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目的检测凋亡抑制基因BAG-1在上皮性卵巢肿瘤中的表达,分析它与卵巢恶性肿瘤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关系。方法用S-P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BAG-1在50例上皮性卵巢癌、20例良性上皮性卵巢肿瘤和15例正常卵巢组织中的表达。结果BAG-1BAG-1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达高于在良性卵巢肿瘤中的表达,且有显著性差异(P=0.015)。卵巢癌组织中,BAG-1蛋白在临床I/II期和III/IV期阳性率分别为25.00%(5/20),76.67%(23/30),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组织学分级C1/C2和G3中阳性率分别为33.33%(8/24)、76.92%(20/26),有鼎著性差异(P〈O.05)。而在不同组织学类型中BAG-1的表达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BAG-1的表达与上皮性卵巢癌的发生、发展和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2.
上皮性卵巢肿瘤组织中MMP2和MMP9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和MMP9)在上皮性卵巢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38例上皮性卵巢癌(A组)、20例交界性上皮性卵巢肿瘤(B组)、20例良性上皮性卵巢肿瘤(C组)和20例正常卵巢组织(D组)中MMP2和MMP9的表达和预后。结果 MMP2和MMP9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阳性率分别为94.7%和92.1%,显著高于良性卵巢肿瘤(40%)和正常卵巢(40%和50%),A组中的强阳性率(73.7%和78.9%)显著高于B组(27.2%和31.8%)、C组(5%)和D组(10%)(P<0.05);晚期上皮性卵巢癌中的强阳性率(94.4%和88.9%)显著高于早期的强阳性率(40%和45%)(P<0.05);中低分化(G2~G3级)上皮性卵巢癌中的强阳性率(53.3%和40%)显著高于高分化(G1级)的强阳性率(12.5%)(P<0.05);有淋巴转移的上皮性卵巢癌中的强阳性率(94.7%和89.5%)显著高于无淋巴转移组的强阳性率(68.4%和73.7%)(P<0.05)。结论 MMP2和MMP9可能参与卵巢的正常生理功能,它的异常高表达在上皮性卵巢癌的浸润、转移和交界性上皮性卵巢肿瘤的复发中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上皮性卵巢癌中PTEN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PTEN表达与上皮性卵巢癌发生、发展及预后评价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恶性卵巢上皮性肿瘤48例、良性15例、正常卵巢20例中PTEN的表达情况。结果PTEN在正常组织、良性卵巢上皮性肿瘤、恶性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分别为90.0%、80.0%和48.28%。后者的阳性率明显低于于前两者(P〈0.01)。结论PTEN在上皮性卵巢癌中表达,表达水平越高提示预后越差。  相似文献   

4.
PTEN与P53在卵巢癌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检测PTEN与P53基因蛋白在卵巢上皮性癌及正常卵巢组织中的表达,探讨抑癌基因PTEN与P53基因蛋白在卵巢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分析PTEN与P53基因蛋白在卵巢癌中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链霉素抗生物素蛋白一过氧化物酶联结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卵巢癌与正常卵巢中PTEN及P53蛋白的表达。结果:(1)PTEN表达:在68例卵巢癌组织中,有20例呈现PTEN的阳性表达,阳性率为33.82%;而在11例正常卵巢组织中,10例阳性表达,阳性率为90.91%。PTEN在卵巢癌组织中的染色阳性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相关结果表明PTEN表达与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呈负相关,与肿瘤的原发、复发无关。(2)P53表达:在68例卵巢癌组织中,有45例呈现P53的阳性表达,阳性率为66.18%;而在11例正常卵巢组织中,仅见2例阳性表达,阳性率为18.18%。两组进行比较,P53在卵巢癌组织中的染色阳性率显著高于正常卵巢组织18.18%(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相关结果表明P53表达与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呈正相关,与肿瘤的原发、复发无关。(3)在卵巢癌组织中PTEN与P53的表达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PTEN基因蛋白在卵巢肿瘤中表达降低,P53基因蛋白在卵巢肿瘤中表达升高,但二者表达未见明显相关,可能与病例数目及统计方法选择有关;二者的改变与卵巢肿瘤的分级、分期密切相关,有望成为卵巢癌早期诊断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HER-2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卵巢良性肿瘤及正常卵巢组织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为卵巢癌的发病及转移机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应用MaxVision快捷免疫组化法检测27例上皮性卵巢癌、29例卵巢良性肿瘤和32例正常卵巢组织中HER-2的表达情况;并分析HER-2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HER-2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卵巢良性肿瘤组织和正常卵巢组织(P<0.05).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临床分期越晚,病理学分级越高,HER-2的阳性表达率也越高(P<0.05).结论:HER-2在卵巢癌组织异常表达,与上皮性卵巢癌的恶性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卵巢良恶性肿瘤中 CD4 4V6 与 PCNA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 SP法对 42例恶性卵巢肿瘤、 2 4例良性卵巢肿瘤和 10例正常卵巢组织中 CD4 4V6 与 PCNA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CD4 4V6 与 PCNA的表达特点相似 ,两者在恶性卵巢肿瘤中的表达均高于在良性卵巢肿瘤及正常卵巢中的表达 ;在发生转移的恶性卵巢肿瘤中的表达均高于未发生转移的恶性卵巢肿瘤中的表达。结论 :CD4 4V6 与 PCNA在恶性卵巢肿瘤的发生、发展及浸润、转移中起重要作用 ,可以作为预测恶性卵巢肿瘤转移潜能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cyclinB1和Survivin在卵巢上皮性肿瘤的表达与肿瘤良恶性、肿瘤分级的关系,来评判肿瘤的恶性程度及更好地预测患者的生存率。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58例上皮性卵巢癌、62例上皮性卵巢良性肿瘤中cyclinB1和Survivin的表达情况,分析cyclinB1和Survivin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cyclinB1和Survlvin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并且随着临床分期越晚及病理学分级越高,cyclinB1和Survivin的阳性表达也越明显。(P〈0.05)结论:cyclinB1和Survivin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的异常表达与上皮性卵巢癌的恶性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CD44v5在卵巢肿瘤中的表达与肿瘤临床病理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CD44v5在20例卵巢上皮良性肿瘤及41例卵巢癌中的表达。结果CD44v5在卵巢癌中的表达率明显高于卵巢上皮良性肿瘤(P<0.01)。伴淋巴转移者CD44v5表达率与表达强度高于无淋巴转移者(P<0.01),卵巢癌Ⅲ~Ⅳ期患者CD44v5表达率、表达强度高于Ⅰ~Ⅱ期患者(P<0.05)。结论检测CD44v5在卵巢癌中的表达,对评价卵巢癌的恶性程度、转移及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检测不同类型的卵巢组织中BMI-1、P16的表达情况,探讨BMI-1、P16在上皮性卵巢癌的表达及与上皮性卵巢癌患者预后的相关关系。方法:选取不同类型卵巢组织。采用免疫组化P—V二步法检测BMI-1、P16蛋白在它们的表达。结果在卵巢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Bmi-1和p16的阳性率呈递增趋势(P〈0.05)。Bmi-1和p16的表达与年龄大小及组织类型无相关性(P〉0.05),但BMI-1却与有无大网膜转移呈正相关(P〈0.05)。结论:BMI-1及P16可能参与了上皮性卵巢癌的发生过程。BMI-1与P16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表达不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HOST2和HOTAIR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联合检测的意义。方法:应用荧光定量PCR检测21例上皮性卵巢癌和21例上皮性正常卵巢组织的表达情况。结果:HOST2在上皮性卵巢癌组和正常卵巢组阳性率分别为90.4%、5.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OTAIR在上皮性卵巢癌组和正常卵巢组阳性率分别为85.7%、14.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OST2联合HOTAIR检测上皮性卵巢癌的阳性率为95.2%,在正常卵巢组织组中没有发现两者同时阳性。结论:HOST2和HOTAIR均在上皮性卵巢癌中表达升高,可成为提高上皮性卵巢癌诊断率的分子肿瘤标志物。HOST2和HOTAIR联合检测可以提高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明确miRNA-139-5p对Notch1/Jagged1信号通路的靶向调控关系,探讨益气补肾方抗胃癌干细胞增殖转移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免疫磁珠分选及鉴定CD44+EpCAM+SGC-7901 CSC;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miRNA-139-5p与Notch1的结合作用;qRT-PCR检测不同细胞株中miRNA-139-5p、Notch1与Jagged1 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不同细胞株中Notch1、Jagged1蛋白表达;qRT-PCR检测益气补肾方含药血清干预后,胃癌细胞株中miRNA-139-5p、Notch1与Jagged1 mRNA表达以及Notch1、Jagged1蛋白表达。结果:免疫磁珠能较好地分选出CD44+EpCAM+SGC-7901 CSC细胞株。转染克隆有Notch13’-UTR野生型载体质粒实验中,miRNA-139-5p组荧光素酶活性明显受到抑制,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胃癌细胞中miRNA-139-5p的表达量显著减少,Notch1、Jagged1的mRNA与蛋白表达量均显著增加(P<0.05,P<0.01)。益气补肾含药血清干预后,胃癌细胞中miRNA-139-5p表达水平显著升高,Notch1、Jagged1 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Notch1基因是miRNA-139-5p直接作用的靶基因,益气补肾方可能是通过调控miRNA-139-5p/Notch1/Jagged1信号通路而发挥抗胃癌增殖转移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检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PTEN蛋白及HER-2蛋白表达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60例子宫内膜癌、32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PTEN蛋白及HER-2的表达。结果子宫内膜癌组织中PTEN蛋白为缺失表达,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P<0.05),而且PTEN表达在G1级肿瘤高于G2、G3级(P均<0.05),PTEN蛋白缺失率与肿瘤组织类型有关(P<0.05),与肌层浸润、淋巴结转移及病理分期无明显关系(P均>0.05)。子宫内膜癌组织中HER-2蛋白表达为高表达,HER-2的表达与肿瘤组织学分级、病理学分期以及肿瘤浸润子宫肌层深度均显著相关(P均<0.05),其表达与组织学类型、有无淋巴结转移均无关(P均>0.05)。HER-2与PTEN的表达呈明显负相关。结论 PTEN表达缺失与临床病理参数无关,蛋白表达缺失常发生于细胞分化较差的子宫内膜癌。PTEN蛋白表达缺失与HER-2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大肠癌组织中β-catenin异常表达的意义及其与E2F-1、cyclinD1表达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78例大肠癌、20例正常大肠黏膜、30例大肠腺瘤中E2F-1、β-catenin和cyclinD1的表达情况。结果 20例正常大肠组织中β-catenin蛋白呈正常表达,而E2F-1、cyclinD1表达呈阴性。大肠腺瘤和大肠癌组织中E2F-1蛋白阳性表达为6.67%和61.54%;β-catenin蛋白异常表达为36.67%和92.31%;cyclinD1蛋白阳性表达为13.33%和55.13%。E2F-1、cyclinD1蛋白阳性表达和β-catenin蛋白异常表达均与大肠癌病理分级、临床病理分期以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均<0.05)。大肠癌中β-cate-nin与cyclinD1呈正相关(P<0.05);β-catenin与E2F-1没有明显相关性(P>0.05),但E2F-1和cyclinD1呈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E2F-1、β-catenin和cyclinD1的表达与大肠癌的发生、发展及浸润转移有关,可作为判断大肠癌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蝎毒多肽提取物(polypeptide extract from scorpion venom,PESV)抑制S180肉瘤的机制.方法 小鼠30只,建立S180肉瘤皮下荷瘤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PESV组和雷帕霉素(rapamycin,RAPA)组,每组10只,给药组ig给药,连续给药14 d.绘制肿瘤体积生长曲线并且计算抑瘤率;HE染色观察各组肿瘤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肿瘤组织中Beclin1、MAP1LC3A、CD133的蛋白表达差异;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肿瘤组织中Beclin1、MAP1LC3A、CD133的蛋白表达.结果 PESV组和RAPA组移植瘤的生长受到明显抑制,PESV组与RAPA组的抑瘤率分别为17.9%和25.0%(P< 0.05).与对照组相比,PESV组和RAPA组Beclin1、MAP1LC3A蛋白表达明显上调(P< 0.05).且CD133的蛋白表达明显下调(P< 0.01).结论 PESV可抑制S180肉瘤细胞生长,其机制可能与促进自噬相关因子Beclin1、MAP1LC3A的表达及抑制肿瘤干细胞标志物CD133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对脑肿瘤干细胞生长的影响,研究Caspase-8和Bcl-2在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耐药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CD133免疫磁珠分选法获得脑肿瘤干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分选阳性率;亚神经球形成实验分析脑肿瘤干细胞的自我更新能力和增殖能力;四甲基偶氮唑盐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对脑肿瘤干细胞生长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DR5、FADD、Caspase-8和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 分选后CD133+细胞即脑肿瘤干细胞可达71%;脑肿瘤干细胞以神经球的方式生长;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作用前后,脑肿瘤干细胞都有极强的形成神经球的能力;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可以引起脑肿瘤干细胞死亡,加入Caspase-8或Caspases抑制剂,可明显阻断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所引起的细胞死亡(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脑肿瘤干细胞表达Caspase-8 蛋白水平降低,表达Bcl-2蛋白水平增加(P<0.05)。结论 脑肿瘤干细胞是脑肿瘤对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耐药的根源,Caspase-8蛋白表达减少及Bcl-2蛋白表达增强使Caspase-8不能活化,导致了脑肿瘤干细胞发生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耐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