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3 毫秒
1.
陈朝红  倪信乐 《实用医学杂志》2009,25(23):4071-4073
目的:研究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分析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我科收治的需要进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的患者95例,对这些患者进行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结果:本组 患者术后恢复顺利,平均搭桥3.1支,手术时间2.5~5 h,平均3.54 h.全组患者无围手术期死亡,低心排出量1例,切口感染1例,经治疗痊愈出院.患者临床心绞痛症状消失.结论:围手术期进行护理干预措施对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患者术后恢复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总结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围术期呼吸道管理经验,以提高其手术耐受力.对35例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的患者进行呼吸道护理,术前呼吸道准备,指导患者进行呼吸功能练习:腹式呼吸,咳嗽及深呼吸训练;术后加强呼吸道监护,有效咳嗽,防治肺炎、肺不张、呼吸衰竭等肺部并发症发生.35例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患者经实施有效的呼吸道护理,均能积极配合医疗与护理,无1例在围手术期发生肺部并发症.术后9~16d均痊愈出院.加强呼吸道护理可使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顺利渡过围术期,减少术后呼吸道并发症,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3.
黄燕  甄长萍  陈茜 《护士进修杂志》2012,27(22):2056-2057
目的 探讨70岁以上高龄冠状动脉搭桥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方法 回顾分析102例中重度肺功能减退的高龄冠状动脉搭桥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结果 经过精心治疗和护理,102例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 加强术前呼吸道准备及术后呼吸道管理对预防并发症发生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诊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方法分析18例急诊冠脉搭桥手术患者围术期危险因素及死亡原因,护理上对患者围术期进行密切多系统监护,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防止心律失常、出血、低心排综合征及重要脏器损害等各种并发症。结果本组18例患者中,16例恢复出院,2例术后死亡,病死率11.11%;5例出现围术期并发症,占27.78%。结论急诊冠脉搭桥手术患者死亡发生率高,围手术期有效的处理及护理,可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156例围术期护理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156例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呼吸道准备;术后加强循环系统监护、呼吸道管理,做好引流管、患肢、合并症护理.结果:本组术后发生心律失常6例,肺内感染2例,胸腔出血行二次开胸探查2例,低心排综合征4例,脑梗死2例.本组死亡2例,其余患者均康复出院.结论:加强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围术期护理,可减少并发症发生,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患者顺利康复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胸腔镜冠状动脉搭桥与正中开胸冠状动脉搭桥的术后护理方法,探讨术后护理的特点和措施.方法 分析胸腔镜下冠状动脉搭桥患者57例与常规正中开胸冠状动脉搭桥缺损65例患者术后血流动力学监测、循环与呼吸系统的监护、血管活药物的应用、引流血量及术后疼痛护理等方面情况.结果 胸腔镜下冠状动脉搭桥较正中开胸手术患者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相对稳定,而且术后用药少、拔管早、进食早、活动早、恢复快、但肺部并发症稍多.结论 胸腔镜下冠状动脉搭桥较正中开胸护理相对简单,减少了工作量少,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且患者术后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住IcU时间明显缩短.  相似文献   

7.
急诊冠脉搭桥初步经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急诊冠状动脉搭桥术的手术指征、并发症及围术期处理方法。方法:回顾18例急诊冠脉搭桥手术患者围术期危险因素及死亡原因。入选病例均符合ACC/AHA有关冠心病手术指南中急诊冠状动脉搭桥术适应证。不稳定性心绞痛16例,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失败2例。结果:16例恢复出院,2例术后死亡,病死率11%。5例出现围术期并发症,占28%。结论:急诊冠脉搭桥手术是治疗冠心病一种有效且安全的方法。[著者文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152例ACS患者行PCI,并给予精心的术前、术中、术后护理.结果:本组手术均获成功,经精心围术期护理,患者焦虑程度明显减轻,并发症明显减少,术后恢复良好,在较短时间内均好转出院.结论:认真落实围术期各阶段的护理措施,是提高PCI手术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护理单元对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患者围术期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12年11月—2014年2月因心肌梗死而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的80例患者。将2012年11月—2013年6月的患者40例为常规组,2013年7月—2014年2月40名患者为加强组。加强组与常规组在术前均进行常规教育,加强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护理单元护理。比较2组患者术前20 min、术中以及术后20 min,血压,心率,呼吸的变化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加强组患者术中、术后20 min血压,心率,呼吸频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患者生存质量高。结论护理单元护理能有效降低冠状动脉搭桥患者围术期的应激程度,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手术的进行和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14例患者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并给予精心围术期护理.结果:本组8例在穿刺侧前臂出现血肿,经处理后无并发症发生;1例出现动脉受压缺血,解除压迫后好转;其余病例无神经损伤、下肢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等并发症发生.结论: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可减少患者出血并发症和血管损伤,无需长时间卧床,缩短住院时间,精心围术期护理可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冠状动脉左主干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围术期的影响,并与常规护理比较.方法随机对82例冠状动脉左主干患者分为2组,分别给予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比较2组不同护理在围术期的影响.结果干预组与对照组在围术期发生意外、术后拔管时间、住ICU时间、术后恢复出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术后并发症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护理干预在一定程度上可预防或减轻手术对冠状动脉左主干患者围术 期的影响,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2.
田晓红 《现代护理》2005,11(21):1774-1776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冠状动脉左主干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围术期的影响,并与常规护理比较.方法随机对82例冠状动脉左主干患者分为2组,分别给予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比较2组不同护理在围术期的影响.结果干预组与对照组在围术期发生意外、术后拔管时间、住ICU时间、术后恢复出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术后并发症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护理干预在一定程度上可预防或减轻手术对冠状动脉左主干患者围术 期的影响,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冠状动脉架桥患者的影响.方法 对同期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2组:即健康教育组及对照组,据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家属患者满意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健康教育组住院天数明显缩短,术后并发症少,患者及家属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开展对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健康教育很有必要,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加速康复模式在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6例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和干预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围术期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医护一体化-加速康复模式,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第2、3、4、5天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干预组心律失常、肺不张、肺部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 05),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 0. 05),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P 0. 05),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医护一体化-加速康复模式可缩短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患者的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减轻疼痛,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156例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呼吸道准备;术后加强循环系统监护、呼吸道管理,做好引流管、患肢、合并症护理。结果:本组术后发生心律失常6例,肺内感染2例,胸腔出血行二次开胸探查2例,低心排综合征4例,脑梗死2例。本组死亡2例,其余患者均康复出院。结论:加强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围术期护理,可减少并发症发生,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患者顺利康复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搭桥同期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护理.方法对29例行冠状动脉搭桥同期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充分的术前准备,密切、细致周到的术后监护即循环功能、呼吸功能、肾功能等监测与维护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术后早期康复训练是促进病人疾病恢复的必要手段.结论高质量的护理贯穿于手术的全过程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肾动脉狭窄行血管搭桥手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对策。方法对4例肾动脉狭窄接受血管搭桥手术的患者实施积极的护理干预,分析总结围术期护理对治疗效果的影响。结果 4例患者均顺利康复出院,无明显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血压控制良好。结论血管搭桥手术治疗肾动脉狭窄的手术操作难度较大,围术期充分的准备、仔细的观察及术后精心护理是手术成功、预防并减少并发症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8.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135例围术期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135例OPCABG患者术前行心理、呼吸、循环护理指导,术后监测血流动力学,重视循环与呼吸系统监护、血管活性药物、电解质、血糖、泌尿系统及康复方面的护理。结果:术后患者均痊愈出院,随访7~10个月,心绞痛显著改善,心功能恢复至Ⅰ级89例,Ⅱ级46例。结论:术前精心护理、术后严密监测及高质量护理能够有效预防和减少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瓣膜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同期行瓣膜置换+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6例瓣膜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同期行瓣膜置换术(或瓣膜成形术)+CABG,并给予精心围术期护理.结果:6例患者共换瓣6个,搭桥11支.术后心功能明显改善,心绞痛消失,均痊愈出院.结论:术前明确诊断,术中完善手术技巧,加强围术期心肌保护及提高术后监护水平,同期实施瓣膜置换+CABG仍能取得满意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20.
70岁以上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70岁以上高龄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患者46例的围术期护理体会。方法: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述(OPCABG)35例,平均搭桥(2.34±0.74)支;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CABG)11例,平均搭桥(2.54±0.63)支。充分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术前加强呼吸功能的训练。术后精心护理,做好各系统的监测。结果:全组死亡1例,4例出现并发症,术后呼吸机使用时间:OPCABC患者(8.0±4.39)h,CCABG患者(15.46±9.63)h,住ICU时间(2.56±1.45)d,术后平均住院时间(14.38±5.82)d。结论:高龄患者手术风险大,术后护理难度高,既要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和精心的术后护理,更要加强病人的心理支持和干预,改善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