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 毫秒
1.
目的观察分析对危重重症肌无力患者在临床中进行大剂量静脉滴注免疫球蛋白的治疗效果。方法择取2008年11月至2018年10月到我院就诊的20例危重重症肌无力患者,随机分为甲组、乙组,10例/组,甲组接受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球蛋白进行治疗,乙组接受大剂量静注免疫球蛋白治疗,统计治疗效果、用药治疗时间、肌肉功能恢复时间情况,并对比评价。结果甲组治疗效果、用药治疗时间、肌肉功能恢复时间情况均显著优于乙组(P0.05)。结论针对危重重症肌无力患者,对其进行大剂量静注免疫球蛋白治疗后的效果不如激素治疗理想,但是也能够获得一定程度的疗效,在临床中推荐行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大剂量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疗危重重症肌无力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按照Ossermann分型,对120例Ⅲ型和Ⅳ型重症肌无力患者采用血浆置换治疗、免疫球蛋白治疗和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对上睑肌力、上睑疲劳、眼球水平活动程度、上肢疲劳、下肢疲劳、面肌肌力、吞咽功能及呼吸功能进行绝对评分和相对评分,观察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分别对各组患者治疗前后进行绝对评分,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 治疗后血浆置换治疗、免疫球蛋白治疗和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这三组总有效率与无效率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三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应用大剂量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对重症肌无力危重进行治疗,其疗效高,临床疗效好,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视神经挫伤患者采用大剂量甲泼尼龙与多种药物联合实施综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抽取过去一段时期内在本院接受药物治疗的视神经挫伤疾病患者138例,将其采用数学随机列表方式分为对照组、研究1组、研究2组,每组46例.对照组在常规药物基础上,加用地塞米松进行治疗;研究1组在常规药物基础上,加用大剂量甲泼尼龙进行治疗;研究2组在研究1组的基础上加用鼠神经生长因子进行治疗.对比3组研究对象视神经损伤药物治疗总有效率、视力水平恢复正常时间和用药治疗总时间、药物原因导致的不良反应.结果 研究2组患者视神经损伤药物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1.3%,高于研究1组的76.1%和对照组的58.7%(P<0.05);视力水平恢复正常时间和用药治疗总时间短于研究1组和对照组(P<0.05);仅有2例药物原因导致的不良反应,少于研究1组的7例和对照组的12例(P<0.05).结论视神经挫伤患者采用大剂量甲泼尼龙与多种药物联合实施综合治疗,特别是加用鼠神经生长因子,可以使视力水平在短时间内得到显著改善,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应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患有心脉瘀阻型冠心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选择南昌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患有心脉瘀阻型冠心病的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3例.采用常规冠心病药物治疗方案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在常规药物基础上,加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对比两组心电图检查结果恢复正常时间和冠心病药物治疗总时间、用药治疗期间后血脂四项指标水平的改善幅度、用药期间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心脉瘀阻型冠心病药物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患者心电图检查结果恢复正常时间(7.11±0.97)d和冠心病药物治疗总时间(10.35±1.49)d明显短于对照组[(9.74±2.10)d、(13.68±2.54)d],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治疗期间后血脂四项指标水平的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期间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1例)明显少于对照组(8例),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脉瘀阻型冠心病药物治疗效果(总有效率90.7%)明显优于对照组(72.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患有心脉瘀阻型冠心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脑梗塞患者采用依达拉奉和丁苯酞软胶囊两种药物联合方式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06例脑梗塞疾病患者,以随机分组法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53例。对照组单纯采用依达拉奉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依达拉奉和丁苯酞软胶囊两种药物联合方式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用药前后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水平(NIHSS和Barthel)评分、脑梗塞药物治疗总有效率、药物不良反应情况、脑神经功能恢复正常时间和用药治疗总时间。结果治疗组患者用药前后NIHSS和Barthel评分水平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脑梗塞药物治疗总有效率达到%,高于对照组的%;药物不良反应仅有2例,少于对照组的8例;脑神经功能恢复正常时间和用药治疗总时间短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塞患者采用依达拉奉和丁苯酞软胶囊两种药物联合方式进行治疗,可以大幅度改善脑神经功能,减少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缩短用药治疗时间,使病情控制效果得到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老年轻度认知障碍的患者采用中药加味黄连温胆汤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以往收治的老年轻度认知障碍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4例。对照组采用西药茴拉西坦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中药加味黄连温胆汤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认知功能恢复正常时间和用药治疗总时间、药物原因导致的不良反应例数、老年轻度认知障碍的药物治疗总有效率、用药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水平改善程度。结果:治疗组患者认知功能恢复正常时间和用药治疗总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有2例因药物原因导致的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的9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老年轻度认知障碍的药物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0.9%,高于对照组的7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用药治疗后C反应蛋白水平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轻度认知障碍的患者采用中药加味黄连温胆汤进行治疗,可以在短时间内改善认知功能,减少药物不良反应,保证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下胫腓联合分离踝关节损伤患者通过手术方式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选择本院收治的下胫腓联合分离踝关节损伤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4例.对照组采用短肌腱移位方式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骨膜移位方式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下胫腓联合分离踝关节损伤疾病手术治疗效果、手术后住院总时间和踝关节功能恢复正常时间、围术期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患者下胫腓联合分离踝关节损伤疾病手术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0.9%,高于对照组的7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住院总时间和踝关节功能恢复正常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围手术期有1例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的8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下胫腓联合分离踝关节损伤患者通过骨膜移位手术方式治疗,可以有效预防围术期不良反应,缩短治疗和恢复时间.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应用蒲元和胃胶囊与常规三联疗法结合对患有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选择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疾病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0例.采用常规三联疗法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蒲元和胃胶囊与常规三联疗法结合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对比两组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疾病的药物治疗效果、药物导致的相关不良反应、幽门螺杆菌检测结果转阴时间和用药治疗总时间.结果 治疗组患者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疾病的药物治疗效果(有效率91.7%)明显优于对照组(71.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导致的相关不良反应(2例)明显少于对照组(13例),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幽门螺杆菌检测结果转阴时间和用药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蒲元和胃胶囊与常规三联疗法结合对患有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美托洛尔联合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老年重症心力衰竭的效果。方法:选择96例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与厄贝沙坦氢氯噻嗪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心衰症状消失时间、心电图恢复正常时间、治疗前后左心室射血分数和B型脑钠肽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7%,明显大于对照组的72.9%(P<0.05);心衰症状消失时间、心电图恢复正常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和B型脑钠肽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美托洛尔联合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老年重症心力衰竭的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痰热清联合乙酰半胱氨酸治疗早期重症手足口病(HFMD)的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4月至2012年7月住院的早期重症HFMD患者1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86与对照组64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抗病毒药物、维生素C、维生素B、支持对症,继发感染者加用抗生素等),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痰热清联合乙酰半胱氨酸静注。观察发热、皮疹、易惊、肢体抖动、烦躁等临床表现转归时间,是否需要加用静注人免疫球蛋白、平均住院日及不良反应等指标,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临床症状体征减轻及皮疹消退时间、平均住院天数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静注人免疫球蛋白的应用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痰热清联合乙酰半胱氨酸治疗早期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可明显改善患儿症状及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存在吞咽功能障碍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早期冰刺激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以往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存在吞咽功能障碍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8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方案基础上实施早期冰刺激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吞咽功能评分和田氏饮水试验评分的改善幅度、急性脑梗死吞咽功能障碍治疗总有效率、吞咽功能恢复正常时间和治疗计划实施总时间、在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吞咽功能评分和田氏饮水试验评分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脑梗死吞咽功能障碍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0.9%,高于对照组的70.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吞咽功能恢复正常时间和治疗计划实施总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期间仅有2例出现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的9例,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存在吞咽功能障碍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早期冰刺激联合治疗,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改善吞咽功能,减少不良反应,缩短住院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12.
黄学英 《当代医学》2014,(36):26-27
目的探讨静注人免疫球蛋白治疗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44例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样本病例分为2组,对照组和观察组(n=22),对照组采用常规剂量地塞米松治疗,观察组采用常规剂量免疫球蛋白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评估静注人免疫球蛋白治疗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儿的临床价值。结果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0.77%,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8.46%,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意识恢复时间和热程分别为(2.66±0.12)d、(3.66±0.87)d,观察组意识恢复时间和热程分别为(3.78±0.23)d、(5.78±0.86)d,观察组意识恢复时间和热程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5例出现低热(1例)、食欲减退(1例)、恶心(2例)、呕吐(1例)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观察组患者无不良反应,其不良反应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静注人免疫球蛋白治疗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儿,能够缩短患者意识恢复时间和热程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临床疗效确切,值得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对重症肌无力患者应用糖皮质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方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本院2009年-2013年收治重症肌无力患者100例,以随机数字表的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2组各有患者50例。对照组患者单纯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联合环磷酰胺,对比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各项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8.0%,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6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诸如症状改善时间、住院时间、副作用发生率等临床指标相对于对照组均有显著优越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症肌无力患者应用糖皮质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方案治疗能够取得令人满意的临床疗效,且更有效改善患者各项指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小儿重症肺炎经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技术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过去一段时期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重症肺炎疾病患儿84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2例,分别命名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鼻导管吸氧方式治疗;治疗组采用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方式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儿重症肺炎疾病治疗总有效率、肺炎疾病症状消失时间、呼吸状态恢复正常时间、肺炎治疗总时间、在治疗前后呼吸功能相关指标水平的改善幅度、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例数.结果 治疗组患儿重症肺炎疾病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0.5%,高于对照组6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炎疾病症状消失时间、呼吸状态恢复正常时间、肺炎治疗总时间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前后呼吸功能相关指标水平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仅有2例出现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的9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症肺炎疾病患儿采用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技术进行治疗,可以在短时间内改善呼吸功能,减少不良反应,缩短疾病的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肠梗阻患者采用手术和非手术两种方式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方便选择2014年11月—2016年11月在济南市济钢医院接受治疗的肠梗阻疾病患者88例,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方式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非手术方式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例数、肠梗阻症状消失时间和住院治疗总时间、肠梗阻治疗总有效率.结果 治疗组患者在治疗期间有1例出现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的7例,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梗阻症状消失时间(8.13±2.57)d和住院治疗总时间(12.32±2.17)d短于对照组(11.39±3.54)、(16.72±3.0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梗阻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0.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非手术方式治疗肠梗阻,可以降低不良反应率,保证患者安全,缩短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病情处于中晚期阶段的鼻咽癌疾病患者采用诱导化疗联合放疗方式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病情处于中晚期阶段的鼻咽癌疾病患者86例,将其通过数学随机列表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单纯放疗方式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诱导化疗联合放疗方式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例数、中晚期鼻咽癌病情控制总有效率、鼻咽癌症状消失时间和治疗总时间.结果 治疗组患者在治疗期间仅有22例出现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的4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晚期鼻咽癌病情控制总有效率达到90.7%,高于对照组的6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鼻咽癌症状消失时间和治疗总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病情处于中晚期阶段的鼻咽癌疾病患者采用诱导化疗联合放疗方式进行治疗,可以在短时间内控制病情,缩短治疗时间,减少相关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疾病的治疗效果和依从性.  相似文献   

17.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3):21-24
目的分析比阿培南延长给药时间后治疗ICU重症感染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12月于本院收治入住ICU的重症感染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比阿培南泵注时间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将延长比阿培南的泵注时间,并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细菌总清除率、注射用药治疗时间、肝肾功能改善以及不良反应总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细菌总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注射用药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ALT、AST、BUN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比阿培南给药时间延长治疗ICU重症感染患者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8.
肖元媛 《当代医学》2021,27(1):115-116
目的探讨免疫球蛋白联合利妥昔单抗对重症肌无力危象患者免疫功能的改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2月本院收治的47例重症肌无力危象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n=23,免疫球蛋白联合泼尼松治疗)和观察组(n=24,免疫球蛋白联合利妥昔单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免疫功能、血清抗体水平的改变情况。结果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IgA、IgE、IgG和IgM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AchR-Ab和Titin-Ab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免疫球蛋白联合利妥昔单抗治疗重症肌无力危象患者效果较好,可有效改善免疫功能,利于调节血清抗体水平,促使患者获益。  相似文献   

19.
颜凤英  赖松荣 《吉林医学》2023,(7):1896-1899
目的:观察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应用重症监护病房危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1年8月龙海市第一医院收治的重症监护病房危重患者60例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与治疗前后相关临床指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概率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临床疗效(96.67%)高于对照组(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相关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临床指标(ICU住院时间、体温恢复时间、肺啰音消失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概率6.67%低于对照组3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药物治疗重症监护病房危重患者可提升治疗效果,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踝关节急性损伤疾病患者采用中药外敷联合运动康复疗法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抽取获得临床确诊的踝关节急性损伤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分别命名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式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中药外敷联合运动康复疗法实施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疼痛程度VAS评分的改善幅度、不良反应发生例数、踝关节功能恢复正常时间、临床治疗总时间、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 在治疗前后,治疗组患者疼痛程度VAS评分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中有2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的9例(P<0.05);踝关节功能恢复正常时间、临床治疗总时间较对照组发生明显缩短(P<0.05);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踝关节急性损伤疾病患者采用中药外敷联合运动康复疗法实施治疗,可以有效减轻疼痛,在短时间内恢复踝关节功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同时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