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从脾胃功能失调是导致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病因,脾胃功能失调是导致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主要病机,从脾胃辨证论治糖尿病合并冠心病三方面说明了糖尿病与冠心病的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2.
陈慈煦认为辨治糖尿病除肺、胃、肾"三消"之外,从补益脾胃入手,也是治疗糖尿病的重要方法之一.针对糖尿病病变部位在中焦脾胃,以心脾两虚,纳运失常为其病机特征,故应用健脾助运,养心安神之法,每获良效.  相似文献   

3.
从调理脾胃升降之枢论治糖尿病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糖尿病的发生,发展及其发症的发生均与脾胃功能失调有密切关系,对糖尿病的治疗,必须从调理脾胃着手,以健脾和胃为基本法则,主要从脾胃失调是糖尿病发生的基本病机,脾胃失调是糖尿病发展的病理根源,糖尿病从调理脾胃进行辨证施治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4.
调理脾胃针法为张智龙教授治疗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基本针刺方法,大量临床研究已经证实调理脾胃针法对于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有良好疗效。导师认为脾胃同病是2型糖尿病的病理基础,脾虚湿盛是2型糖尿病的易患因素,脾胃升降运化失常是2型糖尿病的病机关键,故针对其病理特点创立了调理脾胃针法,取穴:中脘、足三里、阴陵泉、三阴交、曲池、合谷、丰隆、血海、地机、太冲,功在健脾化湿、活血化瘀,其腧穴配伍组方思路法自调理脾胃升降运化之能。  相似文献   

5.
Ⅱ型糖尿病(简称糖尿病)是临床常见疾病,属祖国医学消渴范畴。治疗上采用补虚扶正为主的治疗方法,往往能收到比较满意的疗效。因此,探索糖尿病与气血阴阳及脏腑亏虚的内在联系,对于指导临床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1糖尿病病变过程中导致正虚的病理机制1.1 过食肥甘,损伤脾胃 我们观察了解到,很多患者未发现糖尿病前都喜食甘甜肥腻之品,且这些人食量偏多,这就增加了脾胃负担,影响脾胃运化功能,日久导致脾胃气虚。1.2 精微丢失,不能充养 糖尿病患者由于未早期发现或治疗失当,尿糖日久,水谷精微丢失过多,耗伤津液。由于患…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理脾三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糖尿病是一种全身性疾病 ,中医称之为消渴病。笔者通过临床实践体会到 :糖尿病的病机虽以阴虚为本 ,燥热为标 ,与肺、脾、肾三脏有关 ,但脾胃虚弱是糖尿病的病理基础 ,脾胃升降失常是糖尿病的重要病机。所以 ,治疗上应重视调理脾胃。脾胃为后天之本 ,本应时时培补。而当今人们却过食膏梁厚味 ,饮食不节 ,无时不在耗伤脾胃。肥者味厚 ,助阳生热 ,甘者性缓 ,留而不散 ,热积于中 ,消烁津液 ,而成消渴。加之外邪入侵 ,情志内伤 ,五脏亏损均可致脾胃受损。如外邪入里化热 ,不仅使胃腑热盛 ,且可灼伤脾阴 ,耗伤脾气 ;七情内伤 ,忧思过度 ,阴血暗耗…  相似文献   

7.
目的:从中焦脾胃理论探讨糖尿病的病因病机及治则。方法:从糖尿病现代医学发病机理、临床症状、诱发因素、脾胃生理功能探讨糖尿病的病因病机。结果: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症状谱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三多一少”症状不明显,神疲乏力,少气懒言等症状较突出,脾虚成为糖尿病的基本病机。结论:脾虚是糖尿病的病理基础,脾化失司、脾胃升降失调是糖尿病的基本病机,益气健脾、升清降浊是糖尿病的治疗大法。  相似文献   

8.
阴火理论作为李东垣"脾胃内伤"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临床上有广泛的应用。文章就论述阴火与糖尿病的密切关系,并探讨阴火是糖尿病与炎症学说的重要切入点,提出"补脾益气,升阳泻火"法作为糖尿病的基本治则。  相似文献   

9.
近来研究发现,肠道菌群失调与糖尿病关系密切,调节肠道菌群可以改善血糖紊乱的状况。中医学从脾胃论治糖尿病临床行之有效,调节肠道菌群成为从脾胃论治糖尿病新的研究途径。笔者从肠道菌群入手阐述中医学从脾胃论治糖尿病。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胃轻瘫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之一,脾胃功能失调是其发生的基本病机,对其治疗应从脾胃着手,通过控制饮食、消积导滞、辛开苦降、培土健脾等斡旋中焦,恢复脾胃升降之机.中医药对糖尿病胃轻瘫(DGP)的治疗有独特优势,通过调整胃肠激素水平,不仅能改善胃轻瘫症状,还能够降低血糖减轻胰岛素抵抗,从而改善糖尿病并发症症状。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时脾气虚证的传统与现代解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丰雷 《辽宁中医杂志》2002,29(11):639-641
把脾气虚证置于糖尿病的疾病背景下 ,运用祖国医学“亢害承制”和现代医学“内环境稳态”的理论 ,对糖尿病时脾气虚证的病理生理意义进行了理论探讨 ,认为DM时脾气虚证是机体在抵御疾病时自组织的结果 ,它在一定程度上有促进机体康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从肾虚髓空是糖尿病并发骨质疏松的发病根本、脾肾两虚是糖尿病并发骨质疏松的重要因素、从脾肾两虚的角度对糖尿病并发骨质疏松的治疗论述。肾虚髓空是糖尿病并发骨质疏松的主要病机,采取补肾健脾的治疗方法是得当的。  相似文献   

13.
血糖稳态失衡是2型糖尿病复杂发病机制的共同特征。葡萄糖激酶是机体糖代谢过程中重要的感受器。中医学认为,脾主运化、为中央土以灌四傍,“脾气亏虚、燥热偏盛”是导致血糖稳态失衡的关键病机。葡萄糖激酶调控全身多个器官以维持血糖稳态与中医学“脾”的作用相似。因此,现从葡萄糖激酶出发论述脾虚燥热导致2型糖尿病血糖稳态失衡的现代生物学基础,为健脾清热法防治2型糖尿病提供新的科学内涵。  相似文献   

14.
联系传统医学“脾”的相关理论,结合现代免疫系统的内容,认为人体后天之本“脾”与现代免疫息息相关,是免疫体系中重要的物质基础,赋予“脾藏象学说”更多科学上的推论,并将脾与现代免疫的相关性用于指导疾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15.
五行子母补泻治法是李东垣运用于临床阐释病机、诊治疾病、遣方用药的重要理论学说,适用于脾胃内伤所引起的热证和杂病,是结合了脏腑辨证、阴阳五行、升降浮沉、气血津液以及五运六气等理论而形成的一种综合的辨证体系其产生机制与五脏失调密切相关。李氏重视脾胃与元气,依据《内经》中五行生克制化关系独创子母补泄治法以及特色组方用药对消渴病治疗的影响一直持续至今,对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防治意义深远。现代学者仅强调李东垣脾胃学说而不重视脏腑生克制化规律,以至于其脏腑生克辨证及五行子母补泄治法得不到很好的传承与发展。本文就五行子母补泄对李东垣对消渴病的治疗思路进行剖析,并通过对消渴病机的梳理,探讨火与气机、脾胃及他脏之间的密切关系,以期能够为临床治疗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DOP)是糖尿病(DM)常见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DM患者的健康及生活质量。现代医学目前尚无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案。中医药治疗DOP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但中医在治疗DOP时多从“肝肾”论治,忽视了“脾”的重要作用。肾主骨生髓为先天之本,脾主肌肉充养四肢为后天之本,先天与后天相互资生、互惠互利,维持人体肌肉骨骼系统正常生理功能的发挥; 两者病理上亦相互影响,互为因果,先天不足致后天失养,脾气虚弱,脾虚则肌肉削,肉削则骨枯。故从“脾肾论治”DOP亦尤为重要。现从“脾肾论治” DOP出发,结合现代中医药研究基础,探讨中医药从“脾肾论治”DOP的相关机制及必要性,为中医药防治DOP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从肠促胰岛素作用机制探讨益气健脾法治疗2型糖尿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对糖尿病病机认识的深入,“脾虚”已成为关键病机,“从脾论治”成为核心治疗方法。肠促胰岛素的变化对糖脂代谢紊乱和能量平衡失调有重要影响,胰升糖素样肽-1(GLP-1)能有效降糖、减轻体质量和减少低血糖发生。肠促胰岛素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方法研究显示,其与中医“益气健脾”治疗糖尿病相吻合,为从脾论治糖尿病提供更充分的理论与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18.
糖尿病阳虚枢机不利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咸玉  周泉  朱章志 《中医杂志》2006,47(12):886-887
通过文献研究及临床实践总结,认为阳气虚损在糖尿病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阳气易虚,阳虚致消枢机不利,阳气失用。提出阳虚枢机不利为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基本病机,并贯穿于糖尿病之始终。临床治疗糖尿病不能拘泥于养阴清热之陈规,当以温补脾肾之阳(气)、和畅枢机为基本大法,视病情或单用或合用,灵活变通,有的放矢。在治疗过程中要以顾护患者的阳气为要,方能达到“治病必求于本”之目的。  相似文献   

19.
本文基于大样本临床流行病学调查,运用中医理论阐释糖尿病的病因病机.根据《黄帝内经》,历代医家论述及现代学者相关研究认为,2型糖尿病类似于《伤寒论》之厥阴病,升降逆乱、寒热虚实错杂,病位以脾为中心,与肝木、肺金关系密切;病机为脾土失运、脾精过耗、五脏精气虚浮,营气郁于营血分不能化生卫阳、反成湿浊下流,形成阴火证.脾土失运之病因包括肺金压抑、肝气横逆、中土湿蕴及肾气不足.  相似文献   

20.
许奇  方朝晖 《中医药信息》2023,40(11):53-57
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具有隐匿发病过程与严重不良结局的致病特征,危害严重。固本培元学说源远流长,是众多新安医家在临床实践中探索出的以“调补人体元气、顾护脾肾之本”为主要治法的思想理论。本文对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中医认识和固本培元的理论渊源进行了介绍,并对新安医家治疗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相关文献进行总结分析,从脾肾论治角度入手,探讨了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与脾、肾之间的关系,并阐述了固本培元思想在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防治中的作用。笔者认为脾肾亏虚致血运无源,血行无力是导致瘀血形成、阻滞脉行从而引起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发生的主要原因。众多新安医家在“重视培补先后天之本、脾肾同治”理论指导下中药复方的配伍使用在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中能够发挥多途径、多靶点、整体调控的治疗优势,对中医药临床防治糖尿病及其微血管并发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