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为防止抑郁症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自杀从不同的角度采取的防范和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通过自制的抑郁症情况调查表对我院2009年1月~2012年6月住院的抑郁症患者进行调查。结果: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28例抑郁症患者均未发生自杀情况痊愈出院。结论:实施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和护理措施,减少患者的自杀行为,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王金哲  孔敏 《包头医学》2013,37(1):52-53
目的:探讨乳癌术后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对15例乳癌术后患者进行基础护理、心理护理、功能恢复护理等综合护理.结果:患者乳癌术后发生上肢淋巴水肿7例,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术侧肢体坏死、自杀倾向、抑郁症等意外发生.结论:综合有效的护理措施,能避免心理障碍及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护理干预对具有自杀危险抑郁症住院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具有自杀危险的抑郁症患者80例随机分组,对照组40例患者行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患者行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自杀行为发生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具有自杀危险的抑郁症住院患者采取护理干预,能降低患者自杀危险,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华洁 《中国民康医学》2011,23(6):742+745
目的:探讨住院老年抑郁症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措施。方法:对108例老年抑郁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老年期抑郁症患者主要心理特点有兴趣丧失、缺乏愉快感、自我评价降低、悲观、焦虑、内疚自责、对前途丧失信心、躯体化症状等。结论:针对老年期抑郁症患者的心理特点,采取有效护理措施,对减轻患者心理压力、巩固治疗效果、促进精神康复、提高生活质量起到较好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住院老年抑郁症患者的心理特点及干预措施。方法:对40例住院老年期抑郁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老年期抑郁症患者主要心理特点有缺乏愉快感、焦虑、内疚自责、自我评价低、躯体化症状等。结论:针对老年期抑郁症患者的心理特点,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对减轻患者心理压力、巩固治疗效果、促进精神康复、提高生活质量起到较好作用。  相似文献   

6.
刘亭  刘晓利 《中国民康医学》2012,24(12):1495+1500
目的:探讨如何杜绝开放病房住院抑郁症患者自杀、自伤等行为的发生。方法:采用自制的自杀风险因素评估表,对开放病房住院抑郁症患者100例于入院时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着重加强相应方面的护理干预。结果:有自杀危险因素评分≥10分55例,入院时有自杀、自责或悲观厌世言行58例,既往有自杀行为30例,既往有过2次或2次以上自杀行为19例。经过干预,患者住院期间均未发生自杀、自伤等行为。结论:对住院抑郁症患者进行自杀危险因素的评估,并加强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有利于减少自杀、自伤等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杨莹 《吉林医学》2011,32(15):3122-3122
目的:探讨专人专护在乳腺癌术后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对115例乳腺癌术后患者进行专人专护负责护理全程,对其进行基础护理、心理护理、功能恢复护理等综合护理。结果:本组患者乳腺癌术后发生上肢淋巴水肿70例,其中轻度53例,中度12例,重度5例,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术侧肢体坏死、自杀倾向、抑郁症等意外发生。结论:综合有效的护理措施能避免心理障碍及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妄想抑郁患者发生自杀的有关影响因素,制定有效的护理措施,确保患者安全。方法:对我院8年来有妄想抑郁且发生自杀行为49例住院精神病患者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妄想抑郁是患者发生自杀的主要原因;心理社会因素会加剧焦虑、绝望等心理;自杀季节多发生在春夏两季;夜间、清晨及中午时间自杀居多;护士自身素质有一定影响。结论:对此类患者必须严密观察病情,做到心中有数,做好心理护理;加强业务学习,防止意外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对具有自杀危险的抑郁症住院患者提供相关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此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作为对照组仅实施常规护理,另一组作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辅以相关护理干预措施。结果研究表明,观察组患者的自杀发生率及满意度均明显优于仅实施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具有自杀危险的抑郁症住院患者提供相关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患者自杀率,提高其满意度,适宜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住院精神病患者死亡原因及特点,探讨降低死亡率的措施。方法:对我院2002~2011年住院患者12826例中死亡的53例作回顾性分析。结果:躯体疾病是主要的死亡原因,其次是自杀及猝死。结论在做好精神病专科护理的同时,还应重视精神病患者躯体疾病的预防、观察和护理。重视精神科的安全检查工作,预防自杀的发生,正确、合理地使用抗精神病药物。结论:住院精神病患者的死亡原因涉及多个方面,要减少死亡病例的发生必须采取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预见性安全管理护理,减少乳腺癌脑转移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安全意外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36例患者分为2组,一组为对照组,18例实施传统的护理方法;一组为观察组,实施预见性安全护理教育及人性化的优质护理服务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安全意外事件发生情况(包括坠床、跌倒、烫伤、骨折、压疮、自杀、用药后的安全等因素).结果观察组患者不安全意外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预见性安全管理护理措施能有效地减少和预防乳腺癌脑转移患者安全意外的发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其生存率.  相似文献   

12.
精神疾病患者自杀意外事件的分析与防范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住院精神疾病患者发生自杀意外事件的原因及护理防范措施。方法:对我院1996年1月-2006年1月8例住院精神疾病患者发生的自杀意外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8例自杀意外,死亡4例,抢救成功4例。结论:掌握疾病特点,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加强安全防范意识是防范意外事件的保证。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精神科安全护理对意外事件防范的重要性。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1996年1月-2006年1月住院精神病患者中发生的意外事件22例进行分析总结。结果:精神病患者住院期间最严重的意外是自杀(8例),占意外的36.4%;其次是出走(5例),占意外的22.7%。结论:加强安全护理意识,是防范意外事件发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4.
住院精神病人自杀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尤拉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34):70-70,92
目的探讨住院精神病人自杀的原因,找出相关因素,制定相应的护理干预对策。方法采用自编调查表进行研究分析。主要归纳分析自杀与性别、病程、职业、文化程度、疾病的关系并对自杀因素进行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女性患者明显高于男性。病程为1年以内者居多。农民和文化程度偏低者发生自杀的比例较大。自杀的疾病类型中,抑郁症占的比例最高,其次是精神分裂症。自杀方式以自缢最多。自杀因素中悲观绝望情绪占大多数。结论针对以上对自杀原因的分析,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对策,可有效降低病人的自杀率。  相似文献   

15.
赵维敏  李明芳 《中外医疗》2012,31(8):121-122
目的探讨住院精神病患者自杀的原因,制订防范措施。方法对住院精神病患者发生自杀行为的23例病例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23例自杀者中男性明显多于女性;年龄以21~40岁最多;多发生于疾病的初期与缓解期;以抑郁症、精神分裂症多见。结论住院精神病患者自杀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加强安全措施,强化重点班次护理,及早对病人实施护理干预,可将精神病人自杀率减少到最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老年期抑郁症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采用老年抑郁量表调查分析。结果:GDS评定显示干预组抑郁症状的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对老年期抑郁症患者进行治疗护理的同时,加强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可使患者认识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阻止和延缓疾病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住院精神病患者死亡原因及相关因素,为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1994~2010年住院精神病死亡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死于躯体疾病8例(34.8%)、自杀8例(34.8%)、药物副作用2例(8.7%)、人为意外1例(4.3%)、猝死4例(17.4%)。结论:精神病患者死亡原因主要为躯体疾病、自杀、猝死、药物副作用等四类。提高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加强责任心、改善住院环境是降低住院精神病患者病死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8.
96例住院精神病患者死亡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降低精神病患者的死亡率.方法:对96例住院精神病患者死亡资料分析总结.结果:资料显示,死亡率为0.97%,男性多于女性,其中躯体疾病致死63例,占65.63%,自杀14例,占14.58%,猝死13例,占13.54%,意外死亡6例,占6.25%.结论:躯体疾病、自杀与猝死是引起精神科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房琦 《基层医学论坛》2013,(Z1):107-108
目的分析抑郁症患者自杀的原因,制订护理防范措施。方法对抑郁症患者实施心理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严格执行安全检查制度,保证患者按时按量服药,加强健康教育措施。结果经过精心的护理,杜绝了患者自杀的发生。结论护理人员掌握抑郁症患者自杀的规律和特点,可以有效地预防自杀的念头和自杀行为。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及早发现产后抑郁症的自杀观念和行为,防止意外发生.方法使用<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对孕产妇进行抑郁症的诊断,并分析其临床资料,提出护理要点.结果在933例产后2周的产妇中发现抑郁症病人84例,发生率为9.00%,其中有自杀观念及自杀行为者58例,为总患病率的69064%.治疗护理要点是预防自杀发生.结论产后抑郁症大多有自杀观念,行为,医护人员应将该类口才作为重点治疗及护理的对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