用Cage不当导致术后松 量次手术外,余 C  相似文献   

2.
退变性腰椎不稳症的诊断和治疗体会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退变性腰椎不稳症的诊断要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对明确诊断为退变性腰椎不稳症的44例患者,其中8例退变性腰椎滑脱采用后路椎管减压、椎体间植骨和RF内固定术,36例伴有腰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不稳采用后路全椎板切除椎管减压、椎体间植骨术。结果:术后随访6~24个月,原有的临床症状大部分消失,40例达到骨性融合标准,2例植骨块部分吸收,2例融合欠佳,但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结论:退变性腰椎不稳症的诊断需结合临床症状、体征及X线、CT、MRI等综合分析加以确定,彻底充分地减压及长期的骨性融合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退变性腰椎不稳合并腰椎问盘突出症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退变性腰椎不稳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的诊断与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对39例经严格保守治疗无效的退变性腰椎不稳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后路椎间盘摘除并同期内固定与植骨融合稳定脊柱。结果 39例平均随访22.9月,根据邹德威的综合评价标准评估,优良率89.7%。结论 对经保守治疗无效,诊断明确的退变性腰椎不稳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摘除突出间盘的同时行经椎弓根内固定,植骨融合稳定脊柱,术式合理,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
退变性腰椎滑脱症的手术治疗吴继功刘永才刘景发周明钦刘洪涛退变性腰椎滑中是指因腰椎退变引起损害节段的上位椎体向前或向后滑动,若伴神经根压迫症状,称为退变性腰椎滑脱症。自1991年元月至1997年12月间对退变性腰椎滑脱症21例,实施手术治疗,随访1至6...  相似文献   

5.
损伤性腰椎不稳症临床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1年1月至1995年12月,我们收治腰椎不稳症病人108例,采用手法松解软组织和整复腰椎关节方法,使脊柱达到新的力学平衡。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病例均为软组织损伤所致,共108例,男68例,女40例;年龄23~71岁;有腰部疼痛者108例,伴有臀部或/和大腿外侧、前侧疼痛78例;有外伤史38例,原因不明70例;从事体力劳动者26例,脑力劳动或坐位工作者82例;108例均拍摄了腰椎正、侧、双斜、过伸过屈位平片,腰椎平片显示:L_(2~3)椎间不稳18例,L_(3~4)椎间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退变性腰椎不稳症的诊断要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对明确诊断为退变性腰椎不稳症的44例患者,其中8例退变性腰椎滑脱采用后路椎管减压、椎体间植骨和RF内固定术,36例伴有腰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不稳采用后路全椎板切除椎管减压、椎体间植骨术。结果:术后随访6~24个月,原有的临床症状大部分消失,40例达到骨性融合标准,2例植骨块部分吸收,2例融合欠佳,但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结论:退变性腰椎不稳症的诊断需结合临床症状、体征及X线、CT、MRI等综合分析加以确定,彻底充分地减压及长期的骨性融合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退变性腰椎不稳症的诊断要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对明确诊断为退变性腰椎不稳症的44例患者,其中8例退变性腰椎滑脱采用后路椎管减压、椎体间植骨和RF内固定术,36例伴有腰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不稳采用后路全椎板切除椎管减压、椎体间植骨术.结果:术后随访6~24个月,原有的临床症状大部分消失,40例达到骨性融合标准,2例植骨块部分吸收,2例融合欠佳,但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结论:退变性腰椎不稳症的诊断需结合临床症状、体征及X线、CT、MRI等综合分析加以确定,彻底充分地减压及长期的骨性融合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退变性腰椎不稳的诊断与治疗方法(附48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退变性腰椎不稳症的诊断要点及Monarch系统对腰椎节段性不稳的固定及治疗效果.方法 对48例退变性腰椎不稳症行后路横突间植骨以及相应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术.结果 48例经6~20个月随访,平均15.8个月.依据日本JOA评分法:优41例,良6例,可1例,差0例,优良率97.9%.结论 后路横突间植骨融合术结合Monarch椎弓螺钉系统固定治疗下腰椎不稳满足充分减压,即刻的腰椎稳定性的重建以及长期可靠骨性融合治疗的基本要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腰椎间盘髓核摘除后椎间B-Twin植入加植骨融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并退变性腰椎不稳的疗效。方法:对3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退变性腰椎不稳患者采用后路小切口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椎间B-Twin植入加植骨融合术治疗。结果:术后随访6~18个月,平均12个月。30例临床疗效评价,优23例、良6例、可1例,优良率96.7%。融合区均骨性愈合,未见假关节形成和根性疼痛复发,椎间高度及复位程度无丢失。结论: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椎间B-Twin植入加植骨融合术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并退变性腰椎不稳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加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不稳症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目的探讨退变性腰椎不稳症的手术适应证及技术要点。方法对36例退变性腰椎不稳症行后路椎体间融合和上下关节突间植骨以及相应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术。结果31例经8~31个月随访,平均14个月。依据日本JOA评分法;优良率87.1%。结论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加椎间融合术是治疗重度退变性腰椎不稳症的有效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1.
退变性腰椎侧凸现代概念及治疗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腰椎退变性疾病包括椎间盘退变所致椎间盘突出症、退变性腰椎椎管狭窄症、退变性椎滑脱症及退变性腰椎侧凸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退变性腰椎不稳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的诊断与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39例经严格保守治疗无效的退变性腰椎不稳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后路椎间盘摘除并同期内固定与植骨融合稳定脊柱.结果 39例平均随访22.9月,根据邹德威的综合评价标准评估,优良率89.7%.结论对经保守治疗无效,诊断明确的退变性腰椎不稳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摘除突出间盘的同时行经椎弓根内固定,植骨融合稳定脊柱,术式合理,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3.
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退变不稳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脊柱外科的发展,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退变不稳已受到同仁们的注意.目前,对于峡部不连、肿瘤、创伤引起不稳的治疗已有比较充分的认识,而对腰椎退变性不稳的治疗尚缺乏统一的认识.作者自2002年5月~2005年5月应用后路椎管减压、椎间植骨融合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退变不稳患者共18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报告如下,并对有关问题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退变性腰椎不稳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的诊断与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对 3 9例经严格保守治疗无效的退变性腰椎不稳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后路椎间盘摘除并同期内固定与植骨融合稳定脊柱。结果  3 9例平均随访 2 2 .9月 ,根据邹德威的综合评价标准评估 ,优良率89.7%。结论 对经保守治疗无效 ,诊断明确的退变性腰椎不稳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摘除突出间盘的同时行经椎弓根内固定 ,植骨融合稳定脊柱 ,术式合理 ,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合并腰椎不稳的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法。方法 :18例椎间盘突出症患者 ,行腰椎动力摄片 ,发现合并有腰椎不稳 ,其中 2 1间隙出现椎间盘突出 ,17个节段伴有腰椎不稳。采用椎板开窗、椎间盘摘除、不稳节段用颗粒骨植骨、Moss Miami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腰椎融合术。结果 :术后随访 1~ 2年 ,患者症状改善明显 ,优 14例 ,良 3例 ,可 1例 ;椎间隙融合率 94 4%,未发生断钉退钉现象。结论 :对合并有退变性腰椎不稳的椎间盘突出症同时采用后路椎间隙植骨 ,Moss Miami系统固定融合的方法可以获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6.
屈腰手法配合牵引治疗腰椎后关节紊乱症13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明确诊断腰椎后关节紊乱症,合理选择腰椎后关节紊乱症的治疗方案。方法 采用屈腰手法并配合牵引对132例腰椎后关节紊乱症患者进行治疗.7次为一疗程,按1~2个疗程统计。结果 治疗132例,治愈112例(84.85%);显效16例(12.12%);好转4例(3.03%);无效0例。结论 屈腰手法配合牵引是治疗腰椎后关节紊乱症的有效方法.其特点是疗效显著,方法简单,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7.
手法配合中药治疗腰椎后关节紊乱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锦文 《中国骨伤》2000,13(6):370-370
作者自1993年6月至1996年6月应用手法配合中药治疗腰椎后关节紊乱症150例,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150例中男86例,女64例;年龄17~62岁,其中30至50岁103例;病程1时~5年。L2,3后关节紊乱4例,L3,415例,L4,569例,L5S162例。有腰部扭伤史113例。2 治疗方法21 手法治疗 (1)松解法:患者取俯卧位,医者先用手掌的大小鱼际或掌根部位在两侧腰部按揉,由上而下,由轻而重,反复数次。接着用法,以损伤部位腰肌为主,连续3至5分钟,然后用拇指指腹在两侧竖脊肌行分筋手法,以患侧为重点,力度不够可用双手拇指重叠,约3分钟,最后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明确诊断腰椎后关节紊乱症,合理选择腰椎后关节紊乱症的手法治疗方案。方法:通过对120例腰椎后关节紊乱症患者,施牵引震压推拿治疗,按1~14次治疗统计。结果:治疗120例,痊愈102例(85%);显效14例,(1167%);好转3例(25%);无效1例。结论:牵引震压推拿是治疗腰椎后关节紊乱症的有效方法,其特点是损伤小,痛苦少,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9.
松解牵引复位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笔者自1993年10月以来,应用小针刀闭合性松解、腰椎牵引及手法整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36例,取得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236例中男138例,女98例;年龄17~66岁;病程15天~23年;203例经CT扫描,L3~4、L4~5、L5~...  相似文献   

20.
手法治疗腰椎后关节紊乱症120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明确诊断腰椎后关节紊乱症,合理选择腰椎后关节紊乱症的手法治疗方案。方法 通过对120例腰椎后关节紊乱症患者,施牵引震压推拿治疗,按1~14次治疗统计。结果 治疗120例,痊愈102例(85%);显效14例,(11.67%);好转3例(2.5%);无效1例。牵引震压推拿是治疗腰椎后关节紊乱症的有效方法,其特点是损伤小,痛苦少,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