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陈淦 《中外医疗》2014,33(4):100-101
目的探讨观察微骨折术完毕后联合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对膝关节软骨损伤的修复效果。方法120例膝关节软骨损伤患者被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单纯使用微骨折术治疗,观察组手术结束后联合注射玻璃酸钠,比较膝关节修复程度差异;观察组患者再根据Outerbridge分级(Ⅱ-Ⅳ度)分为3组,比较不同损伤程度患者治疗后修复情况。结果术后观察组Lysholm评分明显提升,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且观察组功能修复优良率为96.7%(58/60),明显高于对照组85%(51/60);观察组各组间Lysholm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损伤程度越重,修复情况越差,各组间术后评分P〈O.05。结论微骨折术后联合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对膝关节软骨损伤的修复效果显著,并且修复效果因损伤程度不同而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青少年竞技体育运动员膝关节髌骨软骨损伤的临床应用。方法对从事不同竞技体育运动项目的40例青少年运动员45个膝关节髌骨软骨损伤,作玻璃酸钠膝关节腔内注射,分别观察临床疗效和改善关节功能。结果自2008年8月至2009年10月应用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青少年多项体育竞技运动男女患者40例45个膝关节,随访1年,6个月后优良率达93.3%,12个月后优良率达91.1%。在治疗青少年竞技体育运动员创伤性膝关节髌骨软骨损伤得到满意的效果,并被广大运动员患者所接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对关节软骨缺损修复的作用。方法将健康大耳白兔 20只,分成4组,选右膝为实验组,左膝为对照组。结果造成软骨缺损后,膝关节腔注射HGF及盐水,于不同时间,对损伤修复组织进行电镜观察。结论实验证明HGF有利于软骨组织修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分析早期激素性股骨头坏死(SANFH)软骨与软骨下骨组织损伤的相互关系以探讨其发病机制。方法:42只日本大耳白兔通过大剂量注射醋酸泼尼松龙制作激素性股骨头坏死SANFH模型,第2、6周观察其股骨头软骨、软骨下区骨组织、软骨下区血管的变化。结果:第2周时软骨下区骨组织部分陷窝空虚,呈区域性分布;第6周骨小梁稀疏、变细,出现微骨折。软骨下区小动脉结构破坏,静脉及毛细血管扩张、淤血。造血组织减少,肥大细胞增多,基质水肿、出血。结论:早期SANFH中软骨深层细胞损伤与软骨下骨组织坏死可能同时形成,其在SANFH发病过程中可能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射频治疗软骨损伤的可行性。方法对山羊进行软骨损伤造模,对软骨损伤面进行射频治疗,观察疗效。结果经过射频处理的软骨损伤面比未经处理的软骨损伤面光滑平整,对照组细胞死亡率明显高于实验组。结论射频技术是一种治疗软骨损伤安全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给大鼠一次腹腔注射1.5%粗制木瓜酶溶液(按150mg/kg体重计量),可明显引起大鼠软骨基质可复性损伤。注射后6h,实验组大鼠软骨硫酸软骨素(CH·S)含量便开始下降,至24h仅为对照组含量的一半,同时软骨CH·S有机硫含量明显减少。实验组大鼠尿液糖胺多糖(GAG)排泄量子注射后12h开始升高,24h达到最高峰,为对照组排泄量的3倍,GAG排泄量的增加主要成分为CH·S。上述代谢损伤至72h可完全恢复正常。实验证明,木瓜酶对软骨CH·S分子量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微骨折手术联合玻璃酸钠注射在修复膝关节软骨损伤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9月荥阳第二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膝关节软骨损伤患者13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5例。对照组采用微骨折术治疗,观察组在微骨折术治疗基础上加用玻璃酸钠,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Lysholm评分、术后Tegner评级。结果手术后,观察组Lysholm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优良率为96.9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85%(P<0.05)。结论采用微骨折术联合玻璃酸钠注射修复膝关节软骨损伤,修复效果显著,预后效果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大白兔富血小板血浆(PRP)对软骨修复的影响。方法:构建大白兔关节软骨和耳廓软骨损伤模型,每只大白兔本身分左(L)右(R)组,以L组为对照组、R组为治疗组,用大白兔自体的PRP局部注射,2、4、8周后分别取材,通过大体观察、组织学病理切片、图像分析观察软骨损伤修复情况。结果:各期治疗组(R组)软骨损伤的修复明显好于对照组(L组)。结论:PRP对软骨修复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应用PRP可以提高软骨损伤的修复效果。为此提示:临床上可使用PRP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骨性关节病方面的观察和研究。为临床软骨损伤类疾病探索新的治疗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9.
秦勇  代志军 《医学综述》2013,19(15):2794-2796,2801
关节软骨损伤是一种常见疾病,可以导致关节疼痛、肿胀,并加速骨关节炎的发生。由于软骨缺乏血运,本身不含祖细胞,损伤后自身很难修复或再生。常规的非手术疗法无法完全消除疼痛和长久修复软骨功能。目前,多种手术治疗方法已经应用于关节软骨的修复与再生,如骨髓刺激方法、软骨移植方法、软骨再生等,并且已经取得了不同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0.
膝关节软骨的慢性损伤临床较常见。Aroen和Curl[1,2]等对自愿者连续进行的膝关节镜检查结果显示:60%以上的受检者存在软骨病变,11%~19%存在局限性软骨和骨软骨损伤,需行软骨修复治疗。但目前对于存在症状的软骨缺损病例,仍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现有的治疗方法存在很大争议。本文总结了膝关节软骨慢性损伤的外科修复方法,探讨和比较这些手术方法的临床疗效。1软骨损伤的自然病程确切了解软骨修复的自然病程,有利于选择手术适应证,确定最佳手术方法。但目前软骨损伤修复的自然病程仍不清楚。软骨受损的程度取决于损伤的深度、大小以及损伤部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踝关节镜下微骨折手术联合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距骨软骨损伤的效果。方法 26例距骨软骨损伤患者均在踝关节镜下行微骨折手术联合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术后行踝关节功能锻炼。结果术后患者的AOFAS评分较术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8周时,应用Tegner运动评级标准评价疗效,优良率为88%。结论关节镜下微骨折手术联合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距骨软骨损伤临床效果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骨宁丸对兔骨关节炎模型的软骨光镜和扫描电镜下组织形态学的影响。方法成年新西兰兔35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中药组、硫酸氨基葡萄糖组4组,以膝关节腔注射木瓜蛋白酶法建立膝骨关节炎模型。用药8周后,处死动物,取材观察形态学改变。结果模型组光镜和扫描电镜下均出现软骨退行性改变。光镜下观察,中药组和硫酸氨基葡萄糖组均有软骨损伤,但较模型组为轻,Mankin组织学积分分别为8.6±1.1和8.2±0.8,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扫描电镜下观察,中药组和硫酸氨基葡萄糖组均出现软骨表面的裂隙、小孔甚至浅溃疡,但表现较模型组为轻。结论骨宁丸对兔骨关节炎模型软骨退行性改变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胫骨高位截骨术联合自体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注射对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软骨修复的效果。 方法 分析行胫骨高位截骨术联合自体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注射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2例的临床资料,以及术前与术后1年的X线及磁共振(MRI),两次关节镜探查情况,术前与术后1年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及膝关节功能评分,评估此种治疗方式对膝关节软骨修复的效果及膝关节功能的改善情况。 结果 2例患者术前MRI及术中关节镜提示膝关节软骨损伤,行胫骨高位截骨术联合自体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关节腔注射治疗,术后1年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行MRI及二期关节镜探查见关节软骨较术前再生。 结论 行胫骨高位截骨术的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联合自体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注射可有效促进膝关节软骨修复,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4.
李晶  张建 《新疆医学》2013,43(7):10-13,17
目的:分析急性膝关节软骨损伤的MRI表现,以提高对MRI诊断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有明确膝关节外伤史,且经关节镜和手术证实为关节软骨损伤患者的膝关节MRI表现,着重观察关节软骨及软骨下骨髓的改变。结果:35例患者共发现52处软骨损伤,其中软骨形态正常,信号异常7处(5例),软骨局限性变薄6处(4例),软骨压迹5处(3例),软骨凹凸不平7处(4例),软骨裂隙状中断10处(6例),软骨缺损11处(9例),软骨缺损伴关节内游离软骨体6处(4例)。MRI还发现软骨损伤附近骨挫伤、隐匿性骨折、半月板及韧带等其他关节结构的损伤。结论:MRI检查能较准确的显示急性膝关节软骨损伤的部位、范围和类型,是急性软骨损伤较佳的无创性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5.
MRI水激励技术评价军事训练性髌软骨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MRI水激励(selecitve water excitation,WATS)技术在评价军事训练性髌软骨损伤中的临床价值,以提高对MRI水激励技术的认识。【方法】对10例正常人及8例军事训练性髌软骨损伤患者的MRI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析,重点观察髌软骨及软骨下骨髓的改变。所有受试者均采用轴位三维快速梯度回波水激励序列(3D-FFE-WATS)扫描。【结果】3D—FFE—WATS序列能够清晰显示髌软骨结构,正常髌软骨可见3层结构。8例髌软骨损伤患者的MRI表现主要为髌软骨全层缺损(5例)或软骨部分缺损(3例),所有患者均伴有软骨下骨挫伤,其中4例伴关节积液,1例伴髌骨外侧脱位,1例伴关节腔游离体。【结论】轴位MRI3D-FFE-WATS显像可以清晰显示关节软骨的结构,对于髌软骨损伤的检出率高,可用于临床常规检查。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前交叉韧带断裂伴发半月板及软骨损伤的影响因素。方法对2008年5月~2012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220例前交叉韧带断裂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其独立危险因素进行筛选。结果半月板损伤的影响因素中再伤史为其独立危险因素(P〈0.05),软骨损伤的影响因素中受伤机制、病程及再伤史为其危险因素(P〈0.05)。患者的病程延长则其不稳定再伤的发生率呈现增加的趋势。结论不稳定性再伤并伴发严重的半月板及软骨损害在前交叉韧带断裂患者中具有较高的发生率,应在早期采取措施进行治疗,以达到使患者关节稳定性得到恢复、降低不稳定再伤发生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性膝关节软骨损伤的MRI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3例(63个膝)急性膝关节软骨损伤患者的MRI资料,48例关节镜证实,15例手术证实。采用Recht软骨损伤分级法进行诊断。结果 63例发现69处软骨损伤,以青年人(平均年龄29.5岁)膝部非接触性损伤为多(77.8%),好发于股骨内髁或胫骨内侧平台(共45处)。结论 MRI能够直接显示关节软骨损伤的程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缺血-再灌注对股骨头关节软骨退行性变的影响。方法:建立髋关节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于术后不同时点取股骨头关节软骨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缺血-再灌注后股骨头关节软骨的病理组织学结构改变;利用Van Gieson胶原纤维染色法观察胶原纤维沉积变化;观察VEGFmRNA原位杂交表达。结果:关节软骨形态结构逐渐紊乱,再灌注后软骨细胞明显减少,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缺血-再灌注可加重股骨头关节软骨的损伤,细胞增殖活性下降及细胞环境不稳定可能是缺血-再灌注早期股骨头关节软骨损伤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高脱乙酰度羧甲基壳聚糖 (CMCTS)经关节腔注射对实验性兔膝骨关节炎软骨退变的影响。方法 :18只大白兔行右膝关节前交叉韧带切断术 ,随机分为 2组 ,每组 9只 ,实验组于术后第 0 ,2 ,4周经关节腔内注射 3%高脱乙酰度CMCTS 0 .15mg·kg-1,对照组同一时间点注射等容生理盐水 0 .15mg·kg-1。于第 6周全部处死大白兔 ,对比两组大白兔股骨髁关节软骨的大体改变和病理变化 ,并用免疫组化的方法对比两组的基质金属蛋白酶 1(MMP 1)及基质金属蛋白酶 3(MMP 3)的表达情况。结果 :实验组退变软骨的大体评分及病理变化轻于对照组 ,免疫组化方法显示MMP 1,3的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高脱乙酰度CMCTS能明显降低骨关节炎软骨中MMP 1,3的表达水平 ,延缓软骨的退变程度 ,具有软骨保护作用 ,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