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背景与目的:肿瘤干细胞在胶质瘤复发中的作用备受关注,然而其获得侵袭力的具体机制尚不清楚。本课题旨在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一9(MMP.9)、肿瘤干细胞标志物CDl33蛋白在复发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可能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24例脑胶质瘤患者原发、复发两次手术组织标本及15例正常脑组织标本中MMP.9、CDl33蛋白的表达情况,并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正常脑组织标本中未检测到MMP.9、CD133蛋白表达。24例脑胶质瘤患者两次手术标本中.CDl33和MMP-9蛋白表达强度均随着胶质瘤病理级别的增加而增高(氏0.01)。胶质瘤原发、复发两次手术组织标本中CDl33和MMP.9蛋白表达强度差异有统计学意SL(P〈0.05):复发胶质瘤病理级别有增高趋势(P〈0.01)。CDl33和MMP-9蛋白表达呈正相关(P〈0.01)。结论:MMP.9、CDl33蛋白的表达与脑胶质瘤的恶性程度密切相关.可能在脑胶质瘤的复发过程中起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耐药相关蛋白在人脑恶性胶质瘤的表达规律,评价其对临床化疗用药的指导意义。方法 免疫组化S-P法检测97例未经治疗的脑胶质瘤6种耐药相关蛋白表达,包括6-氧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P-糖蛋白(P-gP)、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拓扑异构酶Ⅱ(TOPoⅡ)、胎盘型.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π)、和胸苷酸合成酶(TS)。结果 TS在所有病例中均不表达;P-gP仅表达于正常脑组织及肿瘤周边区域的毛细血管;MGMT、GST-π、ToPoⅡ以及MRP均表达于肿瘤细胞,阳性例数(率)分别为53例(54.6%)、97例(100%)、42例(43.2%)和31例(31.9%);Ⅲ、Ⅳ级肿瘤MRP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Ⅰ、Ⅱ级肿瘤,而MGMT及ToPoⅡ表达阳性率则较低(P〈0.05),GST-π和P-gP阳性表达与肿瘤分级无关。结论 ①脑胶质瘤细胞表达多种耐药相关蛋白,其原发性耐药可能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②P-gP介导的多药耐药(MDR)机制在胶质瘤细胞原发性耐药中作用不大,但可能与血脑屏障、血肿瘤屏障的形成有关;③耐药相关蛋白在脑胶质瘤的表达存在明显异质性,常规联合检测这些蛋白的表达状况有助于临床合理选择化疗方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胶质瘤患者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 O6-Methylguanine -DNA methyltransferase,MGMT)及人类错配修复基因 MSH2(Human mutS homolog2,hMSH2)蛋白表达与外周血相应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的相关性。方法分别采用免疫组化法及甲基化特异性PCR ( MSP )检测275例胶质瘤患者肿瘤组织MGMT、hMSH2蛋白的表达及外周血中这两个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情况。结果脑胶质瘤患者肿瘤组织MGMT和hMSH2蛋白阴性表达率分别为47.2%和62.5%;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阳性率分别为41.8%和22.4%。统计学分析显示外周血MGM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肿瘤组织蛋白阴性表达相关(P<0.05)。 hMSH2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肿瘤组织hMSH2蛋白表达不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 MGMT基因甲基化是脑胶质瘤发生过程中常见的分子事件,可能与胶质瘤的发生有关;而hMSH2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可能并不是胶质瘤hMSH2蛋白失活的主要原因,可能存在其他重要因素影响其表达。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Dishevelled蛋白表达与脑胶质瘤细胞增殖、侵袭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67例脑胶质瘤患者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Dishevelled蛋白的表达,评定Dishevelled蛋白免疫反应评分(IRS)、肿瘤增殖指数(PI)和侵袭指数(Ⅱ),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67例脑胶质瘤中,Dishevelled蛋白阳性率为65.7%(44/67),Dishevelled蛋白IRS及肿瘤PⅠ、Ⅱ分别为4.15±3.13、(30.93±17.92)%、(20.38±13.36)%,均随脑胶质瘤病理级别的增高而升高(P<0.001),Dishevelled蛋白阳性组PⅠ、Ⅱ高于Dishevelled蛋白阴性组[(38.27±17.60)%比(16.02±8.92)%;(30.03±13.81)%比(10.63±4.41)%,均P< 0.001].肿瘤PⅠ、Ⅱ与Dishevelled蛋白IRS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940、0.953).结论 Dishevelled蛋白高表达在脑胶质瘤恶性增殖、侵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脑胶质瘤组织中MMP-9和Ezrin表达情况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0例脑胶质瘤、10例正常脑组织中两者的表达.结果:脑胶质瘤组织中MMP-9和Ezrin表达定位于细胞浆,其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4.00% (37/50)和60.00% (30/50);正常脑组织为0、10.0% (P <0.05).两者的表达与胶质瘤患者的年龄、性别无明显相关性(P>0.05),但高级别组与低级别组之间表达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脑胶质瘤组织中MMP-9蛋白的阳性表达与Ezrin蛋白的阳性表达有相关性,二者呈正相关(P<0.05).结论:MMP-9高表达可能与胶质瘤发生有关,且与胶质瘤的浸润、发展、转移有关,Ezrin基因突变或缺失在胶质瘤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PCNA表达与脑胶质瘤复发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晓旻  彭春  吕祥瑞 《实用癌症杂志》2009,24(5):455-456,461
目的探讨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on cell nuckearantigen,PCNA)表达在胶质瘤术后复发中的意义。方法通过对焦作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002年1月~2007年12月手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为胶质瘤的53例患者的电话复访、信件回访及门诊复诊的回访,以复查头颅CT或头颅MRI为标准,择出来见复发组32例,复发组21例,对其病理组织采用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接法(即S—P法)进行PCNA的测定,观察PCNA在不同组别中的表达差异。结果复发组PCNA阳性表达率是71.43%(15/21),未复发组是21.88%(7/32),两组间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PCNA表达可作为预测脑胶质瘤是否复发的参考因素。  相似文献   

7.
肖镇  黄彬涛  崔鹤  高大 《肿瘤学杂志》2008,14(9):755-757
[目的]通过对耐药蛋白P-糖蛋白(P-gp)、抗凋亡因子(bcl-2)、肺耐药相关蛋白(LRP)、谷胱甘肽硫转移酶呵(GST-π)的检测,探讨白血病患者早期复发的蛋白表达情况。[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所有急性白血病患者相关耐药蛋白表达,采用SPSSl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结果分析。[结果]通过6个月的随访研究发现,P-gP阳性表达者早期复发率为33.33%、阴性表达者早期复发率为22.72%,两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bcl-2阳性表达者早期复发率为28.00%,阴性表达者早期复发率为26.67%,两者之间也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LRP阳性表达者早期复发率为45.00%,阴性表达者早期复发率为10.00%,两者之间早期复发率存在差异(P〈0.05);GST-π阳性表达者早期复发率为47.06%,阴性表达者早期复发率为13.04%,两者之间也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LRP与GST-π阳性表达的患者早期复发率可能会明显增高,值得临床上警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结肠癌患者肿瘤组织中B.catenin、Oct-4表达及其对远处转移的预测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80例结肠癌患者术后肿瘤组织中B-catenin、Oct-4蛋白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肿瘤分化程度、分期和术后复发转移的相关性。采用RT-PCR检测20例冷冻标本肿瘤组织及癌旁组织中Oct-4mRNA表达情况。结果80例患者有35例出现复发转移,β-catenin、Oct-4在转移组患者中表达率分别为65.71%(23例)、51.43%(18例),在非转移组分别为31.11%(14例)、13.33%(6例),两组间阳性表达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9.843,P=0.002;x^2=13.605,P=0.001)。不同肿瘤分化程度、T分期和N分期者β-catenin、Oct-4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组织中Oct-4mRNA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β-catenin、Oct-4均为阳性表达者和均为阴性表达者术后远处转移率分别为78.57%(11/14)和12.50%(4/32),生存分析显示不同表达状态其远处转移出现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瘤组织中β-catenin、Oct-4表达同结肠癌术后转移的发生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人巨细胞病毒(HCMV)pp65蛋白在脑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级别和预后的相关性分析。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HCMV pp65蛋白在不同级别脑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通过统计学方法分析蛋白表达情况和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在89例脑胶质瘤组织中,60例(67.4%)在细胞核和(或)细胞质中出现HCMV pp65蛋白阳性表达,其中18例(56.3%)为Ⅱ级星形细胞瘤、20例(64.5%)为Ⅲ级星形细胞瘤以及22例(84.6%)为胶质母细胞瘤。在10例对照脑组织标本中没有发现HCMV pp65蛋白阳性表达。我们同时发现在不同级别脑胶质瘤组织中HCMV pp65蛋白表达差异性没有统计学意义,HCMV pp65蛋白表达水平与胶质瘤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无相关性。结论:HCMV pp65蛋白在脑胶质瘤组织中高表达,为理解胶质瘤的形成和进展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背景与目的:X染色体耦联锌指蛋白(Zfx)是锌指蛋白超家族中的一员,是胚胎干细胞和成体干细胞自我更新的共同分子基础。本研究探讨Zfx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与脑胶质瘤的发生和恶性程度的关系有待探讨。方法:收集52例经病理证实的脑胶质瘤肿瘤标本和8例正常脑组织标本,根据病理结果对脑胶质瘤标本进行分组,通过实时定量PCR、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mblot等方法对标本中zfx的mRNA和蛋白表达进行检测,应用统计学方法对正常脑组织和不同恶性程度脑胶质瘤中Zfx的表达进行分析。结果: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ZfX主要表达于细胞核。脑胶质瘤中Zfx的mRNA和蛋白表达均高于其在正常脑组织中的表达.在不同病理分级的脑胶质瘤中Zfx的表达水平有差异,Zfx的表达水平随脑胶质瘤的恶性程度增高而增高。结论:Zfx的mRNA和蛋白在脑胶质瘤中高表达,与脑胶质瘤的恶性程度呈正相关.它有可能是脑胶质瘤抗凋亡、恶性增殖的一个关键性的调控因子。  相似文献   

11.
我院1975年6月~1990年7月共收治食管平滑肌瘤10例,占同期食管肿瘤总数的0.192%(10/1092)。位于食管上段2例,中段5例,下段3例。X线食管钡餐造影是诊断本病的主要方法。行食管粘膜外肿瘤摘除9例,食管部分切除1例,效果良好。本文就其诊断与手术治疗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背景与目的: 研究仙人掌原液的毒性。 材料与方法: 小鼠急性毒性试验、Ames试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大鼠30 d喂养试验。 结果: 仙人掌原液雌、雄小鼠LD50均大于20.0 g/kg,属无毒物质;Ames试验、微核试验和精子畸形试验结果均为阴性;大鼠30 d喂养试验结果显示该样品30 d喂养对大鼠各项观察指标未见毒性作用。结论: 在本次实验条件下,仙人掌原液为无毒物质,未显示有遗传毒性和亚急性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中晚期贲门癌148例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总结贲门癌手术治疗影响生存率的因素 ,提供今后工作参考。方法 对 14 8例经手术治疗的贲门癌患者进行术后并发症、绝对生存率的X2 检验。结果 本组切除率为 94.5 9% ,近半胃切除占 72 .14 % ,1、3、5年生存率分别为 67.9%、45 %和 2 4.3 %。病期、外侵程度和淋巴结转移等因素对 5年生存率有显著影响 (P <0 .0 1)。术后并发症以吻合口瘘及肺癌并发症为多见 ,其发生率为 3 .6% ,手术死亡率 1.4%。结论 提高生存率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 ,根治手术和术后积极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4.
背景与目的:研究仙人掌原液的毒性。材料与方法:小鼠急性毒性试验、Ames试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大鼠30 d喂养试验。结果:仙人掌原液雌、雄小鼠LD50均大于20.0 g/kg,属无毒物质;Ames试验、微核试验和精子畸形试验结果均为阴性;大鼠30 d喂养试验结果显示该样品30 d喂养对大鼠各项观察指标未见毒性作用。结论:在本次实验条件下,仙人掌原液为无毒物质,未显示有遗传毒性和亚急性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胆囊癌的防治方法。方法分析29例胆囊癌病人临床资料、治疗方法及结果。结果术前诊断明确者21例,剖腹探查发现已属晚期,9例为Ⅳ期行根治术,12例为Ⅴ期未行根治术,均于术后1年内死亡。术前怀疑胆囊癌者5例,剖腹探查冰冻切片证实为Ⅴ期及Ⅳ期者各1例,Ⅴ期未行根治术,Ⅳ期行根治术,均于术后1年内死亡;Ⅲ期者3例,行胆囊癌根治术分别于术后10月、13月、17月死亡。2例术中冰冻切片发现的Ⅱ期胆囊癌,行胆囊癌根治术,分别于术后23月、26月死亡。1例意外胆囊癌属Ⅰ期胆囊癌,术后5年半死亡。结论要减少胆囊癌危害,重在及时治疗胆囊结石。  相似文献   

16.
Otoacoustic emissions have been advocated in the management of otitis media with effusion. However, otoacoustic emissions cannot differentiate different types of hearing loss.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find factor that can differentiate otitis media with effusion from other common causes of hearing loss in children. Children were enrolled in the study and divided in four groups consisting of 25 ears each after pure tone and impedance audiometry: (1) Otitis media with effusion group, (2) Normal ear group, (3) Sensory-neural hearing loss group, (4) Chronic suppurative otitis media group. Otoacoustic emissions were recorded and results were analyzed statistically. The normal hearing group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from other groups but total band reproducibility of transient evoked otoacoustic emissions did not show any statistical difference in the cases groups. In distortion product otoacoustic emissions, group 1 show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from group 3 and group 1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from all other groups at 4 kHz. The study did not find any factor that differentiates otitis media with effusion from other diseases. Although, distortion product otoacoustic emissions can indicate otitis media with effusion but impedance audiometry should be the main tool in the management of otitis media with effusion.  相似文献   

17.
Summary Brain metastases in differentiated carinoma of the thyroid is a rare occurrence. We treated five documented cases of carcinoma of thyroid with brain metastases out of 400 cases of thyroid cancer treated between 1972 to 1993. 4 were females out of which one was pregnant during the appearance of brain metastases. All cases were treated with thyroidectomy, and radioiodine as primary therapy. Brain metastases developed 6 months to 11 years following treatment of the primary and were treated with radiotherapy and suppressive levothyroxine. We observed the beneficial effect of suppressive thyroxine and the poor prognosis associated with pregnancy and withdrawl of thyroid replacement therapy. 3 of the 5 patients are alive 12–23 months after treatment for brain metastases, while 2 patients died at 4 months and 7 years post brain metastases due to pulmonary and hepatic failure,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18.
19.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7例临床病理特征并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的临床病理特征以及免疫组化特点。方法对7例SPTP进行临床、组织病理、免疫表型的观察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7例SPTP,男女之比为2∶5,平均年龄34岁,仅3例有临床症状。6例发生于胰腺,有1例发生在胰腺外。肿瘤均呈囊实性;组织学上肿瘤细胞形态较一致,呈巢状排列,并形成假乳头状结构,部分瘤细胞呈透明细胞样细胞改变;间质黏液样变性、异物巨细胞反应及胆固醇样结晶。免疫组化结果显示:瘤细胞Vimentin、AAT呈强阳性,EMA均呈阴性;部分病例NSE、Syn、CgA、CD56、CD10、、AE1/AE3、PR局部阳性。4例术后随访30~114个月,患者均未发现复发及转移。结论 SPTP少见,多见于年轻女性,以实性、假乳头结构为主要组织学特征,并伴有其它多种组织学结构及多向分化的免疫组化表型。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对SPTP诊断具有重要价值,AAT、Vimentin阳性是诊断SPTP的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胆囊腺瘤癌变与临床因素的相关性。方法:应用ROC曲线,计算胆囊腺瘤癌变的肿瘤大小临界值。应用χ2独立性检验,计算胆囊腺瘤癌变与临床因素的相关性、临床表现与肿瘤位置的相关性。结果:肿瘤良恶性临界值为2.27 cm。胆囊腺瘤癌变与患者的性别、年龄、是否合并结石无明显相关性(P>0.05),而与肿瘤大小、肿瘤数目、形态、超声下是否有血流(P<0.05)等临床病理特征有明显相关性。临床症状与肿瘤是否位于胆囊颈部有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胆囊腺瘤在超声扫描下表现为单发、无蒂、有血流、直径大于2.27 cm,应高度怀疑已有恶变。肿瘤位于胆囊颈部可引起右上腹胀痛、疼痛向右背部放射、恶心呕吐等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