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目的:比较电灼治疗前后女性生殖道湿疣的免疫状态变化,了解患者其免疫功能在湿疣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技术及比浊法对45例生殖湿疣及30例正常妇女的血淋巴细胞亚群及血清免疫球蛋白和补体进行检测。结果:湿疣者CD3,CD4,CD/8及IgA,C3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治疗后无和昨发者12例的5项指标比治疗前升高,而复发者33例则无变化。结论:免疫功能在湿疣的发生发展中起关键作用,电灼等治疗可刺激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自体瘤苗回植对恶性黑色素瘤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用S-P一步法及免疫浊度法分别检测30例恶性黑色素瘤患者自体瘤苗回植前后NK细胞活性、CD3、CD4、CD8、CD4/CD8及IgA、IgG、IgM的水平,并比较其变化。结果:治疗后NK细胞活性、CD3、CD4、CD4/CD8及IgG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而CD8、IgA、IgM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自体瘤苗回植后  相似文献   

3.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和免疫球蛋白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42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及单项免疫扩散法,分别对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免疫球蛋白进行了检测,并对其中8例重症者皮质激素治疗前上述两项指标进行了对比 观察。结果表明: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CD3无明显变化,CD8阳性细胞比便增加,CD4/CD8下降,免疫球收白IgG、IgA含量明显增高,IgM则无明显变化;皮质激素治疗病情缓解后CD3明显增加,CD4CD8无明显变化,CA4/CD8比值有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慢性肺心病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活性及红细胞免疫功能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测定30例肺心病患者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活性及红细胞免疫功能,并与25例正常人对照。结果:肺心病患者急性发作期CD3、CD4、CD4/CD8比值、C3bRR及NK细胞活性均明显低于正常人(P〈0.01),CD8则明显高于正常人(P〈0.01),肺心病伴明显缺氧和高碳酸血症者变化最明显。  相似文献   

5.
胸腺素治疗难治性肺结核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难治性肺结核28例随机均等分为胸腺素化疗组,和单纯化疗组,治疗前两组T细胞亚群CD3,CD4,CD4/CD8比值均低于正常健康人。而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治疗后胸腺素化疗组CD3,CD4,CD4/CD5比值明显上升,临床指标好转率明显提高,与单纯化疗组比较差异均有极显著性,提示胸腺素联合化疗能提高细胞免疫功能及抗结核治疗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重组干扰素γ预防尖锐湿疣复发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干扰素-γ(IFN-γ)对预防尖锐湿疣(CA)复发的效果。方法收集了76例确诊为CA的患者,排除伴有自身免疫性疾病和其它过敏性疾病、严重的系统性疾病、其他病毒感染性疾病、1年内免疫增强剂或免疫抑制剂的患访6个月。治疗组在电灼前及治疗后均用APAAP法检测患者的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结果治疗组的复率为15.8%,对照组的复发率为36.8%;治疗组6个月内未复发的32例患  相似文献   

7.
目的 为了解CD3AK细胞对妇科恶性肿瘤病人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利用自行研制的CD3,AK细胞的治疗恶性肿瘤39例,观察病人T细胞亚群和SIL-2R水平的变化。结果 经CD3AK细胞治疗后的病人外周血CD3、CD4、CD8,CD4/CD8比值均明显增高,SIL-2R水平降低。结论 CD3AK细胞能提高病人的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8.
肾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变化的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流式细胞计对20例肾癌患者及40例正常对照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型、NK细胞及mIL-2R进行了定量检测,并将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变化与肾癌临床分期、病理类型及手术前后比较。结果:(1)肾癌组除CD8增高外各项免疫指标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2)晚期肾癌各项免疫指标与正常对照均有显著差别,除CD3,NK无明显变化外,其他各项免疫指标均与早期肾癌组有显著差别;(3)肾癌各分型之间细胞免疫功能无明显差别;(4)与术前相比,术后患者外周血CD3、CD4、NK细胞和mIL-2R均明显升高,CD8则明显降低。结果提示:(1)肾癌患者的细胞免疫力功能受到抑制。并随病情的进展、肿瘤的转移而进一步加剧;(2)外周血CD4/CD8比值、mIL-2R等可评估肾癌患者的病情程度和预后;(3)手术切除原发灶可部分恢复肾癌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了进一步了解艾滋病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情况。方法:随机选择30例艾滋病患者,取空腹外周血经FACS计数系统处理,检测CD+3、CD+4、CD+8T淋巴细胞的绝对值及CD+4/CD+8比值,并与正常值进行比较。结果:艾滋病患者的CD+3、CD+4与正常值比较显著减少(P<0.005),CD+4与正常值比较无明显变化。CD+4/CD+8与正常值比较显著减少(P<0.005),在30例患者中CD+4正常者3例(占10%),CD+4低于正常值者27例(占90%),CD+4最高者为78.3/mm3,最低者为4/mm3。结论:艾滋病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主要变化是CD+4T淋巴细胞绝对值明显减少。艾滋病患者CD+4绝对值的差异是很大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从中西医病、证结合及治疗探讨老年脑血管病患者的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采用荧光免疫法检测129例老年脑血管病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脑梗塞和脑出血患者的T淋巴细胞亚群均表现为CD+3降低、CD+8升高、CD+4/CD+8降低,与正常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而脑梗塞组的CD+3降低比脑出血更明显(P<005)。并且,脑梗塞组虚实夹杂证以CD+3、CD+4降低为主,脑出血组以CD+8升高、CD+4/CD+8降低为主(P<001,P<005)。通过脑梗通治疗脑梗塞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并与川芎嗪对照,发现脑梗通对降低两证型组的CD+8、升高CD+4/CD+8比值及升高虚实夹杂证组的CD+3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免疫功能低下及调节失衡对脑血管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有重要影响,脑血管发病后又加重了免疫调节失衡。中医辨证分型上虽无本质区别,但在免疫机制上存在差异。脑梗通对脑梗塞不同证型的免疫异常具有调节作用,取得了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采用微波、γ-干扰素及中医中药联合治疗生殖器尖锐湿疣的疗效。方法选用2004年7月--2007年12月在我院门诊就医的尖锐湿疣患者12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三组,A组30例,单纯用微波治疗烧去疣体;B组42例,先用γ-干扰素疣体基底部局部封闭,再用微波烧去疣体;C组:48例,γ-干扰素基底部封闭,微波去除疣体后,加用中药内服外洗治疗。结果三组疗效比较,B组优于A组、C组优于B组,C组与A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三组复发率的比较,B组与A组、C组与B组比较复发率明显降低(P〈0.05),C组与A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采用微波、γ-干扰素及中医中药联合治疗尖锐湿疣,疗效显著,无复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张丽娟 《吉林医学》2014,(13):2739-2741
目的:观察派特灵治疗尖锐湿疣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入选标准的尖锐湿疣患者19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96例)和对照组(96例),其中治疗组以派特灵涂于患处治疗;对照组以超脉冲CO2激光治疗。两组都连续观察随访半年。结果:派特灵组治愈率94.79%,复发率4.39%,CO2激光治疗组治愈率75.0%,复发率48.0%。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派特灵防治尖锐湿疣效果显著,且能有效干扰和阻断宫颈癌前病变,临床应用安全性好,复发率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尖锐湿疣合并HIV感染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法。方法对20例尖锐湿疣合并HIV感染者的临床资料做回顾性分析。患者男性19例,女性1例;年龄19~61岁,平均(40.7±11.3)岁,术前检测CD4T淋巴细胞水平和血常规。电刀切除尖锐湿疣,应用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和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及时处理并发症。结果患者的CD4T淋巴细胞为22~363(156.84±84.93)cell/μl,CD4/CD8比值为0.305±0.456,明显低于正常。4例形成巨型尖锐湿疣,2例发生癌变。手术切除后3个月内有4例复发,12个月内有6例复发。结论尖锐湿疣合并HIV感染患者免疫力低下,容易形成巨型尖锐湿疣,容易发生癌变。电刀彻底切除病变结合应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CO2激光与冰醋酸联用对尖锐湿疣的原位复发、创面愈合时间及瘢痕形成的影响.方法将120例尖锐湿疣患者随机分为CO2激光浅烧组、CO2激光深烧组、CO2浅烧加冰醋酸联用组,进行平行对照治疗并随访观察原位复发、创面愈合时间及瘢痕形成.结果联用组的原位复发率与CO2激光深烧组相似,但均明显低于CO2激光浅烧组(P<0.01);联用组的创面愈合时间与激光浅烧组相似,但均明显快于激光深烧组(P<0.01);联用组的瘢痕形成率与激光浅烧组相似,但均明显低于激光深烧组(P<0.01).结论 CO2激光与冰醋酸联合治疗尖锐湿疣具有原位复发率低、创面愈合时间短及瘢痕形成率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梁庆生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6):2174-2175
目的:探讨薄芝糖肽联合电离子治疗尖锐湿疣(CA)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随机将67例CA患者分为两组,A组37例,单纯应用电离子法治疗;B组30例,薄芝糖肽联合电离子治疗。结果:A组和B组复发率分别为62.16%、33.33%(χ2=5.51,P<0.05)。结论:薄芝糖肽联合电离子法治疗CA疗效明显高于单纯应用电离子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阴道镜在宫颈尖锐湿疣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 52例宫颈尖锐湿疣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其诊断方法。结果 经临床检出并诊断为宫颈尖锐湿疣者 1 8例 ,临床漏诊而经阴道镜检出并诊断为宫颈尖锐湿疣者 34例 ,52例均经病理证实为尖锐湿疣。结论 阴道镜检查是诊断宫颈尖锐湿疣的重要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推除术后局部外用5%咪喹莫特治疗男性尖锐湿疣的疗效。方法 78例符合尖锐湿疣诊断的男性患者随机分成三组,均行推除术后,B组利用干扰素局部注射治疗。C组外用咪喹莫特药膏,疗程均10周。结果 A组、B组、C组复发率分别为46.2%、11.5%、7.7%。结论推除术联合外用咪喹莫特组治疗尖锐湿疣简单易行,效果显著,患者易于接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趋化性细胞因子受体CCR5及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在尖锐湿疣组织中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24例尖锐湿疣患者皮损和19例健康对照者皮肤中CCR5mRNA及TNF-αmRNA的定量表达,利用直线相关回顾分析两者的关系。结果尖锐湿疣患者皮损中CCR5 mRNA及TNF-α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健康对照者皮肤的表达(P〈0.05)。尖锐湿疣患者皮损中CCR5mRNA与TNF-αmRNA的定量表达无显著相关性(r=0.05502,P=0.7985)。结论尖锐湿疣患者组织中Th1细胞因子分化偏态,CCR5和TNF-α的过度表达参与了尖锐湿疣发病。  相似文献   

19.
郑岩  谢华 《陕西医学杂志》2012,41(5):535-537,564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混悬液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165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大剂量激素吸入组(A组,42例)、一般剂量激素吸入组(B组,40例)、甲强龙组(C组,42例)和对照组(D组,41例)。四组均接受常规治疗,A组在此基础上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溶液2mg/次,每日2次;B组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溶液1mg/次,每日2次;疗程均7d。C组予甲强龙40mg/日静点,好转后改为甲泼尼龙片8mg/d口服,共7d。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第3、7天测定肺功能、血气分析、呼吸困难评分以及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第3天,A组及C组各参数与D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第7天,A、B、C三组与D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A组与B组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吸入激素的局部不良反应主要有咽部不适、声音嘶哑等,均明显低于C组(P<0.05)。结论:大剂量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AECOPD疗效较为确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宫颈上皮内瘤变、癌及尖锐湿疣细胞核DNA含量及核面积等的变化规律。方法:应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经Feulgen染色的组织切片对正常宫颈鳞状上皮、尖锐湿疣、不同程度宫颈上皮内瘤变与子宫颈癌共40例,进行细胞核DNA含量、核面积与倍体直方图检测。结果:显示核DNA含量、核面积及超5倍体(5c)细胞等在上述各病变依次增加,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但核面积增大与核DNA含量增加并不完全呈正相关,不同病变的细胞核DNA倍体分布直方图图形不同。结论:细胞核DNA含量及图像分析能以量化的方式形象地显示宫颈鳞状上皮癌变过程的变化规律,对病理诊断及临床工作有重要参考价值。尖锐湿疣属良性增生性病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