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李瑞霞  金慰芳  李斌 《现代妇产科进展》2006,15(10):760-762,I0001
目的:观察p38MAPK信号转导通路在17β-雌二醇和雷洛昔芬促成骨细胞增殖和分化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取第一继代BALB/c小鼠头盖骨成骨细胞,药物刺激组分别加入不同浓度17β-雌二醇或雷洛昔芬;含阻断剂组预先添加不同浓度的SB202190(p38MAPK的阻断剂)阻断信号转导通路,再加17β-雌二醇或雷洛昔芬,作用72h后用MTT法与PNPP法测定细胞的增殖能力和碱性磷酸酶活性。结果:加入雌激素或雷洛昔芬后,成骨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明显增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阻断p38MAPK信号转导通路后,细胞增殖分化受到明显抑制,与未阻断组比较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p38MAPK在17β-雌二醇和雷洛昔芬谤导的小鼠成骨细胞的增殖和分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p38MAPK对小鼠成骨细胞增殖周期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2005-01—2006-02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采用酶消化法原代培养小鼠成骨细胞,药物刺激组加入17β-雌二醇或雷洛昔芬,含阻断剂组预先添加SB202190,阻断p38MAPK细胞信号转导通路,另设空白对照组。流式细胞仪分析DNA含量,Annexin V-FITC/PI双标记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早期凋亡。结果 流式细胞仪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17B一雌二醇组和雷洛昔芬组s期和G,/M期细胞百分比明显增加,细胞增殖指数显著增高(P〈0.05);细胞早期凋亡率明显降低(P〈0.05);与药物刺激组相比,含阻断剂组细胞增殖指数显著降低(P〈0.05);细胞早期凋亡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17β-雌二醇和雷洛昔芬均能够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周期并抑制其凋亡;p38MAPK在成骨细胞增殖周期的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对成骨细胞的凋亡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党参炔苷对雌性大鼠卵巢颗粒细胞(GCs)增殖分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观察大鼠卵巢GCs的生长状况,通过CCK-8实验和细胞雌二醇(E2)分泌量测定确定细胞体外培养时间以及最佳给药浓度,进一步观察党参炔苷对体外培养的卵巢GCs增殖分化及分泌功能的影响,并通过阻断GCs中的c AMP信号通路、ERK 1/2信号通路、p38MAPK信号通路和钙离子(Ca2+)通道来探究其对卵巢GCs功能影响的作用机制。结果:确定24 h为GCs最佳共培养时间;党参炔苷浓度为3.125 mg/L时,能显著增加E2的分泌量(P0.01),对细胞3β-羟基固醇脱氢酶(3β-HSD)含量和CCK-8实验吸光度(D)值均无影响(P0.05)。c AMP通路抑制剂H89和p38MAPK通路抑制剂SB203580能够抑制党参炔苷对卵巢GCs分泌E2的促进作用(P0.01)。结论:党参炔苷可有效促进卵巢GCs分泌E2,且不影响细胞的增殖和正常分化;党参炔苷可能通过c AMP和p38MAPK信号通路来促进GCs对E2的合成及分泌。  相似文献   

4.
目的:进一步验证雌激素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分化为子宫内膜异位症(EMT)病灶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原代培养BMSC后进行流式细胞分析鉴定,建立小鼠EMT模型并将内异病灶进行HE染色鉴定。将小鼠BMSC经尾静脉注射EMT模型小鼠内,按BMSC是否预处理分为无17β-雌二醇预处理组(对照组)和17β-雌二醇预处理组(预处理组)。1月后EMT病灶切片免疫荧光检测子宫内膜间质细胞(ESC)的B淋巴细胞瘤-2(BCL-2)、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蛋白表达差异。结果:小鼠模型EMT病灶HE染色提示建立模型成功。免疫荧光结果发现:预处理组的异位病灶BCL-2的平均积分光密度值高于对照组(56.58±7.07 vs 3.34±0.29),预处理组的异位病灶PCNA的平均积分光密度值高于对照组(83.64±13.07 vs 5.23±0.51),预处理组的异位病灶MMP-1蛋白的平均积分光密度值高于对照组(40.26±7.79 vs 7.64±3.6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实验初步证实17β-雌二醇可能通过促进BMSC迁移、分化,最终促进异位病灶ESC的分化、增殖并减少凋亡,从而增加异位病灶的病变程度。  相似文献   

5.
本实验研究的目的是模拟月经周期17β-雌二醇和孕酮的血浆浓度,测定这些变化对在体子宫内膜合成 PGF_(2α)和 PGE 的影响。实验对象为9名更年期后需手术妇女,平均年龄56±4,至少有一年闭经史。术前把一个含有17β-雌二醇的硅胶环,放入病人阴道,保留14天(第一组),此环每天大约释放200μg17β-雌二醇,其中四名妇女在术前七天还要接受孕酮直肠栓剂,200mg,每天两次(第二组)。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MAPK)信号转导通路p-ERK/p38部分活化在亚低温治疗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ypoxic-ischemic brain damage,HIBD)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 实验分模型组和对照组.采用7日龄Sprague-Dawley(SD)清洁级大鼠,建立新生大鼠HIBD标准模型,随机分为常温缺氧缺血组(10只、肛温=37℃)和亚低温缺氧缺血组(10只、肛温=33℃);对照组为假手术动物,也分为常温组和亚低温组(各8只,余同上).取背侧海马冠状平面采用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原位缺口末端标记(TUNEL)结合苏木素-伊红(HE)、神经元Nissl染色和电镜观察凋亡小体检测脑细胞凋亡情况.采用Western印迹检测MAPK成分磷酸化p42/44ERK(简称p-ERK1/2)、磷酸化p-38 MAPK(简称p-p38)的变化时程及其意义.结果 72 h亚低温缺氧缺血组脑细胞凋亡发生率(6.4±1.7)%,与常温缺氧缺血组(25.3±1.5)%比较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细胞坏死发生率无明显改善.HIBD后MAPK信号转导系统活化,p-ERK1/2水平在IN组结扎侧大脑组织逐渐降低,而p-p38水平却逐渐升高,二者作用相拮抗.亚低温治疗可逆转二者的反向变化. 结论 亚低温治疗可通过p-ERK/p38MAPK信号转导通路抑制HIBD后的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研究P38蛋白激酶抑制剂SB203580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卵巢颗粒细胞PI3K通路的影响,探讨PCOS胰岛素抵抗发生的受体后机制。方法:收集在我院行体外受精/卵细胞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助孕并伴有PCOS不孕患者的卵泡黄素化颗粒细胞进行体外培养(n=10),将每份细胞样本分种于两个培养瓶,一份采用P38丝裂原活化的蛋白激酶信号转导通道(MAPK)抑制剂SB203580处理(PCOS+IN组),一份未加抑制剂(PCOS组)。另收集行IVF/ICSI-ET助孕的非PCOS患者的卵泡黄素化颗粒细胞作为对照组(N-PCOS组,n=10)。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颗粒细胞中p-P38MAPK、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Akt以及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T-4)表达。结果:PCOS组的p-P38MAPK蛋白表达显著高于N-PCOS组,p-Akt/Akt、GLUT-4蛋白表达量较N-PCOS组显著降低(P0.05);SB203580处理后p-P38MAPK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Akt/Akt、GLUT-4蛋白表达量仍较N-PCOS组低,但较SB203580未处理组表达量高(P0.05)。结论:PCOS患者的卵巢颗粒细胞中P38/MAPK通路活性升高,磷脂酰肌醇-3激酶途径/Akt(PI3K/Akt)途径活性降低;卵巢颗粒细胞中P38/MAPK途径与PI3K/Akt途径存在相互联系,P38/MAPK通路阻滞剂SB203580可能通过阻断P38MAPK途径的表达,从而提高卵巢颗粒细胞PI3K/Akt通路的活性,提高GLUT-4表达。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17β雌二醇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向子宫内膜上皮细胞(EEC)方向分化过程中的趋化作用及相关趋化因子的检测。方法:将BMSC和子宫内膜间质细胞(ESC)共培养,并分为四组:BMSC组,BMSC+17β雌二醇处理组,BMSC+ESC组,BMSC+ESC+17β雌二醇处理组。培养5天后,Transwell实验观察17β雌二醇的趋化作用,芯片技术分析培养液中趋化因子的表达情况。结果:迁移实验结果示,ESC可促进BMSC迁移,添加17β雌二醇后,BMSC的迁移能力增强。基因芯片检测发现,BMSC+ESC+17β雌二醇处理组中MIP-3b、I-TAC、MIG、SDF-1a、MDC、MIP-3a等趋化因子表达量明显增加。基因芯片进行Go富集分析与KEGG富集分析均发现,17β雌二醇显著增加细胞因子活性和细胞因子受体结合相关基因及信号通路差异表达的基因数量,从而提高BMSC的迁移能力。结论:17β雌二醇可能通过促进ESC分泌趋化因子,促进BMSC趋化迁移,促使BMSC迁移至适宜的微环境,最终定向分化为子宫内膜细胞。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17β-雌二醇(17β-E2)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cells,BMSCs)的增殖和成肌分化的影响。方法利用贴壁法体外分离纯化BMSCs,连续传代3次;MTT法检测在0~1nmol/L浓度范围内17β-E2对BMSCs增殖活性的影响;Hoechst33258染色测定BMSCsDNA含量;免疫荧光法检测添加不同浓度17β-E2诱导培养后BMSCs中骨骼肌分化标志物肌球蛋白重链(MHC)、myogenin和desmin的表达情况。结果 17β-E2可增强BMSCs的增殖活性,且呈浓度依赖关系,最佳促增殖浓度为1nmol/L;1nmol/L17β-E2诱导组与对照组BMSCs DNA含量随培养时间延长均呈增加趋势(P0.05)。而两组细胞活性随培养时间的延长均呈下降趋势,17β-E2干预组下降缓慢。17β-E2可增加BMSCs三种骨骼肌特异标志物myogenin、MHC和desmin的表达。结论 17β-E2对BMSCs的增殖具有促进作用,且能增强骨骼肌分化效率。  相似文献   

10.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作为经典的Wnt信号转导通路参与调控细胞增殖、凋亡和分化等多种生物学过程。在胚胎着床和发育过程中,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失活或其受体、配体的异常表达均可引起胚胎着床失败、器官分化异常、发育畸形甚至死亡。  相似文献   

11.
子宫内膜癌的本质是失去控制的细胞异常增殖,是癌基因突变、抑癌基因失活、细胞信号转导途径异常的结果。Ⅰ型子宫内膜癌主要的基因变化是PTEN失活伴(或不伴)微卫星不稳定、KRAS突变和(或)β-catenin激活,造成PI3K通路、MAPK通路和Wnt通路的信号转导异常。Ⅱ型子宫内膜癌则以p53突变和HER2/NEU过度表达等基因变化为主。现从分子病理学角度分析子宫内膜癌的相关机制及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有胰岛素抵抗及子宫内膜增殖大鼠模型中血浆脂联素(Adipo)等脂肪因子的水平,检测Adipo和脂联素受体(AdipoR)在大鼠子宫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选取8周龄Sprague-Dawley(SD)大鼠45只(每组9只),分别给予普通饮食(StD组)和高脂饮食(HFD组)40周。将StD组分为对照C组(普通饮食+假去势手术+对照溶剂)、NO组(普通饮食+去势手术+对照溶剂)、NE组(普通饮食+去势手术+17β-雌二醇灌胃),HFD组分为FO组(高脂饮食+去势手术+对照溶剂)和FE组(高脂饮食+去势手术+17β-雌二醇灌胃)。应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检测小鼠血浆中脂肪因子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组化检测子宫内膜中脂肪因子的水平,免疫组化检测子宫内膜中PTEN、AMPK和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①与NE组大鼠相比,FE组大鼠子宫腔上皮细胞和腺上皮细胞的高度、肌层的厚度显著增加(P<0.05)。②与对照C组相比,子宫内膜增生组(NE组和FE组)大鼠血浆Adipo水平显著降低(P<0.05),FO组大鼠血浆Adipo显著升高(P<0.05)。③在雌激素的作用下(NE组和FE组)子宫组织中Adipo mRNA的表达增多:与NO组大鼠相比,NE组大鼠子宫组织中Adipo mRNA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FO组大鼠相比,FE组大鼠Adipo mRNA水平也显著升高(P<0.05)。大鼠子宫中AdipoR1 mRNA和AdipoR2 mRNA水平在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C组相比,FE组大鼠子宫组织中Adipo蛋白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④FE组子宫PTEN和p-AMPK蛋白的表达显著低于对照C组(P<0.05),PI3Kp85α、p-AKT蛋白表达显著高于对照C组(P<0.05)。结论:长期高脂饮食诱导大鼠的胰岛素抵抗可协同17β-雌二醇刺激子宫内膜增殖;胰岛素抵抗和雌激素影响血浆Adipo的水平;胰岛素抵抗和雌激素的协同作用使大鼠子宫内膜PTEN的表达降低、AMPK通路可能被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可能被激活。  相似文献   

13.
本文旨在证明单独或序贯使用17β-雌二醇和孕酮是否能逆转不同剂量的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LRH)对着床的延迟和抑制作用。作者用200~210克体重的雌性大鼠进行实验,与雄鼠合笼后,以阴道涂片中出现精子作为妊娠的第一天。从妊娠第1~7天,每日每鼠给LRH总量100或500微克,分两次给药。动物分为几组,实验组于给LRH同时给予不同的甾体激素,即:1组从妊娠第1~4天,每日每鼠给17β-雌二醇0.05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β(ERβ)基因敲除对小鼠阴茎海绵体eNOS-NO通路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ERβ基因敲除(ERβKO)雄性小鼠和相应野生型雄性小鼠各12只,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A组)、ERβKO组(B组)、野生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处理组(C组)和ERβKO+TNF-α处理组(D组)。C组和D组每日给予TNF-α6μg/kg腹腔注射,A组及B组则以等量生理盐水替代,连续14 d。采用RT-PCR技术检测小鼠阴茎组织通路相关分子:eNOS、小窝蛋白-1(caveolin-1)、钙调蛋白(Cam)mRNA表达情况;Western blotting检测小鼠阴茎组织eNOS-NO通路相关分子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RT-PCR结果与Western blotting结果相符:与A组相比,B组eNOS、Cam表达减少,小窝蛋白-1表达上调(P<0.05);TNF-α给药后,与C组比较,D组的eNOS、Cam表达减少,小窝蛋白-1表达上调(P<0.05)。结论:ERβ基因敲除后,尤其在内皮损伤因素TNF-α作用下,eNOS-NO通路表达下调,提示ERβ对阴茎海绵窦内皮具有保护效应。  相似文献   

15.
作者曾报道胸腺中有高亲合力和低结合力的17β-雌二醇结合成分:认为人胸腺可能是雌素的靶器官。为此,收集男女10例胸腺标本,年龄为1—42岁,其中4例有相应的子宫标本。将标本在TEMO缓冲液中制成匀浆,测定上清液中17β-雌二醇、乙炔雌二醇、己烯雌酚和塔莫西芬(tamoxi-fen)的结合力;并经组织化学染色确定胸腺切片中的雌素结合部位。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雌、孕激素对人绒癌细胞系JEG-3腺苷受体表达的影响,探讨它对JEG-3侵袭性的影响。方法:JEG-3细胞在含雌、孕激素环境中培养24h,设MRS1706(A2BR阻断剂)干预组及空白对照组;用明胶酶谱法检测MMP-2、MMP-9蛋白表达,RT-PCR技术检测JEG-3细胞腺苷受体mRNA水平。结果:RT-PCR结果显示,JEG-3细胞表达腺苷A1R、A2AR及A2BR3个亚型,未检测到A3R的表达;雌激素和(或)孕激素处理组A2BRmRN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明胶酶谱检测发现雌、孕激素联合处理显著上调JEG-3细胞MMP-2的分泌水平(P<0.05),但对MMP-9无显著影响;阻断A2BR信号途径显著下调JEG-3MMP-2表达,并能抑制雌、孕激素对MMP-2的上调效应(P<0.05)。结论:雌孕激素能改变JEG-3绒癌细胞腺苷受体的表达模式,呈A2BR优势表达,A2BR信号通路参与雌孕激素对JEG-3细胞侵袭性的调节。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体外向子宫内膜上皮细胞方向分化的可行性。方法:原代培养小鼠BMSCs和子宫内膜间质细胞(ESCs)并鉴定,将BMSCs与ESCs共培养,并补充生长因子(TGF-β10ng/ml,EGF10ng/ml,PDGF-BB10ng/ml)和雌激素(17-β-雌二醇1×10-7mol/L),应用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分化的BMSCs是否表达上皮细胞特异标记角蛋白。结果:小鼠BMSCs增殖潜能强,呈克隆性生长,其表面标记Sca-1,CD117,CD29,CD34表达率分别为5.36%,2.41%,2.63%,0.68%。小鼠ESCs特异标记波形蛋白表达阳性,角蛋白阴性。小鼠BMSCs与ESCs共培养5天后大部分细胞形态由成纤维样向上皮样细胞变化,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方法鉴定诱导分化后的BMSCs表达角蛋白。结论:小鼠BMSCs在ESC分泌和外源性因素诱导下可向子宫内膜上皮细胞方向分化。生长因子和雌激素在此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天花粉和利凡诺尔中期引产前后,母血与羊水中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雌二醇、雌三醇、孕酮、皮质醇和催乳素浓度的变化,结果表明:(1)天花粉引产过程中,母血浆HCG 的下降速度较雌二醇、雌三醇和孕酮为快,但与引发流产的时间无显著关联,它们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2,-0.20,-0.07和0.07(P>0.05)。(2)利凡诺尔引产过程中,母血浆HCG 的下降速度与雌二醇、雌三醇和孕酮的下降率并无显著差异(P>0.05),且四种激素的下降速度均较慢。(3)两种引产过程中羊水雌二醇和皮质醇均有显著升高(P<0.01)文中对天花粉和利凡诺尔中期引产的机理提出进一步探讨,为寻找更有效的抗早孕方法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雌激素通过FTO基因调控子宫内膜癌细胞的增殖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雌激素对子宫内膜癌细胞系ishikawa细胞中肥胖相关基因FTO表达的调控机制以及对增殖的影响。方法:RT-PCR及细胞免疫荧光法检测不同浓度雌激素处理后ishikawa细胞中FTO表达水平的变化,PCR方法检测雌激素是否通过PI3K/AKT和MAPK信号通路对FTO进行调控,应用siRNA干扰法和MTT分析法检测FTO基因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1)不同浓度雌激素均可上调ishkawa细胞中FTO mRNA的表达,以10-9mol/L作用最明显,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E2+LY294002、E2+U0126组FTO mRNA表达水平比单独加雌激素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2+LY294002+U0126联合加通路抑制剂组比E2+LY294002、E2+U0126单独加通路抑制剂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siFTO干扰组FTO mRNA表达水平比阴性对照组明显降低,干扰效率达40%(P<0.05),FTO被干扰后,细胞的增殖活性受到明显的抑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雌激素通过受PI3K/AKT和MAPK信号通路调控的FTO基因调控细胞的增殖活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小板活化功能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48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研究组)、38例正常孕妇(正常妊娠组)和30例正常非妊娠妇女(对照组)的血小板CD62p、CD63、CD41、CD61的阳性表达率。结果:正常妊娠组及研究组CD62p、CD63、CD41、CD61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P<0.05或P<0.01);研究组与正常妊娠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P<0.05或P<0.01)。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存在血小板过度激活,检测CD62p、CD61、CD63、CD41的表达水平将有助于对血栓形成并发症的认识,有利于预防血栓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