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β-catenin和MMP-7蛋白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及与病理学分级、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β-catenin和MMP-7蛋白在55例食管鳞癌组织及15例食管正常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1)β-catenin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和食管正常组织中异常表达率分别为61.82%和6.67%;MMP-7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和食管正常组织中异常表达率分别为69.09%和13.33%,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β-catenin在食管癌组织中异常表达与细胞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但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和浸润深度无关(P>0.05);MMP-7蛋白在食管癌组织中异常表达与细胞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和浸润深度有关(P<0.05),但与患者的性别、年龄无关(P>0.05);(2)β-catenin的异常表达与MMP-7的表达有一定的相关性(r=0.487,P<0.05).结论 β-catenin和MMP-7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阳性表达可能在食管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异黏蛋白(MTDH)和p53基因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点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78例食管鳞癌患者的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25例上皮内瘤变和25例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MTDH和P53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MTDH在正常食管黏膜组织、高级别上皮内瘤变、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64%和72%(P<0.01),MTDH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53蛋白在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上皮内瘤变、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亦逐渐升高,分别为4%、48%、58%(P<0.01)。P53蛋白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分化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淋巴结转移食管癌患者P53蛋白阳性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65%、47%),但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TDH和P53蛋白的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浸润深度无关。结论 MTDH和P53蛋白的过度表达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在食管癌的侵袭和转移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可作为预测食管癌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CIP2A、c-Myc两种抑癌基因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并分析两者之间及其与食管鳞状细胞癌各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48例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标本及其相应癌旁组织标本,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对CIP2A、c-Myc蛋白的表达进行测定。结果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癌旁正常组织中CIP2A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0.4%(29/48)和14.6%(7/48)。两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Myc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3.3%(33/48)和25.0%(12/48),两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CIP2A蛋白的表达与病理分期、分级及淋巴结转移有关;c-Myc蛋白和表达量与病理分级及淋巴结转移相关,CIP2A和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食管鳞状细胞癌中CIP2A与c-Myc蛋白的表达上调,两者之间相互作用并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可能成为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分子标记物或食管鳞状细胞癌治疗的新分子靶点。  相似文献   

4.
Livin和HIF-1α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讨论凋亡抑制蛋白Livin和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食管癌的发展、侵袭和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9例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及37例相应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Livin和HIF-1α的表达情况.结果 49例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分别有27例Livin表达阳性(55.1%)和35例HIF-1α表达阳性(71.4%),明显高于相应正常食管组织(P<0.01);两者的表达均与癌组织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相关,其中HIF-1α与癌组织分化程度相关(P<0.05),而Livin与癌组织分化程度不相关(P>0.05).Livin与HIF-1α的表达之间不存在相关性.结论 检测Livin和HIF-1α蛋白有助于评估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并有利于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的临床治疗决策.  相似文献   

5.
VEGF与MMP-9蛋白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VEGF和MMP-9蛋白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探讨其病理临床意义及其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1例食管鳞癌组织、27例癌旁非典型增生和15例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VEGF和MMP-9蛋白的表达,分析其与食管癌的临床分期、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的关系及二者的相关性。结果VEGF和MMP-9蛋白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非典型增生组织和正常食管黏膜(P<0.05),在中晚期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早期,在侵及纤维膜组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未侵及纤维膜组,在有淋巴结转移组中的表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VEGF在高分化组和低分化组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MMP-9在高分化组和低分化组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的表达呈正相关关系(rs=0.419)。结论VEGF和MMP-9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和临床分期、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有关,两者的表达呈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食管癌组织中B细胞特异性英洛氏鼠白血病病毒插入位点-1(Bmi)-1、Ki67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Bmi-1和Ki67在136例食管癌组织及癌旁正常食管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与食管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探讨两者在食管癌组织中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1)Bmi-l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较癌旁正常组织显著升高(73.5%与23.5%,P<0.05),且与食管癌的浸润深度、有无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相关(P<0.05);(2)Ki67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较癌旁正常组织明显升高(66.2%与41.2%P<0.05),且与患者年龄、有无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关系密切(P<0.05);(3)相关性分析提示,Bmi-1与Ki67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621,P<0.05)。结论 Bmi-1、Ki67的表达与食管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相关,Bmi-1参与调控Ki67表达。  相似文献   

7.
食管鳞癌组织中MMP-9与E-Cad蛋白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检测MMP-9和E-Cad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中的表达,探讨两者的相关性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71例ESCC、33例癌旁不典型增生及29例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MMP-9和E-Cad蛋白的表达。结果MMP-9蛋白表达在正常食管黏膜、癌旁非典型增生及ESCC中的表达率依次增高,分别为13.8%,52.2%,81.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E-Cad蛋白表达在正常食管粘膜、癌旁非典型增生及ESCC中的表达率依次降低,分别为89.7%,84.5%,40.8%,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MP-9和E-Cad蛋白表达与ESCC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组织学分级密切相关;两者的表达呈负相关关系(rs=-0.347,P=0.003)。结论MMP-9和E-Cad蛋白与ESCC的浸润、转移和组织学分级有关,并在食管黏膜上皮癌变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徐斌  陶钧  王晓寅  张辉  昝大鸣  刘正泉 《河北医药》2010,32(22):3130-3131
目的 探讨金属硫蛋白在食管鳞状细胞癌、胃腺癌、大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利用SP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194例消化管癌组织中金属硫蛋白(MT)表达率.结果 MT在消化管癌总阳性率为58.76%(114/194).在食管癌、胃癌、肠癌中的阳性率分别为 75.00%(24/32),52.27%(46/88),59.46%(44/74).癌组织浸润深和淋巴结转移者,MT阳性率高于浸润浅组和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结论 MT表达与癌组织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检测癌组织中MT阳性表达率可以为制定化学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沈鸿彬  穆芳  郑发著  张利  王雷 《河北医药》2011,33(10):1459-1461
目的探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PCNA及突变型P53蛋白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60例食管鳞状细胞癌及食管正常组织中PCNA及突变型P53蛋白的表达水平,并检测食管癌组织中PCNA及突变型P53蛋白表达与不同临床参数之间的关系。分析食管癌组织中PCNA与突变型P53蛋白表达的相关性。FCM方法检测60例食管鳞状细胞癌及食管正常组织细胞增殖情况。结果流式细胞术方法检测到食管癌组织中PCNA与突变型P53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食管组织(P〈0.05)。食管癌组织中PCNA与突变型P53蛋白表达水平与食管鳞癌细胞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癌浸润深度有关(P〈0.05),与患者的性别及年龄无关(P〉0.05)。食管癌组织中PCNA与突变型P53蛋白表达呈正相关性。结论 PCNA与突变型P53蛋白在食管癌组织中的高表达可能参与了食管癌的发生与发展,PCNA与突变型P53蛋白高表达的食管癌恶性度高,联合检测PCNA与突变型P53蛋白可以为食管癌诊断及判断恶性度提供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MMP-9的表达与胃癌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原位杂交法和免疫组化法,检测80例胃癌组织与60例癌旁正常胃粘膜组织中MMP-9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根据组织学类型、浸润深度和有无淋巴结转移分类分析其与MMP-9表达水平的相关性。结果胃癌组织中MMP-9mRNA的阳性表达率为75%,MMP-9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71.25%,而癌旁正常胃粘膜组织中MMP-9mRNA的阳性表达率为43.33%,MMP-9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41.67%。胃癌组织中MMP-9mRNA及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P<0.05)。未侵及浆膜层的胃癌组织中MMP-9的mRNA和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3.2%和57.9%;而侵及浆膜层的胃癌组织中MMP-9的mRNA和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5.7%和83.3%,分别明显高于未侵及浆膜层的胃癌组织(P<0.05)。无淋巴结转移的胃癌组织中MMP-9的mRNA和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4.4%和60.0%;而有淋巴结转移的胃癌组织中MMP-9的mRNA和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8.6%和85.7%,分别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胃癌组织(P<0.05)。结论胃癌组织中MMP-9的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高于癌旁正常胃粘膜,MMP-9的阳性表达与胃癌的浸润和淋巴结转移均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可作为胃癌的诊断和预后评估的备选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食管鳞状细胞癌中P16、nm23表达状况与临床病理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70例经术后病理证实的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P16和nm23在不同病理分级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组中的表达,使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P16蛋白阳性表达率在无淋巴结转移组(75%)明显高于有淋巴结转移组(44.7%),P<0.05;2P16蛋白阳性表达率随病理分级的升高而降低(级81.8%;级56.5%;级40%),P<0.01;3nm23在无淋巴结转移组(84.4%)明显高于有淋巴结转移组(50%),P<0.05。结论:测定P16、nm23可作为判定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2.
郑发著  穆芳  张利  沈鸿彬 《河北医药》2011,33(9):1293-1295
目的探讨Ki67、CyclinD1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意义及与食管鳞癌发生发展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方法(flowcytometry,FCM)检测60例食管鳞状细胞癌及食管正常组织中Ki67、CyclinD1蛋白的表达情况,并检测食管癌组织中Ki67、CyclinD1蛋白表达与不同临床参数之间的关系。FCM方法检测食管癌组织中Ki67与CyclinD1蛋白表达的相关性。结果流式细胞术方法检测到食管癌组织中Ki67、CyclinD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食管组织(P〈0.05)。食管癌组织中Ki67、CyclinD1蛋白表达水平与食管鳞癌细胞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癌浸润深度有关(P〈0.05),与患者的性别及年龄无关(P〉0.05)。食管癌组织中Ki67与CyclinD1蛋白表达呈正相关性。结论 Ki67、CyclinD1蛋白在食管癌组织中的高表达可能参与了食管癌的发生与发展,其高表达使细胞具有旺盛增殖能力,促进肿瘤发生。联合检测Ki67、CyclinD1可作为食管癌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3.
年峰 《淮海医药》2012,30(3):234-235
目的探讨乳腺癌转移抑制基因(BRMS1)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50例食管鳞癌组织和20例癌周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BRMS1蛋白的表达。结果 BRMS1蛋白在食管鳞癌组阳性率为38.0%(19/50),在癌周正常食管黏膜组织阳性率为90.0%(18/20),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RMS1蛋白的表达与食管鳞癌患者的性别、年龄及肿瘤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等指标无相关性(P>0.05),与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结论通过检测BRMS1蛋白的表达水平可预测食管癌远处转移的可能性,为制定手术和化疗方案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4.
张智慧 《河北医药》2012,34(14):2091-2093
目的检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P-GSK3β蛋白和β-catenin蛋白表达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采用微波EliVisionTM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60例子宫内膜癌,32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P-GSK3β蛋白和β-catenin蛋白的表达。结果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β-catenin蛋白表达正常,子宫内膜癌组织中β-catenin发生异位表达。子宫内膜癌组织中P-GSK3β和异位表达的β-catenin分别定位于细胞浆和细胞核,两者表达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两者的表达与肌层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及病理分期有关(P<0.05);两者之间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 P-GSK3β表达和β-catenin异位表达在子宫内膜癌呈高表达,且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食管癌中转录因子Snail及黏附因子E-cadherin的表达,并探讨与食管癌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8例食管癌组织和40例癌旁组织中Snail,E-cadherin的表达情况,分析两者在不同分化程度的食管癌中的表达,以及与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食管癌组织Snail阳性率(82.4%)显著高于癌旁组织(42.5%)(p<0.05),Snail的表达与食管癌不同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有关(p<0.05)。食管癌组织E-cadherin的阳性率(36.7%)显著低于癌旁组织(87.5%)(p<0.05),E-cadherin的表达与食管癌不同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及远处转移有关(p<0.05)。食管癌组织中Snail与E-cadhrin的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论Snail蛋白高表达与E-cadherin蛋白低表达可能参与食管癌浸润转移的发生,并且联合检测可作为其重要生物学标志,有助于食管癌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价。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和β-联蛋白(β-catenin)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食管癌组织、远癌组织中HER2和β-catenin的蛋白表达。结果 HER2在食管癌组织中未见强阳性表达,β-catenin在食管癌组织中呈异常表达,二者在食管癌中的表达无明显相关关系。结论HER2在食管癌组织中有表达,但其表达强度未达到赫赛汀靶向治疗的标准;β-catenin在食管癌中有异常表达,提示其有可能在食管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并可能成为判断食管转移及预后的指标之一,两者在食管中表达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PCNA,MMP-9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探讨其在食管鳞癌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PCNA,MMP-9在52例食管鳞癌和30例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结合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PCNA,MMP-9蛋白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率高于癌旁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CNA的表达与食管鳞癌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有关;MMP-9的表达与食管鳞癌分化程度,肿瘤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相关;PCNA和MMP-9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食管鳞癌组织中PCNA,MMP-9的高表达参与了肿瘤的发生发展,联合检测有助于食管鳞癌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判断和病程的评估。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抑癌基因 DMBT1以及粘附分子 CD44v6的表达及与肿瘤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70例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及23例切缘正常组织中 DMBT1、CD44v6的表达情况。结果 DMBT1、CD44v6在癌组织中的表达减弱或呈阴性。 DMBT1的表达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的分化程度、淋巴结的转移有关( P <0.05),与癌组织的浸润深度无关( P >0.05)。 CD44v6的表达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的淋巴结的转移有关( P <0.05),与癌组织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无关( P >0.05)。结论 DMBT1的表达减弱是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低分化和高度恶性的生物学标志,并与淋巴结的转移密切相关,CD44v6主要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发生与淋巴结的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食管鳞状上皮癌组织中DNA损伤修复酶MYH的表达和临床意义。方法分别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食管鳞癌(鳞癌组)和癌旁组织(癌旁组)MYH的表达和8-羟基鸟嘌呤(8-oxoG)氧化损伤程度,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与癌旁组比较,鳞癌组MYH蛋白呈低表达的比率高达82.9%。鳞癌组MYH蛋白免疫组化染色评分明显低于癌旁组[(1.47±0.96)分vs.(2.35±1.68)分](P<0.01)。鳞癌组MYH低表达与食管癌浸润深度、静脉侵犯、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食管鳞癌组织MYH蛋白的表达与8-oxoG氧化损伤程度呈负相关。结论食管鳞癌组织MYH蛋白的低表达与8-oxoG氧化损伤程度加重密切相关。MYH可作为食管鳞癌术后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上皮间质转化因子(Twist)和E-钙黏蛋白(E-cd)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及正常食管鳞状上皮黏膜中的表达及其与食管鳞状细胞癌各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检测10例正常食管鳞状上皮及58例食管鳞状细胞癌石蜡切片中Twist和E-cd的表达情况;分析正常食管鳞状上皮组织及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二者的表达与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年龄、临床分期、肿瘤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及二者表达的关系。以磷酸盐缓冲液(PBS)代替一抗作为阴性对照。结果食管正常鳞状上皮组织中Twist的阳性表达率为10%,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Twist的表达则明显增强(53%,31/58),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Ⅰ、Ⅱ和Ⅲ~Ⅳ期中,食管鳞状细胞癌Twist的阳性表达率为73%(11/15)、53%(10/19)和42%(10/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Ⅲ、Ⅳ期食管鳞状细胞癌中Twist的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Ⅰ期、Ⅱ期食管鳞状细胞癌。有淋巴结转移和无淋巴结转移的食管鳞状细胞癌Twist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9%(18/26)和41%(13/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E-cd在正常食管鳞状上皮组织中的正常表达率为90%,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的正常表达率仅为28%(16/58),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2%(42/58)的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检测出的E-cd细胞质和(或)核表达,视为细胞膜表达降低。Ⅰ、Ⅱ、Ⅲ级中食管鳞状细胞癌,E-cd的膜表达降低率分别为55%(11/20)、72%(13/18)和90%(18/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Ⅲ级食管鳞状细胞癌中E-cd的膜表达降低率显著高于Ⅰ、Ⅱ级。有淋巴结转移和无淋巴结转移的食管鳞状细胞癌中E-cd的膜表达降低率分别为77%(20/26)和69%(22/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结论 Twist的表达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相关,E-cd的膜表达降低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低分化和淋巴结转移相关。食管鳞状细胞癌中Twist和E-cd的表达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