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6 毫秒
1.
目的了解社区高危孕妇的发生情况和妊娠结局,为有效开展高危孕妇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提供依据。方法按照《上海市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办法》中“高危妊娠评分标准”,对2008-2009年上海市卢湾区全区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3167名孕妇中671名(21.19%)高危孕妇,进行高危因素和妊娠结局的分析。结果外来人口的高危孕妇发生率(29.09%)明显高于上海户籍人口(19.61%),高危因素中以异常妊娠分娩史为主,其中异常妊娠分娩史发生率比较高,高危孕产妇的流产率、低体重儿发生率和早产率明显高于正常的孕产妇。结论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接产医院建立高危孕妇双向转诊制度,可以提高高危孕妇管理的整体性、连续性及有效性。加强婚前、孕前保健和流动人口的生殖保健指导,可以有效地降低高危孕妇的发生率,预防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正>重点孕妇的筛查、评估、随访管理的质量如何,直接影响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率。因而,加强对重点孕妇的管理,是孕产期保健的重点工作。上海市卫生局为降低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率下发了沪卫[2010]8号文,将原"高危孕妇"更名定义为"重点孕妇",要求自2009年12月1日起对孕妇进行妊娠风险预警评估,按风险等级不同分为红色、橙色、紫色、黄色预警。其中,黄色为低风险;红色预警属于不宜妊娠的严重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嘉定区探索的新孕产妇管理模式的效果初步评估,总结成功经验,为今后进一步加强对重点孕产妇的管理起指导作用。方法:用描述性分析的方法,对嘉定区建立重点孕产妇管理模式前(2007、2008年)后(2009、2010年)的母婴保健各项指标评估该工作的成效。同时将2010年嘉定区与上海市同期比较,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嘉定区经过"重点孕妇管理模式"项目实施,危重孕产妇发生率和孕产妇死亡率下降(P<0.05),流动孕妇建册率和产检率提高(P<0.05)。2010年嘉定区与上海市相比,危重孕产妇发生率(0.067%)及剖宫产率(45.09%)均低于全市(P<0.05)。结论:加强对流动孕产妇的管理,特别是对重点孕产妇的管理,可降低危重孕产妇的发生率,最终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相似文献   

4.
高危妊娠1029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危孕产妇的筛查、管理的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到围产儿死亡率、孕产妇合并症及孕产妇死亡率的高低。因而.加强对高危妊娠的管理,是围产期保健的重点。本文对蛟河市2004年1月1日~10月30日发生的1029例高危孕妇的高危情况进行了分析,目的是提高围产保健的质量,防治高危妊娠的发生,减少孕产妇及围产儿的死亡。  相似文献   

5.
一、基本做法为提高围产期保健水平,降低高危孕产妇、围产儿死亡率,达到母子安全系统管理的要求,我县于1988年始普遍推行了高危孕产妇分级系统管理法,简称A、B、C管理法。这种方法是指将影响孕妇妊娠的病理因素与社会因素如交通距离的远近、家庭关心程度、本户经济状况、文化知识水平等有机结合、按孕产妇的高危程度与医院的救治能力进行对应分级分层次的系统管理。 (一)孕妇筛选分级首先制定孕产妇评分标准,将产科病理因素和社会因素分别分为A、B、C三级共计100分。然后按照评分标准由乡妇幼医生逐条进行审核评分,根据所得分数  相似文献   

6.
孕妇学校在孕产妇保健工作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提高孕产妇保健水平,实现优生优育。方法:2009年1-12月,对参加过孕妇学校的孕产妇和未参加孕妇学校的孕产妇妊娠情况及结局比较和分析。结果:孕妇学校传授的内容,使孕产妇及家属掌握了一定的孕产知识和家庭护理技能,极大地促进了母婴健康、参加过孕妇学校的孕产妇具有更好的分娩结局。结论:孕妇学校是实现孕妇保健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王海琪  毛红芳 《中国妇幼保健》2013,28(16):2548-2550
目的:总结2007~2010年嘉定区发生的危重孕产妇抢救的成功经验和教训,为今后进一步减少危重孕妇发生起指导作用。方法:采用描述性分析的方法,对上海市嘉定区2007~2010年发生并上报上海市妇女保健所的危重孕产妇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用X2分析检验。结果:非本市户籍危重孕产妇发生率明显高于本市户籍,经过嘉定区"重点孕妇管理项目"的有效管理,危重孕产妇发生率明显下降,并以非本市户籍发生率下降为主(P<0.05)。经有效管理后,孕产妇建册率、抢救成功率、住院分娩率均明显提高,孕产妇死亡率、子痫或子痫前期发病率均明显下降(P<0.05),妊娠合并内科疾病及异位妊娠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危重孕产妇的发病原因以子痫或子痫前期、产后出血为主。结论:加强对外来孕产妇的管理,减少产后出血及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发生,可降低危重孕产妇的发生率。同时应加强妊娠合并症的监护,孕早期加强对异位妊娠的识别。  相似文献   

8.
要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关键是监护、管理好高危孕产妇.而监护、管理的前提是及时、正确地发现高危特别是重度高危孕产妇.为此,本文就富阳市1995年重度高危孕产妇的诊断与结局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9.
范慧之  黄雷  周婷婷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31):4839-4842
目的:了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妊娠风险预警筛查、评估和妊娠结局情况,探索对重点孕妇有效的社区干预措施,不断完善"妊娠风险预警评估"工作。方法:对2010年7月~2011年6月在上海市卢湾区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回收的1 726本上海市孕产妇保健手册的妊娠风险预警筛查情况、重点孕妇确诊情况和妊娠结局进行分析。结果:重点孕妇发生率21.21%,外地户籍的重点孕妇发生率明显高于上海市户籍;筛查阳性的前3位是"基本情况","家族史","异常妊娠分娩史、妇产科疾病及手术史",固定因素中常见的包括瘢痕子宫、年龄≥35岁、双胎、体重指数(BMI)24、异常妊娠分娩史、子宫肌瘤或卵巢囊肿≥6 cm,占筛查阳性数的51.09%,确诊率为62.41%;重点孕妇的早产和低体重发生率及剖宫产率明显高于正常孕妇。结论:有效的干预措施包括立足社区重视筛查,提升社区在重点孕妇管理工作中的服务功能;依托网络规范转诊,充分发挥妇幼保健所在重点孕妇管理工作中的枢纽作用;有的放矢,努力降低重点孕妇的发生率;加强对重点人群的宣教,降低重点孕妇不良结局的发生;管理模式不断完善,提高重点孕妇管理的整体性、连续性及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孕妇学校健康教育模式对孕产妇心理、行为及保健意识的影响,制定有效的产前健康教育内容。方法:对2003年5月~2007年5月分批进入孕妇学校学习的1749例孕产妇分别在学习前、后进行调查问卷,对问卷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孕妇学校对孕产妇心理、行为及保健意识有明显影响。结论:孕产妇的心理、行为及保健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孕妇学校可以明显提高孕产妇的自我保健意识,对优生优育极为必要。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孕产妇进行围产期保健及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2月-2013年11月于本院参加"孕妇学校"的孕产妇为研究对象,共61例,选择同期于本院分娩但未参加"孕妇学校"的61例孕产妇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保健及产检情况、分娩方式,产后2 h出血量、母儿体重等指标。结果观察组孕产妇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平均总得分、孕产妇平均产检次数、顺产率及母乳喂养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产妇首次产检平均孕周、产前体重增加、新生儿出生体重、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和产后2 h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孕产妇认知行为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参加"孕妇学校"、孕产妇年龄及文化程度、家庭收入、丈夫文化程度高低均可明显影响产前检查的进行(P0.05)。结论孕产妇围产期保健和健康教育可提高健康知识掌握情况,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保障孕产妇及围产儿安全。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2010-2016年兰州市孕产妇保健工作基本情况,发现2010-2016年出现的新问题,客观分析并提出合理建议,为有效保障孕产妇生命安全,顺利完成甘肃省"十三五"规划及《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11-2020年)》《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目标奠定基础。方法对2010-2016年兰州市《孕产妇保健和健康情况年报表》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十二五"规划末期与"十三五"规划伊始兰州市孕产妇保健情况,评估2010-2016年兰州市孕产妇保健水平。结果孕产妇保健指标稳中有升,艾滋病、梅毒检测率较高,高危孕产妇管理完善,孕产妇死亡率出现反弹,目标任务完成不容乐观。结论提高区级孕产妇保健能力至关重要,保持艾滋病、梅毒较高检测率不可懈怠,县级高危孕产妇筛查水平亟待提高,降低孕产妇死亡率任务艰巨,完成目标任务尚需再接再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在孕妇围产期保健工作中,探讨产前检查对孕妇高危妊娠发病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期间于我院进行产前检查的孕产妇11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早期建卡组、中期建卡组和晚期建卡组,每组38例,分别于不同时期进行产前检查;而对照组38例,没有进行产前检查.观察比较是否进行产前检查以及进行产前检查的时间对孕产妇高危妊娠发病率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进行产前检查的高危妊娠发病率明显低于没有进行产前检查的孕妇,经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观察组中,各组高危妊娠的发病率分别为:早期建卡组10.53%,中期建卡组18.42%,晚期建卡组28.95%,可见,产前检查越早高危妊娠发生率越低,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前检查在孕产妇围产期保健工作中,对提高产科质量,减少孕产妇及围产儿的死亡率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国内社区孕产妇保健现状,在此基础上对孕妇保健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对某社区内35个社康中心近两年2009年9月1日到2010年8月31日的《孕产妇系统管理表》进行回顾及数据分析。结果在选取的6700例患者产妇中,户籍常住人口为200人、暂住人口为1600人、流动人口4900人。孕妇的初婚年龄22岁到29岁之间,这些孕产妇中有51.81%的孕产妇知道避孕方法为宫内节育器,回顾社康数据可知,很多孕产妇在孕期间都接受过产后访视和儿童保健知识的健康教育。但是在医院接受孕期保健的孕产妇人数却明显大于社康所记录人数,这主要是因为社康社区的服务资源不足,居民对社区的信任度不够。结论将社康中心与医院做比照也可以看出,社区孕产妇保健方面还存在不足,因此有必要加大对社区卫生经费和资源的投入,另外还应加大宣传、提高社区医师职能,提高居民对社区医疗保健的信任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北京市朝阳区实施高危孕产妇的过程及细节管理的情况进行分析,探讨降低孕产妇及围生儿死亡的干预措施。方法对北京市朝阳区实施高危孕产妇的过程及细节管理的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11-2016年朝阳区的一般高危孕产妇的数量及重症高危申请单的数量总体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6年的孕产妇死亡率及围生儿死亡率总体均呈破浪式下降趋势。2016年孕产妇死亡率较2011年孕产妇死亡率下降明显;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协助追访的高危孕妇中,以妊娠高血压疾病最多。结论实施高危孕产妇的过程及细节管理,对高危孕产妇规范化管理,是降低孕产妇及围生儿的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加强对高危孕妇的管理,进而提高产科的质量与安全。方法对洗马河街道2012年10月—2015年10月进行产检的55例高危孕妇的产检结果资料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来自洗马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产检管理的55例高危孕妇没有出现孕产妇死亡案例。结论:对妊娠各期的孕妇都要进行高危因素的筛查,并且将影响因素纳入管理系统,进而推进高危孕妇管理水平的提升,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相似文献   

17.
孕妇学校是孕产妇接受孕产期健康教育的基地。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孕产妇对孕期保健知识的需求及教育模式也日益增高,孕妇学校的作用愈来愈被重视。本文主要对我院孕妇学校健康教育内容及模式探讨,提出目前我院孕妇学校教育内容及模式的不足之处,以期为我院孕妇学校教育内容及模式的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213例社区高危妊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危妊娠指在妊娠期母婴有某种并发症或致病因素,可能危害孕妇、胎儿与新生儿或导致难产者。高危妊娠受多种因素影响,有些是可以预防和避免的。为了降低社区高危妊娠发生率,我们对2005~2007年在我院完成系统保健服务的786例孕产妇中筛查出的213例高危孕产妇的高危因素进行了整理,现将有关情况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9.
高危妊娠2426例管理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率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文化和卫生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孕产妇系统管理是降低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率的重要措施,其核心是高危妊娠的管理。高危孕产妇的筛选、孕期管理的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到围产儿死亡率、孕产妇并发症及孕产妇死亡率的高低[1]。为此,我院强化了高危妊娠三级管理,在怀孕早、  相似文献   

20.
云南省孕产妇产前检查健康教育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使广大孕产妇和相关的目标人群从产前检查健康教育中受益,云南省“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消除新生儿破伤风”项目以健康教育为先导,把系统管理的产前检查作为孕产妇保健的龙头,在社区动员和知识传播方面,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活动,使接受保健服务的孕产妇不断增加,部分高危孕妇被筛出并得到监护,孕产妇死亡率逐步降低。但是,在孕产妇系统管理方面,健康教育工作还存在着薄弱环节。因此,较深入、全面地掌握项目县孕产妇系统管理服务中的健康教育活动,找出孕产妇在产前检查知识、意识和行为方面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