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早期卵裂期与囊胚期胚胎培养与移植结局。方法选取因单纯输卵管因素及男性因素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患者,其中选择卵裂期胚胎移植者110例,选择囊胚期胚胎培养与移植者57例。受精后早期胚胎培养采用G1,囊胚培养采用G2。比较两组的获卵数、受精数、胚胎植入率、妊娠率以及囊胚组囊胚形成率、移植胚胎数与多胎率、妊娠率的关系。结果囊胚组获卵率、受精率分别比早期胚胎组多4.98及3.98个;采用G1/G2序贯培养,囊胚形成率为32.9%;两组胚胎植入率、临床妊娠率分别为31.2%、42.1%及11.5%、25.5%,囊胚组明显高,差异有显著性;移植2个囊胚与移植3个囊胚比较,妊娠率无显著差异,但可减少双胎妊娠例数。结论囊胚期胚胎移植可明显提高胚胎植入率及妊娠率。移植两个囊胚为IVF-ET的最好选择。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卵裂期胚胎玻璃化冷冻解冻后行囊胚培养的妊娠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2013年9月在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生殖中心行玻璃化冷冻解冻后移植的患者共202周期的妊娠情况;其中卵裂期胚胎冷冻解冻后移植者136周期,卵裂期胚胎解冻后行囊胚培养后移植者66周期。结果卵裂期胚胎冻融移植者136周期,均有胚胎可移植,获得妊娠45周期,妊娠率为33.08%(45/136)、着床率为17.35%(55/317),早期流产率为17。78%(8/45);卵裂期胚胎解冻后行囊胚培养者66周期212个胚胎,其中43个周期共形成囊胚87个,囊胚形成率为41.03%(87/212)、获得妊娠22周期,妊娠率为51.16%(22/43)、着床率为32.94%(28/85)、早期流产率14.29%(3/22)。囊胚期移植者的着床率及临床妊娠率显著高于卵裂期移植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卵裂期胚胎解冻后培养至囊胚能获得较高的着床率和妊娠率。  相似文献   

3.
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中,多数中心传统选择卵裂期胚胎进行移植,将Ⅲ级和Ⅲ级以下的多余胚胎冷冻,将异常受精和卵裂期发育延缓低于冷冻标准的胚胎废弃.为探讨"废弃"胚胎形成囊胚的潜力以及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最大限度地利用胚胎,减少患者的损失,本中心已于2011年建立囊胚培养系统,对移植冷冻后的"废弃"胚胎开展囊胚培养,囊胚形成后冷冻保存及解冻移植.目前已获得临床妊娠2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质量胚胎进行囊胚培养的情况以及移植后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19年12月太原市中心医院生殖中心行常规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助孕且进行囊胚培养的患者资料,根据囊胚培养前胚胎质量分为优质胚胎囊胚培养组(A组)与非优质胚胎囊胚培养组(B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囊胚培养情况以及妊娠结局。结果:共156个周期患者资料,两组年龄、体质量指数(BMI)、不孕年限、基础雌二醇(E2)、基础促卵泡激素(FSH)、子宫内膜厚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囊胚培养结果显示,A组囊胚形成率和可利用囊胚形成率都高于B组(P<0.05)。妊娠结局显示,两组移植胚胎数、临床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多胎率高于B组(P<0.05)。结论:优质胚胎囊胚培养形成率及可利用囊胚率优于非优质胚胎,但临床妊娠率无差异,只是优质胚胎囊胚培养移植后多胎率较高,临床可对非优质胚胎进行囊胚培养以提高临床妊娠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早期卵裂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中对胚胎选择的临床价值。方法 370例进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患者,将观察到早期卵裂的胚胎作为实验组,将未观察到早期卵裂的胚胎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着床率以及妊娠率。结果 370例患者中对照组有243个周期,对移植患者抽血化验妊娠了86个周期,妊娠率为35.39%,共移植胚胎507枚,着床101枚,胚胎着床率为19.92%。实验组有127个周期,对移植患者抽血化验妊娠了79个周期,妊娠率为62.20%,共移植胚胎279枚,着床117枚,胚胎着床率为41.9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卵裂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中对胚胎选择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不仅提高着床率,其妊娠率也可以得到明显提高,进而为辅助生殖技术奠定良好基础,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冻融周期D5形成囊胚和非D5形成囊胚的临床妊娠结局,并分析囊胚形成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期间在我院行复苏周期囊胚移植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冷冻时间,将其分成D5冷冻组和非D5冷冻组,其中D5冷冻组80个周期,非D5冷冻组78个周期,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囊胚复苏率以及临床结局,并分析囊胚形成影响因素.结果 D5冷冻组囊胚复苏率(99.3%)显著高于非D5冷冻组(95.5%)(P<0.05);D5冷冻组临床妊娠率、囊胚着床率均显著高于非D5冷冻组(P<0.05),D5冷冻组流产率显著低于非D5冷冻组(P<0.05);年龄<35岁组、BMI< 24组、D3胚胎评分为Ⅰ~Ⅱ组、D3卵裂球为7~9组、碎片比例<25%组囊胚形成率显著高于年龄≥35岁组、BMI≥24组、D3胚胎评分为Ⅲ~Ⅳ组、D3卵裂球非7~9组、碎片比例≥25%组(P<0.05).结论 D5形成囊胚妊娠结局优于非D5形成囊胚,复苏周期优先移植D5形成囊胚可获得更高的临床妊娠率,年龄、BMI、D3胚胎评分、D3卵裂球数及碎片比例影响囊胚形成,临床治疗过程中应加以关注.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疗周期中胚胎发育的速度和质量与对囊胚形成的影响。方法:接受体外受精治疗的196例不孕症患者第3天胚胎移植后剩余无冻存价值的406个废弃胚胎,在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后进入本试验。将胚胎于第3天转移至囊胚培养液CCM中,每天观察胚胎发育的情况直至受精第5~7天,观察是否形成囊胚并且对形成的囊胚进行分级,分析不同细胞数、不同质量的胚胎对囊胚形成的影响以及废弃胚胎的形成对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结果:406个废弃胚胎中共有102个(25.12%)形成囊胚,其中优质囊胚有28个(27.45%),全部由Ⅱ+级以上胚胎形成。196例患者中有囊胚形成的患者64例,其中有32例(50.00%)获临床妊娠,132例无囊胚形成的患者中有38例(28.79%)获得妊娠,妊娠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43,P<0.05)。结论:第3天胚胎细胞数、质量与囊胚形成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剩余胚胎囊胚的形成对妊娠具有间接的预测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IVF-ET)中囊胚培养密度对胚胎发育潜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12月佛山市妇幼保健院接受体外受精移植的235例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患者为研究对象,将顺利移植的1181个裂卵期胚胎按照囊胚培养密度差异分为四组,单独培养为A组,2~3个集中培养为B组,4~5个集中培养为C组,6个...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IVF)和精子卵胞浆内注射技术(ICSI)治疗周期中体外培养囊胚形成的影响因素。方法将卵裂期第3d(D3)冷冻后剩余胚胎进行体外延长培养至囊胚期,观察囊胚形成情况。结果共收集7438个冷冻后剩余胚胎,经序贯培养,形成1382个优质囊胚(18.58%)。D3胚胎中6个细胞的优质囊胚形成率(10.34%)显著高于4-5个细胞的优质囊胚形成率(5.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7-9个细胞的优质囊胚形成率(19.95%)显著高于6个细胞的优质囊胚形成率(10.34%),≥10个细胞的优质囊胚形成率(27.47%)显著高于7-9个细胞的优质囊胚形成率(19.9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D2胚胎中4个细胞的优质囊胚形成率(25.40%)显著高于3个细胞、5个细胞的优质囊胚形成率(10.26%,15.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碎片评级I-II级D2、D3胚胎的囊胚形成率均显著高于III-IV级的胚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体外延长培养能有效筛选具有发育潜力的胚胎,优质囊胚形成与D2、D3胚胎的卵裂球数及碎片评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非优质胚胎继续囊胚培养的观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IVF/ICSI-ET治疗周期中剩余非优质胚胎继续体外培养的囊胚形成情况。方法将IVF/ICSI治疗周期中第3天(D3)移植、冷冻后剩余的非优质胚胎采用囊胚序贯培养法进行体外继续培养,观察其囊胚形成情况,以及D3不同卵裂球数非优质胚胎的囊胚形成情况,并根据其囊胚形成情况对体外受精妊娠结局进行预测。结果共收集200例433枚非优质胚胎经体外继续培养,有110例形成囊胚共165枚(38.11%),其中优质囊胚83枚(50.30%);D3细胞数>5的胚胎囊胚形成率高(P<0.05);非优质胚胎中有囊胚形成组与无囊胚形成组间临床妊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继续培养可以筛选出具有发育潜能的非优质胚胎,提高胚胎利用率;D3非优质胚胎具有不同程度的发育潜能,无优质胚胎情况下可适当选择进行移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厚度对冻融卵裂期和囊胚期胚胎移植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行冻融卵裂期或囊胚期胚胎移植的患者131例,根据患者子宫内膜厚度进行分组,行冻融卵裂期胚胎移植,子宫内膜厚度≤6 mm的患者35例作为卵裂期A组,行冻融卵裂期胚胎移植,子宫内膜厚度≥7 mm的患者48例作为卵裂期B组,行冻融囊胚期胚胎移植,子宫内膜厚度≤6 mm的患者12例作为囊胚期A组,行冻融囊胚期胚胎移植,子宫内膜厚度≥7 mm的患者36例作为囊胚期B组,对比4组患者的妊娠结局。结果卵裂期A组、卵裂期B组、囊胚期A组患者妊娠成功率、活产率低于囊胚期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卵裂期A组、卵裂期B组患者妊娠成功率低于囊胚期A组,活产率高于囊胚期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卵裂期A组患者妊娠成功率、活产率低于卵裂期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卵裂期A组、囊胚期A组患者流产率高于卵裂期B组、囊胚期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卵裂期B组患者流产率高于囊胚期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子宫内膜厚度对冻融卵裂期和囊胚期胚胎移植妊娠结局存在影响。  相似文献   

12.
胥博  邵帅  谢文燕  陈媛  李博文  付秀虹 《江西医药》2021,56(10):1723-1728
目的 探讨不同年龄段患者的不同级别卵裂期胚胎,经体外继续培养发育形成囊胚阶段胚胎的情况,进而分析影响囊胚形成的相关因素及其相关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6年10月-2019年11月在漯河市中心医院生殖医学与遗传中心经辅助生殖技术进行助孕患者的胚胎情况,经统计共计2006枚卵裂期胚胎(D3),后继续培养发育到囊胚的有894枚,其中可移植囊胚有853枚,优质囊胚有221枚.借助统计学分析,探究囊胚的形成与患者男女双方年龄、卵裂期卵裂球数量(D2,D3)、卵裂期胚胎级别及患者使用的受精方式之间的关系.结果 通过对卵裂期胚胎、囊胚、可移植囊胚、优质囊胚进行形态学评分,发现卵裂期卵裂球数量(D2,D3)、卵裂期胚胎级别、患者女方年龄及受精方式会对囊胚的形成存在相关性的影响,而患者男方年龄则对其没有直接相关性.结论 卵裂期卵裂球数量(D2,D3)、卵裂期胚胎级别、患者女方年龄及受精方式确实可以良好地预测后期囊胚的形成.所以,通过现有的胚胎评分系统,在对新鲜周期和(或)冷冻卵裂期胚胎进行移植后,可将剩余仍具有发育潜能的卵裂期胚胎体外培养至囊胚,再对其进行筛选、冷冻保存,以作为储备资源供患者下个治疗周期利用.这种方法不仅提高了患者每个治疗周期可用的优质胚胎数目,更重要的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助孕效率,有着极大的临床实用性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小鼠巨细胞病毒对小鼠成熟卵母细胞体外受精、卵裂和囊胚形成的影响。方法在IVF-30培养液中加入100TCID50、10TCID50、1TCID50小鼠巨细胞病毒,观察小鼠成熟卵母细胞体外受精、卵裂和囊胚形成情况。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各病毒组的卵母细胞体外受精率、卵裂率以及囊胚形成率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结论小鼠巨细胞病毒对小鼠卵母细胞体外受精、卵裂和囊胚形成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应用玻璃化冻融技术冻融卵裂期胚胎及囊胚的临床效果。方法来源于江西省妇幼保健院生殖中心2012年9月至2014年1月1658例玻璃化冻融移植周期(其中卵裂期胚胎1426周期共2907枚胚胎,囊胚232周期共341枚胚胎),用自制麦管作为胚胎载体及相同的玻璃化方法进行冷冻、复苏,及胚胎移植,观察其复苏存活率、全胚融解率、临床妊娠率、植入率和流产率等。结果卵裂期胚胎复苏率为98.5%,全胚融解率是0.35%。囊胚复苏率为99.7%,全胚融解率是0.43%。卵裂期胚胎的胚胎植入率显著低于囊胚(35.4%vs 49.3%)(P〈0.05),平均每周期移植胚胎数显著高于囊胚(2.0±0.3 vs 1.5±0.5)(P〈0.05),临床妊娠率低于囊胚(50.7%vs 55.4%),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双胎率卵裂期胚胎显著高于囊胚(38.3%vs 28.9%)(P〈0.05),早期流产率无显著性差异(6.8%vs 7.8%,P〉0.05)。结论使用相同的玻璃化冷冻方法对人类卵裂期胚胎和囊胚可获得理想的冷冻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新鲜胚胎移植及冻融胚胎移植后妊娠结局的研究。方法 将我院2017年7月~2018年7月胚胎移植情况分组,其中冻融胚胎移植治疗组(复苏卵裂胚移植周期399个周期)和新鲜胚胎移植治疗组(新鲜卵裂胚移植周期526个周期),比较两组胚胎着床率、临床妊娠率、早期流产率、早产率和活产率。结果 新鲜胚胎移植治疗组的胚胎着床率、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均明显高于冻融胚胎移植治疗组,但两组的早期流产率和早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其中复苏卵裂胚移植周期399个周期,临床妊娠周期为168个周期,移植胚胎数为792个,着床胚胎数为221个,早期流产的周期为20个,早产的周期为16个,活产的周期为123个。新鲜卵裂胚移植周期526个周期,临床妊娠周期为277个周期,移植胚胎数为1052个,着床胚胎数为356个,早期流产的周期为31个,早产的周期为25个,活产的周期为220个。结论 新鲜胚胎移植治疗组胚胎移植效果良好,可提高胚胎着床率、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  相似文献   

16.
囊胚培养在体外受精和胚胎移植周期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健之  刘嘉茵  洪蕾 《江苏医药》2000,26(5):340-341
目的 建立囊胚培养系统以提高人胚胎的种植率。方法 进行了12个治疗周期的囊胚培养,在受精后进行胚胎体外培养至第5天,达囊胚期后移植。结果 共取卵177只,受精率67%,囊胚形成率为42%,囊胚种植率为14%,并获3例临床妊娠。结论 囊胚培养为进一步提高临床成功率和开展种植前遗传学诊断创造条件,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宋天然  石缨  张月莲 《天津医药》2022,50(5):508-512
目的 观察移植日孕酮(P)水平对自然周期冷冻复苏胚胎(FET)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以自然周期进行内膜准备的549个FET周期,其中分裂胚组211个周期,囊胚组338个周期。按移植日P水平不同,将2组各分为4个亚组。分裂胚组为:≤10 μg/L组15例、>10~20 μg/L组84例,>20~30 μg/L组70例和>30 μg/L组42例;囊胚组为:≤15 μg/L组35例,>15~25 μg/L组135例,>25~35 μg/L组83例和>35 μg/L组85例。对各组间年龄、内膜厚度、平均移植胚胎数、排卵前卵泡直径、移植日激素水平、移植胚胎数、临床妊娠率、着床率、流产率、异位妊娠率、分娩率、分娩活婴男女比例进行比较。结果 分裂胚组平均移植胚胎数、异位妊娠率明显高于囊胚组,囊胚组移植日雌激素(E2)、P水平、妊娠率、着床率、分娩率高于分裂胚组(P<0.01),2组间年龄、内膜厚度、排卵前卵泡直径、流产率、分娩活婴男女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裂胚组和囊胚组中各亚组间年龄、内膜厚度、平均移植胚胎数、卵泡直径、移植日E2水平、妊娠率、着床率、流产率、异位妊娠率和分娩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自然周期FET时囊胚着床率明显高于分裂胚;移植日P水平在囊胚或分裂胚对妊娠结局无明显影响,但选择移植分裂胚时应更慎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三种方案行冷冻囊胚移植的临床结局。方法回顾分析409个冷冻囊胚移植周期,比较其与妊娠结果的关系。结果 3种方案中患者的年龄、不孕年限、移植胚胎数目、移植前平均内膜厚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移植周期临床妊娠率分别为61.1%,55.7%和61.0%,胚胎着床率为46%、43.5%和37.1%,早期流产率为8.1%、10.2%和13.9%,宫外孕发生率1.3%、2%和2.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冷冻囊胚移植中,采用自然周期、激素替代周期、Gn RH-a激素替代周期三者在临床结局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是其适应证各有不同,对每位患者应该酌情选择最适合的方案。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在单囊胚冻融移植周期中不同形态学参数评分对临床妊娠及围产期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1年6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行冻融周期单囊胚移植的患者共4 200周期,分别比较不同扩张期、内细胞团(inner cell mass, ICM)及滋养层细胞(trophectoderm, TE)评级对临床妊娠及围产期结局的影响,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各个指标相关性及筛选影响因素。结果 在不同的扩张期、ICM、TE的分组中,女方年龄、成熟卵母细胞(MII)数、移植次数、临床妊娠率、活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CM和TE分组中抗苗勒氏管激素(Anti-Mullerian hormone, AMH)水平、早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扩张期和TE分组的原发不孕比例、体外受精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E分组的评级从A级到C级早期流产率升高(P<0.05)。囊胚的扩张期、ICM评级、TE评级对临床妊娠和活产均存在显著性影响(P<0.05),但对于出生体重、大于胎龄儿、小于胎龄儿则...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D6囊胚在冻胚移植中采用不同的内膜转化时间对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3月到2021年8月期间于广东医科大学顺德妇女儿童医院行冻融胚胎移植D6囊胚的246例患者纳入A组,本组患者转化子宫内膜6天。另选择2021年9月到2022年9月期间于本院行冻融胚胎移植D6囊胚的251例患者纳入B组,本组患者转化子宫内膜7天。统计两组基本资料,并比较两组妊娠率、未孕率、早期流产率。结果:两组患者年龄、BMI、子宫内膜厚度及移植胚胎数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随访12周,A组妊娠率、未孕率及早期流产率与B组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D6囊胚在冻胚移植中采用6天或7天内膜转化时间移植均可获得较为满意的临床结局,但采用7天内膜转化时间移植的妊娠率有上升的趋势,而且其早期流产率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