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芪明颗粒治疗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20例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随机分为对照组210例和观察组21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降糖的同时联合迈之灵片口服治疗;观察组采用芪明颗粒加迈之灵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视力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提高,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达87.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2%,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芪明颗粒治疗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效果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醛糖还原酶抑制剂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观察。方法 52例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羟苯磺酸钙及糖尿病组合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予以依帕司他口服,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眼底变化情况。结果视网膜病变好转:观察组48.94%(23/47眼),对照组29.17%(14/48眼);视网膜病变进展:观察组10.64%(5/47眼),对照组20.83%(10/48眼),观察组视网膜病变治疗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85,P〈0.05)。结论依帕司他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较单药治疗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 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OCT)观察2型糖尿病(2DM)患者视盘周围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etinal nerve fiber layer, RNFL)厚度. 方法正常对照组25例36眼;2型糖尿病组40例58眼,分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Non-diabetic retinopathy, NDR),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Non-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 NPDR),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 3组.采用OCT分别测量正常组和糖尿病组患者视盘周围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了解其差异性. 结果 正常人对照组与NDR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PDR组和PDR组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NPDR组RNFL厚度较正常对照组RNFL厚度薄, PDR组较正常对照组RNFL厚.结论 OCT能定量观察糖尿患者视盘周围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的变化,为指导治疗、随访提供可靠的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重组人促红素(erythropoietin,EPO)对中度非增生期或重度非增生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患者视网膜光凝术后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与黄斑水肿的干预效果。方法中度非增生期或重度非增生期DR患者行视网膜局部光凝或全视网膜光凝90例,随机选择30例30只眼光凝术后Tenon囊下注射EPO,30例30只眼光凝术后口服迈之灵药物(内含七叶皂苷成分),30例30只眼仅光凝治疗。治疗前均检查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底彩色照相、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以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结果治疗平均6周后EPO加光凝治疗组BCVA提高21例21只眼(70.0%),迈之灵加光凝治疗组30例30只眼BCVA提高15例15只眼(50.0%),光凝治疗组BCVA仅提高8例8只眼(26.7%)。平均治疗6周后黄斑水肿OCT测量结果比较,EPO加光凝治疗组治疗后黄斑水肿(243±15)μm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迈之灵加光凝治疗组治疗后黄斑水肿(267±16)μm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意义(P〈0.05)。光凝治疗组治疗后黄斑水肿(281±13)μm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黄斑水肿改变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EPO注射液可以用于DR患者光凝的干预治疗,对减轻光凝引起的黄斑水肿,防止DR病情进展,提高患者光凝后的视功能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赖诺普利对血压正常、尿蛋白正常的糖尿病患者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进展的影响。方法:将43例血压正常的1型糖尿病伴非增殖性视网膜病变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赖诺普利组22例(赖诺普利,口服10 mg/d);对照组21例(维生素C片,口服50 mg/d)。根据眼底照片和眼底荧光造影评估视网膜病变分级(除外增殖性视网膜病变)。观察治疗1年后视网膜病变的变化。结果:视网膜病变好转,赖诺普利组40.9%(9/22例),对照组9.5%(2/21例);视网膜病变进展,赖诺普利组13.6%(3/22例);对照组42.8%(9/21例)。与对照组比较,赖诺普利组明显减慢了视网膜病变进展,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赖诺普利可减缓1型糖尿病患者非增殖性视网膜病变的进程,不依赖于血压变化。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索羟苯磺酸钙胶囊联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的效果.方法 收治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患者中选出178例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羟苯磺酸钙胶囊治疗,观察组患者加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95.51% vs 85.39%),且治疗2个月时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2个月时的MAR、GMP-140水平低于对照组,且PER水平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视力均有明显的提高,而观察组患者治疗2个月时视力>1.0的患者百分比31.4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7.98%,P<0.05.结论 羟苯磺酸钙胶囊联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疗效确切,有助于抑制血小板聚集于血管内皮,改善患者的血小板功能,减轻视力障碍,同时还有助于稳定血糖水平,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84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40例)采用对症支持治疗联合一般护理,观察组(n=44例)在对照组治疗和一般护理基础上进行针对性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的依从性及体重指数、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按时服药、运动锻炼、饮食控制、戒除烟酒率、控制体重和血糖达标人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体重指数、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对DR治疗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diabetic retinopathy,DR)内皮细胞受损与凝血功能异常的相关性.方法选择糖尿病患者89例,按眼底荧光造影结果分为眼底正常组(NDR组,n=30)、背景期视网膜病变组(BDR组,n=32)和增殖期视网膜病变组(PDR组,n=27);同时选取32例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组;...  相似文献   

9.
马林霞 《人民军医》2011,(9):796-797
目的:观察脑心通胶囊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两组均给予饮食控制、补充B族维生素、口服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使空腹血糖〈7.8 mmol/L,餐后2 h血糖〈11.1 mmol/L。对照组采用硫辛酸600 mg,加入到0.9%氯化钠注射液500 ml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脑心通胶囊,每次3粒,每天3次。两组均2周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周围神经病变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36例,占87.8%;对照组总有效23例,占56.1%。两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硫辛酸加脑心通在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症状和恢复神经传导功能方面,显著优于单纯硫辛酸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中度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on-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NPDR)患者眼底病变区域进行激光干预治疗,探讨以眼底血管荧光造影为引导进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个体化激光光凝术对视网膜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单纯使用多点扫描激光全视网膜光凝治疗严重增殖前和增殖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疗效。方法: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接受多点扫描激光治疗,光斑强度达白色反应,30 ms,3×3扫描模式,激光治疗范围符合标准PRP范围,有玻璃体积血和膜牵拉区不予激光。激光治疗1个月后荧光血管造影结果中新生血管、玻璃体积血的回退情况,非灌注区的改变,用以评价激光疗效。应用SD-OCT观察视网膜光凝斑情况,了解激光对视网膜的影响。结果:非随机性选择本院治疗的增殖前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Ⅲ期患者10只眼,Ⅳ期(不含玻璃体积血)患者10只眼,Ⅳ期(含玻璃体积血)患者10眼Ⅴ~Ⅵ期患者5只眼,激光后接受玻璃体手术15只眼。多点扫描激光术后1个月复查荧光血管造影,新生血管完全消退7只眼,仍存在明显非灌注区缺少激光者8只眼,需要补激光12只眼。激光治疗当天OCT显示色素上皮层、杆锥体细胞层有水肿,1个月显示局限破坏杆锥体细胞层,未达到内核层(双极细胞层)。结论:单纯多点扫描激光无法控制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需要补充单点激光。对已出现玻璃体积血和视网膜牵拉的患者建议单点激光治疗。  相似文献   

12.
正目的:观察多点点阵激光治疗中重度非增殖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NPDR)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确诊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患者,经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确诊为中重度非增殖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患者56例86只眼,采用科医人飞龙多点点阵激光治疗机,分1~3次完成全视网膜光凝(PRF),治疗点数2000~3 000点/眼,能量520~1 000 mW,光斑直径200~300μm,光斑间隔0.5~0.7个光斑,脉冲时间20 ms,治疗后1,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葛根素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7月~2011年6月收治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60例(96眼),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48眼)。全部患者均给予常规降糖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葛根素静脉滴注。以10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葛根素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对2型糖尿病患者白云机场社区强化管理与治疗的有效模式,提高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率。方法:选择已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随机分成强化管理与治疗组(实验组)、普通治疗组(对照组)。每组50例,实验组采取饮食、运动、健康教育、心理疏导、控制血压、调脂、血糖检测及合理用药、定期电话和门诊随访。对照组沿用以前的一般性健康教育和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治疗6个月后血糖控制情况。结果:实验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低密度胆固醇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2型糖尿病社区强化管理与治疗的血糖控制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5.
刘英  胡峥  艾伟  刘恒 《西南军医》2014,(6):685-686
目的:探讨增殖前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倍频532激光治疗中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增殖前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倍频532激光治疗中,采用健康指导、心理护理、术中护理、术后护理等方面的护理干预措施,对其效果进行评价。结果120例患者治疗结果:视力提高55例(45.9%),视力稳定、未出现增殖改变者46例(38.3%),视力下降、无效者19例(15.8%)。无浅层点状角膜炎、葡萄膜炎、青光眼、玻璃体积血、视网膜脱离等并发症。结论倍频532激光是治疗增殖前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有效手段,及时的激光治疗和全面有效的护理可阻止病情发展,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张娴  刘莉 《武警医学》2016,(8):806-809
目的 观察白藜芦醇软胶囊对糖尿病患者血糖及早期视网膜病变的疗效.方法 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将60例糖尿病早期视网膜病变患者分为A、B、C、D4组:每组15例,前3组均在基础治疗上加白藜芦醇软胶囊,其中A组:250 mg/次,口服,2次/d;B组:350 mg/次,口服,2次/d;C组:500 mg/次,口服,2次/d,治疗12周.D组为对照组(基础治疗:运动干预、饮食控制、胰岛素及口服降糖药),比较治疗前后1、8、10、12周末对早期视网膜病变患者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emoglobinA1c,HbALc)、胰岛素进行比较;并在用药前及12周末,采用视网膜荧光造影(fundus fluorescence angiography,FFA)对患者的微血管瘤数、出血灶和渗出灶面积变化进行比较.结果 C组治疗前后比较,空腹血糖:(8.6±0.812)mmol/L比(6.7±0.714) mmol/L,t=4.752,P=0.033;HbALc:(8.7±0.341)%比(7.2±0.426)%,t=5.542,P=0.031;胰岛素:(32.4±0.342) pmol/ml比(28.3±0.123) pmol/ml,t=6.459,P=0.038;降血糖有效率为66.76%.治疗后C组与D组微血管瘤数、出血灶面积、渗出灶面积均数分别为(16.86±1.75)个比(10.06±1.29)个,£=4.624,P<0.05;(2.24±0.23) mm2比(1.45±0.22) mm2,t=2.532,P<0.05;(1.40±0.15) mm2比(1.01±0.23) mm2,t =2.605,P<0.05;治疗后微血管瘤数减少,出血灶面积和渗出灶面积缩小.结论 白藜芦醇软胶囊对糖尿病患者血糖及早期视网膜病变的疗效呈剂量依赖性,其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及早期视网膜病变有效率C组优于B组,B组优于A、D组.  相似文献   

17.
郭全付 《临床军医杂志》2012,40(6):1457-1459
目的探讨依帕司他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2010年1月—2011年12月本院诊治的90例DPN患者分成两组:实验组45例;对照组45例。对照组采用银杏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再加用依帕司他口服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症状评分、体征评分、血糖水平、神经传导速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症状评分和体征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指标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正中神经、尺神经、胫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均显著快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应用依帕司他辅助治疗DPN的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胡宝春  李伟 《武警医学》2013,24(10):875-878
 目的 观察枸橼酸莫沙必利联合六味能消胶囊对老年糖尿病胃轻瘫临床症状的改善作用。方法 选择老年糖尿病胃轻瘫患者10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4例,对照组53例。在常规控制血糖的基础上,观察组口服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和六味能消胶囊,对照组口服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5 mg,六味能消胶囊0.9 g,均3次/d,餐前30 min服用,连续治疗4周。结果 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的上腹饱胀/早饱、嗳气、上腹不适/上腹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主要糖尿病胃轻瘫症状均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总体疗效评价,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6%,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水平明显改善,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治疗前后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 在常规控制血糖的基础上,应用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联合六味能消胶囊治疗老年糖尿病胃轻瘫疗效优于单用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  相似文献   

19.
532nm半导体激光光凝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532半导体纯绿激光视网膜光凝(RP)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临床效果.方法 应用532 nm半导体纯绿激光对164例324只眼DR患者行RP治疗,观察光凝前后患者视力、眼底及眼底血管造影(FFA)的变化.结果 随访3~20个月,在164例324只眼DR患者中,有效285只眼,总有效率87.9%.239只眼增殖前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PDR)中有效225只眼,有效率94.1%;95只眼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中有效60只眼,有效率63.2%.PPDR视力提高或不变221只眼,占92.5%;PDR视力提高或不变66只眼,占69.5%.结论 RP治疗DR是安全有效的方法.PPDR患者行RP治疗对控制和延缓病情发展,稳定患者视力有重要意义,光凝效果优于PDR.合理选择激光参数可以减少视网膜损伤.  相似文献   

20.
<正>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病程进展主要与患糖尿病时限和控制程度有关,而与患者发病时的年龄、性别及糖尿病类型关系不大。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视网膜病严重预后不良的阶段。目前,在增殖前期给予眼底激光光凝治疗是延缓该病变发展的有效手段。我院自2008年来应用激光光凝术对94例188眼增殖前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进行了视网膜光凝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