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劳淋为久病痼疾,病程缠绵反复、迁延难愈。膀胱湿热乃致病因素,脾肾亏虚为病理基础。脾肾亏虚为本,脾肾二脏的盛衰决定着本病转归。治以补脾益肾,无比山药丸加减。脾气得充,肾气得复,膀胱气化通利,水道通畅,纵有湿热之邪亦不足为患,可正胜邪去,疾病向愈。脾肾安和是治疗劳淋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光明中医》2021,36(16)
反复呼吸道感染是儿科常见病,难治病之一。患儿脏腑娇嫩,具有肺常不足、脾常不足、肾气常虚的生理特点,屡患屡治,影响生长发育。喻清和主任医师依据25年的临床经验,认为本病病位标在肺,本在脾肾,故病机关键在于肺肾两虚、脾虚失运,正虚邪恋。患儿是否发病,在于正与邪的消长变化。发作期以邪盛为主;恢复期则以正虚为主。临床治疗主张肺脾肾三脏同治,宣肺同时注重健脾补肾。采取扶正祛邪,攻补兼施,补虚贯穿全程,同时注重病后调护,增强患儿体质,取得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王郢  田春雨  李继安  陈建敏  李凤红 《新中医》2021,53(21):210-214
近年来随着高尿酸血症发病率的逐渐升高,痛风、肾脏损害等组织器官并发症对患者的危害越来越大。以往中医学认为本病属本虚标实之证,脾肾脏腑功能失调,水液代谢障碍,水湿之邪内盛为发病关键。通过文献分析发现,痰湿是高尿酸血症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除脾肾失调外,肺与三焦的功能异常均是该病发生的重要环节。治疗要攻补兼施,肺脾肾同调,宣、化、渗、泄并举。  相似文献   

4.
慢性肾脏病引起的水肿,中医主要认为病位在肾,涉及脾、肺;以肺、脾、肾三脏的虚证多见,包括气、血、阴、阳虚,兼以痰、湿、瘀等实邪,形成多种病机复杂的虚实夹杂证候。相比而言,阴虚证型的水肿,病机更错综复杂,在治疗上往往有所顾虑,滋阴时担心加重水湿之邪,利水消肿时害怕伤阴。从五行生克关系分析,通过补脾土以克肾水之湿邪、补肺金以生肾阴之亏虚相结合,间接生其虚而制其实,祛邪不伤正,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小议用补     
所谓补者,补其虚也。经云“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临床虚证甚多,补法运用极广,其意义甚大,但肝、心、脾、肺、肾五脏各有虚证,且有阴阳气血之不同,补亦需运用得当,切忌滥补、杲补、蛮补。滥补者,或不识邪正虚实,或一味迎合病家,一有疾患,即妄用补剂。如有大实之证,积热在内,而呈外寒至虚之象,实与真虚者迥异,辨证不明,不当用补而错用补剂,所谓“大实有赢状,错补益疾”。  相似文献   

6.
总结王烈治疗儿童哮喘的临证经验。根据病机特点,将儿童哮喘分为发作期、缓解期及稳定期进行辨治。认为发作期以风、瘀实邪为主,治当祛风活血以止哮,予平哮汤加减,佐以止哮平喘之品;缓解期以正虚邪恋为主,予泻肺降气以定喘、补脾强肾以化痰,常用泻肺方、化痰方加减;稳定期则以肾元不足、痰气内伏为主,予益气除痰以固本,选固防汤加减。  相似文献   

7.
黄进  赵长鹰  朱晓峰 《时珍国医国药》2006,17(12):2642-2643
沈英森教授认为泌尿系疾病的基本病机为正虚邪实,虚实夹杂。正虚指肺脾肾不足,邪实则以水湿、湿热、瘀血为主。主张扶正固本、重在脾肾,从上治下、巧在变通,强调清热利湿,行气活血。临证疗效卓著。  相似文献   

8.
脑梗死为正虚邪实并存状态,本虚即气血不足、肝肾阴精亏虚;邪实即痰浊、瘀血阻滞脑窍脉络,痰浊瘀血又为正气亏虚。本着治病治本,从脾肾入手,宜健脾益肾以益脑髓,达到扶止以驱邪,即补为通,即补为消之目的。健脾复元汤可促进代谢、改善循环、降脂降黏度、缩小梗死灶,促进脑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9.
邹学创 《陕西中医》2001,22(10):610-611
喘证属于顽证固疾 ,涉及多种急、慢性疾病 ,病因复杂 ,变化多端 ,概而言之 ,不外外感与内伤 ,辨证自应审其虚实。病机特点 :为外感内伤、互为因果 ,正虚邪实 ,相互错杂。强调把辨虚实作为治疗之纲领。提示实喘当治肺 ,主以祛邪利气 ,采用宣肺开闭 ,祛痰降气 ,暖肝降逆法 ;虚喘当以培补摄纳 ,重在补脾、肾 ,喘有夙根 ,尤以肾为主。采用补脾益气 ,滋阴敛气 ,温肾纳气法。临证相互配伍 ,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河南中医》2013,33(6):832-834
慢性肾脏病总属本虚标实,正虚为本,邪实为标,本虚多考虑为肺、脾、肾三脏的虚损,标实是指水湿、湿热、气滞、瘀血等病理产物.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影响水液代谢,则可导致水湿内停,水湿日久化热而成湿热,湿热蕴久,可致痰浊内生,水湿、湿热、痰浊三者作为有形实邪,一方面“久病入络”,日久阻塞气血运行,气血不畅,形成气滞、瘀血;另一方面诸邪日久不化而变生湿毒、浊毒等.在治疗上或以补虚为主、兼祛邪实,或以祛邪为要、兼以补虚,或通补兼施、祛邪补虚并进,以期根治.  相似文献   

1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多久病肺虚,痰浊潴留,因感外邪诱发,甚则加剧,病变首先在肺,继则及脾肾,后期影响心、肝,病因多为感受外邪、吸烟、饮食、情志所伤、痰浊、血瘀、气虚等。为本虚标实,本虚多为肺、脾、肾三脏亏虚,标实多为痰浊、血瘀之壅盛,气虚为本,实邪为标,二者互为因果,构成本虚标实、虚实夹杂病机特点。治以祛痰、活血化瘀、补虚,标本兼顾,虚实并治。  相似文献   

12.
咳嗽变异性哮喘以慢性咳嗽为特点。现代医学认为,诱因多为气道受刺激(如烟雾、冷空气或变应原),有时咳嗽是其唯一表现,不伴喘息,治疗与哮喘方案大致相同。中医医家多将其归属"咳嗽"、"哮证"、"风咳"、"肺痹"、"咽源性咳嗽"等,也有归于"喘证"。作者将其归属"咳嗽",为"内伤咳"。多属邪实正虚,虚实夹杂。邪实主要为痰湿蕴肺、痰热郁肺、肝火犯肺;本虚主要为肺阴亏虚、肺脾两虚、肺肾两虚。治疗不应单一祛邪或补虚,应在祛邪止咳的同时注意扶正补虚,兼顾肺脾肾三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VA)的中西医治法研究进展,为临床治疗CVA提供借鉴与思考。方法:查阅近年文献,认为CVA病因为内有痰饮宿根,外有风邪引触,加之肝肺之气升降出入失常;病机总属邪实正虚,邪实为风痰,正虚为肺、肾、脾的不足。结果:中西医治疗CVA方法形式多样,疗效显著。结论:治疗CVA时当分清邪实正虚、痰之寒热,本着"发作时治标,平时治本"的原则,祛邪与扶正并举。邪实者宜祛风、化痰、平肝,正虚者宜肺、脾、肾同调,并重视风邪在发病中的作用。临证时中医诊疗当四诊合参,辨证论治,适当配合针灸、穴位贴敷等疗法,西医当以抗炎平喘、提升免疫力为主,若中西医并举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14.
根据“气虚宜掣引之”的理论内涵阐述“掣引”之法治疗产后尿潴留。“掣引”之法是指在本虚标实的情况下,采取导引、升提阳气从而补气升阳、畅通气机,令其补而不滞。产后尿潴留病位在膀胱,总以肺、脾、肾三脏亏虚为本,气滞血瘀为标;肾失蒸化,肺失治节,脾失运化是该病发生发展的关键。若单用补益之剂恐有壅滞气机、助邪之弊,故治宜“掣引”之法。根据张景岳对“掣引”的释义,通过温补脾气、调畅气机、提掣肺气、温肾纳气、以补为通的方法掣引肺脾肾之气,以达到扶正祛邪、改善临床症状、促进小便排出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答:葶苈子辛苦性寒,泻肺平喘,消水肿逐痰饮,临床常用于治疗痰饮、水肿胀满等实证,但是本药为苦寒之品,有较强泻下作用,易损伤脾胃。脾失健运则水湿停聚为痰为饮,即所谓“脾为生痰之源”。又张秉成说:“水邪所结,脾气先虚,故治水者,必先补脾,以士旺自能制水,脾健则可运行。”再如《本经》曰大枣“安中养脾……平胃气……,补少气,少津,身中不足,大惊,四肢重,和百药。”故配大枣甘平为补脾的辅助药,协同葶苈子以补脾制水邪。本方用大枣不仅健脾胃,而且可以减轻葶苈子苦寒伤胃之烈性,以保护胃气,使泻而不伤正,名曰泻肺实不泻肺;甘草虽有健胃作用,但偏于益气补中,其甘缓有助湿满中实邪之弊,从现代药理研  相似文献   

16.
中风病标实以风、火(热)、痰、瘀为主。其病责在肝胃气机失常;本虚以气阴亏虚为主,病变主要责之脾肾,因此,邪实治在肝胃,正虚调补脾肾便是中风病证治的基本规律。由于标实本虚难以绝对分开,故治肝胃与补脾肾又常相兼并用。  相似文献   

17.
汤溟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5,23(9):1563-1564
刘明教授从事临床工作30年,对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刘明老师认为慢性肾小球肾炎是虚实夹杂之证;正虚以脾肾亏虚最为常见,而以肾虚尤为重要;邪实不外湿、热、毒、瘀四端,以湿热为常见.治疗分别从肺、脾、肾及三焦入手,清热利湿,补脾益肾,扶正祛邪,攻补兼施,辨证论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从“脾肾两虚兼湿热瘀毒”论治少弱精子症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宾彬  王杰 《西部中医药》2010,23(7):36-37
少弱精子症为本虚标实之证,以脾肾两虚为本,以湿热瘀毒为标,临证时宜补虚泻实,补脾肾之不足,泻湿热瘀毒,方能取效。  相似文献   

19.
男性不育多因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所致,而以肾为本,旁及肝脾。肾气不足,阴精不化,阴阳不能交合,精气失之溢泻而无子。脾虚不运,肾失所养,痰浊流注,下扰精室,不能育子。肝失疏泄,血气瘀滞,损伤肾气,内扰精室,外阻精道,何以种子。肝脾同病,气滞湿蕴,郁久化热,湿热相搏,耗灼肾府,败精腐液,湿热盛极,则宗筋驰纵,焉能有子。总之,肾气不足属虚为本,痰浊、瘀滞、湿热属实为标。治病求本,急则治标是谓常法。治疗时应细酌轻重缓急,分主次先后治之方可奏效。最忌重补虚妄用滋补之品,急泻实滥用攻利之法,而致闭门留寇,邪去正伤之弊,应以泻实为主,佐补而不腻之品以固肾,待邪去勿  相似文献   

20.
刘明教授从湿热论治慢性肾小球肾炎浅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汤溟 《中医药学刊》2005,23(9):1563-1564
刘明教授从事临床工作30年,对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刘明老师认为慢性肾小球肾炎是虚实夹杂之证;正虚以脾肾亏虚最为常见,而以肾虚尤为重要;邪实不外湿、热、毒、瘀四端,以湿热为常见。治疗分别从肺、脾、肾及三焦入手,清热利湿,补脾益肾,扶正祛邪,攻补兼施,辨证论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