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报道1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结合文献探讨其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对1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进行临床病理分析及免疫组化观察。结果: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患者无特异性临床表现及体征,多在体检或其他原因开腹探查时偶被发现。镜下可见肿瘤由实性区、假乳头状区及囊性区混合组成,细胞形态一致、无异型的瘤细胞排列呈片状和假乳头状,肿瘤细胞围绕血管蒂呈复层排列成假乳头状突起为其特征。免疫组化染色结果:肿瘤细胞表达Vim、Syn,NSE;不表达PR、CEA、S-100、CK、CA19—9、EMA。结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好发于年轻女性,具有独特的临床病理特点,其诊断和鉴别诊断主要依靠病理组织学和免疫组化,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报道1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结合文献探讨其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 对1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进行临床病理分析及免疫组化观察.结果: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患者无特异性临床表现及体征,多在体检或其他原因开腹探查时偶被发现.镜下可见肿瘤由实性区、假乳头状区及囊性区混合组成,细胞形态一致、无异型的瘤细胞排列呈片状和假乳头状,肿瘤细胞围绕血管蒂呈复层排列成假乳头状突起为其特征.免疫组化染色结果:肿瘤细胞表达Vim、Syn,NSE;不表达PR、CEA、S-100、CK、CA19-9、EMA.结论: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好发于年轻女性, 具有独特的临床病理特点, 其诊断和鉴别诊断主要依靠病理组织学和免疫组化,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治疗。[方法]分析2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临床病理学、免疫组化,并作相关文献复习。[结果]2例患者均为女性,以腹痛和腹部包块就诊。瘤体直径分别为10.0cm和5.5cm。组织形态学:单形性肿瘤细胞构成实性及假乳头结构,常伴有出血、泡沫细胞和胆固醇裂隙。其中1例肿瘤无完整包膜,局灶浸润周围胰腺组织。免疫表型:α-ACT、Vim、NSE、SYN、PR2例呈阳性,S-100、AE1/AE3、EMA2例呈阴性.LYS、Cn、ER1例呈阳性,另1例呈阴性。2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术后分别随访3年和2.5年未发现肿瘤复发或转移。[结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诊断和鉴别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资料、组织病理学特征和免疫组化研究,手术切除是治疗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临床病理学特点,探讨其生物学行为。方法:对3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复习,并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肿瘤细胞a-AT、Vim、Syn、EMA、CK、ER、PR的表达。结果:3例SPTP均为女性,平均年龄28岁,瘤体较大,平均9.9cm,组织形态学显示瘤细胞大小一致.排列成实性片块区与假乳头结构,本组有1例组织形态学特殊性表现在瘤细胞胞浆明显空泡变性,呈印戒样细胞.细胞核伴有轻度异形性,粘液染色阴性,浸润包膜及周围胰腺组织,随访4年,患者无复发或转移。免疫组化检查.a-AT阳性(2/3),Vim阳性(3/3),Syn阳性(1/3),EMA阴性(0/3),CK弱阳性(1/3),ER阴性(0/3),PR阳性(1/3)。结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好发于年轻女性,具有低度恶性潜能的肿瘤,免疫组化对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较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3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临床资料、组织病理和免疫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多见于女性,可发生于胰腺的任何部位,肿瘤呈囊实性,细胞形态一致,核分裂相罕见,瘤细胞形成特征性假乳头结构.免疫组化结果显示:Vim(+)、CD56(+)、CD10(+...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其超微结构。[方法]采用HE、免疫组化(EnVision法)及电镜技术观察18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结果]肿瘤平均直径约7cm,有包膜。免疫组化结果:β-eatenin核阳性(13/18),E-cad阳性(0/18),α1-AT阳性(18/18),Vim阳性(18/18),CD10阳性(14/18),PR阳性(12/18),CKpan阳性(5/18),Syn阳性(3/18),CgA阳性(4/18)。电镜示肿瘤细胞内发达的粗面内质网及数量不等之酶原颗粒,少数瘤细胞内见神经内分泌颗粒。[结论]β-eatenin异常核表达和E-cad表达缺失可能与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发病有关: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可能起源于胰腺腺泡并具有神经内分泌特征。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N)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诊断、鉴别诊断。[方法]8例SPN作HE、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结果]8例无特异性的临床症状。肿瘤较大,有纤维性包膜,囊实性或实性,部分伴出血坏死。HE染色片中,单形性肿瘤细胞构成实性及假乳头状结构。免疫表型:8例Vim、NSE阳性,7例CK20阳性,5例α1-AT阳性,4例ER、PR、α1-ACT阳性,3例Syn、Inc阳性。[结论]依据其特异性的病理及免疫表型可对SPN进行诊断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8.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7例临床病理特征并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的临床病理特征以及免疫组化特点。方法对7例SPTP进行临床、组织病理、免疫表型的观察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7例SPTP,男女之比为2∶5,平均年龄34岁,仅3例有临床症状。6例发生于胰腺,有1例发生在胰腺外。肿瘤均呈囊实性;组织学上肿瘤细胞形态较一致,呈巢状排列,并形成假乳头状结构,部分瘤细胞呈透明细胞样细胞改变;间质黏液样变性、异物巨细胞反应及胆固醇样结晶。免疫组化结果显示:瘤细胞Vimentin、AAT呈强阳性,EMA均呈阴性;部分病例NSE、Syn、CgA、CD56、CD10、、AE1/AE3、PR局部阳性。4例术后随访30~114个月,患者均未发现复发及转移。结论 SPTP少见,多见于年轻女性,以实性、假乳头结构为主要组织学特征,并伴有其它多种组织学结构及多向分化的免疫组化表型。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对SPTP诊断具有重要价值,AAT、Vimentin阳性是诊断SPTP的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9.
男性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2例临床病理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的临床病理特征及了解分子病理学研究进展。方法2例SPT分别作HE、PAS、免疫组织化学(S—P法)染色观察。结果2例SPT男性患者均有腹部包块及腹痛症状。术后均无复发。肿块体积较大,囊实性相间。镜下瘤细胞围绕纤维血管形成特征性的假乳头结构,并可见退行性变、出血和泡沫细胞。免疫组化结果:2例AACT、ACT、Cga和Syn均为阳性,PR、ER、Ck和Ins均为阴性,1例Vim为阳性。结论胰腺SPT为具有独特临床病理特征的低度恶性肿瘤。  相似文献   

10.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的临床病理学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及免疫表型,方法:对4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复习。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肿瘤细胞Vim、CK8、CK18、Chromogranin、Sy、AAT、NSE、S-100的表达,结果:4倒患者均为女性.平均年龄30岁.肿瘤由乳头状和实性区混合构成,肿瘤细胞形态单一.免疫组化标记显示Vim,4例均呈弥漫性强阳性;AAT灶性强阳性;NSE三例阳性,一例阴性;Sy、Chromogranin和S-100 4例均阴性;CK8和CK18 一例散在弱阳性,另三例阴性。结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是一种好发于青年女性、具有低度恶性潜能的肿瘤,免疫组织化学对胰腺宴性假乳头状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超声和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7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超声和CT影像表现。结果:囊性结构为主4例,实性结构为主1例,囊、实结构比例相近2例;二维超声瘤体表现为囊、实混合性肿物;CT平扫囊性呈低密度,实性呈等低密度,钙化3例,增强扫描实性部分明显强化,囊性部分各期均无强化。结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超声和CT影像具有一定特征性,有利于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超声和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7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超声和CT影像表现.结果:囊性结构为主4例,实性结构为主1例,囊、实结构比例相近2例;二维超声瘤体表现为囊、实混合性肿物;CT平扫囊性呈低密度,实性呈等低密度,钙化3例,增强扫描实性部分明显强化,囊性部分各期均无强化.结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超声和CT影像具有一定特征性,有利于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的临床病理和免疫组化特征、组织起源、生物学行为及临床治疗方法 和预后.方法 对18例SPT组织标本进行HE染色和免疫组化SP法染色,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患者进行随访.结果 18例SPT患者中,女性16例,男性2例,发病年龄9~65岁,平均25.3岁.多以腹痛和上腹部包块为主要症状.肿瘤常有包膜,囊实相间,镜下可见肿瘤由假乳头和囊实性区混合组成,瘤细胞围绕纤维血管轴心形成特征性假乳头结构.免疫组化检测结果 显示,多数肿瘤表达α-抗胰蛋白酶(α-AT)、α-抗糜蛋白酶(α-ACT)和波形蛋白(Vim),阳性率均为94.4%.18例SPT患者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个月至10年不等,5例术后复发,均予手术切除.18例SPT患者中,死亡4例,中位生存时间为23.0个月,5年生存率为72.2%.患者年龄、肿瘤大小、SPT特殊的病理表现、大血管侵犯和肿瘤转移与胰腺SPT患者生存期有关.结论 SPT为一种低度恶性肿瘤,可能起源于胰腺多潜能干细胞.好发于青少年女性,有独特的临床病理表现,手术切除后预后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多层螺旋CT表现,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患者的CT表现和临床资料。[结果]12例均单发,其中女性11例,男性1例;肿瘤位于胰头6例,胰颈1例,胰体尾部5例;肿瘤呈圆形、类圆形,部分分叶状,呈囊实性;7例肿块内可见钙化,1例肿块内可见出血;12例均未见胰、胆管的扩张;肿瘤边界清晰,均有纤维包膜;增强后肿瘤实性部分呈延迟强化,囊性部分无明显强化。[结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表现有一定特异性,结合临床,可与胰腺其他肿瘤相鉴别。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临床病理特点与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5月至2011年3月诊治的13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13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患者中女性12例,男性1例.发病年龄15-42岁,平均年龄29岁.患者血糖正常,无外伤和胰腺炎病史.肿瘤位于胰头3例,位于胰颈3例,位于胰体、尾7例.肿瘤直径3~9 cm不等.13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术中探查均未发现腹腔或肝脏转移.其中肿物位于胰头部的2例行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位于胰、体尾部的4例行常规开腹胰体、尾切除术,1例行胰体尾联合脾脏切除术,1例行腔镜下胰体、尾切除术,其余5例行完整肿物切除术.术后均未行放、化疗等综合治疗.随访时间从2个月到60个月不等,未发现复发、转移,无死亡.结论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术前诊断困难.最终诊断依赖于病理检查结果.其恶性度很低.很少发生周围浸润和远处转移.治疗首选在彻底切除肿瘤的前提下.最大可能保留患者脏器功能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手术切除术治疗胰腺头部实性假乳头状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1月至2014年7月间,盛京医院普通外科14例因患胰腺头部实性假乳头状瘤而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临床资料,女性12例,男性2例,平均年龄36.2岁。8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2例行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2例行胰腺部分切除术,1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联合门静脉切除术,1例行胰腺部分切除术联合胰体尾空肠Roux-en-Y吻合术。评价手术效果,分析影像特点,并随访远期效果。结果:肿瘤平均7.1cm×6.1cm,所有患者术后病理及免疫组化证实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平均住院时间26天,有5例发生术后胰瘘,发病率35.7%,无死亡病例。术后随访8~82个月,中位随访时间27.5个月,有 1例于术后66个月复发,其余13例均无复发。结论:手术治疗胰腺头部实性假乳头状瘤是安全的,完整切除肿物远期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临床特征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经病理证实的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患者37例。结果:所有病例均行增强CT检查并经手术治疗。术后经病理证实。术后随诊无复发和转移。结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是一种发病率较低的胰腺良性或低度恶性肿瘤,临床症状不典型,CT检查对其诊断有一定帮助,病理检查可确诊。手术是其有效治疗方法,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多排螺旋CT(multi-detector computer tomography,MDCT)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临床资料及MDCT表现.结果 11例临床多表现为上腹部胀痛不适,所有病例均无黄疸.CT表现为胰腺单发囊实性类圆形肿块,最大直径约5.5~13.6 cm,平均8.6 cm;肿瘤位于胰头部3例,胰体部2例,胰尾部6例.平扫肿瘤呈不均匀的较低密度,边界较清,3例肿块内可见钙化;动态增强后肿瘤实性成分呈不均匀的轻至中度进行性强化,弱于正常胰腺组织强化,囊变坏死区无强化,10例见较完整包膜,7例可见肿瘤与胰腺间呈“喇叭口”样界面.所有病例均无胆管及胰管扩张,未见腹腔及腹膜后肿大淋巴结.结论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多见于较年轻女性,好发于胰头、尾部,MDCT对其有较大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 1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均进行术前CT平扫及增强扫描检查.回顾性分析其CT表现.结果 CT平扫均表现为囊实性肿块,3例位于胰头部,7例位于胰体尾部,胰胆管未见明显扩张,增强扫描后实性部分及囊壁强化.结论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有利于其术前确诊.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病理特征、治疗方法与预后情况,为进一步提高其诊疗水平提供依据。  方法  收集2011年1月至2016年10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收治的50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征及诊治情况并行随访,对患者的病例资料、病理特征、诊疗方法和预后等进行总结。  结果  50例患者年龄11~58岁,平均年龄(33±12)岁;临床表现多为查体发现腹部占位就诊。肿瘤多位于胰头部和体尾部。患者均行手术切除治疗,多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或脾胰体尾切除术。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已明确诊断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住院时间为(13.90±5.16)d。对50例患者均进行随访,随访时间为3~70个月,49例患者未见复发或转移,所有患者均存活至今。  结论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是一种较为罕见的低恶性胰腺肿瘤,多见于青年女性,其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等无明显特异性,肿瘤标志物多阴性。切除肿瘤后能获得良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