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胸骨肿瘤是一种少见疾病,目前国内有关文献报道不多。我院对9例胸骨肿瘤患者行扩大切除术,并同期行自体髂骨植骨胸骨成形术,均获得了成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胸骨肿瘤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胸骨肿瘤CT表现,探讨CT诊断胸骨肿瘤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分析1993年8月-2000年5月11例经手术或病理证实的胸骨肿瘤CT表现特点。结果:胸骨原发肿瘤6例,软骨肉瘤4例。软骨瘤,骨软骨瘤各1例;转移瘤5例,分别来源于肺癌2例,甲状腺癌,胃癌,恶性胸腺瘤各1例。转移瘤表现为溶骨性骨质破坏,可突破骨皮质侵犯周围组织;软骨瘤,骨软骨瘤均呈膨胀性生长,并见不同形式钙化或骨化,可压迫推移邻近器官;软骨肉瘤则为膨胀性骨质破坏,亦见各种钙化,可破坏骨皮质形成软组织肿块。结论:胸骨肿瘤CT扫描可明确病变部位,范围及其特点,结合临床初步判断肿瘤良恶性,为术前诊断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帮助,但准确判断肿瘤良恶性有一定限度。  相似文献   

3.
肝尾叶肿瘤的切除,从简单的局部切除到复杂的单独肝全尾叶切除,从肿瘤侵犯肝后下腔静脉,需切除部分肝后下腔静脉壁,到侵犯多根主肝静脉根需联合半肝或扩大半肝切除,在手术方法和手术复杂性上存在很大差异。1996年1月-2006年2月我科共切除主瘤灶在肝尾叶的肝脏肿瘤和肿瘤样变62例。全组无手术死亡及住院死亡,术后发生并发症6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B型超声诊断胸骨肿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B型超声诊断胸骨肿瘤王牧,高东梅,曹景芝胸骨肿瘤少见,有关超声诊断胸骨肿瘤尚未见文献报道。本文对14例胸骨肿瘤B型超声诊断报告如下。本组14例,男女各7例,年龄17~65岁,均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诊断确诊。其中原发性4例(软骨肉瘤3例、何杰金淋巴瘤1例)...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气管肿瘤指的是原发于环状软骨以下、气管隆突以上的气管肿瘤。原发性气管肿瘤临床较少见,约占呼吸系统肿瘤的1%,手术切除是主要的治疗方法。本院1982~2007年,对32例气管肿瘤成功地进行了手术切除,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护理配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贾余芳 《护士进修杂志》2011,26(18):1673-1675
目的总结胸骨肿瘤病人胸廓重建后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胸骨肿瘤患者临床资料,均给予术前心理护理、术后预防低氧血症、控制疼痛、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及胸廓形态、预防肺部感染、肺栓塞及胸骨感染、加强营养等护理。结果本组8例胸骨肿瘤病人术后除1例病人左髂骨窝切口处有少量渗液,经相关治疗后痊愈出院,其他均无并发症,未发生排斥反应,前胸壁外观良好。结论术前耐心教育和心理疏导、术后精心护理,可促进胸骨肿瘤病人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冠心病合并肺部肿瘤患者行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联合同期肺切除术的经验。方法5例冠心病合并肺部肿瘤患者,冠脉造影均为3支病变,合并左主干病变2例。胸部CT示肺部肿块均为周围型,2例位于右上肺,1例位于右中肺,2例位于左上肺。所有患者采用胸骨正中切口,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行肺切除术。结果术中搭桥2~4支,平均(3.2±0.83)支,右中肺叶切除1例,肺叶楔形切除4例。术后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间为6~12(8.8±2.3)小时,监护室停留时间为10~20(15.8±3.8)小时。3例鳞癌,1例腺癌,1例肺错构瘤。患者随访3~28个月,所有患者术后心绞痛症状消失,未有肿瘤复发。结论胸骨正中切口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联合同期肺切除术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骶骨肿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骶骨肿瘤早期不易被发现,确诊时肿瘤体积往往已经很大,惟有根治性肿瘤切除手术,才能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但术中大量失血、伤口感染以及神经功能异常等并发症发生率较高,给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带来挑战。我院1998年1月-2003年12月对61例骶骨肿瘤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并给予完善的整体护理,效果明显,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史淑英  王晶 《护理研究》2010,(1):122-123
[目的]总结胸骨肿瘤病人胸骨重建后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胸骨肿瘤病人6例,均给予术前心理护理、术后预防低氧血症、控制疼痛、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及胸廓形态、预防肺部感染及胸骨感染、加强营养等护理。[结果]本组6例胸骨肿瘤病人术后切口均I期愈合,未发生排斥反应,前胸壁外观良好。术后并发心律失常2例,胸壁浮动1例,经处理后治愈。[结论]术前耐心教育和心理疏导、术后伤口观察和精心护理可促进胸骨肿瘤病人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胸骨肿瘤病人胸骨重建后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胸骨肿瘤病人6例,均给予术前心理护理、术后预防低氧血症、控制疼痛、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及胸廓形态、预防肺部感染及胸骨感染、加强营养等护理.[结果]本组6例胸骨肿瘤病人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未发生排斥反应,前胸壁外观良好.术后并发心律失常2例,胸壁浮动1例,经处理后治愈.[结论]术前耐心教育和心理疏导、术后伤口观察和精心护理可促进胸骨肿瘤病人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1.
患者男,59岁,因间断进食后哽咽3年,加重伴进食后胸骨后疼痛1月余,胃镜提示“食管癌”收入我科。2009年2月23日在全麻下行“三切口食管癌根治术”,术中见肿瘤侵犯左下肺叶及左下肺静脉,遂行“三切口食管癌根治、左肺下叶切除、心包部分切除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索胸骨正中劈开径路理想的皮肤切口。方法 根据Brom乳房下横切口的原理。设计并采用Y形皮肤切口胸骨正中劈开法施行手术53例。其中手术切除各类前纵隔肿瘤51例。治疗双侧同时性气胸2例。结果 全组病例手术切口均Ⅰ期愈合。无胸骨感染。坏死或裂开,皮肤瘢痕纤细。隐蔽,患者易接受。结论Y形皮肤切口胸骨正中劈开法具有操作便捷,愈合牢靠,术野显露应变自如,以及符合美观需求等特点。  相似文献   

13.
气管隆凸肿瘤较为少见。因生长部位特殊,其临床表现常为喘息,易被误诊。随病情的发展易威胁生命。治疗方法中以手术切除最为有效。气管切除的长度有限,给手术带来困难。因此,保留健康的气管壁成形更为重要。本例采用裁剪式切除肿瘤,更具有保留和利用健康气管壁成形的优势,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原发性气管肿瘤指的是原发于环状软骨以下、气管隆突以上的气管肿瘤.原发性气管肿瘤临床较少见,约占呼吸系统肿瘤的1%[1], 手术切除是主要的治疗方法[2-4].本院1982~2007年,对32例气管肿瘤成功地进行了手术切除,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护理配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胸壁肿瘤、肿瘤样病变的CT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胸壁肿瘤和肿瘤样病变的CT表现,提高对胸壁肿物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的胸壁肿瘤和肿瘤样病变的CT表现,全部病例均行螺旋CT平扫,其中15例加增强扫描。结果根据胸壁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CT表现分型:位于肋骨内侧突向肺野的软组织肿块(Ⅰ型):胸膜转移瘤7例,恶性胸膜间皮瘤3例,胸膜结核2例;以肋骨、胸骨骨质破坏为主要表现的病变(Ⅱa型):肋骨、胸骨转移瘤共6例,肋骨多发性骨髓瘤、嗜酸性肉芽肿、骨纤维异常增殖症各2例;发生于肋间隙的软组织肿块(Ⅱb型):肋间神经鞘瘤2例,脂肪瘤1例;发生于肋骨、胸骨外侧胸壁软组织肿块(Ⅲ型):腋窝淋巴结转移瘤、乳腺癌各1例。结论对于胸壁肿瘤或肿瘤样病变的CT诊断,应先将其分型,再细致观察其影像学特征,从常见病变入手,逐一排除,以提高其诊断正确率。  相似文献   

16.
丘平  王正  林少霖  杨林 《新医学》2010,41(12):789-791
目的:探讨钛网用于胸骨切除后胸廓重建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10例胸骨肿瘤患者行胸骨切除后采用钛网对缺损胸骨进行重建,随访观察以评价手术效果。结果:10例患者手术均成功,患者术后前胸壁外观良好,未发生排斥反应,无呼吸循环并发症,仅2例出现轻度呼吸反常。随访至撰稿日止无死亡病例。结论:钛网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对胸廓具有有效的支撑作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巨大纵隔肿瘤切除的手术方法。方法纵隔肿瘤手术切除。结果13例顺利康复,院内死亡例,3例1—3年内复发死亡,2例失访。结论如肿瘤巨大显露欠佳,可部分切除或悬吊固定,后分块逐步取,如肿瘤侵犯主动脉等大血管,不宜强求肿瘤切除的彻底性、应视病情适时放弃根治性手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胸骨后甲状腺肿瘤切除术的巡回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胸骨后甲状腺肿瘤切除术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人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护理配合好,术后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加强胸骨后甲状腺肿瘤切除术病人的巡回护理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关胸时使用胸骨结扎带在胸腺肿瘤胸骨劈开手术中的安全性和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0年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胸外科行胸骨劈开手术的胸腺肿瘤患者34例,根据关胸时固定胸骨的材料,分为胸骨结扎带组(n=13)和钢丝组(n=21)。比较2组的固定胸骨时间、胸骨固定过程中出血量、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切口并发症等临床指标。结果:胸骨结扎带组的胸骨固定时间和胸骨固定过程中出血量明显少于钢丝组[(7.6±2.3)min vs(17.2±1.9) min,(44.0±34.0) mL vs(110.0±36.0) mL],胸骨结扎带组的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明显低于钢丝组[(2.1±1.0)分vs(4.9±1.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骨结扎带在胸腺肿瘤胸骨劈开术中对胸骨的固定可靠、安全、操作简单,并可显著缩短关胸时间,减少胸骨固定过程中出血,减轻术后疼痛。  相似文献   

20.
甲状腺肿瘤初次手术切除范围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甲状腺肿瘤再次手术原因,探讨初次手术甲状腺腺叶切除范围。方法:回顾分析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1988年1月~2003年1月收治的101例甲状腺肿瘤再次手术病人。结果:男性14例,女性87例,中位年龄41岁(18~69岁)。甲状腺肿瘤再次手术率为12.9%(101/781),肿瘤残留或复发占67.3%(68/101),初次手术病理为良性肿瘤,再次手术癌检出率为20.7%(17/82),再次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12.9%(13/101)。结论:甲状腺肿瘤初次手术腺叶切除范围不够是导致肿瘤残留或复发的主要原因,甲状腺良性肿瘤术后再次手术有较高的癌检出率,再次手术有较高的并发症发生率。建议甲状腺肿瘤初次手术行单侧腺叶 峡部切除 术中冰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