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通过对《中医方剂大辞典》中含威灵仙方剂的深入挖掘,分析组方规律,为推广其临床应用及新药研发提供参考。方法 首先收集整理《中医方剂大辞典》中含威灵仙的方剂,并构建临证方药数据库,运用IBM SPSS Modeler 18.0软件建模后实施Apriori关联规则分析,并应用Cytoscape3.7.2软件对其结果进行可视化展示。结果 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进行筛选,共筛选出708首含威灵仙的方剂,涉及病证51种,其中高频病证为风湿痹症、百杂疮肿、四肢痉挛、痰饮、便秘;配伍的高频药物主要为当归、防风、羌活、川芎,功效类别以解表药、祛风湿药、补虚药、活血化瘀药为主,药味多为辛、苦、甘,药性以温、寒、平居多,药物归经主肝、脾、心、肾经;且威灵仙与当归、防风、羌活、川芎、白芷、甘草和独活具有密切配伍关联;对高频病证和性味归经采用关联规则分析,显示威灵仙在不同病证和配伍中可发挥不同功效。结论 利用数据挖掘方法探究含威灵仙方剂组方规律,为威灵仙的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探索其后续方剂开发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摘要:目的:挖掘中药白附子临床外用的配伍规律。方法:从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筛选一定年限内含白附子的临床外用文献,将得到的外用方剂使用Excel 2013软件建立数据库,进行中药性味归经、剂型、用法的统计,并采用SPSS Modeler 14.1的Apriori算法进行高频中药关联规则分析,挖掘白附子临床外用配伍的应用规律。结果:入选129首方剂共含中药220种,较多使用解表药、活血化瘀药、化痰药及祛风湿药,如白芷、僵蚕、当归、红花、全蝎等,并以性温、平,味辛、苦、甘,归肝经药物居多。白附子外用方剂剂型、用法多样,常采用糊剂-外敷疗法。对白附子外用高频中药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共得到15个高关联性中药组合,涉及面部疾病、痹症、炎症、疼痛等32种主治疾病,对面神经炎及黄褐斑所使用方剂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分别得到17、18个高关联性中药组合。结论:白附子在临床外治中常用于面部疾病面神经炎、黄褐斑的治疗并呈现出明显的中药配伍规律,可为白附子的临床应用及相关实验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对《中医方剂大辞典》中含延胡索方剂的深入挖掘,分析组方规律,为推广其临床应用及新药研发提供参考。方法 首先收集整理《中医方剂大辞典》中含延胡索的方剂,并构建临证方药数据库,运用IBM SPSS Modeler 18.0软件建模后,实施Apriori关联规则分析,并应用Cytoscape3.7.2软件对其结果进行可视化展示。结果 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进行筛选,共筛选出908首含延胡索的方剂,涉及病证112种,其中高频病证为经闭痛经、产后瘀阻、跌打肿痛、疝气作痛,配伍的高频药物主要为当归、肉桂、白芍、木香,功效类别以活血化瘀药、补虚、理气药为主,药味多为辛、苦、甘,药性以温、寒、平居多,药物归经主肝、脾、心、肾经;且延胡索与当归、白芍、肉桂、木香、香附具有密切配伍关联;对高频病证和性味归经采用关联规则分析,显示延胡索在不同病证和配伍中可发挥不同功效。结论 利用数据挖掘方法探究含延胡索方剂组方规律,为延胡索的临床合理应用及探索其后续方剂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中国药房》2019,(1):99-103
目的:为含黄连-干姜药对(简称"黄连-干姜")方剂的后续产品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整理《中医方剂大辞典》中包含黄连-干姜的方剂,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V2.5)建立数据库,统计主治疾病频次、配伍药材频次;采用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对含黄连-干姜方剂药材核心组合进行统计分析(设置支持度分别为15%、20%、25%,置信度为0.90);选择频次排前2位的主治疾病和配伍药材频次最高的温里药和清热药进行组方规律分析。结果:共筛选出492首含黄连-干姜方剂,涉及主治疾病9种(频次≥15),包括痢疾、泄泻、积聚、痞满等;常用配伍药材21味(频次≥55),包括当归、厚朴、附子、黄芩等;常用药材组合有19个,其中核心药材组合包括黄连-干姜-人参、黄连-干姜-厚朴、黄连-干姜-当归;常与黄连-干姜配伍治疗痢疾的核心药材有5种,治疗泄泻的核心药材有9种;在黄连-干姜配伍温里药附子的方剂中核心药材有8种,在配伍清热药黄芩的方剂中核心药材有7种。结论:含黄连-干姜药对方剂主治疾病以消化道疾病为主;该药对可配伍不同药材用于不同疾病的治疗;本研究可为其后续产品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 基于关联规则和聚类分析挖掘菟丝子用药配伍规律,为临床用药及潜在新处方的研发提供参考。方法 以2015年版中国药典记载的含菟丝子中成药为来源,以Excel 2013、SPSS Modeler 14.1和SPSS Statistics 19.0为统计工具对纳入中药进行关联规则和系统聚类分析。结果 共搜索含菟丝子中成药46种。46种中成药包含168味中药,性味归经和功效以甘(431,51.93%)、苦(153,18.43%)、温(222,46.06%)、平(162,33.61%)、肾经(330,27.30%)、肝经(292,24.15%)和补虚药(316,65.56%)、利水渗湿药(35,7.26%)居多;剂型以丸剂(15,32.16%)、片剂(14,30.43%)居多;对组成含菟丝子中成药的高频中药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得到常用药对11种;对含菟丝子中成药的主治疾病进行统计,得到11类中医常见临床疾病。高频药物关联规则分析中发现治疗男性前阴病类和肾系病类关联强度最高的药对分别为5种和6种,高频药物聚类分析中得到治疗男性前阴病类和肾系病类的中药分别为8类和7类。结论 基于关联规则和系统聚类分析挖掘得到菟丝子潜在药对组合以补虚药为主,未来可着重进行其与枸杞子、黄芪配伍在男性前阴病类,以及与枸杞子、白术、熟地黄、川芎配伍在肾系病中应用的研究,并可进行其外治疾病中成药和剂型的研究,以扩大主治病症。  相似文献   

6.
高晓琴 《药品评价》2023,(2):169-173
目的 运用数据挖掘分析治疗崩漏中药方剂的用药规律,为临床治疗崩漏提供依据和参考。方法 收集《妇科良方大全》《国医大师验案良方·妇儿篇》《古今名医临证金鉴·妇科卷》中治疗崩漏的古今中药方剂,统计所含中药性味、归经、功效及频次,并运用关联规则、聚类分析探究高频中药的配伍规律。结果 共纳入中药方剂338方,涉及215味中药,累计使用3 033次,较为重要的中药为白芍、当归、白术、甘草、生地黄、黄芪等。所有中药以补虚药、清热药、止血药为主,以性温、寒,味甘、苦为主,多归入肝、脾、肾经。关联规则显示白术-黄芪-甘草、当归-川芎、白术-熟地黄-黄芪等组合支持度较高,聚类分析得到5个聚类方。结论 治疗崩漏在选药时重在寒温并用、甘苦互施,组方规律以止血化瘀为标,滋阴补血为本,标本兼治,以达复旧固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中医药应用健脾祛痰法治疗高血压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 收集中国知网、维普、万方数据库2003年1月至2023年1月应用健脾祛痰法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方剂,借助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的统计挖掘功能,分析常用中药的性味归经、功效、频次等,以及基于关联规则的药对配伍和基于聚类分析的核心组合等用药规律。结果 共纳入方剂116首,涉及中药205味,以温、平性,甘、苦、辛味药物为主;主归脾、肝、肺经,使用频次≥15次的茯苓、半夏等20味中药,主要为补虚药、平肝息风药和利水渗湿类;挖掘出7条关联规则,茯苓-白术-天麻-陈皮→半夏等,得到6个核心组方,为二陈汤的类方。结论 应用健脾祛痰法治疗高血压用药符合健脾祛湿、化痰熄风的治法,兼以活血、清热、补肾,体现了“治病必求于本”,重视调补脾胃的中医思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防治化学药物治疗(简称化疗)后骨髓抑制的中药的使用规律。方法 通过中国知网(CNKI)及万方数据库检索相应中药用药规律的文献,检索时限为1999年1月至2020年10月。统计相关中药特性及使用频次,并进行聚类分析和关联分析。结果 治疗化疗后骨髓抑制的中药,功效以补虚为主,性味归经以温(含微温)性,甘味,脾、肝、肾、肺经为主;高频中药形成4个聚类方;强关联规则的药对为黄芪-白术、黄芪-当归、白术-茯苓等。结论 化疗后骨髓抑制的治疗方药具有气血双补、脾肾同治的特点,组方中药以补虚药为主,药对以补气健脾、益气养血药相互配伍为主。该研究可为临床治疗化疗后骨髓抑制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与统计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析雷公藤在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时的用药规律。方法:全面收集2006年6月至2016年6月国内外期刊公开发表的、含雷公藤且对RA有一定临床疗效的中药处方,建立处方数据库,采用IBM SPSS Modeler 14.1进行频数分析和关联度分析,比较雷公藤在治疗RA时,内服方剂和外用方剂中的配伍规律,以及内服与外用的用药差异。结果:雷公藤治疗RA时,收集的药方共214个,包括外用方55个,内服方159个。口服给药配伍频次较高的是甘草、白芍、青风藤、地黄、鸡血藤、黄芪、当归、独活、薏苡仁、桂枝等,补虚药、祛风湿药、解表药居多;外用方中药物频次较高的包括乳香、没药、川芎、细辛、川乌、白芍、红花、草乌、威灵仙等,祛风湿药和活血化瘀药所占比例较大。经关联度和网络图分析得雷公藤在口服和外用两种给药方式时配伍用药存在一定的差异。结论:文本挖掘能比较客观地总结出雷公藤在治疗RA时的用药规律,为雷公藤的配伍减毒的机制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藏药材日官孜玛的用药规律及含该药材方剂的配伍规律,为临床用药及潜在新处方的发现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Apriori算法和社区模块化等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含日官孜玛方剂中各味药材的配伍规律和高频主治疾病用药规律。结果 共收集含日官孜玛方剂109首,涉及364味藏药材,通过频次统计分析发现日官孜玛多与清热止痛、活血行"隆"类药物联合使用,主治疾病为"培根木布"病、热泻病和瘟疫等藏医病种。关联规则分析得出频数、支持度、置信度均最高的药物组合日官孜玛-兔耳草、日官孜玛-诃子和日官孜玛-渣驯,体现了藏药方剂的"主辅配伍"规律。含日官孜玛方剂治疗"培根木布"病、热泻病和瘟疫等疾病时多与清热行"隆"、止泻止血、除瘟解毒等药物配伍使用,且各方剂的配伍具有明显差异性,符合藏药方剂学"君臣将士"配伍用药规律。结论 含藏药材日官孜玛方剂组方规律明确,主治疾病与核心药物组合相互对应,符合藏药方剂学的"君臣将士"配伍规律,表明该规律为代表的藏医方剂理论在藏药复方新药开发和临床个性化用药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研究结果为临床合理使用日官孜玛及含日官孜玛方剂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分析临床使用牡蛎和煅牡蛎的中药处方治疗疾病的用药情况,为牡蛎和煅牡蛎用药规律的深入挖掘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19年医院门诊使用牡蛎及煅牡蛎治疗疾病的处方,共计4 352张。通过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软件,运用软件的频次统计、关联规则、聚类分析等功能,分析牡蛎的治疗疾病、用药配伍、性味归经等规律。结果 在4 352张处方中,证型治疗方面,牡蛎以肝气郁结、肝郁脾虚证为主;煅牡蛎则以治疗脾胃气虚证为多。疾病治疗方面,牡蛎多用于不寐;煅牡蛎集中在胃脘痛。常用药物配伍方面,牡蛎与龙骨、柴胡等药配伍应用为多;煅牡蛎与柴胡、茯苓、煅龙骨等药配伍应用为多。牡蛎和煅牡蛎最常用的剂量均为30g。性味归经方面,牡蛎和煅牡蛎配伍用药多为性温、寒或平,味甘、苦或辛。但牡蛎配伍用药偏性寒(39.21%),归肝经(16.75%)、脾经(16.23%)、肺经(16.12%),煅牡蛎配伍用药偏性温(38.19%),归脾经(22.13%)、肺经(19.64%)。结论 利用该平台得出牡蛎和煅牡蛎的核心药物配伍和配伍用药规律,可为牡蛎及煅牡蛎的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应用文献提取、关联度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筛选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的高频药物组合,揭示中医治疗MM用药特点,为临床辨证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以中医药和多发性骨髓瘤为关键词,探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网(2009年1月至2019年11月)相关文献,整理文献记载的方剂,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以2015年版中国药典对所纳中药进行药性药味及归经分类。使用Excel 2016、Clementine 12.0、SPSS Statistics 21.0统计软件对纳入的中药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共纳入109首方剂,共含中药285味,频数共1492次。在纳入的133味中药中:频数≥10的中药共42种,频数≥15的中药共26种,前三种分别是熟地黄、当归和黄芪;功效分类以补虚药(尤其是补肾阳药)、活血化瘀药和理气药最为常见;药性药味中,药味以甘、苦居多。药性以温、平、寒居多;归经分类中,以肝、肾、脾经居多。通过关联规则分析可以得到13种关联强度较高的药对组合,通过聚类分析可提取5个聚类。结论:多发性骨髓瘤的中医治疗用药以补虚药尤其是补肾药为主,且多与活血化瘀药联合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全面总结中医治疗腔隙性脑梗死的用药规律。方法 通过收集中国知网、维普中文期刊服务平台、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建库至2020年5月31日发表的中医治疗腔隙性脑梗死的相关文献,采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TCMISS V 2.5)统计用药频次及性味归经、常用药对及药物组合,采用关联规则、改进的互信息法、复杂系统熵聚类分析对药物关联规则及核心药物组合进行分析,采用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进行新处方分析。结果 共筛选出符合条件的方剂231首,涉及中药242味,使用频次较高中药有川芎、丹参、黄芪、地龙等41味,其四气主要集中在温、寒、平,五味主要集中在甘(淡)、苦、辛,归经主要集中在肝、脾、肺经;挖掘共得到高频药物组合48个,出现频次前6位的组合是川芎-黄芪、川芎-地龙、川芎-当归、丹参-地龙、黄芪-地龙及川芎-丹参;演化共得到核心药物组合16组,潜在新处方8个。结论 中医治疗腔隙性脑梗死的整体治则以补气化瘀通络为主。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对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中使用鲜药的规律和特点进行分析,为临床引进及使用鲜药提供学术参考,也为吴门医派鲜药研究提供方法学借鉴。方法 采用Excel软件录入使用鲜药的医案处方,对药物的使用频数、性味、归经等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用SPSS Clementine 12.0软件进行病证与药物的关联分析。结果 医案中使用鲜药的病证共79类,以温热病、疫病为主,使用鲜药品种75种,使用频次718次。鲜药性味以甘、寒为主,主入胃、肺经。药物与疾病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如疟证常用生姜、姜汁,吐血用鲜荷叶汁等。鲜药联用以姜汁-竹沥、甜梨汁-甘蔗浆较多。结论 《临证指南医案》记载鲜药多为地产清轻之品,清热养阴生津之效更胜,在温病治疗中占重要地位,高频常用药物及药对可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有效专利中防治呼吸系统疾病的中药复方用药规律探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索防治呼吸系统疾病的中药复方有效专利的用药规律,为新药研制提供参考,为其专利保护提供战略依据。方法 以维持时间为5年的防治呼吸系统疾病的中药复方专利为研究对象,通过频数分析法对其核心药物的组成、分类、功效、归经及药对配伍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防治呼吸系统疾病的中药复方有效专利中高频中药包括金银花、甘草、黄芩等22味,按照功效分类多属于清热药、化痰止咳平喘药和补虚药等,主要归肺、心经,高频药对配伍多来自于古(经)方。结论 上述用药规律探索体现了防治呼吸系统疾病中药复方的组方特点,为新的中药复方研发及专利保护策略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中药专利复方治疗慢性胆囊炎的用药规律。方法 使用中国专利数据库检索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中药处方,建立Excel数据表对处方进行筛选处理,应用古今医案云平台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筛选治疗慢性胆囊炎的复方170个,用药以寒性、苦味为主,归经以肝经为主。使用频次前10位的中药分别为柴胡、甘草、郁金、金钱草、茵陈、白芍、大黄、川楝子、黄芩、延胡索;关联规则显示药物以白芍-柴胡、白芍-甘草、黄芩-柴胡、大黄-金钱草、川楝子-柴胡、川楝子-郁金、川楝子-金钱草配伍较多;聚类分析得到7类药物组合;复杂网络分析得到30味核心中药和3组核心药物网络配伍。结论 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中药专利复方药物性味以苦寒为主,多归肝经,用药以疏肝利胆、清热利湿、理气活血、泻下通腑类药物为主,配伍以疏肝柔肝、缓急止痛、和解表里、清热利湿、疏肝利胆为主,治疗上常用四逆散、金铃子散、大柴胡汤、茵陈蒿汤等方进行加减。  相似文献   

17.
段为彬  柳芳  刘洁  赵薇  赵许杰 《肿瘤药学》2022,12(2):244-251
目的 分析中药防治肿瘤相关治疗所致皮肤损伤的用药规律,以指导临床用药。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筛选中药防治肿瘤相关治疗所致皮肤损伤的临床研究,对外用、内服中药分别从使用频次、功效、药性、药味、归经等方面进行统计,对使用频次较高的中药进行聚类分析和关联分析。结果 共纳入文献115篇,涉及方剂120首。其中,外用方剂94首,涉及中药154味,使用频次较高的为黄柏、当归、红花、黄芪、紫草;内服方剂26首,涉及中药113味,使用频次较高的为当归、甘草。外用中药中,清热药所占比例最大(33.24%);内服中药中,补虚药所占比例最大(32.78%)。外用和内服中药中,使用频次均以寒性者最多,分别占47.52%和40.73%;以归肝经者最多,分别占21.29%和19.27%。外用中药使用频率较高的药味依次为苦、辛、甘,三者共占89.74%,内服中药使用频率较高的药味依次为甘、苦、辛,三者共占90.82%。外用和内服中药均可得到三个聚类方,外用中药得到23对药物组合,内服中药得到15对药物组合。结论 临床使用中药防治肿瘤相关治疗所致皮肤损伤时,外用、内服中药均以清热药、补虚药、活血化瘀药和解表药为主。对使用频次较高的中药进行聚类分析和关联分析,可为临床用药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药治疗过敏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的用药规律。方法以"中药"和"过敏性鼻炎"为主题词,搜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和维普中文期刊(2010年1月-2019年1月)相关期刊文献,收集文献记载的方剂,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使用Excel 2013、SPSS Modeler 14.1、SPSS Statistics 19.0统计软件对纳入的中药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和因子分析。结果纳入符合标准的方剂147篇,共含中药175味,频数共计1 427次。在纳入的175味中药内,频数≥5的中药共57种;功效分类中,以解表药和补虚药最为常见,占比高达72.84%;药性药味中,以辛温药居多;归经分类中,以肺经、脾经和胃经居多。关联规则分析中发现关联强度最高的药对组合为10种,因子分析中提取6个公因子。结论 AR的中医治疗用药以解表药为主,且多与补虚药同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