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目的]分析成渝泸地区卫生资源配置状况及服务利用情况,为推动成渝泸地区卫生事业发展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分析法和对比分析法评价成渝泸地区卫生资源配置状况及服务利用情况。[结果]2014-2018年,每千常住人口床位数重庆市从5.36张增加到了7.10张,成都市从7.49张增加到了8.77张,泸州市从5.33张增加到了7.36张。2018年重庆市、成都市和泸州市每千常住人口执业/助理医师分别为2.46人、3.77人和2.27人,注册护士分别为3.07人、4.80人和2.99人。2018年重庆市、成都市和泸州市住院病人手术人次分别为147.32万人次、118.36万人次和20.71万人次。2018年重庆市、成都市和泸州市病床使用率分别为82.20%、87.84%和88.72%,出院者平均住院日分别为9.39天、10.14天和9.52天。2018年重庆市、成都市和泸州市次均门诊费用分别为210.69元、356.86元和258.85元,人均住院费用分别为6260.40元、10?809.74元和8280.58元。[结论]2014-2018年,成渝泸地区床位数充足但卫生人力资源不足,医疗服务利用逐渐下降,医疗费用区域差异大。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2003~2007年天津市参保精神分裂症患者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及发展态势,找出影响结构变动的主要费用项目及变动情况.方法 运用新灰色关联分析法,对住院费用构成进行定量分析:采用结构变动度、结构变动值和结构变动贡献率等指标,分析5年中住院费用结构的变动情况.结果 5年来医保住院患者的医疗费用各项目在总体顺位上保持相对稳定.结果显示,治疗费是住院费用的主要影响因素,其次是检查费和床位费.5年住院医疗费用结构变动度为23.04%,年均结构变动度为5.76%.治疗费、检查费、床位费是引起住院医疗费用支出结构变动的主要费用项目,累积贡献率为77.91%.结论 新灰色关联分析法能克服无量纲化对因素作用的大小,算法简便,结果合理可靠,能为系统发展变化态势提供量化的度量,适合因素间关联程度的衡量和动态趋势分析.采用结构变动度分析某时期内的费用结构变动情况,可以综合表达费用在年度和项目上的的构成变化,反映出住院医疗费用结构变化的总体特征.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山东省公立医院门诊费用的变化趋势,分析导致公立医院门诊费用变动的主要项目,结合公立医院改革的相关政策提出政策建议,为促进山东省公立医院改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2-2016年山东省公立医院门诊次均费用数据,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和结构变动分析法分析其内部的结构变化以及相互之间的关联程度。[结果]山东省公立医院门诊费用逐年增加,年均增长率为2.01%。从灰色关联性来看,检查费是关联性最大的项目,关联度为0.980;从结构变动分析来看,药品费是引起门诊次均费用结构变动的主要项目,结构贡献率为43.010%。[结论]与二级公立医院相比,一级医院与三级医院的门诊费用结构变动更加显著,山东省公立医院药品费用得到了较好的控制,但门诊费用中体现医务人员劳动力价值的费用增幅不明显;建议加强山东省二级医院改革力度,进一步优化门诊医疗费用结构,提高医务人员医疗技术服务定价。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2012年—2019年我国二级公立医院医疗收入结构变动情况,为优化二级公立医院的医疗收入结构及费用控制提供数据参考.方法 在描述分析的基础上,使用灰色关联法和结构变动度方法分析二级公立医院门诊和住院医疗收入的关联度和结构变动情况.结果 医疗盈余率逐年下降,门诊和住院医疗收入结构变动度分别为16.55%、32....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心绞痛医保住院患者医疗费用结构的变化幅度和趋势,找出影响结构变动的主要费用项目。方法收集天津市2004年1月至2007年12月确诊的心绞痛参保住院患者共5665例,采用结构变动值、结构变动度、年均结构变动度、结构贡献率等指标分析4年中医疗费用结构的变动情况。结果医用材料费、药品费、治疗费是影响其住院医疗费用结构变动的主要费用项目,累计贡献率为81.48%。其中医用材料费所占比重呈增加趋势,药品费和治疗费呈减少趋势。结论结构变动度等指标对心绞痛医保住院患者医疗费用支出结构的研究分析,可以综合表达费用在不同年度、不同项目的构成变化,反映住院医疗费用结构变化的总体特征。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评价云南省医药价格政策调整对公立医院运营情况的变动及影响。[方法]经云南省卫健委相关部门授权,从云南省卫生财务年报系统下载2016-2018年县级及以上公立医院收入、支出、费用类指标,对比分析各级各类公立医院运营情况的变化。[结果]药占比由改革前的36.28%下降至30.27%、医务性收入占比由改革前的20.09%提升至23.10%;2016-2018年检查化验收入总的占比由23.65%上升至25.36%、出院患者平均药品费年均增幅为1.12%。[结论]医药价格政策调整对全省医疗收入结构优化产生了积极影响,医疗费用的增长趋势得到有效控制;但医用耗材收入出现了反弹性的增长,检查、化验类收入占比依然较高,云南省医药价格政策的调整仍有较大空间。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2012—2019年广东省公立医院住院次均医药费用变化趋势,分析探讨影响结构变动的主要因素。方法 用灰色关联分析住院次均医药费用与其各个分项费用之间的关联程度,利用结构变动分析方法描述各个分项费用的变动程度方向和对住院费用影响程度。结果 广东省公立医院住院病人次均医药费用在2012—2019年间呈现逐年增长趋势,年均发展速度4.1%。药品、床位费用占比逐年下降,检查、化验、护理费用占比逐年上升。住院次均医药费用中关联度最大的为检查费用(0.914),其次是治疗费用(0.913)。药品费用在所有时间段均负向变动,检查费用、化验费用、护理费用所有时间段均为正向变动。药品费用的结构贡献率最大(41.473%),其次是卫生材料费(23.135%)。结论 公立医院医疗费用的过快增长得到有效抑制,取消药品加成取得明显成效,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得到提升,需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优化费用结构。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上海市某区区属公立医院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对医院经济运行的影响,发现问题并提出政策建议。[方法]采用定量分析与定性访谈相结合,分析区属公立医院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后的医疗服务能力、医药费用增长、患者就医负担、收入结构调整、运行成本效率、预算执行情况,以反映医院的经济运行情况。[结果]2013-2017年区属医院业务量指标均保持逐年上升的稳定态势,门急诊人次、出院人数、住院手术人次的年均增幅分别为5.69%、7.82%、11.54%,每职工平均门急诊人次、每职工出院人数年均增幅分别为15.38%、17.70%;医疗收入年均增幅为12.56%;2017年药品收入为36.41亿元,低于2016年的36.48亿元。门急诊均次费用、出院者平均医药费用年均增幅分别为4.34%、3.28%;出院者平均住院天数年均降幅为2.70%。药占比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卫生材料收入占比始终处于20%以下。医疗收入与成本比基本保持在1左右;在职职工人均工资性收入年均增幅为13.72%,高于医疗费用12.56%的增幅。主要预算指标执行率趋近100%。[结论]实施全面预算管理使区属医院事业发展的计划性、协调性、科学性和可控性得到明显提升,但仍面临预算管理主体的职责范围尚未明晰、预算管理过程缺少动态管控和实时监测、预算考核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结构变动度在住院死亡患者医疗费用结构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分析“十五”期间全军住院死亡军人医疗费用结构的变动幅度和趋势,找出影响结构变动的主要费用项目。方法采用结构变动度、结构变动值和结构变动贡献率等指标,分析5年中医疗费用结构的变动情况。结果5年来住院死亡军人的医疗费用结构在总体上保持一个比较快的变动速度。其中西药费、床位费、治疗费是影响住院医疗费用结构变动的主要项目,累积贡献率为74.68%。西药费、治疗费在费用支出结构中所占的比重有增加的趋势,而床位费有减少的趋势。结论本文仅对住院医疗费用结构中的费用支出结构进行了研究分析。采用结构变动度分析某时期的费用结构变动情况,可以综合表达费用在不同年度和不同项目的构成变化,反映出住院医疗费用结构变化的总体特征。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宁夏地区公立医院2014-2018年住院病人人均医疗费用关联度及结构变动情况,为控制医疗卫生费用的不合理增长、完善控费机制提供实证参考依据。[方法 ]分析描述2014-2018年住院病人人均医疗费用的总体变化趋势,并采用新灰色关联度与结构变动度的方法分析宁夏地区2014-2018年住院病人人均医疗费用结构变动情况。[结果 ] 5年间住院病人人均医疗费用中,药品费关联最大(1.000000),其次是卫生材料费(0.898026);2014-2018年宁夏地区住院病人人均医疗费用总结构变动度是27.88%,年平均结构变动度为5.58%;对宁夏地区住院病人人均医疗费用的结构变动贡献影响最大的是药费(占比50.04%),其次是卫生材料费(占比19.44%)。[结论 ]药品零加成政策实施有成效,药费、卫生材料费是影响住院病人人均医疗费用的主要项目,体现医务人员劳动价值的费用占比较低。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大型公立综合医院住院费用结构变动趋势及特征,为控制住院费用过快增长提供循证依据。方法 收集24所广西三甲综合医院2014 - 2016年的住院患者费用资料,采用结构变动度进行分析。结果 广西三甲综合医院住院人均费用逐年增长,2015年和2016年广西三甲等综合医院住院人均费用增长率分别为5.59%和3.23%。2014 - 2016年各项费用占比前5位均包括药品费、卫生材料费、化验费、治疗费和检查费,药品费和治疗费占比逐年下降。2014 - 2016年广西三甲等综合医院药品费、床位费和治疗费的结构变动值呈负向变动,检查费、化验费、卫生材料费、诊察费、手术费和护理费的结构变动值则均呈正向变动。2014 - 2016年对住院费用结构变动贡献前5位项目依次为药品费(31.60%)、卫生材料费(27.40%)、治疗费(12.52%)、化验费(7.43%)和检查费(7.36%),这5项累积贡献率达86.31%。结论 住院人均费用增速下降,药费控制政策初见成效。但药占比仍然较高,费用结构不合理,卫生材料费、化验费和检查费占比逐年上升,体现医护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手术费、护理费等费用项目比重较低。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四川省结直肠癌患者住院费用水平及结构变动度,为有关部门制定医疗费用控制措施、评价控费效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四川省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2015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住院的结直肠癌患者病案数据,采用Mann - Kendall检验和结构变动度分析法评估结直肠癌患者的住院费用情况。结果 2015—2019年,四川省结直肠癌患者的次均住院费用由17 511.10元下降至15 964.97元,年均下降速度为2.28%。次均住院费用构成中,药费占比最高。近5年,诊断费和康复费呈上升趋势(Z = 2.205,P = 0.027;Z = 2.205,P = 0.027),药费呈下降趋势(Z = - 2.205,P = 0.027)。次均住院费用中结构变动贡献前4位的费用依次为药费(34.18%)、诊断费(23.05%)、治疗费(17.69%)和其他费用(12.14%),累积贡献度为87.06%。结论 四川省结直肠癌患者住院费用增长速度仍需控制,次均住院费用结构变动较为理想,但药占比仍为次均住院费用结构的重点调整对象。医疗卫生监管部门应加大对药品、临床路径等监管力度,强化问责机制,药企等机构应开发推广低成本、高疗效的抗肿瘤药物。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成都市、泸州市和重庆市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性,为推动泸州市卫生健康事业融入成渝经济圈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分析法、集中指数和泰尔指数对成都市、泸州市和重庆市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进行分析。结果 2019年,成都市每千人口床位数、卫生技术人员、执业(助理)医师和注册护士为8.98张、11.16人、4.13人和5.30人,远远高于泸州市和重庆市的卫生资源配置情况。床位、卫生技术人员、执业(助理)医师和注册护士的集中指数均为正数,说明卫生资源倾向于经济水平较高的地区。成都市按人口配置的泰尔指数在0.005 9~0.057 4之间,泸州市按人口配置的泰尔指数在0.005 4~0.0763之间,重庆市按人口配置的泰尔指数在0.005 9~0.030 5之间,成都市和重庆市不公平性主要来自于区域间,泸州市不公平性主要来自于区域内。成都市按地理配置的泰尔指数在0.159 3~0.389 3之间,泸州市按地理配置的泰尔指数在0.085 2~0.234 4之间,重庆市按地理配置的泰尔指数在0.118 6~0.284 1之间,成都市和泸州市不公平性主要来自于区域内,重庆市不公平性主要来自于区域间。结论 卫生资源倾向于经济水平较高的地区,卫生人力资源比卫生物力资源更加不公平一些,要加强区域卫生资源规划建设,完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4.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2003-2015年北京市精神疾病住院病人医疗服务基本状况进行分析,为合理配置精神卫生资源和有效使用医疗费用提供数据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分析精神疾病住院病人的出院人次、平均住院日和住院费用情况。结果:2003-2015年北京市精神疾病住院病人出院人次逐年增多,从2003年的7861人次,增加到2015年的24898人次,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0.08%。2011年以来的平均住院日较低,均在40天左右。日均费用逐年增长,从2003年 131.04元增加到2015年的461.02元,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1.05%。结论:精神疾病患者住院需求逐渐增大,医疗费用快速增长,亟需调整付费政策以促进医疗费用的合理有效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2015-2019年广西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卫生服务利用与医保待遇水平进行分析,探索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方法:从不同主体的普通门急诊、门诊大病、住院的次均就诊费用及平均住院日和相对应的统筹支付占比等指标来描述分析广西2015-2019年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卫生服务利用和医保待遇水平情况;结果:普通门急诊、门诊大病和住院的次均费用的年均增长率变化区间分别为-3.49%~8.38%、2.93%~31.41%和-3.36%~10.42%;其中,总体门诊大病次均就诊费用、大学生、学生儿童、三级医院和异地就医门诊大病次均就诊费用年均增长率分别为9.39%、31.41%、13.39%、13.01%和23.7%;平均住院日年均降幅在4.5%-10.26%之间。总统筹支付占比在37.82%~59.44%之间。结论:门诊大病费用增长较快;平均住院床日有效缩短;保障待遇水平应加强费用控制,减少患者就医中的不合理开支。  相似文献   

16.
目的以深圳市医疗费用预测模型为例,为控制医疗费用过度增长,促进医疗保险基金稳定运行提供依据。方法利用SPSS18.0和Excel2003软件建立ARIMA模型和线性回归模型,分析深圳市2011年7月~2013年6月各项医疗费用的变化趋势。结果至2012年10月,深圳市总医疗费用将超过缴费金额,医疗保险基金将面临风险,其中门诊基金、门诊药费和门诊诊疗费的月均增长率分别为1.94%、2.34%和2.27%,门诊费用尤其是门诊药费的快速增k,可能是导致医疗保险基金失衡的最主要原因;住院基金、住院药费和住院诊疗费的月均增长率分州为1.62%、1.25%和1.55%,尚不存在医疗保险基金风险。结论ARIMA模型对于医疗费用的动态分析及预测不大为一种适用方法;针对门诊费用快速增长引起的医疗保险基金失衡问题,建议相关部门加强医疗保险基金峨管力发,建立基金预警平台系统,保证基金安全健康运行。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阿克苏地区乡镇卫生院依托新农合"十二五"期间的经营状况,为本地区和同类地区制定乡镇卫生院相关政策提供依据。方法资料来源于新疆阿克苏地区90所乡镇卫生院2011—2015年的卫生年报数据。乡镇卫生院经营指标包括服务能力和效率、收入与支出、资产与负债及社会效益等。所获数据采用Excel 2010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和处理。结果门急诊人次、出院人次年均增长率分别为27.6%和5.3%,出院者平均住院天数变化幅度不大。总收入、总支出年增长率分别为20.1%和21.3%,财务状况略有盈余,百元固定资产医疗收入年均增长率为6.9%。近三年来总资产年增长20.5%,业务经费自给率呈现逐步下降的趋势,从2011年的70.2%下降至2015年的49.5%,资产负债率呈上升趋势,从2011年的19.5%上升至2015年的29.5%。次均门诊费用、例均住院费用年均增长率为1.0%和5.4%。结论乡镇卫生院业务量持续增长,乡镇卫生院收支结构不合理,资产快速增加,设备利用率低,乡镇卫生院医疗费用控制严格。  相似文献   

18.
90年代我国若干卫生经济指标的动态分析   总被引:13,自引:10,他引:3  
目的 了解我国90年代宏观卫生经济运行特点。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法,比较了1990-2000年我国卫生总费用、医疗费用、医疗服务费用及药品费用的增长态势。结果 我国卫生总费用呈持续增长,年平均增长率为13.33%;医疗费用自1993年也呈加速增长态势,年平均增长率为10.83%;医疗服务费用和药品费用的年平均增长率为14.14%和11.07%;自1994年,上述指标的增长速度明显高于GDP的增长速度。结论 “总量控制、结构调整”虽取得一些成效,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卫生经济状况有待继续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