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刺激体外培养的正常人外周血单核细胞诱生TNF-α、IL-6和IL-8,检测用培养上清ELISA法。结果显示:M-CSF单独刺激单核细胞生产的TNF-α效价较低,而与PLS+TPA联合刺激则产生高效价的TNF-α,动态观察中,1 ̄7天有渐降的趋势。M-CSF对IL-6、IL-8的诱生在1 ̄4天的动态观察中有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刺激体外培养的正常人外周血单核细胞诱生TNF-α、IL-6和IL-8,检测用培养上清ELISA法。结果显示:M-CSF单独刺激单核细胞产生的TNF-α效价较低,而与LPS+TPA联合刺激则产生高效价的TNF-α,动态观察中,1~7天有渐降的趋势。M-CSF对IL-6、IL-8的诱生在1~4天的动态观察中有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3.
本文探讨新生和脐血单个核细胞(CBMC)白细胞介素12(IL-12)和γ-干扰素(IFN-γ)基因表达水平;观察重组IL-12地CBMCIFNγ基因表达的影响。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_PCR)测定8例新生儿CBMCIL-12p49RNA和IFN-γmRNA表达,用ELISA法测新一儿CBMC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FN-γ浓度。结果显示:新生儿CBMC一外受刺激后表达的I国2p40mRNA、I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HDV(+)重型肝炎外周血中TNF、IL-1及IL-6变化状况。方法 分离16例HDV(+)/HBV(+)重型肝炎血清和PBMC培养上清,EIA法则TNF,IL-1参照Mizel法,IL-6参与OkudaMuraguchi,以21例HDV(-)/HBV(+)重型肝炎为疾病对照,20例献血员为正常对照。结果 两且重型肝炎患者血浆及PBMC上清中TNF、IL-1及IL-6均非常显著升高,与献  相似文献   

5.
应用酶消化法体外培养猪气道上皮细胞(AEC),加入一定浓度梯度的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β(TNF-α),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和原位杂交方法观测AEC中E钙粘着蛋白(ECD)表达的变化,结果发现,正常AEC中ECD表达相邻上皮细胞间的胞膜上,其mRNA也有一定含量。一定浓度样度的IL-1β和TNF-作用24h后,胞膜上ECD表达产,而胞浆内ECD表达的在低浓度时升高,高浓度时  相似文献   

6.
丙型肝炎患者血清IL—1α,IL—6,TNF—α的检测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分析法,检测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IL-1α、IL、TNF-α的含量及其与临床的关系,结果:丙型肝炎临床各型患者血清中IL-1α、IL-6、TNF-α含量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IL-1α与IL-6呈正相关,IL-1α、TNF-α与患者病情轻重呈正相关(P〈0.05),慢性肝炎者IL-6含量高(P〈0.01)。提示IL-1α、IL-6、TNF-α。对其临床病情观察和疗效判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IL-1、IL-6和活化枯否细胞(Kc)产物对氏疟原虫红外期(EEF)发育的影响。方法:大鼠腹腔注射IL-1、IL-6或合用,3h后接子孢子(Sp);42h后观察EEF发育情况;建立大鼠肝细胞-约氏疟原虫体外培养模型,Sp接种后2h加IL-1、IL-6及激活后Kc培养上清,观察对EEF发育的影响。结果:IL-1组、合用组Sp发育率明显降低,IL-6组无明显下降;IL-1、IL-6明显抑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低剂量辐射(LDR)对荷瘤机体巨噬细胞(MΦ)内白细胞介素I(IL-1)和肿瘤坏死因子(TNF)mRNA转录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C57BL/6J小鼠右后肢腓肠肌内接种Lewis肺癌细胞做为实验动物模型,在荷瘤后10d给予75mGyX射线全身照射,照射后18d冲洗腹腔,用贴壁法分离MΦ,应用原位杂交组织化学方法检测MΦ内IL-1β和TNFα的mRNA转录水平,结果用病理图像密度扫描仪测定  相似文献   

9.
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测定49例单眼视网膜脱离患者视网膜下液中IL-1β及TNF-α含量。结果表明:所有视网膜下液中IL-1β含量增加且与PVR病变严重程度呈线性正相关;与年龄,性别,视网膜脱离范围,裂孔数目无明显相关。49例视网膜下液中仅18例含TNF-α,其中PVR-C1级以上病例占16例(32.65%),提示IL-1β和TNF-α参与PVR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肿瘤患外周血单核细胞对IL-2的刺激反应,同时比较荷瘤与非荷瘤患间的差异。方法:采用外周血单核细胞培养和ELISA定量检测法。结果:肿瘤患血清TNFα与IL-1α高于正常对照,体外刺激PBMC分泌TNFα与IL-1α的能力低于正常人,但荷瘤与非荷瘤患之间无差异。结论肿瘤患PMC对IL-2的应激反应低于正常对照。瘤与非荷瘤患之间无差异。结论:肿瘤患PMC对IL的应激反应低于正  相似文献   

11.
细胞因子及4℃保存对脐血造血干/祖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体外半固体培养方法,研究了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白细胞介素3(IL-3)、白细胞介素6(IL-6)和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的不同组合及4℃保存对脐血造血干/祖细胞CFU-GM和HPP-CFC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琼脂半固体培养体系中,在不同组合的细胞因子作用下,脐血CFU-GM产率有是明显差异;以GM-CSF组最低、GM-CSF+IL-3+IL-6+Epo组最高。脐血置4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1与L-细胞在造血调控中的可能关系,丰富造血调控理论。方法:在体外祖细胞培养中以不同浓度的IL-1诱导和未经诱导的L-细胞条件培养液替代造血生长因子,观察集落产率的变化,并与IL-1和LcCM共同作用后的集落产率作比较。结果:IL-1在12.5 ̄100u/ml浓度范围内,LcCMIL-1作者后的粒-单系祖细胞(CFU-GM),早期红系祖细胞(BFU-E),晚期红系祖细胞(CF  相似文献   

13.
茶叶,蚕豆对人肾小球系膜细胞分泌IL—8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茶叶和蚕豆等人肾小球系膜细胞(hMC)的增殖和合成、分泌IL-8的影响。方法:应用体外技术、^3H-TdR掺入法MTT法观察苛叶和蚕豆等对hMC增殖的抑制作用。用ELISA夹心法测定IL_1、肿瘤坏死因子(TNF)刺激hMC的培养上IL-8和IL-6的含量,并观察茶叶、蚕豆对hMC分泌IL-6和IL-8的抑制作用。结果和结论:茶叶和蚕豆等对体外2的HMC的增殖有抑制作用,IL-1、TNF  相似文献   

14.
雷公藤甲素对体内外诱生TNF和IL-6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观察雷公藤甲素(T10)对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6(IL-6)在平滑肌细胞(SMC)、腹腔巨细胞(MΦ)的分渥以及在小鼠体内诱生的影响。方法;体外主动脉SMC培养,腹腔注射给药及眼球摘除取血,细胞毒结晶紫染色法测定TNF,依赖细胞株MTT比色法测定IL-6。结果:T10注射浓度(0~0375mg/kg)与小鼠血清TNF,IL-6水平呈显著负相关(P〈0.01),腹腔M培养上清中T  相似文献   

15.
研究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细胞免疫的变化。方法测定40例肺心病急性发作期血气分析,以及血中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IL)、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T淋巴细胞因子(CD3、CD4、CD8),并与10名正常人的同样指标作对照。经常规治疗后(吸氧、抗生素、支气管扩张剂),再测定病人的血气分析及血中各项指标进行治疗前后比较。结果肺心病急性发作期血中的CD3、CD4、CD4/CD8比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CD8、IL-4、IL-5、SIL-2R、TNF比正常对照组增高(P<0.05);常规治疗后,血中PO2明显提高,CD3、CD4、CD4/CD8比治疗前有所增高(P<0.05),CD8、IL-5和TNF比治疗前下降(P<0.05)。结论各项指标变化可能与肺心病患者急性发作期缺氧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碘化钠(NaI)、促甲状腺激素(TSH)、白细胞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了-α(TNF-α)、地塞米松(DEX)、肾上腺素等因子对Graves病(GD)甲状腺细胞(TEC)生成IL-6的影响。方法 以超敏ELISA方法,检测甲状腺培养细胞上清液中IL-6含量。结果 单层培养的TEC能够产生高浓度的IL-6、TSH(10^3mU/L)、IL-1(10U/ml)、TNF-α(10^-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一氧化氮(NO)的变化与发病的关系。方法:测定40例老年急性AMI患者TNF-α、NO浓度及IL-6活性,并以30例健康老年人作为对照。结果:老年AMI虱与健康老年对照组比较,其发病24h内血浆TNF-α含量、IL-6生物活性老年人作为对照。结果:老年AMI患者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其发病24h内血TN  相似文献   

18.
急性胰腺炎早期患者IL—6,TNF,CD4^+/CD8^+的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舒国顺  胡辅珍 《湖南医学》2000,17(6):408-410
目的:揭示重型胰腺炎发病机制和早期监测指标。方法:对12例重型胰腺炎(SAP),15例轻型胰腺炎(MAP)病人和13例正常人(N)的外周血用ELISA法测定IL-6及TNF;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CD4^+、CD8^+细胞。结果:SAP组IL-6水平明显高于MAP组及N组(P〈0.01),但MAP组与N组比较无差异(P〉0.05)。IL-6大于100pg/ml时预测SAP的敏感性为83.33%,特异性93.33%;三组间TNF检出率无差异;CD4^+百分率在SAP组明显下降(P〈0.01)。SAP组IL-6与CD4^+百分率呈明显负相关(r=-0.6196,P〈0.05)。结论:SAP早期IL-6升高和细胞免疫功能抑制可能属其早期反应,测定IL-6有助于轻、重型胰腺炎的鉴别。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1α(IL-1α)诱导牛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CMEC)释放血小板衍生性生长因子(PDGF),以及药物对由之引起的牛脑微血管平滑肌细胞(BCMSMC)增殖的拮抗作用。方法:体外培养BCMEC和BCMSMC,结晶紫染色法测定细胞增殖。结果:IL-1α不能直接促进BCMSMC的增殖;但经IL-1α刺激的BCMEC培养上清能显著地促进BCMSMC的增殖。这种增殖作用与IL-1α剂量呈正相关,并且可被抗PDGF抗体中和。欧芹素乙(Imp),异欧芹素乙(iso-Imp),6-(α,α-pheny-lacetylpiperazinyl)phenyl-5-methyl-4,5-dihydro-3(2H)-pyridazinone(PMDP)不影响IL-1α诱导BCMEC释放PDGF,但对PDGF促BCMSMC增殖呈剂量依赖的拮抗。结论:IL-1α促进BCMEC释放PDGF。IL-1α对BCMSMC增殖的促进作用需经PDGF等生长因子的介导。Imp,iso-Imp,PMDP拮抗PDGF引起的BCMSMC增殖。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抗CD3McAb诱导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HPBMC)活化增殖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及抗CD3McAb激活的杀伤细胞(CD3AK细胞)免疫学特性的变化。方法:采用MTT法和苔盼蓝染色法,IL-2依赖细胞株(CTLL细胞)增殖实验、TNF-α(双抗体夹心ELISA法)试剂盒以及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CD3AK细胞的增殖活性,IL-2,TNF-α的产生及CD3、CD4、CD8、IL-2R等的表达。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