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及其组织抑制剂(TIMP-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0例胃癌组织中MMP-9,TIMP-1的表达。结果:MMP-9在40例胃癌中阳性表达29例(72.5%),其表达增高与胃癌低分化组织类型及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0.01);TIMP-1阳性表达19例(47.5%),其表达增高与胃癌淋巴结、远处转移相关(P<0.05)。结论:MMP-9、TIMP-1高表达提示胃癌有较高的恶性生物学行为,TIMP-1有可能成为评价胃癌恶性生物学行为的独立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TIMP-2)基因体外转洒胃癌SGC-7901细胞系后建立的裸鼠侵袭模型中的Ⅳ型胶原和Ⅳ型胶原酶改变的情况。方法:TIMP-2基因体外转洒的SGC-7901细胞系建立裸鼠肿瘤侵袭模型,并应用免疫组化对侵袭部位的组织Ⅳ型胶原和Ⅳ型胶原酶前体(MT-MMP)的改变作了研究。结果:正常肾脏组织Ⅳ型胶原酶反应阳性率与在种植肿瘤中阳性率两者差异显著(P〈0.01)。Ⅳ型胶原染  相似文献   

3.
喉癌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及其抑制剂TIMP-2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冯悦  刘平  王斌全 《医学争鸣》2002,23(11):1000-1002
目的:研究MMP-2及TIMP-2在喉癌组织中表达的情况及其临床相关性,方法:用免疫组化LSAB法检测64例石蜡包埋的喉鳞癌组织与5例正常喉粘膜组织石蜡标本中MMP2和TIMP-2的表达,结果:在淋巴结转移组与非淋巴结转移组MMP-2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4%和39%,TIMP-2的阳性表达分别为52%和24%,经统计学分析二者的x^2值分别是7.1800(P<0.05),5.0420(P<0.05),表明明显相关,而MMP-2与TIMP-2的阳性表达率与喉癌的部位,分化程度,临床分级,病理分级均明显相关。结论:检测MMP-2和IMP-2的表达对喉鳞癌的诊断和预后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MMP-9和TIMP-1表达失衡与乳腺癌浸润、转移的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乳腺癌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TIMP-1)的表达变化与乳腺癌生物学行为及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85例乳腺癌组织MMP-9,TIMP-1及细胞增殖核抗原ki-67的表达情况。结果 MMP-9阳性染色率90.59%,MMP-9阳性表达与肿瘤浸润,淋巴结转移,ki-67指数及TNM分期呈正相关(Pearson列联系数分别为P=0.03,P=0.02,P=0.004和P=0.0000,P<0.05,0.01。TIMP-1阳性染色率为78.82%,TIMP-1阳性表达与肿瘤浸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浸润,转移及ki-67指数显著相关(P<0.05,P<0.01,P<0.001)。结论 MMP-9和TIMP-1表达失衡与乳腺癌浸润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HCRI)氟伐他汀对肾小球硬化大鼠Ⅳ型胶原的影响。方法:用5/6肾切除的方法诱导大鼠肾小球硬化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氟伐他汀治疗组2mg/(kg.d)、苯那普利治疗组6mg(kg.d)及假手术组。10周时测尿量,尿蛋白,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血清肌酐、血胆固醇和血甘油三酯。免疫组化检测肾组织Ⅳ型胶原水平表达,蛋白印迹(Western blotting)测定肾皮质纤维蛋白溶解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蛋白水平表达。结果:氟伐他汀及苯那普利治疗组尿蛋白及肾组织Ⅳ型胶原水平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PAI-1表达亦低于对照组,Ccr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氟伐他汀可抑制PAI-1,减少Ⅳ型胶原积聚,减轻肾小球硬化,降低蛋白尿,改善肾功能,其对肾脏的保护作用并不依赖降胆固醇作用。  相似文献   

6.
曹卫东  章翔  张剑宁  屈延  甄海宁 《医学争鸣》2001,22(23):2188-2190
目的:研究Ⅳ型胶原酶的表达与人脑胶质瘤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明胶酶谱分析法对41例人脑胶质瘤和5例脑组织中Ⅳ型胶原酶的含量进行检测。结果:Ⅳ型胶原酶的含量随胶质瘤的恶性进展而增加,在正常脑组织与Ⅰ,Ⅱ级胶质瘤间其含量无显性差异(P>0.05),而在Ⅰ,Ⅱ级及Ⅲ级与Ⅲ级胶质瘤间其含量均有显性差异(P<0.01)。结论:Ⅳ型原酶的表达可能与胶质瘤的恶性发展有关,对预测高级别胶质瘤物侵袭性及预后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在鼻咽癌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临床意义以及Ⅳ型胶原的分布形式。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对石蜡包埋的80例鼻咽癌标本和30例慢性鼻咽炎(对照组)标本进行检测。结果 (1)uPA阳性表达率鼻咽癌组织(80.0%)显著高于对照组(16.7%)(P<0.01);(2)鼻咽癌组织中uPA阳性表达率在Ⅲ-Ⅳ期(85.90%)高于Ⅰ-Ⅱ期(56.3%)(P<0.05),有颈部淋巴结转移(87.3%),高于无转移(64.0%),(P<0.05);鼻咽癌组织中uPA阳性表达级别Ⅲ-Ⅳ期明显高于Ⅰ-Ⅱ期(P<0.01),有颈部淋巴结转移也明显高于无转移(P<0.01)。(3)鼻咽癌组织中Ⅳ型胶原分布均呈崩解缺失型,未见包裹型。结论 uPA在鼻咽癌组织扩散中起重要作用,它与鼻咽癌病期进展和颈部淋巴结转移关系密切,可作为判断鼻咽癌恶性度和估计患者预后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层粘连蛋白及Ⅳ型胶原测定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血清层粘连蛋白(Laminin,LN)及Ⅳ型胶原(Collage Ⅳ,CⅣ)在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用放免法测定70例糖尿病患者和63例正常对照者的血清LN、CⅣ浓度,用直线相关分析了糖尿病患者血清LN、CⅣ与其它临床指标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 糖尿病患者血清LN、CⅣ高于正常对照(P<0.01),肾病组高于无肾病组(P<0.05),同时,大量蛋白尿者、终末期肾病者的血清LN、CⅣ高于正常蛋白尿及微量蛋白尿者(P<0.01),微量蛋白尿者的血清LN高于正常蛋白尿者(P<0.05)。直线相关分析提示血清LN及CⅣ均与病程相关(P<0.01),且血清LN与CⅣ呈正相关(P<0.01)。结论 血清LN、CⅣ在糖尿病及其肾病组明显升高,可作为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9.
基质金属蛋白酶在口腔黏膜癌变过程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2(TIMP-2)在口腔黏膜白斑及其癌变组织中的表达,推断MMP在白斑癌变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22例白斑,7例白斑癌变组织以及14例正常黏膜组织中MMP-2、MMP-9及TIMP-2表达的情况。结果:白斑癌变组的MMP-2、MMP-9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5.7%、100%,均高于正常组(P<0.05);白斑组的MMP-2表达阳性率为50.0%,与正常组无显性差异(P>0.05),MMP-9表达阳性纺为100%,高于正常组(P<0.05);3组间的TIMP-2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口腔黏膜的癌变过程中,MMP-2和MMP-9的表达随着癌变程度的发展而增加。  相似文献   

10.
胃癌患者血清中层粘连蛋白和Ⅳ型胶原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血清中层粘连蛋白(LN)和Ⅳ型胶原(Ⅳ-C)含量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技术测定28例胃癌患者和30例健康者(对照组)血清LN及Ⅳ-C含量。结果:胃癌患者血清中LN和Ⅳ-C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淋巴结转移组血清LN和Ⅳ-C含量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胃癌根治术后患者血清中LN和Ⅳ-C含量与术前相比明显降低(P<0.05)。结论:血清中LN和Ⅳ-C含量变化与胃癌细胞的浸润,转移等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动态观察对判断胃癌病情,预后及手术根治效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高峥  蔡新  葛亮  刘兰民 《海南医学》2005,16(3):135-136
目的 观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透明质酸(HA)、Ⅳ型胶原(CⅣ)、Ⅱ型前胶原(PCⅡ)检测值的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50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30例健康成人。5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别按其空腹血糖水平和尿中自蛋白含量分成血糖控制不良组、血糖控制较好组,尿白蛋白正常组、尿白蛋白微量组、尿白蛋白大量组,检测其血清HA、CⅣ、PCⅡ含量。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HA、CⅣ、PCⅡ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P<0.01,P<0.05),血糖控制不良组糖尿病患者血清三项指标分别显著高于血糖控制较好组(P<0.01,P<0.05,P<0.01);尿白蛋白大量组其三项指标高于尿白蛋白微量组,而尿白蛋白微量组三者水平高于尿白蛋白正常组(P<0.01)。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HA、CⅣ、PCⅡ水平较正常组显著升高,并与血糖水平的控制密切相关,反映了糖尿病肾病的进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和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物(TIMPs)在db/db小鼠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中的应用。方法 6例db/db小鼠肾组织标本,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MMP-2,MMP-9,TIMP-1,TIMP-2蛋白的表达,用白明胶酶谱法检测MMP-2和MMP-9活性。结果 与db/m小鼠相比,db/db小鼠肾脏MMP-2,MMP-9蛋白质的表达分别下降了55.4%和30.1%(P<0.05);而TIMP-1和TIMP-2蛋白质表达分别上升了272.5%和48.8%(P<0.01)。db/db小鼠肾脏MMP-9的活性较db/m小鼠明显下降(85.9%,P<0.01);MMP-2的活性在db/db小鼠和db/m小鼠肾脏中均检测不同。结论 db/db小鼠肾脏中MMP-s-蛋白表达和活性下降,而TIMPs蛋白表达上升,使细胞外基质降解减少,积聚增多,是db/db小鼠糖尿病肾病主要发病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3.
Ⅳ型胶原在肌性斜颈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研究Ⅳ型胶原在先天性肌性斜颈胸锁乳突肌中的增生和表达,探讨肌性斜颈纤维化的发生机制。方法 采用Mascon三色胶原染色法观察胶原的增生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Ⅳ型胶原的表达情况。结果 Ⅳ型胶原在病变组表达明显增加,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对照组肌束间极少见Ⅳ型胶原纤维,病变组肌束间及肌细胞周围均可见大量的胶原纤维增生,肌细胞及肌束排列不规律,肌细胞有不同程度的萎缩。病变组中纤维型组Ⅳ型胶原较肌肉型组有更多的表达,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纤维型和肌肉型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先天性肌性斜颈胸锁乳突肌的纤维化程度与Ⅳ型胶原增生的量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MMP-9及TIMP-1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31例宫颈癌、23例宫颈内瘤样病变(CIN)及6例慢性宫颈炎组织进行标记和分析。结果:MMP-9阳性表达,宫颈癌组明显高于CIN组,CIN组明显高于慢性宫颈炎组,其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宫颈癌病例分级的增高,MMP-9阳性表达呈递增趋势(P=0.023);宫颈癌及CIN组,TIMP-1阳性表达均高于慢性宫颈炎组,(P<0.05);宫颈癌组及CIN组之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TIMP-1阳性表达与宫颈癌病理分级无明显相关性,(P>0.05),可能与样本量小有关。结论:MMP-9,TIMP-1在宫颈癌细胞突破基底膜向外扩散及转移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两均可能参与了宫颈癌的发生,浸润和转移过程。  相似文献   

15.
对147例病毒性肝炎患者进行血清Ⅳ型胶原检测,结果慢性活动型肝炎组与肝炎后肝硬化组平均含量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及急性黄疸型组(P均<0.05)。提示血清Ⅳ型胶原检测对肝纤维化早期诊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α-干扰素(IFN-α)的抗纤维化作用。方法:应用IFN-al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中度、重度、及早期肝硬化116例。3mu/次肌注,隔日1次,疗程6个月。于治疗前后采用酶免法检测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Ⅳ型胶原(CⅣ);肝组织活检,常规HE染色、网状纤维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血清HA、LN、CⅣ水平随CHB病程进展而逐渐升高,与肝组织纤维化程度一致,S4水平最高。治疗后所有病例血清HA、LN、CⅣ水平均有不同程度改善(CHB中度均P<0.01,重度均P<0.05,肝硬化分别P<0.05,P>0.05,P>0.05)。肝组织纤维经程度改善。免疫组化LN、CⅣ表达受到明显抑制。结论:应用IFN-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可明显抑制纤维生成与沉积,具有防止或减轻肝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基底膜主要成分Ⅳ型胶原在喉癌中的表达与颈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 6 9例声门上型喉癌Ⅳ型胶原的表达。结果 :喉癌Ⅳ型胶原完整表达率为 39.1%(2 7 6 9) ,在颈淋巴结转移组中为 2 1.2 %(7 33) ,在无颈淋巴结转移组中为 5 5 .6 %(2 0 36 ) ,差异有显著性 (P<0 .0 1)。Ⅳ型胶原不完整与颈淋巴结转移相关 ,具有一致性。结论 :Ⅳ型胶原表达与喉癌颈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 ;Ⅳ型胶原有限制喉癌颈淋巴结转移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转移抑制基因nm23表达产物二磷酸核苷激酶(NDPK)和基底膜主要成分Ⅳ型胶原在喉癌中的表达与颈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69例声门上型喉癌nm23/NDPK、Ⅳ型胶原的表达。结果:喉癌nm23/NDPK阳性表达率、Ⅳ型胶原完整表达率分别为62.2%(45/69)、39.1%(27/69),在颈淋巴结转移组中分别为36.4%(12/33)、21.2%(7/33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对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MsC)转染Smad2基因,观察转染的阳性细胞克隆纤连蛋白(FN)及Ⅳ型胶原(ColⅣ)表达的改变,以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Smad信号转导通路引起细胞外基质积聚导致肾小球硬化发生的分子机制。方法经磷酸钙介导将含有Smad2重组表达质粒转染大鼠MsC,用G418筛选及Western印迹分析法鉴定,又分别采用Western印迹分析法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转染阳性细胞克隆FN及ColⅣ表达的改变。结果 成功建立高表达Smad2蛋白的阳性MsC克隆(T-12、T-31、T-35、T-40),并证实其FN及ColⅣ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明显上调。阳性MsC克隆FN蛋白为对照组2.4倍(P〈0.05),mRNA为对照组的2.7倍(P〈0.05);阳性MsC克隆ColⅣ蛋白为对照组的2.9倍(P〈0.01),mRNA为对照组的3.3倍(P〈0.01)。结论 TGF-β/Smad信号转异途径中Smad2可能是促进FN及ColⅣ在肾小球中积聚,是导致肾小球硬化发生的重要信号转导分子。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冬虫夏苹制荆对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清TGF-β1、Ⅳ型胶原水平的影响,探讨其临床意义及机制。方法选取4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DN组),分别采取应用冬虫夏草治疗前和治疗后12及24周时的静脉血和24小时尿,测定患者血清TGF—β1、Ⅳ型胶原水平及24小时尿蛋白量,并与40例健康者(对照组)做对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DN组治疗前血清TGF—β1、Ⅳ型胶原及尿蛋白含量明显增高(P〈0.01)。DN组经治疗12、24周时与治疗前比较,血清TGF—β1、Ⅳ型胶原及尿蛋白含量明显下降(P〈0.01)。结论冬虫夏草在临床上可降低耱尿病患者血清TGF-β1、Ⅳ型胶原水平及24小时尿蛋白量,其机制可能由于冬虫夏苹通过下调肾组织TGF—β1、CTGF表达,抑制胶原分泌,发挥抗纤维化的作用,从而有效保护肾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