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正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40岁;因突发左侧肢体活动受限2 h入院。患者3岁时确诊为法洛四联症。既往无颅脑损伤、脑出血病史。入院时体格检查:体温37.1℃,脉搏98次/min,呼吸22次/min,血压130/90 mm Hg;神志清楚,言语欠流利;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间接对光反射灵敏;左侧鼻唇沟变浅,左侧肢体肌张力低,右侧正常,左侧肢体肌力0级,右侧肢体肌力5  相似文献   

2.
我们近年遇到瘤卒中2例,现报告如下。例1,朱××,男,63岁,因左侧肢体麻木、无力一个月,逐浙加重于1985年5月17日入院。查体:神清语明,左侧鼻唇沟浅,伸舌偏左。左侧肢体肌力Ⅲ级,左侧腱反射较对侧活跃,左侧Chaddock氏征(±)。诊为脑血栓形成,给与扩血管治疗,病情逐浙增重。6月8日头痛、恶心、呕吐,左侧肢体肌力0级,Babinski氏征( )。疑为梗塞后继发脑出血,给予止血、脱水治疗,无  相似文献   

3.
纯感觉性卒中是腔隙性脑梗塞(Lacunar infarction)的一种类型,临床上很少见。现将我科收治的2例报告如下, 病历摘要例1,杨某,男性,60岁,住院号25534,因左侧肢体麻木一日于1986年7月3日入院。该患于入院当日晨起后自觉左侧肢体麻木、僵硬感,当时无肢体无力,也无头痛、头迷及恶心、呕吐。既往高血压病史六年,血压经常波动在200/120mmHg上下。查体:BP200/110mmHg,T36.4℃。意识清,言语流利,步态稳健无异常。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正常,双侧视野无缺损。双侧眼底:视乳头边界清,动脉变细反光强,动静脉交叉  相似文献   

4.
1病例介绍患者女性,78岁,主因“突发左侧肢体无力3天”于2016年10月31日收入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入院查体:嗜睡,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双侧对光反射迟钝,伸舌左偏,露齿左侧口角下垂,颈部无抵抗,气管居中,颈静脉无怒张,心率83次/分,律齐,右侧肢体肌力正常,左上肢肌力1级,左下肢肌力2级,生理反射存在,Babinski征左侧(+),右侧(-)。急诊头颅CT检查显示:右侧放射冠区脑出血,脑室积血,多发脑梗死,脑白质疏松,脑萎缩(图1A)。  相似文献   

5.
我院在一九八六年十二月——一九八七年二月共收治五例大面积脑梗塞病人,其中1例二十八天基本全愈出院,3例平均五十一天好转出院,1例住院第三天死亡,死亡率20%。病例报告例1,男性,48岁,因突然头痛、呕吐、左侧肢体活动不灵三天于八七年二月二十七日入院。既往:风心病、心房纤颤八年。血压120/80mmHg,脉搏强弱不等,嗜睡状态,言语欠清,双侧眼球活动自如,双侧瞳孔2.5mm,光反应迟钝,双侧眼底视乳头界限清楚,动脉细,反光强,左侧鼻唇沟浅,伸舌不能,左面部感觉迟钝,颈部有轻度抵抗,左侧肢体全瘫,肌张力低,左侧肢体腱反射减弱,肢体感觉迟钝,左侧Babinski(+),Chaddock(+),尿失禁。发病第三天做头部CT:右侧  相似文献   

6.
1 病例报告  例 1 女 ,62岁。因发作性左侧肢体麻木、无力 3h ,于 2 0 0 0年 7月 2 0日入院。患者 3h前活动突然出现左侧肢体麻木、无力 ,持续约 10min自行缓解。无头痛、呕吐。以后又有 2次类似发作。既往有高血压病史 10年。查体 :T3 6 2℃ ,P70次 /分 ,R2 0次 /分 ,BP2 2 /12kPa。神志清楚。颅脑神经 (-) ,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四肢腱反射 (+ + )。病理征 (-)。发病次日行颅脑CT检查示 :右基底节区出血 (量约 3ml)。按“脑出血”治疗 2 0d痊愈出院。  例 2 男 ,68岁。因左侧肢体无力 10h ,加重 2h于 2 0 0 …  相似文献   

7.
1病例报告例1男,62岁。因阵发性左面部抽搐3月,门诊给予对症治疗无效,并向左侧肢体扩展,于1998-11-25入院。查体:T36·8℃,BP 126/74mmHg,心律齐,HR 80/min,无杂音,两肺呼吸音清晰。左侧肢体肌力稍弱,浅反射消失,深反射减弱。血常规、心肺透视、心电图均无异常。脑电图示右半球  相似文献   

8.
作者首次报告2例桥脑出血及中脑梗塞引起的手一口一足综合征(cheiro-oral-pedal syndrome),CT 及MRI 证实病变位于内侧丘系及三叉神经腹侧次级上行束。例1,81岁女性,突然左偏瘫,头痛及构音障碍而入院。血压160/90mmHg。意识清楚,有构音障碍,舌微偏左,左侧偏瘫,双侧掌颏反射阳性,左侧口周、前臂远端和下肢远端感觉异常及减退。  相似文献   

9.
我们遇到2例产后上矢状窦血栓形成,被误诊为脑出血和产后子痫,后经 CT 检查证实并治愈,报告如下:例1,35岁,5天前分娩时出血较多,6小时前突然言语不清,右侧肢体活动不灵,呕吐,抽风,小便失禁,神志不清,于1987年6月26日以脑出血收入院。查体:血压20/14kPa,贫血貌,中度昏迷,瞳孔直径左侧5mm,右侧3mm,对光反射迟钝,眼底视乳头边界清楚,静脉增粗,口角歪向左侧,无项强,右侧上下肢瘫痪,跌落试验( ),肌张力低,双侧 Babinski 氏征( )。化验检查:血红蛋白43g/L,白细胞4.8×  相似文献   

10.
我院自1989年8月以来,采用锥颅血肿碎吸方法治疗高血压脑出血,遇一例伴发再出血。患者男,60岁,因左侧肢体活动障碍2天入院。体检:BP24/16kPa,R20次。精神萎糜,表情淡漠,反应迟钝,双侧瞳孔正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颈有抵抗,左侧肢体偏瘫,肌力0级,左巴氏征阳性。头颅CT扫描示:右基底节区出血(壳核),出血量约80ml。  相似文献   

11.
例1女,24岁。因头痛、呕吐1d伴左侧肢体无力,于2004年7月16日入院。体格检查:血压124/72m m H g(1m m H g=0.133kPa),嗜睡,左侧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伸舌向左偏,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四肢肌张力正常,左侧肢体肌力3级,左侧浅反射阳性,腱反射(++),Babinsky征阳性。第二性征发育正常。头部CT检查显示,右侧基底节区出血灶5cm×4cm×4cm,密度欠均匀,中线结构略向左移位。临床诊断为自发性脑出血;脑动静脉畸形。遂即在全身麻醉下行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手术,术中可见血肿呈混杂密度,有新鲜及陈旧性出血,并有血凝块,清除血肿后见颞侧…  相似文献   

12.
<正>例1 孙某女 70岁 主因右侧肢体活动不利伴语言蹇涩8小时。于2000年9月入院。患者患高血压10年,间断服用降压药,平素血压维持在160-170/100-110mmHg。查:神清,不完全运动性失语,右鼻唇沟变浅,口角左斜,心肺腹查体无异常,右侧肢体肌力Ⅱ级,肌张力正常,生理反射正常,右巴氏征(+)。余查体无异常。既往无肝肾功能不全及消化道溃疡等疾病。辅助检查:头颅CT:左侧基底节区脑梗塞;血  相似文献   

13.
414例脑梗塞和脑出血3—6年的随访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414例脑梗塞及脑出血患者进行了3-6年的随访(出院后每年1次)。运用寿命表方法、时序检验法和秩和检验法计算其积累显著好转率,累积病理反射消失率,累积生存率和累积复发率。随访3年末脑梗塞的好韧经为81.98%,脑出血为89.87%。4年末病理反射消失率脑梗塞为52.59%,脑出血为54.75%。6年末脑梗塞的生存率为58.67%,脑出血为53.36%。6年末脑梗塞的复发率为49.49%,脑出血为49.81%。  相似文献   

14.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71岁。类风湿性关节炎病史2年半。1年半前出现发作性左侧肢体无力和言语不清,此后又出现双手颤动。半年前出现持续性左侧肢体无力和言语不清。查体:双手指屈曲畸形,小关节肿胀。双下肢浮肿。患者反应迟钝,言语欠清。脑神经检查未见异常。四肢痛、触觉正常,双膝关节以下音叉振动觉减弱。左上下肢力Ⅳ级,双手意向性震颤。左上肢腱反射较右侧活跃,左侧膝腱反射未引出,右侧膝腱反射减弱,双侧跟腱反射减弱。左侧下肢病理反射阳性。无脑膜刺激征。实验室检查:血沉89mm/h(正常<15mm/h)、血清类风湿因子54·3U/ml(正常0~30·0U/ml…  相似文献   

15.
小脑梗塞的手术治疗23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小脑梗塞的方法。方法应用侧脑室外引流及枕下开颅减压术治疗小脑梗塞病人23例。结果全组无1例死亡。1年后随访,13例治愈,6例生活自理,3例左侧肢体偏瘫,1例失访。结论侧脑室外引流加枕下开颅减压术是治疗中、晚期大面积小脑梗塞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1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78岁,因头痛、头晕伴左侧肢体无力8 d于2002年8月28日入院 有长期体表真菌感染病史4年,无恶心、呕吐,无肢体抽搐及其它不适.无外伤史及高血压痛史,查体生命体征正常,头皮及四肢真菌感染,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直径2 5 mm,颈软,四肢肌张力正常,左上肢肌力3级,左下肢肌力4级.右侧肢体肌力5级.左侧腹壁反射、提睾反射减退,左侧肱二、三头肌腱反射、膝腱、跟腱反射均活跃,右侧正常 左侧巴彬斯基征阳性。头颅CT及MRI检查提示:右顶叶震性占位性病变,丧壁厚度不均,并见壁结节。CT增强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性,52岁.因左侧肢体活动障碍4h,意识障碍30min,于2008年3月19日入我院治疗.患者入院时体温36.8℃,脉搏90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60/100amHg(1mmHg=0.133kPa).浅昏迷,呼之不应;瞳孔左:右:2mm:3mm,对光反射迟钝;左侧鼻唇沟浅.右侧肢体痛觉定位,左侧肢体屈曲;左侧Babinski征阳性;心脏、肺部和腹部无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18.
我院收治5例以脑梗塞形式起病的脑肿瘤,现报告如下:例1:女,70岁。头痛、左侧肢体活动不灵10天入院。无呕吐及抽搐,无高血压病史。“慢性支气管炎”史5年。查体:血压18.7/10.7KPa。神志清,言语欠流利,左侧肢体偏瘫,肌力3级,左侧 Babinski 氏征( )。拟诊为脑血栓形成。但入院后病人咳嗽、发热,体温37.8℃。常规拍胸片:支气管肺癌。CT 检查:颅内占位性病变,转移癌的可能性大。例2:女,71岁。右下肢活动不灵半个月入院:无高血压病史,但近2年来时有咳嗽,无咯血史。查体:神志清,言语欠流利  相似文献   

19.
烟雾病3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病例报告烟雾病(moyamoya病)由日本医生首先发现并描述。临床表现:头痛、脑梗塞、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癫痫、TIA发作等。由于DSA的问世,本病的诊断率大大提高。作者报告3例并文献复习,对本病的临床、病因、发病机理、DSA征象作探讨。例1,男,42岁,教师,因头晕、左侧肢体无力1月伴言语不清1天于1996年12月12日入院。其弟30岁患蛛网膜下腔出血、治愈。既往无高血压及糖尿病史。查体:双瞳孔0.2cm,对光反射(+),左鼻唇沟变浅,伸舌居中,左侧上肢近端肌力Ⅳ°,远端肌力Ⅲ°,Hoffmann征(-),左下肢近端肌力Ⅵ°,远…  相似文献   

20.
外伤性脑梗塞较少见。我院自1989年3月至1991年9月共收治2例经CT证实的外伤性脑梗塞病人,治疗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例1:男,4岁。1天前自1米高墙上跌下,头部着地,当即昏迷5分钟,醒后头痛,恶心,呕吐1次。伤后1小时发现左侧肢体不能活动而入我院。入院查体:神清语利,双瞳孔等大圆形,对光反应灵敏,左侧鼻唇沟变浅,颈无抵抗,右侧肢体肌力Ⅴ级,左侧肢体肌力0级,肌张力增高,Babinski征(+)。颅骨平片阴性。头部CT示:右侧基底节区可见1.O×1.2cm低密度区,CT值14Hu,中线结构无移位。临床诊断:外伤性脑梗塞。经用复方丹参、右旋醣酐、脑活素等,结合功能练习,病人于2个月后左上肢肌力Ⅳ级,左下肢肌力Ⅴ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