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加味丹栀逍遥散对抑郁模型大鼠HPA轴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加味丹栀逍遥散对抑郁模型大鼠血浆内CORT和ACTH含量的变化,探讨加味丹栀逍遥散对抑郁模型大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0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氟西汀组、加味丹栀逍遥散低、高剂量组,每组10只;采用孤养结合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的复合模型,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均接受不同应激因子刺激21 d,建立慢性应激抑郁大鼠模型,随后分别按氟西汀组2.5 mg·kg-1、加味丹栀逍遥散低、高剂量组2.04,4.08 g·kg-,各组均按10 mL'kg-1ig给药,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ig 10 mL'kg-1生理盐水1次/d,每天应激前灌胃,从造模第22天开始,至动物处死当天,共21 d,实验周期共42 d;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测定大鼠血浆皮质醇(CORT)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的变化.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浆CORT(33.22 ±3.84) ng'L-1和ACTH(203.78 ±12.69) ng·L-1的水平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说明抑郁模型动物存在HPA轴的异常兴奋;经过治疗后,各组大鼠CORT和ACTH的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水平(P<0.05).结论:加味丹栀逍遥散可以通过降低血浆中CORT和ACTH的水平,拮抗应激导致的HPA轴亢进从而起到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加味四逆散对青少期应激大鼠行为学、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和血清皮质酮(CORT)浓度的影响。方法:32只SPF级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氟西汀组(0.01 g·kg~(-1)),加味四逆散组(16.9 g·kg~(-1)),采用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方法造模,造模同时ig给药28 d,每7 d称大鼠体重,检测糖水偏爱指数、旷场测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大鼠血浆ACTH和血清CORT含量的改变。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出现体重增长缓慢、糖水偏爱指数明显降低,血浆ACTH和血清CORT含量明显升高(P0.05),而旷场测试大鼠的活跃度、总路程和平均速度均有所升高,中央区活动时间有所延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模型组比较,氟西汀组和加味四逆散组糖水偏爱指数明显升高(P0.05),血浆ACTH和血清CORT含量明显降低(P0.05),氟西汀组体重在第28天明显增加(P0.05)。结论:加味四逆散可以有效改善青少期应激大鼠行为学改变,下调其血浆ACTH和血清CORT含量,可能成为防治青少期应激损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JNK信号通路被特异性阻断剂SP600125阻断后,电针对慢性不可预知性温和应激(CUMS)模型大鼠行为学的影响和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上关键指标的调节作用,探讨电针抗抑郁的作用机制。方法:7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8组,分别为:空白组、模型组、氟西汀组、电针组、溶剂组、阻断剂组、氟西汀+阻断剂组、电针+阻断剂组。采用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模拟抑郁症模型,持续21天,采用糖水实验评价大鼠抑郁样行为变化,ELISA法检测大鼠垂体ACTH、下丘脑CRH及血清ACTH和CORT含量。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垂体ACTH和血清CORT表达显著增加(均P 0. 01),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血清ACTH含量显著增加(P 0. 05);与模型组相比,氟西汀组血清ACTH、垂体ACTH显著降低(均P 0. 01),电针组血清ACTH显著降低(P 0. 05)、垂体ACTH显著降低(P 0. 01);与阻断剂组相比,电针+阻断剂组血清ACTH、垂体ACTH显著降低(均P 0. 05),氟西汀+阻断剂组有降低趋势,但无显著差异。结论:电针可能是通过调节HPA轴上的关键指标ACTH、CORT和CRH改善大鼠抑郁样行为,且与阻断剂SP600125的协同抗抑郁作用优于氟西汀。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合欢花水提物对抑郁模型大鼠认知功能及HPA轴的影响。方法:选用健康成年SD大鼠40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氟西汀组和合欢花组,每组10只。采用孤养加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结合的方法构建抑郁模型,同时每天给予生理盐水、氟西汀或合欢花水提物灌胃治疗21d。用药结束后,采用敞箱实验检测各组大鼠的抑郁情况。跳台实验测试各组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ELISA法测定大鼠血清ACTH及CORT含量。HE染色观察大鼠海马CA1区病理形态的改变。结果:应激处理21d后,与模型组相比,氟西汀组和合欢花组能改善抑郁模型大鼠敞箱试验水平穿越格数和竖立次数(P0.01)。跳台实验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反应期明显延长,潜伏期明显缩短,错误次数增多(P0.01);与模型组相比,氟西汀组和合欢花组大鼠反应期显著缩短,潜伏期明显延长,错误次数减少(P0.05或P0.01);而氟西汀组和合欢花组比较,以上指标差异不明显(P0.05)。血清CORT和ACTH检测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血清CORT和ACTH含量较空白组显著增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氟西汀组和合欢花组大鼠血清CORT和ACTH含量降低(P0.01);而合欢花组和氟西汀组相比两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HE染色结果显示,氟西汀组和合欢花组大鼠海马CA1区病理损伤较模型组明显减轻。结论:合欢花水提物可以改善抑郁模型大鼠的抑郁症状,提高抑郁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与调节HPA轴的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蒙药肉蔻-5味丸对慢性抑郁模型大鼠血清ACTH和CORT含量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盐酸氟西汀3.6mg·㎏-1)及蒙药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为肉蔻-5味丸0.2g·㎏-1、0.4g·㎏-1、0.8g·㎏-1),每组10只。采用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配合孤养的方法建立抑郁模型,造模的同时连续给药21天,以旷场(Open-field)实验来进行行为学评价,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大鼠血清ACTH和CORT含量。结果:模型组大鼠Open-Field实验水平活动得分和垂直活动得分较正常组明显降低,而盐酸氟西汀及肉蔻-5味丸均可不同程度改善模型大鼠抑郁状态。与模型组相比,盐酸氟西汀及肉蔻-5味丸高、中剂量大鼠血清ACTH和CORT含量明显降低(P<0.05或0.01)。结论:肉蔻-5味丸下调慢性抑郁模型大鼠血清ACTH和CORT含量的升高,其机制可能通过调节HPA轴功能来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6.
林海  蒋慧  王莹 《新中医》2019,51(3):1-4
目的:观察院内制剂解郁颗粒对抑郁模型大鼠血清中皮质醇(Cortisol,CORT)及海马环磷酸腺苷(Cyclic adenosinemonophosphate,cAMP)含量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72只雄性SD大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盐酸氟西汀组、解郁颗粒大、中、小剂量组。采用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的应激抑郁大鼠模型,观察大鼠体质量及行为学变化,给药21天后,测定血清中CORT及海马c AMP含量。结果:实验前各组大鼠体质量均无明显差异(P 0.05)。在第22天,各组大鼠体质量均有增加,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质量较小(P 0.05);水平运动、垂直运动得分及海马cAMP水平明显减少,CORT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与模型组比较,盐酸氟西汀组、解郁颗粒大、中剂量组体质量显著升高(P 0.01,P 0.05);盐酸氟西汀组、解郁颗粒各剂量组大鼠的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得分均较高(P 0.05);CORT水平明显下降,海马cAMP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P 0.05)。结论:解郁颗粒对抑郁模型大鼠有抗抑郁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纠正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轴)亢进,从而上调AC-cAMP-PKA信号通路实现的。  相似文献   

7.
王爱梅 《光明中医》2016,(11):1559-1560
目的探讨柏子仁水提物的抗抑郁作用及其对HPA轴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氟西汀组和柏子仁组,每组10只。采用孤养加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结合的方法构建抑郁模型,同时每天给予生理盐水、盐酸氟西汀或柏子仁水提物灌胃治疗21d。用药结束后,观察各组大鼠的水平穿越格数、竖立次数、糖水偏好及大鼠血清ACTH、CORT含量。结果与模型组相比,用药组能改善抑郁大鼠水平穿越格数、竖立次数及糖水偏爱(P0.01);大鼠血清ACTH和CORT含量降低(P0.01)。结论柏子仁水提物具有显著的抗抑郁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节HPA轴的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基于鹿茸-山药药对补肾壮阳活性,探讨鹿茸-山药药对对肾阳虚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雄性Wistar大鼠9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注射氢化可的松2.5 mg·(100 g)~(-1)]、中药阳性药组(男宝胶囊0.6 g·kg~(-1))、西药阳性药组(丙酸睾酮,10 mg·kg~(-1))、鹿山高剂量组(1.8 g生药·kg~(-1))、鹿山中剂量组(0.9 g生药·kg~(-1))、鹿山低剂量组(0.45 g生药·kg~(-1))、鹿茸组(0.4 g生药·kg~(-1))及山药组(1.4 g生药·kg~(-1)),每组10只,于末次给药后测定各组大鼠体质量、血清中环磷酸腺苷(cAMP)、环磷酸鸟苷(cGMP)、睾酮(T)、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肾上腺皮质酮(CORT)水平、前列腺系数、提肛肌+储精囊系数。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体质量与血清中cAMP、cAMP/cGMP、T、FSH、LH、GnRH、CORT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前列腺系数、提肛肌+储精囊系数均显著下降(P0.05);与模型组比较,中药阳性药组血清cAMP、cAMP/cGMP、T、FSH水平与前列腺系数均显著升高(P0.05),西药阳性药组FSH水平、LH水平、提肛肌+储精囊系数显著增加(P0.05),鹿茸组T、CORT、GnRH水平升高(P0.05),山药组FSH水平显著提高(P0.05),鹿山高剂量组cAMP、cAMP/cGMP、FSH、LH水平与前列腺系数、提肛肌+储精囊系数提高(P0.05),鹿山低剂量组大鼠体质量、LH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鹿茸-山药药对具有补肾壮阳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二者的协同作用增加cAMP调节垂体-性腺轴功能提高FSH、LH水平与前列腺系数及提肛肌+储精囊系数实现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观察化痰解郁汤对抑郁症模型大鼠血清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及皮质醇(CORT)的影响,探讨化痰解郁汤对大鼠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的作用。方法采用慢性不可预见温和应激(CUMS)制作抑郁症大鼠模型,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盐酸氟西汀组及化痰解郁汤组。在造模成功后,记录并分析实验大鼠的体质量和所设行为学指标变化,给药21 d采集血液标本,经离心后检测标本所含的ACTH及CORT含量。结果模型组大鼠体质量与对照组大鼠体质量比较增长速度减缓,行为学评分降低,标本中的ACTH及CORT含量增高。与模型组比较,化痰解郁汤能增加大鼠体质量增长的速度及行为学评分,同时可以降低血清中ACTH及CORT含量。结论化痰解郁汤能改善抑郁症模型大鼠的抑郁症状,其作用机制可能是化痰解郁汤对亢进的HPA轴功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隔药饼灸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肝郁脾虚模型大鼠血清CRH、ACTH、CORT及胃排空率的影响,从HPA轴途径探讨隔药饼灸治疗FD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50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分别为空白组(A组)、模型组(B组)、多潘立酮组(C组)、隔药饼灸组(D组)和逍遥散组(E组)。除空白组外,余下4组均采用复合病因造模法造模,连续3周。造模成功后,按组分别施加被试因素,连续2周。治疗结束后,通过灌服营养性半固体糊的方法检测大鼠的胃排空率,采用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中CRH等的含量。结果治疗结束后,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血清中CRH、ACTH、CORT含量均升高,胃排空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多潘立酮组、隔药饼灸组及逍遥散组大鼠的血清中CRH、ACTH、CORT含量均降低,胃排空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三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D肝郁脾虚模型大鼠HPA轴功能亢进,胃动力下降;隔药饼灸和多潘立酮、逍遥散一样,能调控FD肝郁脾虚模型大鼠的HPA轴功能,增强胃动力;HPA轴途径可能是隔药饼灸调节胃肠功能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蛇床子素对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抑郁模型血清炎症因子的改变及大鼠体质量和行为学的影响,以期寻找抗抑郁症药物作用的新靶点。方法:将48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氟西汀组与蛇床子素组,每组12只。除空白组外,其他三组大鼠均采用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的方法制作抑郁模型,连续21 d。观察大鼠血清炎症因子水平、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酮(Corticosterone,CORT)含量及体质量和行为学的变化。结果:蛇床子素组与抑郁模型组大鼠相比,血清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含量,ACTH和CORT含量显著降低(P 0.01);模型组大鼠敞箱实验得分和蔗糖偏嗜度明显低于空白组(P 0.01);两治疗组能够明显增加水平穿越格数和直立次数及蔗糖偏爱度(P 0.01);且治疗组间相比蛇床子素组较氟西汀组效果更好。结论:蛇床子素能够明显改善抑郁大鼠的抑郁状态,具有抗抑郁作用。蛇床子素发挥抗抑郁作用的机制可能与抑制了血清炎症因子的激活,调节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的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导痰汤合菖蒲郁金汤对卒中后抑郁症(PSD)大鼠模型行为学能力及脑内神经递质含量的影响。方法将80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模型组、导痰汤合菖蒲郁金汤组(中药组)、氟西汀组及假手术组,每组20只。模型组、中药组、氟西汀组采用双侧颈总动脉永久性结扎后行为限制法制备大鼠PSD模型,假手术组仅做颈正中切口即缝合。造模成功后第2d模型组、假手术组均予0.9%氯化钠注射液灌胃,中药组予导痰汤合菖蒲郁金汤灌胃,氟西汀组予盐酸氟西汀水溶液灌胃,均连续给药28d。测定大鼠海马区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5-羟基吲哚乙酸(5-HIAA)含量的变化,并进行糖水消耗试验。结果假手术组、中药组及氟西汀组糖水消耗量均高于模型组(P0.05),纯水消耗量均低于模型组(P0.05);假手术组、中药组及氟西汀组NE、DA、5-HT及5-HIAA含量均高于模型组(P0.05);中药组NE、5-HT及5-HIAA含量均低于假手术组(P0.05);氟西汀组NE、DA含量均低于假手术组(P0.05)。结论导痰汤合菖蒲郁金汤可以改善PSD大鼠的行为及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含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药对刺五加-栀子治疗抑郁症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刺五加-栀子组和氟西汀组,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采用慢性温和不可预见性刺激结合孤养的方法制备抑郁模型,造模3周后氟西汀组给予氟西汀胶囊溶液1.8 mg/(kg·d)灌胃,刺五加-栀子组给予药对刺五加-栀子溶液2.16 g/(kg·d)灌胃,正常组和模型组灌胃等体积的生理盐水。每日1次,连续给药28天。检测大鼠海马和额叶皮层中鸟嘌呤核苷酸偶联蛋白(GIα)表达及蛋白激酶C(PKC)、三磷酸肌醇(IP3)含量。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和额叶皮层中GIα、PKC、IP3含量显著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氟西汀组、刺五加-栀子组大鼠海马和额叶皮层中GIα、PKC、IP3含量降低(P0.01)。结论药对刺五加-栀子可能通过调节慢性应激抑郁大鼠大脑PKC-IP3信号通路,从而发挥抗抑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田俊生  左亚妹  孙海峰  秦雪梅 《中草药》2015,46(13):1931-1936
目的采用GC-MS代谢组学方法分析逍遥散干预抑郁模型大鼠盲肠组织代谢物组的变化规律。方法采用慢性温和不可预知应激(CUMS)程序对大鼠进行造模,以逍遥散及盐酸氟西汀(氟西汀)为干预药物,采用GC-MS方法分析大鼠盲肠组织代谢物组及其变化规律。化合物的结构通过NIST 05数据库检索及对照品指认确定,将数据预处理后导入SIMCA-P 13.0软件进行多元统计分析。结果 CUMS抑郁大鼠模型复制成功,代谢组学研究结果表明氟西汀及逍遥散干预后大鼠盲肠组织中丙氨酸、丝氨酸、谷氨酸等减少,氟西汀组棕榈酸、硬脂酸升高,且与模型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0.01)。结论逍遥散干预后CUMS大鼠盲肠组织的代谢物组发生明显变化,该研究可为逍遥散抗抑郁作用机制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肝郁脾虚证模型大鼠海马色氨酸羟化酶2(TPH2)与吲哚胺-2,3-双加氧酶1(IDO1)表达的变化并探讨逍遥散的调节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4组,分别是正常组、模型组、逍遥散组、氟西汀组,每组6只。采用慢性束缚应激的方法制备大鼠肝郁脾虚证模型,造模持续21 d。通过荧光定量PCR与Western-blot方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TPH2与IDO1的表达情况。结果:模型组大鼠海马TPH2 mRNA的表达水平低于其余3组大鼠(P0.05),逍遥散与氟西汀对TPH2 mRNA的表达有一定的上调作用;模型组大鼠海马IDO1 mRNA的表达显著增加(P0.01),逍遥散与氟西汀对IDO1 mRNA表达的下调作用明显(P0.01),且逍遥散对IDO1 mRNA的下调作用更明显。模型组、逍遥散组、氟西汀组大鼠海马TPH2的蛋白的表达低于正常组(P0.01),逍遥散组TPH2蛋白表达高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大鼠海马IDO1的蛋白表达显著高于其余3组(P0.01)。结论:肝郁脾虚证模型大鼠海马TPH2的表达减少,IDO1的表达增多,逍遥散可能通过调节海马TPH2与IDO1的表达水平进而影响5-HT的含量,起到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天麻种子的抗抑郁作用进行研究,为其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盐酸氟西汀组及天麻种子高、中、低剂量组,连续灌胃给药28 d。通过小鼠强迫游泳和悬尾抑郁模型,观察小鼠4 min内游泳不动时间和悬尾不动时间;在悬尾实验结束24 h后,每只小鼠首先进行5 min悬尾实验再进行5 min强迫游泳实验。30 min后摘眼球取血,测定小鼠血清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酮(CORT)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小鼠强迫游泳不动时间和悬尾不动时间均显著减少(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天麻种子组均可降低小鼠血清中CRH、ACTH和CORT含量,天麻种子高、中剂量组效果显著(P0.05,P0.01),并且天麻种子高剂量组小鼠血清激素水平接近盐酸氟西汀组。结论天麻种子具有抗抑郁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HPA轴激素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右归丸对肾阳虚模型大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影响。方法:将6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右归丸组、模型组和空白组,每组20只。右归丸组大鼠接受肾阳虚模型制备后予右归丸灌胃给药干预;模型组大鼠接受肾阳虚模型制备后接受右归丸组同体积的0.9%NaCl灌胃,连续灌胃20 d;空白组大鼠不接受造模制备,第16日起同右归丸组同体积的0.9%Nacl灌胃,连续灌胃20日。造模结束后每隔4日常规记录大鼠体质量、肛温、饮水量、尿量、以及抓取激惹反应。比较3组大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CRF)、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大鼠皮质醇(CORT)、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受体1(CRHR1)的含量变化。结果:1)造模后发现接受模型制备的大鼠表现为肛温降低,饮水量及摄食量减少,体质量下降,大便溏薄,尿量增多,抓取激惹反应减弱。进行药物干预后,右归丸组大鼠的肛温、饮水量、摄食量、抓取激惹反应、体质量均高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量减少,且大便干湿趋于正常;2)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及右归丸组肾上腺、下丘脑、垂体的脏器指数均下降(P0.05),其中模型组下降的趋势更为明显,右归丸组较模型组肾上腺、下丘脑、垂体的脏器指数有所上升(P0.05);3)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及右归丸组大鼠接受造模后血清CRF、ACTH、CORT以及肾上腺、下丘脑、垂体的CRHR1含量均明显下降,经过右归丸干预后,该组别的大鼠CRF、ACTH、CORT、CRHR1含量均得到提升,其中CRF、ACTH含量接近空白组水平。4)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及右归丸组大鼠接受造模后肾上腺、下丘脑、垂体的CRF、ACTH、CORT及CRHR1 mRNA水平均明显下降,经过右归丸干预后,该组别的大鼠CRF、ACTH、CORT、CRHR1mRNA水平均得到提升。结论:右归丸可能是通过调节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的功能发挥温肾补阳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肝郁证雌性大鼠的神经内分泌状态及因证治方柴胡疏肝散的干预作用。方法Wistar雌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模型组,柴胡疏肝散大、小剂量组共4组,每组10只。慢性束缚法复制肝郁证模型,连续4周。2个中药干预组大鼠在造模第2周末,分别按1.26 g/(kg·d)和0.31 g/(kg·d)剂量给予柴胡疏肝散灌胃,每日1次,连续2周;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大鼠给予等量蒸馏水。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下丘脑组织促肾上腺素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促甲状腺释放激素(TRH)、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五羟色胺(5-TH)、多巴胺(DA)、β内啡肽(β-EP);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酮(CORT),促甲状腺素(TSH)、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泌乳素(PRL)、孕酮(P)、雌二醇(E_2)、睾酮(T)。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浆5-HT、DA、NE降低,血浆E、β-EP升高(P0.05,P0.01);下丘脑组织CRH、TRH,血清ACTH、CORT、T3、T4均升高,血清TSH降低(P0.01);下丘脑组织GnRH,血清FSH、LH、PRL、P、T、E_2均升高(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柴胡疏肝散大剂量组血浆5-HT、NE升高,E、β-EP降低(P0.05,P0.01),下丘脑组织CRH,血清ACTH、CORT降低(P0.01),下丘脑组织TRH,血清T3、T4降低,TSH升高(P0.01),下丘脑组织GnRH,血清FSH、LH、PRL、P、T均降低(P0.05,P0.01);柴胡疏肝散小剂量组大鼠下丘脑CRH,血浆β-EP和血清ACTH、T4、FSH、LH、PRL、P、E_2均降低(P0.05,P0.01),血浆DA升高(P0.01)。结论慢性束缚法雌性肝郁模型大鼠存在神经内分泌功能的失调,表现为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甲状腺/性腺轴的功能亢进,并伴有下丘脑和(或)垂体的负反馈调节障碍。柴胡疏肝散对该模型大鼠神经-内分泌轴的异常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其大剂量作用优于小剂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调更汤对围绝经期雌性大鼠生殖内分泌的影响,探讨其对围绝经期综合征症状改善的作用机制。方法 40只4~5月龄雌性SD大鼠,随机选择10只为青年组,其余30只均摘除双侧卵巢去势。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模型组、中药组、西药组。围绝经期模型组与青年组予0.9%Na Cl溶液灌胃,中药组予调更汤,西药组予倍美力。灌药8周后,检测下丘脑及血清促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睾酮(T)、瘦素(Leptin)水平,观察各组大鼠生殖内分泌情况。结果 1造模成功后血清及下丘脑性激素的变化:与青年组比较,模型组血清E2、T水平显著降低(P0.01),FSH、LH、Leptin水平显著升高(P0.05,P0.01)。2中药组给予调更汤后血清性激素的变化: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血清E2水平显著提高(P0.05),FSH、Leptin水平显著降低(P0.05,P0.01),但对LH、T影响不明显(P0.05)。与西药组比较,中药组血清E2、T含量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3中药组给予调更汤后下丘脑性激素的变化: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下丘脑E2、FSH、LH、T变化不明显(P0.05),但可明显降低下丘脑Leptin含量(P0.05)。与西药组比较,中药组下丘脑E2、T含量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调更汤可通过提高血清E2水平,降低FSH与Leptin水平,进而减缓卵巢退行性变,延缓卵巢衰退,提高卵巢功能,从而起到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郑琳  孙妍  梁晓亮  田悦  芦珊  宋丹 《四川中医》2020,38(4):162-165
目的:观察中药百合知母汤加味治疗围绝经期抑郁(PP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PDD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口服,每次1片,每日2次;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应用百合知母汤加味,每日1剂,早晚分2次温服,两组均连续治疗8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更年期综合征(Kupperman)评分,并比较两组血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肾上腺皮质酮(CORT)、5-羟色胺(5-HT)、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HAMD、Kupperman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E2、5-HT、BDNF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FSH、LH、ACTH、CORT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百合知母汤加味可调节性激素分泌、增加5-HT、BDNF表达,降低ACTH、CORT的表达,改善患者的抑郁症状,治疗PDD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