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评价止血祛瘀明目片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RVO)眼底出血瘀血伤络、阴虚内热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药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的方法,将311例2014年6月—2016年2月全国12家医院收治的RVO眼底出血瘀血伤络、阴虚内热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233例,对照组78例。试验组采用止血祛瘀明目片治疗,对照组采用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服药疗程12周。分别对2组患者治疗后疗效及安全性进行对比,主要疗效指标:眼底出血面积和视力改善情况。次要疗效指标:视网膜循环时间、中医证候总积分、黄斑中心凹厚度及总容积、改善血管新生情况以及单项症状评价视物不清、目睛干涩、视物变形、头晕耳鸣、口咽干燥;安全性指标以不良反应发生率为主。结果与本组基线比较,两组患者治疗12、18、24周眼底出血面积减少,视力(矫正视力)改善,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视网膜循环时间、黄斑中心凹厚度较基线减少(P<0.05),黄斑总容积较基线增加(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治疗18周视物不清及治疗18、24周目睛干涩症状疗效总有效率更高(P<0.05)。同时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止血祛瘀明目片可促进RVO眼底出血瘀血伤络、阴虚内热证患者眼底出血吸收,减少新生血管生成,改善视物不清、目睛干涩等临床症状,促进视力恢复,提高治疗有效率,与对照药疗效相当。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密蒙花方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眼底表现、视野平均敏感度(MS)、视网膜电图震荡电位(ERG-Ops)变化的影响。方法将确诊为气阴两虚的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245例,采取随机平行对照研究方法,试验组124例,对照组121例,试验组给予密蒙花方,对照组给予羟苯磺酸钙,连续用药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眼底病变和视野MS、ERG-Ops的变化。结果试验组眼底病变疗效37.55%;对照组8.2%,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MS均提高(P<0.05),但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Ops中的OP2、OP3、OP4波潜伏期缩短,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密蒙花方可改善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眼底状况,提高视野MS值,缩短ERG-Ops潜伏期。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惜视饮对血虚络阻型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52例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79例)、对照组(73例)两组。治疗组在基础治疗上加惜视饮(10mL/次,3次/天);对照组在基础治疗上加羟苯磺酸钙胶囊(0.5g/次,3次/天),疗程均为12周。结果 治疗12周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下降,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统计眼症总疗效(通过眼底照相、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等评估视力、眼底),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惜视饮治疗NPDR安全有效,在改善中医证候方面优于羟苯磺酸钙,在改善视力及眼底病变方面与羟苯磺酸钙相当。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凉血散瘀汤加味治疗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on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NPDR)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为瘀热阻络证型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非增殖期患者56例随机分为中医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在均接受糖尿病药物及羟苯磺酸钙治疗的情况下,中药治疗加服凉血散瘀汤加味,连续服药3个月。两组治疗前后分别进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Angiography Fiurescence Fundus,FFA)、血液流变学指标、视野平均敏感度(Mean Sensitivity,MS)及视网膜电图震荡电位(Electroretinogram OscillatoryPotentials,ERG-OPs)检查,并进行总体疗效评价。结果治疗3个月后,中医治疗组患者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治疗组平均光敏感度好转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治疗组ERG-OPs波峰潜伏期均缩短,振幅明显提高,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治疗组患者ERG-OPs波峰潜伏期及振幅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治疗组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凉血散瘀汤加味可以降低NPDR患者的血液粘度,提高视野平均敏感度,改善视网膜电图震荡电位指标。  相似文献   

5.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眼底出血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96~2000年,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眼底出血12例18只眼,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12例中,男5例,女7例;年龄41~69岁;初发3例4只眼,复发9例14只眼,合并有高血压者9例。 中医辨证,阴虚燥热型:症见口干多饮,多食易饥,形体消瘦,眼外观正常,视物稍有模糊,舌质红苔少或薄黄,脉细或弦。眼底镜检可见出血点(斑)、微血管瘤。多见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第Ⅰ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中医证型与眼底分级的对应关系,为DR的中医辨证论治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对275例DR患者行眼底血管荧光素造影(FFA),同期进行中医辨证分型,采用简单对应分析(Correspondence analysis)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①FFA显示轻、中、重度非增殖性视网膜病变(NPDR)分别是71例、65例和64例。中医辨证为阴虚内热证型69例、气阴两虚型61例、瘀血阻滞型67例、阴阳两虚型78例。②不同中医证型的DR分级构成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5.992,P=0.000。③对应分析显示:阴虚内热型的点集合投影几乎重叠于轻度NPDR的点集合投影;气阴两虚型的点集合与中、重度NPDR的点集合靠近,阴阳两虚型的点集合与增殖性视网膜病变(PDR)的点集合最近,瘀血阻滞型的点集合没有显示与DR某一分级的紧密关系。结论:随着DR程度由轻、中、重度NPDR→PDR的演变,中医证型也呈现由阴虚→气虚→阳虚的证候变化,而瘀血阻滞的病理改变贯穿于DR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7.
韦企平教授在继承前人学术思想和临床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了治疗眼病独特的治疗思路和用药规律。对于视网膜静脉阻塞的治疗,韦教授将眼底检查、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等检查融入中医辨证体系中,将眼底辨证与全身辨证相结合,分期分型论治,融汇中西,在使用中药的同时兼顾西医治疗对病程以及证型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分析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中医证型闪光视网膜电图(Flashelectroretinogram,FERG)。方法选取DR患者90例,根据局部体征与全身症状分为阴虚燥热、气阴两虚、阴阳两虚3个证型,检测分析FERG。结果DR的发生发展与病证由阴虚向阴损及阳演化有密切关系。随着中医证型的改变,其视网膜电生理亦随之发生改变。结论用FERG可以记录到视网膜的动作电位,其电位的表现可作为DR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指标,并藉以建立起DR的中医诊疗体系。  相似文献   

9.
对 12 5例 (2 0 8眼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DR)患者进行中医辨证与图形视诱发电位 (P- VEP)观察。结果显示 :DR患者 P1 0 0 潜伏期延长 ,波幅降低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 (P<0 .0 1) ,且随病证由阴虚燥热—气阴两虚—阴阳两虚转化 ,患者 P1 0 0 潜伏期逐渐延长 ,波幅逐渐降低 ,其中 P1 0 0 潜伏期任意两型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P<0 .0 1) ,P1 0 0 波幅只有阴虚燥热与阴阳两虚证型间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认为 P- VEP中 P1 0 0 潜伏期、波幅均随 DR患者病情进展、证型转化而出现规律性变化 ,其中 P1 0 0 潜伏期的价值大于 P1 0 0 波幅的价值。这反映了DR病变的发展过程 ,可以作为指导临床辨证和判断病情发展的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丹参离子导入对糖尿病全视网膜光凝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行全视网膜光凝术的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予生理盐水导入,治疗组予丹参离子导入,观察4周后两组患者的最佳矫正视力、黄斑水肿改善情况、眼底出血、渗出情况改善程度以及血清IL-6和IGF-1的水平,并且分析中医临床症状评分。结果:经治疗后,治疗组最佳矫正视力、黄斑水肿改善情况、眼底出血及渗出情况改善更为明显(P<0.05),中医临床症状评分下降幅度更大(P<0.05),血清IL-6和IGF-1水平明显下降(P<0.05)。结论:丹参离子导入可降低血清IL-6和IGF-1水平,控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局部炎症,改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患者脂质谱与载脂蛋白E(ApoE)基因多态性及中医证候的相关性。方法:60例T2DM大血管病变患者按中医证候分为阴虚燥热、气阴两虚、阴阳两虚3组,每组20例,另设正常对照组20例,用PCR-RFLP对ApoE进行分析,并对患者脂质谱进行分析。结果:糖尿病各组患者血脂较正常对照组均显著改变(P<0.01),其中气阴两虚组患者的TC、LDL-C较阴虚燥热、阴阳两虚组有极显著升高(P<0.05,P<0.01)。等位基因E2组的TG较E3、E4组有极显著升高(P<0.05,P<0.01)。结论: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患者的血脂随着病情的加重和病程的延长存在不同程度的异常,各种中医证候之间脂代谢的差异与ApoE基因的多态性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针药并用治疗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血红素氧合酶-1(HO-1)、褪黑素(MLT)的影响.方法 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予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针刺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视力、视野指数(VFI)、黄斑中心凹厚度、黄斑视网膜体积、眼底荧光血...  相似文献   

13.
张隽  左立镇 《河北中医》2009,31(5):739-741
目的观察天麻钩藤饮加味治疗阴虚阳亢型视网膜静脉阻塞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56例(56眼),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28眼)和对照组28例(28眼)。治疗组予天麻钩藤饮加味治疗 对照组予血塞通片治疗。2组均15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4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2组视力、眼底出血和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FFA)情况。结果治疗组有效23眼(82.2%),对照组有效18眼(64.3%),2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2组治疗后对数视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组治疗后FFA及视网膜出血吸收总有效率92.9%,对照组78.6%,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天麻钩藤饮加味对阴虚阳亢型视网膜静脉阻塞有一定治疗作用,可以促进出血的吸收,改善视功能。  相似文献   

14.
复明胶囊治疗干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64眼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复明胶囊治疗干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肝肾阴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64例干性AM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64眼).对照组给予口服明目地黄丸治疗,8 ~10粒/次,3次/d;观察组给予口服复明胶囊治疗,5粒/次,3次/d.两组疗程均为12周.观察治疗前后视力、中心视野、眼底玻璃膜疣面积、肝肾阴虚证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1.87%,优于对照组的51.56% (P <0.01);观察组患者视力改善、中心暗点分布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玻璃膜疣面积小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视物模糊、视物变形、眼干涩等主要症状评分及肝肾阴虚证总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复明胶囊能改善干性AMD(肝肾阴虚证)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视力、改善视野,提升患者生活质量,疗效明显,值得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滋阴益气活血熄风通络法观察降糖舒络方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红细胞内糖醇含量及神经传导速度的变化。方法:将入选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两组中医辨证均属于气阴两虚兼有血瘀型DPN患者。治疗组服用降糖舒络方,对照组服用弥可保片。治疗前后观察红细胞内糖醇含量、糖代谢和神经传导速度情况。两组均在西药降糖的基础上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病人对FBG、PBG疗效不如对照组(P〈0.05),但是治疗组HbA1C的疗效明显优于西药组(P〈0.05);两组对红细胞内糖醇含量的影响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治疗后比较以治疗组疗效占优(P〈0.05);两组对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治疗后比较无统计学(P〉0.05)。结论:滋阴益气活血熄风通络法治疗DPN可以改善糖代谢、改善红细胞内糖醇含量和DPN患者神经传导速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氪黄激光视网膜光凝术联合中药菩人丹对重度非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NPDR)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NPDR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5例(70只眼),治疗组给予视网膜光凝联合中药菩人丹口服;对照组给予视网膜光凝联合羟苯磺酸钙分散片口服。均连续服药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视力、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血液流变学、中医证候疗效等检查结果,并进行组间对比,以评价其疗效。[结果] 1)对于视力改善,两组视力治疗前后均有明显改善,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间对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对于眼底照相、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两组治疗前后微血管瘤、出血、棉绒斑等均有明显改善,前后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对于血液流变学的检测,治疗组及对照组均有改善,用药前后全血黏度、血沉、全血还原黏度均降低,前后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前后的红细胞变形指数升高(F=14.1,P=0.006),治疗组与对照组用药前后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中医证候疗效,治疗后两组间进行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视网膜光凝联合中药菩人丹治疗重度NPDR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7.
疏肝活血明目汤治疗急性视神经乳头炎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疏肝活血明目汤联合甲强龙冲击治疗急性视神经乳头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54眼)急性视神经乳头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甲强龙(1 000 mg,1次/d,连用3d后减量)和一般辅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自拟疏肝活血明目汤每日1剂,1个月为1个疗程,共观察2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2组患者的视力、眼底、视野等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2%,2组之间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视力、视野、眼底等方面的改变均优于对照组.结论:疏肝活血明目汤联合甲强龙冲击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急性视神经乳头炎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视力,降低视野平均阈值敏感度,减轻视乳头的充血、水肿,促进视网膜出血的吸收.  相似文献   

18.
贾慧珍 《河北中医》2014,(12):1846-1848
目的探讨滋阴益气通络方治疗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2例非增殖期DR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1例采用羟苯磺酸钙胶囊治疗,治疗组51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益气活血方治疗。2组均治疗6个月后,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视力、视网膜出血、渗出物、微血管瘤等改善情况,以评价临床疗效及中医证候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视网膜黄斑中心凹厚度及视网膜中央静脉收缩期高峰血流速度(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阻力指数(RI)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及综合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视力、视网膜黄斑中心凹厚度及视网膜中央静脉PSV、EDV、RI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滋阴益气通络方治疗非增殖期DR能明显改善患者视力及眼底微循环,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肾病中医分期辨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学认为DN是消渴失治、误治或治之不当,阴虚燥热渐致气阴两虚,痰瘀互结,日久脾肾虚损、毒浊内停而成。糖毒内蕴和瘀血阻络始终贯穿于DN病程的始终,是DN临床各期共同的病机。但DN各期肾脏病理改变有所不同,中医病机亦有各自特点。因此,临床诊治DN时,既要把握DN各期的病机特点,又要抓住其共性.灵活运用滋阴润燥、健脾益气、益肾固精、活血化瘀、泻浊利水诸法,以提高中医药治疗DN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