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析冠心病老年患者合并抑郁症合理治疗方案以及病情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3-2016年期间收治老年冠心病患者80例相关临床资料,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确认合并抑郁症。以随机数字表方式将其以每组40例分为对照组(常规冠心病治疗)和观察组(联合抗抑郁药盐酸帕罗西汀),于疗程后对两种临床治疗干预患者心理状态与疗效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后对患者心理状态进行检测,提示观察组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与焦虑量表等评分数据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统计学软件处理提示有意义(P0.05);根据患者症状改善评估疗效,观察组评估无效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总有效率差异统计学软件处理提示有意义(P0.05)。结论抑郁是老年冠心病患者较为常见的心理状态,对此类患者应该重视对抑郁症的干预措施,有利于保障治疗方案效果及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抗抑郁药联合心理疗法在合并有精神心理障碍的功能性胃肠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0例有精神心理障碍的FGID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黛力新和心理疗法,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消化道症状积分及HAMD评分变化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的消化道症状积分、HAMD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总有效率为86.7%(39/45),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抗抑郁药物联合心理护理干预对于改善FGID患者精神心理障碍及消化道症状有确切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析冠心病老年患者合并抑郁症的表现特征及对其干预治疗方案。方法:选取本院2013-2016年期间收治老年冠心病患者80例相关临床资料,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确认合并抑郁症。随机数字表方式将其以每组40例分为对照组(常规冠心病治疗)和观察组(联合抗抑郁药盐酸帕罗西汀),疗程后对患者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并归纳临床特征、预后质量。结果:治疗后对患者心理状态进行检测,提示观察组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与焦虑量表等评分数据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统计学软件处理提示有意义(P0.05);根据患者症状改善评估疗效,观察组评估无效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总有效率差异经统计学软件处理提示有意义(P0.05)。结论:抑郁是老年冠心病患者较为常见心理状态,对此类患者应该重视对抑郁症的干预,有利于保障治疗方案效果及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抑郁障碍及其干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心脏介入治疗术后冠心病患者的抑郁障碍情况及心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对113例接受冠脉介入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进行抑郁障碍调查评分.将113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在手术前后对干预组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结果 术前两组患者抑郁的发生率、SDS评分无显著差异,心理干预后干预组的抑郁障碍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SDS评分37.32±5.34 vs 41.25±5.21,P<0.01),手术前后对照组抑郁发生率无明显变化.结论 冠脉介入术后抑郁障碍发生率为35.7%,与冠脉介入术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心理干预可以有效地减轻接受冠脉介入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抑郁障碍.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在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模式及效果.方法 选择符合介入治疗指征的冠心病患者154例,随机分为心理干预组77例和常规治疗对照组77例.常规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治疗和心理护理,心理干预组除常规对照组采取护理措施外根据患者制定术前术中术后的心理干预措施实施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差异.结果 在护士心理干预下干预组患者焦虑情绪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结论 心理干预能明显缓解冠心病介入患者的负性情绪.  相似文献   

6.
胡成燕 《安徽医学》2014,35(12):1648-1650
目的探讨双心医学模式在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抑郁、焦虑患者中的应用研究。方法以8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抑郁、焦虑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双心医学模式进行心理干预,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Zung抑郁/焦虑自评量表(SDS/SAS)评分、B型脑钠肽(BNP)、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电图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的临床疗效、BNP、LVEF以及SDS、SAS评分均有改善,而且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抑郁、焦虑患者进行躯体疾病治疗的同时进行心理干预,在心理问题得到治疗的同时,可以取得更好的整体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究护理干预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病情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2013年5月~2015年5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70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平均分成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于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特殊护理,并观察两组患者血糖、血压变化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通过对观察组进行特殊的护理干预,其在接受治疗过程中血糖与血压都明显趋于正常,低血糖、心绞痛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在住院期间给予特殊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其病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疏肝解郁法在改善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和治疗满意度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6月期间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冠心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入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治疗组40例。对照组予以西医常规治疗方案干预,具体内容包括抗血小板聚集、降脂稳定斑块,必要时降压、降糖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疏肝解郁法干预。两组均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理焦虑[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抑郁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生活质量评分及治疗满意度。其结果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 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两组冠心病患者干预后HAMA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下降(P 0. 05),且治疗组患者HAMA评分低于对照组(P 0. 05);两组冠心病患者干预后HAMD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下降(P 0. 05),且治疗组患者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P 0. 05);干预后,治疗组在躯体活动受限程度、心绞痛稳定状态、心绞痛发作情况、治疗满意度、疾病认知程度的评价分值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干预后治疗组患者总满意度95. 0%(38/40)高于对照组72. 5%(29/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对冠心病患者实施疏肝解郁法,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焦虑及抑郁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升治疗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伴不同焦虑和(或)抑郁障碍的冠心病患者以心率变异性(HRV)为代表的自主神经功能损害情况,以及使用抗抑郁药物(舍曲林)后冠心病伴焦虑和(或)抑郁患者精神心理状况和HRV的改善情况.方法 对心内科门诊、病房及神经科心理门诊诊治的已确诊冠心病患者92例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检测和动态心电图(DCG)检查.根据SAS、SDS评分进行分组,A组:冠心病伴焦虑组;B组:冠心病伴抑郁组;C组:冠心病伴焦虑合并抑郁组;D组:单纯冠心病组,不伴焦虑和抑郁.对各组患者HRV各指标进行比较分析.将56例伴有焦虑和(或)抑郁的患者分为对照组(进行心理干预)和干预组(予抗抑郁药物舍曲林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SAS、SDS评分和HRV各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本组冠心病患者中伴有焦虑障碍者27例(30.4%),伴有抑郁障碍者32例(34.8%),同时伴有焦虑抑郁障碍者20例(21.7%).A组与D组比较,RMSSD、PNN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D组比较,SDNN、RMSSD、PNN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D组比较,SDNN、SDNNX、RMSSD、PNN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56例伴有焦虑和(或)抑郁患者常规冠心病用药加心理干预,治疗2周和8 周后干预组和对照组SAS、SDS评分与首次评定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且治疗8周后干预组与对照组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患者治疗后的SDNN、SDNNX、RMSSD、PNN50 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对照组治疗各指标虽有升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干预组SDNN、RMSSD升高更为明显(P<0.05,P<0.01).结论 冠心病伴焦虑和(或)抑郁障碍患者自主神经功能降低.常规用药联合心理干预和抗精神病性药物治疗可改善冠心病伴焦虑和(或)抑郁患者自主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0.
周红  李莉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0,35(10):1061-1062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干预对上消化道出血合并抑郁症状患者的影响。方法: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对10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调查,其中合并抑郁症状患者39例分为观察组23例和对照组16例,在对所有合并抑郁症状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观察组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1周后再次进行SDS调查。结果:2组干预前SDS标准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SDS标准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心理护理干预有利于降低上消化道出血合并抑郁症状患者的抑郁程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09年6月~2012年2月需行甲状腺大部分切除的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55例,分2组,对照组30例仅给予常规术前护理,观察组35例给予围手术期护理干预,观察2组心理状况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的变化.结果观察组出现中-重度心理问题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HAMA评分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心理问题,减少手术风险性,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情绪、人格特征等心理社会因素与中青年冠心病发病之间的关系,及其心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在80例中青年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一组为干预组,另一组为对照组。干预前,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艾森克人格量表(EPQ)及一般情况和冠心病知识的问卷调查。对照组只进行常规治疗;干预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实施心理干预。结果干预组和对照组的心理、生理指标、疾病知识、平均住院天数等各项指标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心身症状改善明显。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心理干预在护理老年脑卒中后抑郁(PSD)患者中的作用及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老年脑卒中后抑郁患者60例,并将此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脑卒中药物以及抗抑郁药物等常规治疗与常规护理.对观察组同时进行心理干预为主的护理措施.在治疗干预前以及干预8周后,分别对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汉密顿抑郁(HAMD)、日常生活能力(ADL)以及神经功能缺陷评分表(NDS)评分.结果 本组患者主要是以轻度、中度抑郁为主;在进行干预8周后,观察组的HAMD和N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而ADL评分则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PDS的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干预在治疗老年PSD中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疗效影响.方法 入选102例冠心病患者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干预组和对照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包括抗血小板、硝酸脂制剂及对症治疗,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心理干预.住院14d为期限,进行临床效果评定.结果 本实验显示对冠心病患者进行综合心理干预,其临床疗效明显优于未行心理干预者.结论 临床医生在对患者常规治疗的同时,还应进行综合心理干预,使患者更多受益.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心理状态及治疗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方法:抽选本院2014年7月-2016年2月期间治疗的84例冠心病患者为调查对象,经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4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采取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及治疗后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心理状态、生活质量改善效果较对照组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冠心病患者实施合理、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稳定患者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干预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治疗效果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某医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患者100例,随机均等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延续性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对两组患者的血糖、心率以及治疗依从性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血糖指标、心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护理中应用延续性护理,不仅可以提高患者恢复效果,还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依从性,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冠心病患者的心理评估及心理干预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因胸痛入院的冠心病患者的心理障碍及针对抑郁情绪进行心理/药物干预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抑郁状态问卷()、症状自评量表(DSISCL蛳90)对114例冠心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对其中伴有抑郁情绪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及对照组,干预组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同时给予心理药物干预,比较两组疗效。结果/144例冠心病患者中伴有抑郁情绪者68例,占47.2%。在SCL蛳90调查中显示躯体化、抑郁、焦虑、总分、阳性均分(高于常模)、恐怖、偏执(低于常模)等项因子与常模相比有显著性差异。针对抑郁情绪的心理/物干预能显著降低抑郁评药分(P<0.01),明显改善患者症状,缩短住院时间并减少出院后因症状复发再次就诊次数(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可伴有多种心理障碍,有效的心理/药物抗抑郁治疗能促进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8.
心理干预对银屑病患者负性情绪影响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玉凤 《实用医技杂志》2005,12(14):1916-1917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银屑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对53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心理干预组及对照组,评定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精神卫生症状自评量表(SCL-90)得分及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患者的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和精神病性等因子评分明显高于干预组(P<0.01),且临床疗效干预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干预能显著降低银屑病患者的负性情绪,并可提高其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少儿肾病综合征患者的影响,儿童在住院期同表现出的几种心理问题及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科学的护理能使肾病综合征患儿克服恐惧、悲观、自卑等心理问题,调整心态,树立信心,同时了解药物治疗的必要性及药物的毒副作用和饮食等方面知识,达到坚持治疗直至康复的目的.方法 将110例4~13岁肾病综合征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60名)和对照组(50名),实验组给予常规治疗的同时接受4周心理干预:对照组只给予常规治疗.在治疗前后分男4对两组进行抑郁自评量表(SDS)测评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实验组抑郁量表得分在治疗后比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而对照组治疗前后得分无明显改变(P>0.05).治疗后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心理干预组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心理干预可显著改善少儿肾病综合征患者的精神状态.  相似文献   

20.
邵晓坤  何建平 《广西医学》2006,28(2):203-204
目的观察拜糖平治疗餐后高血糖对冠心病心绞痛临床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对67例冠心病心绞痛合并餐后高血糖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加拜糖平治疗组(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34例,对照组33例.治疗2~4年后,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稳定性心绞痛及心肌梗死和糖尿病的发生率以及动态心电图发作性ST-T改变的变化情况,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组可显著改善心绞痛症状,不稳定性心绞痛及心肌梗死和糖尿病的发生率显著降低,动态心电图发作性ST-T改变明显改善,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2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拜糖平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合并餐后高血糖可显著改善临床及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