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宫颈环扎术治疗宫颈机能不全43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付玉芬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7):6736-6736
目的探讨宫颈环扎术治疗妊娠期宫颈机能不全的疗效。方法对43例孕妇合并宫颈机能不全者施行宫颈环扎术治疗,观察妊娠结局。结果孕妇手术43例中,延长妊娠至足月38例,早产4例,流产1例,胎儿成活39例。结论宫颈机能不全行宫颈环扎术可以延长孕妇的孕周,提高胎儿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宫颈环扎术治疗宫颈机能不全引起的习惯性流产和早产的临床效果。 方法 对 30 例孕 15 周~28 周因宫颈机能不全行宫颈环扎术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术后流产 3 例(10%),早产 3 例(10%),足月产 24 例(80%),新生儿存活 27 例(90%)。 结论 宫颈环扎术简单易行,安全可靠。对宫颈机能不全患者及时行宫颈环扎术,可延长宫颈机能不全患者的孕周,提高胎儿存活率,有效降低晚期流产率及早产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宫颈环扎术治疗宫颈机能不全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MMcDonald宫颈环扎术治疗宫颈机能不全45例,回顾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 45例患者中2例于孕26周时发生晚期流产,6例于孕35~36周发生早产,新生儿存活.2例因为合并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行剖宫产术,新生儿均存活.35例均在36周后拆线,均为阴道分娩,新生儿存活.结论 宫颈环扎术是治疗宫颈机能不全简易、安全、有效以及成功率高的一种手术方法,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宫颈环扎术治疗宫颈机能不全妊娠结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云  张薇 《临床医学》2010,30(7):1-3
目的探讨宫颈环扎术治疗宫颈机能不全的不同手术时间、手术时机的临床效果及妊娠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5月至2009年10月22例因宫颈机能不全行宫颈环扎术患者的不同手术时间、手术时机的临床效果及妊娠结局。结果①妊娠12~16周组13例与妊娠17~28周组9例行宫颈环扎术,两组流产、早产、足月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紧急宫颈环扎术组8例与择期宫颈环扎术组14例,流产、早产、足月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有宫颈机能不全者,应在妊娠14~16周择期行宫颈环扎术;对孕前未能诊断宫颈机能不全者,有晚期流产史或早产史的高危孕妇孕中期B超发现宫颈机能不全,行紧急宫颈环扎术,术后加强监测、防止感染亦能取得一定临床效果,降低晚期流产率及早产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宫颈机能不全行宫颈环扎术治疗的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6月对103例确诊为官颈机能不全的患者实施宫颈环扎手术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95例足月顺产和足月剖官产;3例孕28~34周早产,新生儿存活;5例晚期自然流产;3例失访.结论:宫颈环扎术治疗宫颈机能不全疗效满意,正确的护理干预是宫颈环扎手术成功的保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宫颈环扎术治疗宫颈机能不全的疗效.[方法]收集2008年11月至2012年11月宫颈机能不全者52例,30例行宫颈环扎术(环扎组),22例拒绝手术(非环扎组)仅予卧床等保胎治疗.比较两组妊娠结局等各项指标.[结果]环扎组与非环扎组除早产率外,足月妊娠率,流产率及新生儿成活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环扎组中20例在妊娠14~16周、10例在妊娠17~28周行宫颈环扎术,两个时间段孕妇流产、早产、足月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机能不全行宫颈环扎术可延长孕妇的孕周,提高胎儿的成活率;对有宫颈机能不全者,在妊娠14~16周择期行宫颈环扎术较佳.  相似文献   

7.
宫颈环扎术治疗宫颈机能不全32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评价应用宫颈环扎术治疗宫颈机能不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McDonald法于孕12~18周行宫颈内口环扎术32例,观察术后妊娠情况.结果 32例患者有18例于预产期前1~2.周拆线,均自然分娩;6例孕33~35周先兆早产,经保胎治疗无效,拆线后自然分娩,胎儿存活;6例于临产时拆线;2例因孕22周有宫缩后就诊,拆线后自然流产2死胎.经随访共得活产儿30个.结论 本研究提示宫颈环扎术于孕12~18周治疗宫颈机能不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宫颈功能不全的临床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因宫颈功能不全行宫颈环扎术17例患者的妊娠结局.结果 17例患者中,15例足月分娩,2例早产,新生儿均存活.结论 宫颈功能不全患者行宫颈环扎术,手术创伤小,术程短,恢复快,可延长孕周,提高新生儿存活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妊娠期宫颈机能不全行宫颈环扎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31例患者于手术全程实施心理护理;术前做好生活护理、用药观察、常规手术准备;术后加强生活护理、饮食护理、用药观察,监护患者和胎儿的情况,预防术后感染,提供个体化的出院指导.结果:28例孕足月并经阴道自然分娩.1例超过预产期,因巨大儿行剖宫产.1例孕35周,因胎膜早破早产.1例曾流产2次,第3次为双胎妊娠,行宫颈环扎术,6个多月时因羊水过多、子宫张力过大,突然破膜流产;第4次为单胎,行宫颈环扎术后于孕34周早产一活女婴.结论:对妊娠期宫颈机能不全行宫颈环扎术的患者进行精心的围术期护理对延长妊娠时间、提高胎儿成活率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孕期行择期宫颈环扎术手术时间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广东省9家医院宫颈机能不全病例共554例,其中孕期行择期宫颈环扎术112例,分别比较13~16周、16~26周及14~18周手术组与其他孕周行宫颈环扎手术的妊娠结局。结果 13~16周手术组足月分娩率(56.9%)高于16周以上组(44.3%)(χ~2=3.834,P=0.039),晚期流产率(17.6%)低于16周以上组(31.1%)(χ~2=6.019,P=0.014);16~26周及14~18周手术组与其他孕周手术组相比,足月分娩率、早产率、晚期流产率及新生儿平均体重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妊娠13~16周行择期宫颈环扎术能有效增加足月分娩率、减少晚期流产率。  相似文献   

11.
宫颈环扎术治疗宫颈机能不全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宫颈环扎术治疗宫颈机能不全的疗效。方法:分析1996年1月—2009年12月79例因宫颈机能不全行宫颈环扎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79例宫颈机能不全患者中76例获得活婴,3例失败,手术总成功率为96.20%。其中26例行选择性宫颈环扎术,成功25例,失败1例。44例行治疗性宫颈环扎术,无一例失败。9例行急诊宫颈环扎术,成功7例,失败2例,成功率为77.78%,明显低于非急诊宫颈环扎术的成功率(96.15%)。(2)与孕20周后相比,孕20周前行选择性环扎术者妊娠天数和新生儿出生体质量明显增加(261.83±9.89d比243.64±26.04d;3106.67±423.14g比2550.36±792.68g)。(3)在治疗性宫颈环扎组和选择性环扎术组中,有3次以上流产史者宫颈环扎后分娩时妊娠天数和新生儿出生体质量明显高于流产次数少于3次者(261.50±10.97d比237.10±27.05d;3025.00±524.81g比2458.50±818.63g)。结论:宫颈环扎术治疗宫颈机能不全疗效肯定;急诊宫颈环扎术是可行的,它可以明显改善宫颈机能不全患者的预后;在孕20周前行选择性环扎术可以明显增长分娩孕周和增加新生儿出生体质量;无论是选择性还是治疗性宫颈环扎,流产3次以上的患者更能从手术中获益。  相似文献   

12.
郑淑婕 《临床医学》2009,29(3):81-82
目的通过对习惯性流产和早产患者行宫颈环扎术进行临床分析,探讨宫颈内口环扎术治疗孕中期宫颈机能不全的疗效,分析影响手术成功率的相关因素。方法对我院2002年12月至2008年9月收治的宫颈机能不全患者行宫颈环扎术32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2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流产3例,早产5例,足月产24例,32例中无一例发生并发症,无一例发生感染。结论宫颈环扎术手术操作简单易行,安全可靠,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术后新生儿存活率高,对宫颈机能不全患者适时实行宫颈内口环扎术,对挽救1次不可避免的胎儿损失,提高妊娠成功率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治疗方法。孕13—19周手术效果较好,术前诊断明确、适应证掌握得当、手术缝合水平及术后的相关治疗和护理也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7):1291-1292
探讨宫颈机能不全造成的早产临产患者应用紧急宫颈环扎术进行治疗的效果。选择48例因宫颈机能不全而造成早产临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18例给予硫酸镁保胎治疗,观察组30例实行紧急宫颈环扎术联合硫酸镁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观察组入院平均孕周为(22.58±5.86)w,保胎天数平均52d,4例患者在32w前分娩,8例超过37w分娩。对照组入院平均孕周为(21.35±6.12)w,保胎天数平均10d,2例患者在32~34w分娩,其余患者均在未到32w即早产或晚期流产。两组结果周分娩率二者明显不同,观察组保胎天数延长,34w后分娩率增加,早产率降低,P0.05。利用McDonald缝合法实施紧急宫颈环扎术联合宫缩抑制剂进行保胎治疗,可以有效提高早产儿的存活率,有效减少发生围生儿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宫颈机能不全病人行宫颈环扎术的术后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宫颈机能不全病人行宫颈环扎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人1例孕27周自然流产;6例继续妊娠,1例行剖宫产术,5例阴道分娩,分娩时间为37周~41周,新生儿均存活.[结论]加强宫颈机能不全病人行宫颈环扎术的术后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中孕早期阴道置水囊结合腹部B超检测宫颈机能不全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择中孕14~19周的孕妇45例,通过阴道置水囊暴露宫颈结合腹部B超监测宫颈各径线,对诊断宫颈机能不全者收住入院,予宫颈环扎术,随访受检者孕期、分娩情况.结果 超声诊断宫颈机能正常或不全后行宫颈环扎术者无晚期自然流产发生,初次妊娠与再次妊娠者足月分娩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孕早期阴道置水囊结合腹部B超检测宫颈机能可早期发现宫颈机能不全,为临床早诊断、早治疗提供依据;宫颈机能不全的发生与流产次数相关;对初孕曾发生过无痛性晚期流产、早产者再妊娠时应警惕宫颈机能不全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正宫颈机能不全是造成晚期流产和早产的主要原因之一。据统计,宫颈机能不全病人早产率高出非宫颈机能不全者3.3倍,占全部早产的8%~9%,占自然早产的40%~50%,占胎膜早破的20%~30%~([1])。通过宫颈环扎术修复并建立正常的宫颈内口形态和功能是治疗宫颈机能不全的有效方法~([2])。2016年5月我院收治1例因胎膜早破流产1次,再次妊娠后因宫颈机能不全行宫颈环扎术,于孕33+4周感下腹坠胀诊断先兆早  相似文献   

17.
贺芳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22):2898-2898,2909
目的总结妊娠期宫颈机能不全患者行宫颈环扎术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和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16例妊娠期宫颈机能不全行宫颈环扎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6例患者均维持妊娠至34周以上,且母婴健康,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宫颈环扎术是治疗宫颈机能不全的有效方法。良好的围手术期护理是手术成功的保障,能达到有效延长孕龄和提高胎儿存活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抽取82例宫颈机能不全患者病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非手术方式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宫颈环扎术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胎儿流产率、早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足月生产率和胎儿存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在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应用宫颈环扎术对宫颈机能不全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9.
对16例妊娠合并宫颈机能不全的患者行宫颈环扎术,在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及术前准备;术中操作严格遵守无菌原则,并对患者进行心理支持;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合理用药,监护胎儿情况,做好饮食护理、病室管理及活动指导,预防感染及便秘,并进行出院指导。结果1例孕36^+0周发生早产;1例孕37周发生胎膜早破;14例38~39^+1周分娩并母子平安。认为对妊娠合并宫颈机能不全行宫颈环扎术的患者进行精心的围术期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孕期经阴道宫颈环扎术治疗宫颈机能不全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在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50例宫颈机能不全患者进行临床研究,针对这些患者均使用经阴道宫颈环扎术进行治疗,观察患者临床效果,主要包括阴道分娩、剖宫产、早产、死亡、手术成功、胎儿成活等方面。结果:50例患者手术成功率为96.00%,胎儿存活率为90.00%。结论:患者妊娠是否能够成功,与宫颈长度存在紧密联系。当妇女怀孕13~18周之后,对于宫颈机能不全的患者,为其实施宫颈环扎术进行治疗,能够有效帮助患者延长孕周,并且能够进一步增加胎儿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