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TSGF、AFP、AFU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诊断意义的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 5 0例 PHC患者血清中的 AFP、AFU、TSGF进行测定 ,并与 30例良性肝病患者及 30例健康人血清进行比较 ,探讨其对 PHC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原发性肝癌组 TSGF平均值为 74.0± 13.4U/ m l、良性肝病组 6 0 .3± 7.7U / ml、正常对照组 5 3.0± 7.0 U / ml。 5 0例原发性肝癌单项检测 TSGF阳性 36例 ,阳性检出率 72 % ,AFP阳性38例 (76 % ) ,AFU阳性 42例 (84% ) ;TSGF、AFP两项同时阳性 30例 ,综合阳性率 88% ,TSGF、AFU两项同时阳性36例 ,综合阳性率 84% ,AFP、AFU两项同时阳性 36例 ,综合阳性率 88% ;TSGF、AFP、AFU三项同时阳性 2 8例 ,三项综合阳性率 92 %。因此 ,三种方法联合检测不仅阳性率高 ,且可避免单项检测出现的漏检情况 ,显著提高检出率  相似文献   

2.
血清TSGF与AFP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黄学梅  沈萍  林丁 《重庆医学》2003,32(12):1668-1668,1671
目的 肿瘤相关物质 (TSGF)与甲胎蛋白 (AFP)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诊断意义的探讨。方法 TSGF采用改良微量化学比色法 ,以大于 6 4U/ml为阳性 ,AFP采用放射免疫定量法 ,以大于 2 0 μg/L为阳性 ,对 4 0例原发性肝癌 (PHC)患者、4 3例良性肝病 (BLD)患者、1 1 7例正常人血清进行联合检测比较分析。结果 PHC组、BLD组和正常对照组TSGF含量分别为 (76 .2 9± 1 5 .5 1 )、(5 5 .31± 1 0 .90 )和 (5 3.30± 6 .31 )U/ml(x±s) ;AFP含量分别为 (86 7.73± 1 95 1 .73)、(31 .99± 5 9.77)和 (9.6 5± 2 .72 ) μg/L(x±s)。TSGF和AFP检测PHC的灵敏度分别为 82 .5 %和 77.5 % ,特异性分别为 91 .9%和 93.8%。联合检测时 ,灵敏度 1 0 0 % ,特异性 86 .9%。 9例AFP阴性的肝癌患者中 ,TSGF的灵敏度达 1 0 0 %。结论 TSGF与AFP联合检测可提高原发性肝癌诊断准确率 ,也有助于良、恶性肝病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γ-谷氨酰转移酶(γ-GT)联检三项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AFP、CEA,用酶法检测γ-GT。结果原发性肝癌患者的AFP、CEA、γ-GT血清水平依次分别为(119.4±82.1)I U/ml,(12.82±11.4)ng/ml,(95.0±42.6)U/ml,显著高于肝炎、肝硬化组及健康对照组(P<0.01),三项联检对原发性肝癌诊断的阳性率可提高到92.8%。结论三个项目的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原发性肝癌患者诊断的阳性率,弥补了单项测定的不足,特别对AFP阴性和低阳性度的原发性肝癌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并可提高其诊断的敏感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 (TSGF)和甲胎蛋白 (AFP)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 (PHC)的筛检与诊断及其与良性肝病 (BLD)鉴别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AFP定量试剂盒和TSGF癌症快速诊断试剂盒对 5 6例PHC、10 3例BLD患者和 10 5名普通人群进行平行测定 ;诊断试验和平行试验评价采用矩阵决策分析法。结果 PHC患者血清TSGF(U/ml)和AFP(ng/ml)浓度 (x±s:94 7± 15 3,86 2± 173 7)均显著高于普通人群 (x±s:5 6 8± 7 1,10 4± 4 2 ) ,P <0 0 1;BLD患者AFP(ng/ml)水平与普通人群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性 (x±s:38 3± 93 6对 10 4± 4 2 ) ,P <0 0 5。以TSGF≥ 70U/ml、AFP≥ 2 0ng/ml为阳性判值 ,TSGF与AFP联合检测对PHC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阴性和阳性拟然比分别为 92 8%、98 1%、96 2 %、0 0 7和32 2 ,均明显高于TSGF和AFP单项测定的诊断效率。结论 TSGF是一项较AFP更为敏感的肿瘤标志物 ,联合AFP可显著提高实验诊断效率 ,在PHC的筛检与诊断及其与BLD鉴别中均具有早期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清恶性肿瘤因子(Tumor specific growth factor,TSGF)在原发性肝癌(PHC)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设定原发性肝癌组、肝硬化组、肝炎组、正常对照组,比较各组测定的TSGF水平,比较接受有效治疗前后原发性肝癌患者TSGF、AFP水平的变化。结果原发性肝癌组与其它各组比较,TSGF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20例经有效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TSGF值有显著性下降(P<0.01)。结论TSGF敏感性较高,与AFP协同有助于原发性肝癌的诊断及其治疗效果的观察。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奥沙利铂联合表柔比星介入治疗原发肝癌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探讨其临床价值。 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5年3月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需行介入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78例入选本研究,均符合原发性肝癌诊断标准,根据患者体重、病情等临床资料按照配对分组法分为2组,每组39例,均行介入治疗,其中,对照组灌注奥沙利铂治疗,观察组灌注奥沙利铂及表柔比星,比较2组患者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 观察组完全缓解24例(61.5%),部分缓解11例(28.2%),总有效率35例(89.7%)明显高于对照组25例(64.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AFP水平(14 397±5 463)ng/ml,明显低于对照组(22 974±5 673)ng/ml,与治疗前(23 147±5 793)ng/ml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14例(35.9%),与对照组不良反应15例(38.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55,P>0.05)。 结论 奥沙利铂联合表柔比星介入治疗原发肝癌效果较佳,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原发性肝癌TSGF、AFP、AFU联合检测诊断意义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TSGF、AFP、AFU联合检测的临床诊断意义。方法对5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中的TSGF、AFP、AFU进行测定,并与30例良性肝病患者及30例健康人血清进行比较。结果原发性肝癌组TSGF平均值为(74.0±13.4)U/ml、良性肝病组(60.3±7.7)U/ml、正常对照组(53.0±7.0)U/ml。50例原发性肝癌单项检测TSGF阳性36例,阳性检出率72%,AFP阳性38例(76%),AFU阳性42例(84%);TSGF、AFP两项同时阳性30例,综合阳性率88%,TSGF、AFU两项同时阳性36例,综合阳性率84%,AFP、AFU两项同时阳性36例,综合阳性率88%,TSGF、AFP、AFU三项同时阳性28例,三项综合阳性率92%。结论三种方法联合检测不仅阳性率高,且可避免单项检测出现的漏检情况,显著提高检出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检测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可溶性 Fas(s Fas)的水平 ,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生物素 -亲和素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Biotin- avidin enzyme- linked imm unosorbent assay,BA - EL ISA)检测来自广西的 2 7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和 2 8例正常人血清的 s Fas。结果 :原发性肝癌组血清 s Fas水平为 (3.6 73± 1 .2 98)μg/ L ,高于正常对照组的 (2 .1 4 7± 0 .5 2 3)μg/ L (P <0 .0 5 )。肝癌患者 AFP阳性组、AFP阴性组与正常对照组血清 s Fas分别为 (3.6 5 7± 1 .0 99)μg/ L、(3.6 90± 1 .5 31 )μg/ L和 (2 .1 4 7±0 .5 2 3)μg/ L ,其中肝癌患者 AFP阳性组、AFP阴性组分别高于正常组 (P <0 .0 1 )。结论 :血清 s Fas水平增高 ,可能可作为原发性肝癌尤其是 AFP阴性的肝癌患者的诊断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a-L-岩藻糖苷酶(a-L-Fucosidase,AFU)对诊断原发性肝癌(primary hepatic carcinoma,PHC)的临床意义.方法:对80例正常人、33例肝癌患者、37例肝炎患者、42例肝硬化患者、10例转移性肝癌患者和37例其它恶性肿瘤患者所测的血清检测AFU活性值并进行统计后,比较各组AFU水平差异.结果:血清AFU水平,PHC组(41.2±14.1 U/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20.5±7.2U/L)、转移性肝癌组(22.2±13.6 U/L)、其它恶性肿瘤组(22.0±7.1 U/L),P<0.01和肝硬化组(25.5±13.0U/L)(0.01<P<O.05).结论:a-L-岩藻糖苷酶是PHC的特异性标志物,可用于PHC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0.
原发性肝癌血清CA_(125)的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血清CA_(125)对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ELISA法,对肝癌患者44例,肝硬化60例,脂肪肝70例、慢性肝炎75例及35例正常对照进行CA_(125)测定。结果:肝癌患者血清CA_(125)含量为(24.5±12.1)万U/L,显著高于肝硬化组、脂肪肝组、慢性肝炎组和正常对照组,分别为[(3.25±1.25)万U/L,(2.48±0.92)万U/L,(2.33±0.85)万U/L,(2.08±0.79)万 U/L,P<0.01)],肝硬化组高于脂肪肝组、慢性肝炎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但显著低于肝癌组(P相似文献   

11.
马明  马颖  孟塬  陈雄 《中华全科医学》2018,16(4):549-551
目的 分析外周血炎症指标对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术后感染的预测诊断价值,以期为该病的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方法 纳入2015年1月-2017年10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接受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患者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后是否发生感染分为感染组及未感染组。共计纳入感染组患者18例,未感染组患者96例。检测2组患者术后24 h外周血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8(IL-8)及白介素-10(IL-10)水平。分析各指标对患者术后感染的预测诊断价值以及各指标间的相关性。 结果 感染组患者术后24 h外周血CRP水平显著高于未感染组患者[(26.5±5.2) mg/L vs. (19.7±4.6) mg/L,t=5.638,P<0.01];感染组患者术后24 h外周血IL-8水平显著高于未感染组患者[(39.6±7.3) ng/L vs. (16.9±3.8) ng/L,t=19.600,P<0.01]。2组患者术后24 h外周血IL-10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6.1±4.6) ng/L vs. (17.3±5.2) ng/L,t=0.914,P=0.363]。ROC曲线分析显示,以22.14 ng/L为截点值,术后24 h外周血IL-8预测肝癌患者介入术后感染的敏感性为83.33%,特异性为89.58%,曲线下面积为0.926,优于CRP。肝癌患者介入术后24 h外周血CRP水平与IL-8水平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t=0.352,P<0.01)。 结论 肝癌患者术后24 h外周血炎症介质异常升高提示有感染的可能,其中IL-8对术后感染的预测诊断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2.
术后复发肝癌动脉化疗栓塞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动脉化疗栓塞治疗术后复发肝癌的疗效及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  38例原发性肝癌术后患者经B超、CT及肝动脉造影检查证实为肝癌复发 ,行肝动脉化疗 (TACE) ,观察其疗效及生存情况。结果 近期有效率 (CR +PR)为 4 2 .1% ,AFP阴转为 2 9% ,下降超过 5 0 %者为 4 1%。 1、2、3年生存率分别为 76 .3%、5 2 .6 %、34.2 % ;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分期早晚、病灶数目及TACE治疗次数与预后有关 (P <0 .0 5 )。结论 术后复发肝癌行TACE治疗能改善患者生存 ,足够的TACE治疗能进一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经肝外供血动脉行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TACE)治疗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分析2002年1月至2014年8月间收治的42例存在肝外供血动脉并行TACE治疗的HCC患者影像学及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共42例HCC患者存在肝外供血动脉,发生率为5.2%(42/803),其中,右膈下动脉31例(73.8%)、胃左动脉4例(9.5%)、胃十二指肠动脉、胃网膜动脉各2例(4.8%)、右肾上腺动脉、右肾包膜动脉、胸廓内动脉各1例(2.4%)。所有患者均经肝外动脉成功实施TACE治疗。TACE术后4~6周,术前23例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 AFP)>400g/L的患者,AFP表达量由术前的(1140.1±347.1)g/L降至(147.3±79.5)g/L(P<0.01);33例患者肿瘤病灶碘油沉积率>80%,7例碘油沉积率>50%,2例碘油沉积率<50%。结论 经肝外供血动脉行TACE治疗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经导管肝动脉化学栓塞术(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前后肝功能的变化。方法:对60例肝癌病人,于介入前后测肝功能进行分析。结果:介入治疗引起肝功能损害加重,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介入治疗引起肝功能损害加重,对患者的影响应引起重视,须加强预防及治疗。  相似文献   

15.
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射频消融术治疗肝癌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军  王峰 《辽宁医学杂志》2007,21(6):369-371
目的 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射频消融术(RFA)对肝癌综合治疗的效果.方法 47例原发性肝癌,分为单纯TACE组25例,联合组22例,先行TACE治疗,再行RFA治疗.治疗效果以1个月后增强CT扫描及甲胎蛋白(AFP)水平评估.结果 治疗后TACE和联合组AFP转阴率分别为39.1%和52.6%(P=0.428);缓解率分别为40%和72.7%(P=0.025);1年生存率分别为64%和86.4%(P=0.007).结论 TACE联合RFA治疗效果优于单纯化疗栓塞.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肝动脉化疗栓塞 (TACE) 联合调强放疗 (IMRT) 治疗肝癌的疗效.方法 符合入组条件的原发性肝癌 (PHC) 患者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 (TACE联合IMRT) 34例和对照组 (单纯TACE) 34例, 对照组采用单纯TACE治疗.治疗组先行23次TACE治疗, 在介入治疗治疗后24周后行放射治疗.结果 治疗组近期有效率为82.4%显著高于对照组61.8% (P<0.05) ;治疗组与对照组1 a、2 a生存率分别为76.5%、55.9%、和58.9%、32.4%, 2组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2组均无严重毒副反应发生.结论TACE联合IMRT治疗原发性肝癌较单纯介入治疗明显提高治疗效果, 患者耐受性良好, 无严重的远期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石教华  余开湖  杨德平 《当代医学》2009,15(29):558-560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寄生性供血情况,提高TACE治疗肝癌的疗效。方法本组3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行常规腹腔动脉造影及寄生血管探查,并对其行超选择插管及化疗栓塞治疗(TACE)。结果30例患者共见32条肝外寄生血管,其中膈下动脉(10/32),肠系膜上动脉(8/32),胃十二指肠动脉及胃网膜动脉(6/32),胃左动脉(4/32)占多数。5条寄生性血管因细小迂曲未能成功行超选择插管只给予化疗灌注治疗,其余27条寄生血管均行超选择插管和化疗栓塞治疗,一月后复查,CT示肿瘤缩小,碘油沉积致密完全。结论原发性肝癌寄生性供血较为常见和多变,认识原发性肝癌寄生性供血的特点及规律并进行双重血管栓塞,能进一步提高原发性肝癌TACE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TACE联合经门静脉PCS双重化疗栓塞治疗肝癌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研究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 embolization,TACE)联合术中置入门静脉导管药盒系统双重化疗栓塞治疗肝癌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手术不能切除原发性肝癌患者17例,术中置入导管药盒系统(PCS)至门静脉内,术后1个月行门静脉化疗栓塞,同时行TACE治疗,即肝动脉-门静脉双重化疗栓塞(HA—PVCE),间隔2个月左右重复治疗;另选择单纯行TACE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120例为对照。结果 肝动脉插管均准确到位,门静脉导管药盒系统17例中14例到达肿瘤区门静脉分支。肝动脉造影显示134例为富血供或中等血供,门静脉造影显示6例有肿瘤染色。HA—PVCE组和TACE组AFP下降例数百分比分别为80%和71.6%,患者半年生存率分别为85.7%和74.4%,1年生存率分别为71.4%和52.4%。结论 TACE联合经门静脉导管药盒系统双重化疗栓塞治疗肝癌操作安全,成功率高,治疗效果优于单纯肝动脉化疗栓塞。  相似文献   

19.
肝动脉栓塞化疗联合冷循环微波刀治疗肝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联合冷循环微波刀治疗肝癌的效果。方法:对32例肝癌患者采用TACE联合冷循环微波刀治疗,术后随访观察疗效。结果:经TACE联合冷循环微波刀治疗后32例患者中肿瘤结节完全坏死者占87.50%(28/32)。结论:TACE联合冷循环微波刀是肝癌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经皮射频消融(RFA)联合肝动脉栓塞化疗术(TACE)在难以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55例原发性肝癌患者,30例行单纯TACE治疗,25例行RFA联合TACE治疗,治疗后定期复查B超、CT或MRI,确定肿瘤坏死范围,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治疗前和治疗后4周两组外周血CD4+、CD8+、CD4+/CD8+的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ELISA)检测治疗后12周患者血清甲胎蛋白(AFP)的情况,Kaplan-Meier法计算预期生存率并预测平均生存期。结果:TACE组治疗前CD4+为28.68%±7.58%,治疗后为30.16%±6.33%,二者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TACE组CD8+、CD4+/CD8+治疗前后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综合组治疗后CD4+、CD4+/CD8+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综合组治疗后CD8+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TACE组与综合组术后肿瘤坏死范围分别为(0.25±0.07)cm和(2.01±0.26)cm,二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综合组术后血清AFP含量为(32.77±4.66)μg·L-1,与TACE组术后血清AFP含量(256.33±17.85)μg·L-1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综合组术后平均生存时间明显长于TACE组(P<0.01)。结论:对于难以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经皮射频消融联合肝动脉栓塞化疗可明显改善患者免疫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