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分析危重症病人C-反应蛋白(CRP)与营养不良的关系,为临床判断病情、评估预后、进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危重症病人140例,于入院后第2天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测定血清CRP及各项营养指标(总蛋白、清蛋白、血红蛋白、淋巴细胞计数、胆固醇和三酰甘油等),并应用主观全面评价(SGA)法评价病人的营养状况,分析CRP与各项营养指标的关系。结果:①入院病人中营养正常者67例,占47.9%,营养不良者73例,占52.1%;②营养不良组病人CRP明显高于营养正常组(P0.05);③除淋巴细胞计数和血清三酰甘油外,CRP与多项指标均具有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危重症病人多存在营养不良,CRP与多项营养指标存在相关性。临床医师可根据病人的CRP水平判断其营养状况,评估病情。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胃癌病人术后给予肠内营养(EN)与肠外营养(PN)在临床应用价值方面的差异.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例胃癌病人术后经EN和PN支持治疗的效果.将胃癌术后病人根据营养支持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EN组(130例)和PN组(70例).比较两组病人营养支持前、后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血清总蛋白、清蛋白、血肌酐、总胆固醇、三酰甘油、血钙、IgA、IgG、IgM水平的变化以及各种并发症发生率、营养支持时间、营养支持平均每天费用及平均住院时间的差异. 结果:术后第7天,EN组病人的血红蛋白和红细胞计数明显升高,与PN组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总蛋白、清蛋白和IgA、IgG、IgM水平升高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PN相比,EN组在经7d营养支持后,白细胞计数、肌酐、总胆固醇、三酰甘油、血钙水平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 >0.05);EN组术后切口感染和肠梗阻发生率均低于PN组,肛门排气时间和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用均少于PN组. 结论:与PN支持比,EN可有效地改善胃癌术后病人的营养状态,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罗沙司他在儿童肾性贫血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旨在为肾性贫血儿童的治疗提供新的途径。方法选择天津市泰达医院2019年收治的80例肾性贫血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45例)与观察组(35例)。对照组患儿给予促红细胞生成素与富马酸亚铁颗粒治疗,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联合罗沙司他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治疗效果、血常规(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计数及血红蛋白浓度)及血液生化指标(胱抑素C、C-反应蛋白、血尿素氮及血清肌酐)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儿童胱抑素C、C-反应蛋白、血尿素氮及血清肌酐、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计数及血红蛋白浓度水平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结束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总有效率较高,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计数及血红蛋白浓度均较高,胱抑素C、C-反应蛋白、血尿素氮及血清肌酐水平均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儿童肾性贫血给予罗沙司他联合治疗,可显著改善患儿贫血症状,促进血常规及血液生化指标趋于正常,疗效显著,建议在儿童肾性贫血中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均营素"肠内营养(EN)支持在重型颅脑损伤术后病人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2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32例,经鼻胃管管饲EN制剂"均营素";对照组30例,管饲家庭自制流质饮食.比较两组病人EN前后血清总蛋白(TP)、清蛋白(ALB)、前清蛋白(PA)、血红蛋白(Hb)、总淋巴细胞计数(...  相似文献   

5.
含缓释淀粉的肠内营养对老年糖脂代谢和肝肾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含缓释淀粉的肠内营养(EN)制剂,对老年病人糖脂代谢、肝肾功能和营养状况的影响,寻找老年病人合理使用EN的效果评估方法和有效的临床检测指标。方法:将136例老年病人根据进食情况分为三组,以正常进食者作为对照(正常饮食组);因疾病导致进食量减少的病人,给予口服瑞代补充营养(加用EN组);因疾病不能进食者,给予瑞代经鼻饲提供EN(单用EN组)。所有病人提供的总热量约126.5 kJ(30 kcal)/(kg·d)。EN治疗2周后,检测病人空腹和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脂代谢指标,肝肾功能,超敏C反应蛋白和尿蛋白系列等。结果:与正常饮食组病人比,单用EN组餐后2 h血糖明显降低(P<0.05),糖化血红蛋白趋于正常。与正常饮食组病人比,应用EN的两组病人血清清蛋白水平均降低,球蛋白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均增高,而前清蛋白水平无显著性差异。三组病人血肌酐、尿素氮和尿微量清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转铁蛋白、β2微球蛋白水平等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浆前清蛋白等,均是评估老年病人使用EN效果较好的临床指标。含缓释淀粉的EN制剂,可使老年病人的糖脂代谢和肝肾功能得到不同程度地改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伴低钠血症患者血清学特点及预后因素。方法回顾2012年2月—2014年4月诊治的113例结直肠癌患者血清学指标及随访3年生存资料并进行分析,采用SPSS18.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单因素及多因素生存分析采取Logistic回归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低钠血症组白细胞计数、血肌酐、癌胚抗原水平均值及95%可信区间均高于血钠正常组,在血红蛋白及白蛋白水平上,低钠血症组均值及95%可信区间均低于血钠水平正常组(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肿瘤TNM分期、肿瘤细胞分化程度、癌胚抗原水平、血钠水平是结直肠癌患者3年生存结局独立影响因子(均P<0.05)。结论血钠水平是影响结直肠癌患者3年生存结局独立影响因子,血钠水平降低提示预后不良,对于临床诊疗及判断预后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危重症病人分别应用含有橄榄油的新型脂肪乳与传统的中/长链脂肪乳,比较两种脂肪乳剂对病人免疫功能和炎性反应的影响. 方法:将50例入住ICU行肠外营养(PN)支持7d以上的危重症病人(APACHEⅡ评分>12分),按前瞻、随机、对照原则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病人按等氮、等热量进行全胃肠外营养(TPN)支持.于TPN前1d和TPN后第7天检测血清蛋白质、免疫和炎症指标. 结果:①TPN后两组病人的血清前清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转铁蛋白明显增加,与TPN前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②TPN后两组病人的C-反应蛋白下降,血总淋巴细胞计数、T淋巴细胞亚群中的T辅助性淋巴细胞(CD4)、T辅助性淋巴细胞/抑制性淋巴细胞(CD4/CD8)比值升高,研究组与对照组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含橄榄油的新型脂肪乳剂能提高危重症病人的免疫功能和降低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呼吸衰竭病人机械通气时,早期应用高能低糖肠内营养对病人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40例病人随机分为试验组(使用高能低糖肠内营养液)和对照组(使用普通肠内营养液),治疗10d。比较两组病人每分钟通气量(VE),二氧化碳生成量(VC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机械通气时间,血清清蛋白,免疫球蛋白,总淋巴细胞计数等。结果:治疗后,试验组病人的PaCO2、VCO2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改善(P0.05);机械通气时间亦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人的血清清蛋白、免疫球蛋白和淋巴细胞计数等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OPD机械通气病人,尽早合理地应用高能低糖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能有效地减少病人CO生成量,降低呼吸商,缩短机械通气时间,提高综合治疗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制剂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急性脑梗死的患者,随机将上述患者分为:研究组(给予肠内营养制剂)和对照组(给予自制流食)。对比(1)两组营养支持前及营养支持14天后营养指标。(2)两组营养支持前及营养支持14天后免疫指标。结果:两组营养支持前总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三项营养指标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营养支持14天后总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三项营养指标比较有差异(P0.05);两组营养支持前淋巴细胞计数、淋巴细胞百分比两项免疫指标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营养支持14天后淋巴细胞计数、淋巴细胞百分比两项免疫指标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应用肠内营养制剂,可以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营养状况,提高机体抵抗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在食管癌术后感染预防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06年10月-2010年10月,行手术治疗的150例食管癌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全肠外营养组75例,观察组:早期肠内营养组75例,将2组患者的感染发生率、吻合口瘘发生率及术后1、37、d的血清hs-CRP、清蛋白、前清蛋白、淋巴细胞计数、E-SLT、sCD14水平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感染发生率、吻合口瘘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1 d两组血清hs-CRP、清蛋白、前清蛋白、淋巴细胞计数、E-SLT、sCD14水平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 d及7 d的观察组血清hs-CRP、淋巴细胞计数、E-SLT、sCD14水平低于对照组,清蛋白、前清蛋白高于对照组(均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肠内营养对于预防食管癌术后感染有较大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脑梗死患者的肝功能指标与凝血功能指标间存在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天津市环湖医院收治的经检查确诊为脑梗死伴肝损害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脑梗死不伴肝损害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采集所有受试者的外周血标本,分别对两组的肝功能指标及凝血功能指标进行测定和比较,并对脑梗死患者肝功能和凝血功能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观察组肝功能指标中TP和ALB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凝血功能指标中FIB水平低于对照组,PT、APTT和TT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患者AST和ALT与PT、APTT、FIB具有相关性,TP与APTT具有相关性,ALB与PT、APTT、FIB、TT具有相关性(均|r|>0.3,均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肝功能与凝血功能之间存在相关性,可能和脑梗死患者体内肝脏的蛋白合成功能发生改变有关,需要进一步的研究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12.
何美霞  吴颉 《现代医院》2008,8(5):70-71
目的探讨老年脑梗塞患者血中C-反应蛋白(CRP)、一氧化氮(NO)含量变化与脑梗塞发生的关系。方法分别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和硝酸还原酶法测定CRP和NO含量。结果脑梗塞组CRP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脑梗塞NO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NO与CRP含量呈负相关(r=-0.66,p<0.01)。结论血中CRP、NO含量与脑梗塞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结直肠癌围手术期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病人围手术期使用肠内营养(EN)制剂进行术前肠道准备及术后早期EN支持的可行性和效果.方法:结、直肠癌择期手术病人42例,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EN组)21例,术前3 d口服能全力作术前肠道准备,术后12~24 h开始以能全力进行早期EN支持;对照组(传统方法组)21例,术前采用传统的半流食-流食-禁食补液方法进行肠道准备,术后给予禁食、输液-流食-半流食过渡.比较两组手术前日晚清洁洗肠的次数、肠道的清洁程度、术后肛门或造口排气的时间以及手术前后出现腹胀、腹痛、恶心、呕吐、腹泻、乏力等不良反应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分别记录并比较肠道准备前(术前3 d)、手术当天清晨(手术前)、营养支持结束时(术后第8 d)的体重、血总淋巴细胞计数(LY)、血红蛋白(Hb)、总蛋白(TP)、清蛋白(ALB) 及前清蛋白(PA)等.结果:两组肠道清洁度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手术前日晚清洁洗肠的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术后肛门或造口排气的时间明显较对照组提前(P<0.05);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手术当天LY、PA均高于对照组(P<0.05),并且较术前3 d时明显升高(P<0.05);营养支持结束时的LY、Hb、TP、ALB及PA均高于对照组(P<0.05),并且较术前及术前3 d均无明显差异(P>0.05),而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结论:结、直肠癌病人术前用EN制剂行肠道准备效果好.术后早期EN,能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改善营养状况和细胞免疫功能,减少不良反应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急性大面积脑梗死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与血清CRP水平的相关性,评估CRP在急性大面积脑梗死的预后及并发MODS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50例对照者(对照组)和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1周内的血清CRP水平,其中急性脑梗死未并发MODS患者30例(急性脑梗死组),大面积脑梗死并发MODS患者20例(大面积脑梗死并发MODS组).结果 (1)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中48例(96%)血清CRP水平≥5 mg/L,对照组50例中3例(6%)血清CRP水平≥5 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 5).(2)急性脑梗死组和大面积脑梗死并发MODS组血清CRP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大面积脑梗死并发MODS组血清CRP水平与急性脑梗死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3)血清CRP水平<25 mg/L时,急性脑梗死并发MODS的发生率为0;血清CRP水平>/25 mg/L时,随着血清CRP水平的升高,急性脑梗死并发MODS的发生率增高.结论 血清CRP水平与病情的严重程度和MODS的发生率呈正相关,血清CRP水平是判断大面积脑梗死预后并发MODS的一个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慢性肾衰 (CRF)患者C反应蛋白 (CRP)水平对其促红细胞生成素 (EPO)的影响。方法 将CRF贫血患者根据CRP浓度分为CRP >10mg/L组和CRP <10mg/L组 ,用免疫学方法和生化检测技术测定 3 8例CRF贫血患者EPO ,血色素 (Hb) ,白蛋白 (Alb) ,血清铁 (Fe)等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与处理。结果 将CRP >10mg/L组与CRP <10mg/L组进行比较 ,显示CRP >10mg/L肾性贫血患者的EPO水平相对较低并且CRP的浓度与血清Alb ,Fe水平呈负相关。结论 急性炎性蛋白CRP对EPO水平及其反应性有明显的干预作用 ,它可以作为CRF贫血患者EPO反应性的预测指标从一侧面判断不同CRF患者贫血纠正的难易程度 ,为发掘改善CRF贫血的正确途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胡艳雪  范永新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9):2375-2376,2379
目的探讨监测老年脑梗死患者血清CRP、IL-6、TNF-α、TK、EAI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老年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有可比性的老年健康体检者56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抽取前者治疗前后及后者肘静脉血,检测血清CRP、IL-6、TNF-α、TK、EAI,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入院早期CRP、IL-6、TNF-α、TK、EAI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P﹤0.05);经过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CRP、IL-6、TNF-α、TK、EAI略高于对照组,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没有可比性(P﹥0.05);随着梗死面积及轻度神经功能缺损的加重,脑梗死患者血清CRP、IL-6、TNF-α含量明显提高,相同评价指标内,不同程度脑梗之间差异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监测血清CRP、IL-6、TNF-α、TK、EAI,对老年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诊断有着积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C反应蛋白(CRP)对其病情和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测定9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观察组)和45例健康对照者(对照组)血清NSE和CRP水平,并分析观察组NSE和CRP水平与神经功能损害程度及梗死部位的关系.结果 观察组血清NSE和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重型者NSE和CRP水平[(35.63±7.12)μg/L、(13.82±3.57)mg/L]显著高于轻、中型者[分别为(17.24±5.32)μg/L、(5.61±2.35)mg/L和(26.08±5.91)μg/L、(9.07±2.14)mg/L](P<0.01).不同梗死部位患者血清NSE、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NSE和CRP是反映脑内神经元损伤或坏死的客观指标,可作为脑梗死早期判断病情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慢性微炎症状态对血透患者静脉补铁后体内铁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48例维持性血透患者,静脉补充铁剂(科莫非),每次100 mg稀释后静脉滴注,每周2次,共10次,观察8周,根据C反应蛋白(CRP)值分为2组:CRP增高组(n=26)和CRP降低组(n=22),观察治疗前后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血清铁蛋白(SF)、血清总铁结合力(TIBC)及常规生化指标、Kt/V.结果经补铁后CRP增高组Hib、HCT升高程度明显低于CRP降低组(P<0.05),而CRP增高组SF(11.68±3.63μmol/L)明显高于CRP降低组(7.34±2.12 μmol/L),CRP降低组TIBC(68.34±12.16μmol/L)下降显著高于CRP增高组(51.16±9.83 μmol/L).结论研究表明慢性炎症状态下维持性血透患者对铁剂治疗反应降低,但易于发生高铁蛋白血症,导致体内铁堆积.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细菌性感染患者的血清中铁、铁蛋白、C-反应蛋白和血红蛋白浓度的改变的意义。方法:对细菌性感染患者的血清铁、铁蛋白、C-反应蛋白和血红蛋白进行检测,并把结果与对照组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细菌性感染患者的血清中这四项测定值与对照组比较,血清铁明显降低(P<0.01);铁蛋白明显升高(P<0.05);C-反应蛋白明显升高(P<0.01);血红蛋白浓度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血清铁浓度降低、铁蛋白浓度升高与C-反应蛋白浓度升高一样,可作为患者细菌感染的辅助诊断指标,而血红蛋白浓度的改变与细菌感染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肠内营养对卒中后进食困难老年患者营养状况改善及并发症预防的作用,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指导.方法 82例卒中后进食困难老年患者根据入院时间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给予肠外营养,治疗组41例给予肠内营养.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第3周测量患者三头肌皮褶厚度(TSF)、上臂肌围(AMC),检测血清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总蛋白(TP)、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和空腹血糖(FPG)水平,并进行比较,观察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第3周,对照组TSF、AMC、Hb、ALB、TP、HDLC、LDL-C、TG、TC、FPG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上述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第3周TSF、AMC、Hb、ALB、TP、HDL-C、LDL-C、TG、TC、FPG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肺部感染19例,肠源性感染3例,褥疮2例,泌尿系统感染8例,总感染率78.0%(32/41);治疗组肺部感染11例,泌尿系统感染3例,褥疮1例,总感染率36.6%(15/41),两组总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肠内营养有利于卒中后进食困难老年患者营养状况的改善,并可大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最终提高生存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