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丁珠林 《中国卫生》2014,(12):28-29
<正>世界卫生组织最新数据显示,在全球,烟草每年令近600万人丧生,其中包括100万名中国人;中国每10个成年人中就有3个人吸烟。除危害公众健康外,吸烟还给经济带来巨大损失。相关专家提醒,吸烟致病具有滞后性,这导致烟草的危害被严重低估,吸烟引发的死亡通常要在数年甚至是10年后。提速控烟立法进程在经历了缔约世卫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踌躇前行的10年后,今年,中国加速了控烟立法的步伐。从今年年初国务  相似文献   

2.
这几年,每年的两会上,王陇德有关"控烟立法"的议案都是媒体关注的焦点。去年,有200多位全国人大代表在他的控烟立法议案上签字。"这个议案我已经连续提了两年,今年还要提控烟。"王陇德说。今年,我在两会上提交的议案是"关于尽快制定《烟草危害预防控制法》的议案"。烟草烟雾是一种环境污染物质,  相似文献   

3.
<正>我国目前还没有全国性的统一控烟立法,已有的地方性控烟立法在内容上与FCTC相比也存在较大的差距[1]。相应的控烟法律分散、不成体系,地方性的控烟法律缺乏权威。为全面保护哈尔滨市民健康,免受二手烟危害,依据FCTC要求,制定并出台了《哈尔滨市防止二手烟草烟雾危害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这对今后我国其他城市乃至全国的控烟立法进程,是一个有益的实践。  相似文献   

4.
职业病防治立法思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职业病已成为危害我国劳动者健康的主要卫生问题。为了控制职业危害 ,有效地防治职业病 ,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做出决定 ,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目前法律草案正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之中。职业病防治立法宗旨是预防、控制、消除职业病危害 ,防治职业病 ,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广大职业卫生和职业病防治工作者十分关心这部法律的制定工作 ,不少同志积极向政府提出立法建议 ,参与调研 ,有的专家还直接参加了草案起草工作。为了让广大专业人员了解职业病防治法的立法思想和基本内容 ,应《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编辑…  相似文献   

5.
循证依据和社会动员是立法、普法的两个关键点。据此,西安市采取了以下措施:(1)加入"中国控烟伙伴——无烟城市项目",取得资金援助和技术支持,并在美国乔治亚州立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控烟办的指导下,开展烟草流行监测,得出西安市居民吸烟率、二手烟暴露率及控烟立法支持率的点值估计和合理标准误,形成控烟立法可行性报告;(2)市政府以烟草流行监测数据为依据,启动立法程序,并且以爱卫会牵头、多部门联合的形式,通过开展"烟头革命""无烟家庭""无烟企业创建"等烟草控制行动进行广泛的社会动员;(3)规章颁布后,通过二手烟监测、社会动员、业务培训等形式进行普法宣传,提高市民的知法、守法意识。  相似文献   

6.
国外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立法进展综述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于2005年2月27日正式生效。这是首份将视线锁定于烟草及其制品的公约,是具有全球性法律效力的公约。其指导原则之一是制定禁止在公共场所吸烟法律使非吸烟免受烟草烟雾的危害。[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电子烟是否以及如何纳入公共场所立法管控渐成热点问题。就立法而言,需要面临各类争议与选择。在动因上至少有事实与技术两方面的考量。在管控的方式上,主要存在源头控制与行为控制两类立法方式。杭州市采用实质性判断标准对电子烟雾管控进行了制度设计,为其他城市修法提供了参照。对于电子烟是否属于烟草制品还是其他制品等问题的辨析将会影响到各个地方立法的选择。控烟需要社会共治,主体、规范载体、手段措施应多元化,电子烟纳入公共场所立法管控也不例外。  相似文献   

8.
<正>烟草使用对健康的危害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和我国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我国现有吸烟者逾3亿,每年因吸烟相关疾病所致的死亡人数超过100万,烟草控制对于实现"健康中国"目标具有重要意义。2006年1月,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简称《公约》)在我国生效,依据《公约》要求,部分城市开展了地方控烟立法工作,从立法和执法方面都取得了积极进展。本期特约专家撰写了《中国城市控烟法规研究(2006-2019)》,全面描述了我国城市控烟立法现状。本期特约的北京市、兰州市和张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市民在《上海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以下简称《控烟条件》)实施以来,对该立法的相关认知和反响,以便对各类场所《控烟条例》执行效果进行评价。方法分别于立法实施之初和实施半年后,对全区16类107个监测点内随机选择工作人员和来访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各类场所中各项控烟措施实施比例都明显上升,烟草危害知识知晓率从46.6%上升到68.5%;来访人员对法定控烟场所的总体满意度从76.1%上升到91.6%。结论《控烟条例》的实施确实起到一定成效,但仍需要深入宣传.不断加强监管执法力度。  相似文献   

10.
国际控烟立法与管理措施评估据WHO(1983)资料,凡采用单纯健康教育或以健康教育为主要手段的国家(如菲律宾),在降低人群吸烟率的效果上,远不及那些将健康教育与烟草生产立法相结合的国家成功(如新加坡)。立法是在世界性烟草侵害反击战中最有力的武器。约近...  相似文献   

11.
辽宁省健康教育所副所长张麓曾最近提议:应加快地方立法,推动《烟草框架公约》履行。 张麓曾介绍,我国履约4年多来,面临问题依然很多。如控烟立法进程缓慢,缺乏全国性的控烟法律和控烟规划;烟草消费及烟草业产量、利税持续上升等。  相似文献   

12.
<正>《烟草控制框架公约》是由世界卫生组织(WHO)主持达成的第一个具有法律效力的国际公共卫生条约,为控制全球烟草危害、共同维护人类健康提供了法律框架,2006年1月9日在我国正式生效。《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第11条规定:烟草制品的包装和标签上必须标有说明吸烟危害的健康警示[1]。多个《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履约国的实践证明烟包图形警示能直观、直接、准确、全面、有效地传达烟草危害的信息和鼓励吸烟者改变行为,预防青少年吸烟。  相似文献   

13.
香烟主流烟雾有毒化学物质含量检测结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5月21日第五十六届世界卫生大会一致通过了<烟草控制框架公约>.2006年1月该公约在我国正式生效.公约的制定为全球控制烟草危害、共同维护人类健康提供了法律框架.据卫生部2006年<中国"吸烟与健康"报告>,我国现有烟民3.5亿,占世界的三分之一,每年约有100万人因吸烟有关疾病死亡.为加强戒烟运动的效果,让广大烟民更全面了解吸烟的危害,越来越多的国家通过立法要求烟草商向公众公布更多的烟草有害化学物质含量.  相似文献   

14.
<正>近期,随着《广告法》修订即将进入三审表决,国务院《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公开征求意见,首个符合控烟履约要求的《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即将实施,我国控烟广告立法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但有专家提醒,烟草业正采取迂回策略进行抵制,通过"三招"努力为烟草广告留口子。首先,烟草业主导改动了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的中文本,错误翻译为自己留口子、做伏笔,欺骗国人。新探健康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控烟专家吴宜群介绍,  相似文献   

15.
《慢性病学杂志》2013,(3):161-168
<正>吸烟导致多种疾病,严重危害公众健康,是我国面临的最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近年来,我国烟草控制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吸烟率出现下降趋势,公众对烟草危害健康的认识有所提高。但是我国吸烟人数多,烟草产量大,烟草危害重,烟草控制工作面临严峻挑战。加强烟草控制任务非常紧迫、意义十分重大。为全面推进我国烟草控制工作,减少烟草危害,保护公众健康,特制定本规划。规划期为2012-2015年。  相似文献   

16.
《中国健康教育》2012,(7):F0003-F0004
烟草危害的全面警示信息是改变烟草在人们心目中形象的一项重要手段,特别是在青少年和年轻人中。为此,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第12条明确指出,每一缔约方应酌情利用现有一切交流手段,促进和加强公众对烟草控制问题的认识,其中包括有关烟草消费和接触烟草烟雾对健康危害;世界卫生组织MPOWER控烟策略中也提出应利用一切宣传形式警示烟草危害。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不同行业群体对烟草危害的认知状况,探讨影响公共场所与工作场所禁止吸烟的主要因素,为创建"无烟单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梅州市623名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和无偿献血者开展禁烟舆情调查。结果有41.25%的调查对象认为降低焦油能减少吸烟危害,有53.93%的调查对象赞同在现有"吸烟有害健康"的基础上加入警示图片,只有32.58%的调查对象能正确认识二手烟危害性;献血者对烟草正确认识率高于公共场所从业人员。有82.18%的调查对象表示赞同和支持国家层面立法,有71.91%和82.35%同意在本市公共场所和工作场所全面禁烟,有50.08%认为在公共场所内实行禁烟会影响顾客数量,同时有55.38%不愿意在公共场所和工作场所参与劝阻吸烟,有19.42%的调查对象不同意所在单位创建"无烟单位";公共场所从业人员较献血者在禁烟行为方面持否定态度的多。结论公共场所和工作场所禁止吸烟不容乐观,今后要加大对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及广大民众烟草危害认知力度,并提高其法律意识。  相似文献   

18.
杨小宝 《中国健康教育》2006,22(12):947-950
《烟草控制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是世界卫生组织主持制定的多边国际公约,是联合国历史上最广泛受到热诚接受的条约之一。《公约》将通过减少烟草需求和烟草供应两方面宏观调控控制烟草跨境流行、减低和净化烟草消费,保护人类健康免受烟草的危害。本尝试与现实紧密结合,用综合、比较等方法来阐述国际经验与做法对我国烟草控制工作的意义和作用,并通过引介各缔约方做法,分析我国在履约准备工作基础上,如何处理好国家利益、缔约方权利和义务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某打叶复烤厂为一烟草加工的新建项目。为了确定该项目在烟草加工过程中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危害程度及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的控制效果等是否符合国家有关要求,预防和控制职业病危害,保护劳动者的职业健康权益。我们对该项目进行了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打叶复烤烟草企业烟草尘的污染情况及危害程度,找出烟草尘危害的关键控制点,为其职业病危害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工作场所烟草尘职业卫生学调查、检测和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相结合的方法。结果该烟草企业打叶复烤整个生产过程的18个岗位中,16个岗位(88.9%)烟草尘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为0级,2个岗位(11.1%)为Ⅰ级,Ⅰ级作业岗位为烟草尘职业病危害关键控制点。结论 0级(相对无害作业)作业岗位,应继续保持目前的作业方式和防护措施;Ⅰ级(轻度危害作业)作业岗位,应采取有效控制措施,改善工作环境,降低实际烟草尘接触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