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探讨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25例肾盂输尿管连接部全部采用开放性手术即连续性倒瓣肾盂成形术和离断性肾盂成形术。结果离断性肾盂成形术效果比连续性肾盂成形术效果好。结论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首选手术方法是离断性肾盂成形术。  相似文献   

2.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对12例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患者全部采取开放手术即连续性例瓣肾盂成形术和离断性肾盂成形术。结果 离断性肾盂成形术效果比连续性肾盂成形术效果好。结论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首选手术方式为离断性成形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早期行非离断性肾盂成形术,近年来采用An-derson-Hynes离断性肾盂成形术。结果:42例均获得随访,其中非离断性肾盂成形术17例,肾积水明显减轻8例(47.0%),没变化6例,加重3例,Anderson-Hynes离断性肾盂成形术25例,肾积水明显改善23例(92.0%),肾积水改善不明显但未加重2例。两种手术方法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的诊断主要依据B超、排泄性尿路造影、逆行尿路肾盂造影及MRI检查,Anderson-Hynes离断性肾盂成形术是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输尿管肾盂连接处梗阻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采用离断性肾盂成形(Ander-son-Hynes术)加输尿管内支架引流术治疗输尿管肾盂连接处梗阻43例。结果43例均获一次手术成功,经6个月 ̄5年的随访,远期疗效好。结论先天性输尿管肾盂连接处梗阻,手术方法以离断性Anderson-Hynes术为首选。双J管能起到引流通畅及内支架作用;儿童患者采用输尿管支架管、肾盂造瘘引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离断式肾盂成形术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1987~1999 年作者诊治的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25 例,其中19例行离断式肾盂成形术,6 例行患肾切除术。结果:19 例肾盂成形式均获成功。结论:离断式肾盂成形术式设计合理,成功率高,应作为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的首选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离断性肾盂成形术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后腹腔镜离断性肾盂成形术治疗10例诊断为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的患者。结果10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100~200min ,平均150min ,术中出血10~100ml ,平均80ml。术后随访2个月~3年,肾积水改善。结论后腹腔镜离断性肾盂成形术是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汪志民   《中国医学工程》2013,(4):140-141
目的观察改良离断性肾盂成形术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处狭窄的疗效。方法将40例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20例及对照组20例,研究组行改良离断性肾盂成形术,对照组行非离断性肾盂成形术。术后观察并比较两组肾积水改善情况、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两组的住院时间差异无意义(P>0.05),但研究组术后无肾积水比例,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离断性肾盂成形术用于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UPJO)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肾盂输尿管连接处狭窄40例;肾盂输尿管高位连接3例;异位血管压迫2例;纤维条索压迫5例。所有患者均行B超静脉肾盂造影(IVU)检查。行Anderson-Hynes离断式肾盂成形术34例,肾盂Y-V成形术6例,异位血管切断肾盂复位术1例。纤维条索松解术4例,肾切除术5例。结果42例(肾切除术除外)于术后经3~84个月随访,痊愈34例,总治愈率80.9%,6例术后肾积水无明显变化,2例加重。均为松解术。B超(IVU)是诊断UPJO最常用的检查手段。结论Anderson-Hynes离断式肾盂成形术是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的最佳术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11例离断式肾盂成形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各种临床指标和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一次性手术成功。其中10例随访6个月至9年,肾积水均有明显改善。结论:离断式肾盂成形术可作为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10.
朱锡高 《南通医学院学报》1994,14(3):376-376,378
对15例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的病因及治疗进行了探讨,指出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的主要原因是肌层的异常和胶原纤维的浸润,而结石及炎症是继发性的。离断性肾盂成形术是治疗该病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腰部小切口行Anderson-Hynes离断性肾盂成形术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致患侧新生儿巨大肾积水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6年6月于本院诊断为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致患侧巨大肾积水的20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在完善术前各项检查,明确诊断后经腰部小切口行AndersonHynes离断性肾盂成形术。切口平均2. 6 cm,术中均留置3F双J管于患侧输尿管内作支撑管。术后4~5 d拔除肾周引流管,术后4~6周用7. 5F小儿输尿管镜拔除双J管。结果:20例患儿手术均获成功,无术中并发症发生。平均手术时间82 min,术中吸尽肾盂内尿液,平均尿量为175 mL,术中平均出血量7 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10 d。术后12个月所有患儿均采用超声、放射性核素扫描随访,显示患侧肾实质均有不同程度增厚,其肾盂前后径值减少明显,患肾分肾功能明显改善,肾盂输尿管连接处吻合口通畅,腰部手术部位瘢痕小且隐蔽。结论:经腰部小切口行Anderson-Hynes离断性肾盂成形术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致新生儿巨大肾积水安全可行,疗效良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腹腔镜肾盂离断成形术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患者的术前及术后护理方法.方法 对21例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患者行腹腔镜肾盂离断成形术,并给予精心围术期护理.结果 本组患者术后随访3-6个月,均未出现术后输尿管再狭窄及其他并发症.结论 加强围术期护理可提高腹腔镜肾盂离断成形术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行肾盂输尿管成形术的临床探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周国防 《当代医学》2011,17(16):82-83
目的 探讨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行肾盂输尿管成形术的临床应用.方法 回顾2007年1月~2010年1月采取Anderson-Hynes离断性肾盂成形术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患者186例临床资料进行总结.结果 186例行Anderson-Hynes离断性肾盂成形术患者均进行术后随访6个月~2a,平均24个月.166例经B超或排泄性尿路造影(IVU)检查发现患侧肾实质明显增厚,尿路通畅,肾积水完全消失,20例轻度肾积水.结论 Anderson-Hynes离断性肾盂成形术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具有手术方法简单,容易操作,在切除病变的同时,可切除部分过分扩张的肾盂,术后肾脏排泄和形态改善明显.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肾盂输尿管交界部梗阻的诊疗方法,以取得满意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30例肾盂输尿管交界部梗阻病人.根据病情分别实施肾切除术及离断式肾盂成形术、肾盂输尿管吻合术。结果:4例肾无功能患者,肾切除术后,住院8天康复出院。其他病例均行离断式肾盂成形术,术后患者肾功能恢复满意。结论:肾盂交界部梗阻病人早期诊断,离断式肾盂成形术,手术方式更为合理,术后效果更为满意。  相似文献   

15.
离断性肾盂成形术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的手术治疗与效果。方法:回顾分析46例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的病因、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结果。其中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43例,高位肾盂输尿管连接2例,纤维条索压迫1例均行手术治疗,其中Anderson-Hynes离断性肾盂成形术44例,纤维条索切断1例,患肾无功能行肾切除1例。结果:45例术后随访6个月~3年,平均18个月。44例痊愈,1例发生再狭窄,总手术治愈率97.8%。结论:Anderson-Hynes离断性肾盂成形术是UPJO病例标准术式,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UPJO)的手术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 报告经手术治疗24例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引起梗阻15例,纤维索带压迫1例,输尿管肾盂高位连接2例,异位血管压迫6例,行Anderson-Hynes离断式肾盂成形术20例,肾盂Y-V成形术1例,纤维条索松解术1例,异位血管切断肾盂复位术1例,肾切除1例.结果 22例术后随访3-36个月,21例痊愈,1例发生再次狭窄,二次行肾盂成形术后痊愈.结论 Anderson-Hynes离断式肾盂成形术是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离断性肾盂成形术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处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离断性肾盂成形术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处狭窄37例38例,肾盂输尿管外支架组21例,双J管内引流组16例17侧。前者术后三周拔除支架,后者术后6周-12周拔除双J管,三个月后静脉尿路造影复查。结果:肾盂输尿管支架组4例出现吻合口狭窄,而双J管内引流组除一例吻合口出现狭窄外余吻合口通畅,肾积水好转。结论:离断性肾盂成形术是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处狭窄的有效方法,使用双J管内引流能减少术后狭窄的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外伤性肾盂或肾盂输尿管连接处破裂诊治.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外伤性肾盂或肾盂输尿管连接处破裂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其中,肾盂破裂7例,肾盂输尿管连接处破裂或离断4例.结果 仅4例(36.4%)患者入院时即得到正确诊断,治疗方式为输尿管双J管引流、肾盂输尿管成形术、肾切除术等.结论 外伤性肾盂或肾盂输尿管连接处破裂易于误诊,治疗中需行CT增强扫描复查,保守治疗可采用输尿管内置双J管引流.  相似文献   

19.
於焱生 《吉林医学》2012,33(9):1993
目的:探讨在临床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处狭窄手术中采用离断性肾盂成形术的临床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采用离断性成形术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处狭窄手术的临床资料,术中采用双J管作内引流,患者在术后30 d后拔管并在4个月后对患者的肾功能及静脉肾盂造影进行复查。结果:20例患者在术后3~5个月进行随访,18例患者治愈,其治愈率为90%,另外有2例出现术后并发症。结论:在临床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处狭窄中采用离断性肾盂成形术,同时在术中运用双J管能够提高手术的治愈效率。同时在术后需要注重患者的护理工作以及加强并发症的防治,以此来提高手术的治疗效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采用后腹腔镜与开放性离断式肾盂成形术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濮阳市人民医院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的7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开放性离断式肾盂成形术,观察组采用后腹腔镜下离断式肾盂成形术,观察两组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肠胃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患者采用后腹腔镜下离断式肾盂成形术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及术后恢复时间,有助于患者术后功能恢复,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