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4 毫秒
1.
目的探讨如何杜绝开放病房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暴力行为的发生.方法 采用我院自制的暴力风险因素评估表,对开放病房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85例于入院时进行评估,根据患者评估结果着重加强相应方面的护理干预.结果 暴力风险评估级别≥Ⅱ级占45例,入院时有幻听和被害妄想占48例;被动言语攻击行为占10例;主动言语攻击行为占13例;被动躯体攻击行为占8例;既往有暴力行为者占12例经过干预,患者在住院期间均未发生暴力行为.结论 通过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暴力风险评估,并加强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有利于减少暴力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陈佩芳  陈克佳  刘玲娜 《黑龙江医学》2012,36(5):397-398,400
目的对比分析未经治疗与曾经治疗抑郁症患者的危险行为及护理措施。方法对抑郁症患者按既往治疗情况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以未经治疗的患者为研究组,以曾接受药物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每组各50例。分析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和发生危险行为的情况,并落实护理要点,分析其临床效果。结果在性别构成、年龄、婚姻、病程、家族史和教育程度等一般资料,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危险行为比较,发现攻击言语、冲动毁物、外逃、自伤、自杀行为和拒食等症状,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是,在攻击伤人和自杀观念等症状方面,研究组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经过住院系统治疗和落实相应护理措施后,显著改善。结论未经治疗的抑郁症患者有较高比例的攻击伤人和自杀观念,通过加强抗抑郁治疗、提高治疗依从性,并实施系统化护理干预措施,有利于抑郁症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3.
自杀自伤是抑郁症患者最危险、最难防范的行为,据有关资料报道,在精神科自杀自伤的病人中,相当一部分为抑郁症病人.为了减少该病患者住院期间的自杀自伤行为,提高护理质量,我们对120例抑郁症患者进行了护理干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抑郁症患者主要表现情绪低落,抑郁悲观,终日忧心忡忡,对工作、学习、家庭、前途丧失信心,常有自责自罪观念;认为自己丧失工作能力,成为废人,或对微不足道的小事加以夸大,并罗列种种罪名,出现消极观念--自杀行为.据资料统计,抑郁症患者自杀率为4%~10.6%,其中单相抑郁症患者自杀率高达26.4%.自杀企图和行为是住院抑郁症患者最危险的而且是最常见的症状,因此预防防范自杀行为的发生是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应对抑郁症住院患者加强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减少甚至杜绝自杀行为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护理干预对具有自杀危险抑郁症住院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具有自杀危险的抑郁症患者80例随机分组,对照组40例患者行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患者行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自杀行为发生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具有自杀危险的抑郁症住院患者采取护理干预,能降低患者自杀危险,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自杀自伤是抑郁症患者最危险、最难防范的行为 ,据有关资料报道 ,在精神科自杀自伤的病人中 ,相当一部分为抑郁症病人。为了减少该病患者住院期间的自杀自伤行为 ,提高护理质量 ,我们对 12 0例抑郁症患者进行了护理干预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一、选择 1997年 1月至 1999年 12月期间住院的抑郁症患者作为干预对象 ,诊断标准 :CCMD 2 R关于情感性精神障碍的诊断标准[1] 。二、护理干预内容及方法[2 ]1.病室安排 :病人入院后置于重点房间易于观察的床上 ,便于观察及护理。病室设施安全简单 ,使病人的一切活动均在护…  相似文献   

7.
47例住院精神病患者自杀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住院精神病患者自杀的相关因素,制订防范措施,确保住院患者的安全。方法:对47例住院精神病患者的自杀行为进行相关因素分析。结果:47例有自杀行为患者中女性明显多于男性,在自杀死亡者中,男性明显多于女性;病程以入院1年最多,占48.9%;自缢是最常见的方式;开放式管理病房自杀成功率为60%。结论:采取综合护理措施,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加强对自杀行为的预防和干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精神病人院内发生自杀的危险因素与护理干预。方法:从我院2008年1月~2012年1月住院期间,50例有自杀行为的精神病人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受精神症状支配42例,长期住院缓解期患者8例,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避免了患者的自杀。结论:住院精神病患者的自杀行为与多种因素有关,医护人员应高度重视,加强监护,及早发现患者自杀的动机,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可避免精神病患者自杀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保证老年期抑郁症患者住院安全,寻找有效护理方法降低意外及自杀的发生,分析住院现状特点,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分析住院患者意外自杀危险因素评估体系对36例老年期抑郁症患者建立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通过有效护理措施可降低老年期抑郁症患者自杀等意外情况的发生,36例老年期抑郁症患者均好转出院.结论:对其进行治疗护理的同时,加强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可使患者认识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阻止和延缓疾病的发展,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0.
对有自杀危险的抑郁症患者的护理评估与干预34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汪宁 《中国民康医学》2007,19(20):888-888,876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自杀的危险因素及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精神科男女封闭病区各2个,对2005年6月至2006年7月期间入院的抑郁症患者进行筛查。用抑郁自评量表(CES-D)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检查,了解自杀的有关资料。结果:入院时34例均存在自杀意念,32例(94.1%)有自杀行为,其中2例冲动性自杀,之前从未曾计划自杀方法。30例曾经计划自杀方法。结论:经过药物治疗和及时有效的护理干预,34例均康复出院,无一例自杀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如何有效防治精神病患者自伤自杀行为及护理对策。方法:我们选取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在我院住院期间且出现自伤自杀行为的精神病患者42例。并随机选取42例同期住院期间无自伤自杀行为的精神病患者进行对照及相关分析。结果:发现精神病患者住院期间发生自伤自杀行为的比率为7.45%,研究组存在合并精神症状者明显多于对照组,主要自伤自杀方式为撞头。结论:住院精神病患者自伤自杀行为发生的比率较高,应该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防止抑郁症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自杀从不同的角度采取的防范和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通过自制的抑郁症情况调查表对我院2009年1月~2012年6月住院的抑郁症患者进行调查。结果: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28例抑郁症患者均未发生自杀情况痊愈出院。结论:实施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和护理措施,减少患者的自杀行为,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自行采取结束自己生命的行为称为自杀。自杀行为的发生 ,严重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 ,随着人们的法律意识的提高 ,因自杀发生的医疗纠纷逐年增多。因此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 ,减少或杜绝自杀行为的发生是精神科护士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对 2 0例发生自杀行为的患者进行分析 ,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干预对策。1 临床资料2 0 0 0年 7月~ 2 0 0 1年 7月 ,在我院住院的精神患者发生自杀行为者 2 0例 ,其中男 8例 (40 %) ,女 12例 (6 0 %)。2 临床因素分析2 .1 发生自杀行为的常见疾病 :抑郁症 6例 (30 %) ,精神分裂症 11例 (5 5 %) ,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自杀是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患者高死亡率的关键因素之一,本研究探讨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患者自杀行为的危险因素,以期减少该类患者自杀行为的发生。  方法  采用横截面研究的方法,纳入2018年1月—2021年12月在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182例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患者,根据有无自杀行为分为伴自杀行为组(80例)和不伴自杀行为组(102例),分别比较2组患者人口学特征、临床特征及甲状腺功能指标,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纳入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患者自杀行为的危险因素。  结果  与不伴自杀行为组比较,伴自杀行为组年龄、首次发病年龄更低,既往自杀未遂次数、既往非自杀性自伤次数更高,既往有自杀未遂行为、既往有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比例更高,外周血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水平更低(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既往存在自杀未遂行为(OR=3.399)、既往存在非自杀性自伤行为(OR=4.190)是双相情感障碍重度抑郁发作患者自杀行为的危险因素;较大的首发年龄(OR=0.874)、较高的FT3(OR=0.153)是该类患者自杀行为的保护因素(均P < 0.05)。  结论  既往自杀未遂行为、既往非自杀性自伤行为是双相抑郁患者自杀行为的风险因子,较大的首发年龄、较高的FT3为保护因子,在临床需加以关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住院精神病患者自杀行为临床特点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住院精神病患者42例发生自杀行为的临床资料,分析其相关因素。结果:住院精神病患者自杀行为的发生与病种、精神症状、住院时间有着密切联系。自伤自杀行为以撞头、自缢方式最多,入院一周最常见,多发生在中午、午夜至凌晨、节假日、工作人员少时,以病室、卫生间、洗脸间、单间等比较隐蔽的地方多见。精神症状为主要原因。结论:针对自杀相关因素,采取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可预防自杀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综述了住院精神病人自杀的原因及防范对策,分别介绍了住院精神病人自杀的现状、自杀的原因及防范对策。通过加强病房管理、提高安全护理技术水平及制定、落实相应的护理防范措施,避免精神病人自杀危险因素的出现,可以有效地防范住院精神病人自杀行为的发生或降低自杀成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精神科护理工作潜在的安全隐患,并给予相应护理干预.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统计分析我院精神科病人发生自杀、自伤、伤人、潜逃的危险因素.结果病区设施、病人行为、护理质量管理方面存在易造成自杀、自伤、伤人、潜逃的危险因素并给予相应护理干预:①加强病区设施管理.②严格执行病区安全制度.③加强分级管理制度.④加强心理护理.⑤加强护士安全意识的培养.结论针对精神科护理安全隐患给予护理干预,保证住院病人安全,减少护理差错、事故,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伴自伤行为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发生自杀未遂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大学城医院心理卫生中心收治的308例伴自伤行为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是否发生自杀未遂将其分为自杀未遂组113例和非自杀未遂组195例。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发生自杀未遂的影响因素。结果:两组性别、年龄、文化水平、民族、家族史及自伤行为方式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自杀未遂组吸烟史、童年创伤史、自杀意念、抑郁程度、焦虑程度与非自杀未遂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童年创伤史、自杀意念、焦虑程度均为伴自伤行为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发生自杀未遂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童年创伤史、自杀意念、焦虑程度均为伴自伤行为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发生自杀未遂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王会  付秀华  王凤艳 《吉林医学》2012,33(8):1707-1708
目的:探讨如何做好有自杀行为的抑郁症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通过对13例有自杀行为的抑郁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采取有效护理干预。结果:13例有自杀行为的抑郁症患者无一例在住院期间死亡。结论:通过实施对症有效地心理护理、严格交接班、认真细致进行病情监测及加强病房安全管理、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及履行岗位责任制,使有自杀行为的抑郁症患者病情及社会功能恢复良好,生活质量提高,对个人家庭、社会极其重要。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自杀的危险因素及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精神科男女封闭病区各2个,对2005年6月至2006年7月期间入院的抑郁症患者进行筛查.用抑郁自评量表(CES-D)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检查,了解自杀的有关资料.结果入院时34例均存在自杀意念,32例(94.1%)有自杀行为,其中2例冲动性自杀,之前从未曾计划自杀方法.30例曾经计划自杀方法.结论经过药物治疗和及时有效的护理干预,34例均康复出院,无一例自杀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