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7 毫秒
1.
目的 研究缺铁性贫血患者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sTfR)、血清铁蛋白(SF)、血清铁(SI)、不饱和铁结合力(UIBC)和转铁蛋白(TRF)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21年1月至2023年2月济源市人民医院收治的30例单纯缺铁性贫血患者作为缺铁性贫血组,30例单纯慢性病贫血患者作为慢性病贫血组,同期选择30例健康体检人群为健康对照组。对比三组患者的sTfR、SF、SI、UIBC、TRF水平,分析sTfR、SF、SI、UIBC、TRF在不同程度缺铁性贫血中的表达,并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不同贫血程度与sTfR、SF、SI、UIBC、TRF的相关性;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sTfR、SF、SI、UIBC、TRF对缺铁性贫血的诊断效能。结果 缺铁性贫血组、慢性病贫血组与健康对照组的sTfR、SF、SI、UIBC和TRF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TfR、UIBC、TRF:轻度患者低于中度患者,而中度患者低于重度患者(P<0.05);SF、SI:轻度患者高于中度患者,而中度患者高于重度患者(P<0.05)。Pearson相关性显示,缺铁性贫血患者...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可溶性血清转铁蛋白受体(soluble transferrin receptor,sTfR)和血清铁(serum iron,SI)2种检测指标,在诊断妊娠妇女缺铁性贫血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方法 采用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微粒子增强投射免疫分析法测定其sTfR及SI.结果 50例贫血妊娠妇女的sTfR值(3.011±2.026)mg/L明显高于正常妊娠妇女sTfR值(2.047±0.803)mg/L(P<0.05),贫血妊娠妇女SI值(10.704±3.462)μmol/L明显低于正常妊娠妇女SI值(18.542±4.835)μmol/L(P<0.05).sTfR及SI测定妊娠妇女缺铁性贫血的灵敏度分别是80%和30%,特异度分别是84%和94%.结论 sTfR及SI均可用于妊娠贫血的早期诊断.但sTfR测定比SI测定灵敏性高且能对妊娠妇女是否缺铁作出正确判断,特别是在亚临床贫血期,sTfR可作为诊断妊娠早期缺铁性贫血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sTfR)、转铁蛋白(Tf)在儿童缺铁性贫血合并急性感染(iron deficiency with acute infection,IDAI)中的变化和诊断价值。方法采用速率散射免疫比浊法,测定IDAI组、单纯缺铁性贫血(IDA)组、IDAI组治疗后及健康对照组的血清sTfR、Tf、铁蛋白(SF)水平。常规铁染色观察骨髓储存铁。结果IDAI组和IDA组患儿sTfR、Tf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IDAI组治疗后血红蛋白(Hb)上升至100g/L以上,但与对照组还有差距时(P〈0.05),sTfR、Tf值降至对照组水平(P〉0.05)。结论sTfR、Tf对诊断缺铁性贫血特异强,测定结果不受感染因素干扰,是临床判断贫血合并感染儿童是否缺铁和监测疗效的可靠指标,临床应用价值优于SF和骨髓储存铁。  相似文献   

4.
慢性病贫血(ACD)是一种在感染、炎症、恶性肿瘤和创伤等原发病症基础上伴发的轻至中度贫血.我们对我院近3年来门诊和住院被诊断为 ACD 的患者进行血清铁(SI)、总铁结合力(TIBC)、转铁蛋白饱和度(TS)、转铁蛋白(Tf)、血清铁蛋白(SF)以及锌原卟啉(ZPP)等指标检测,以探讨这些指标对ACD的病因分析、早期诊断及疗效评估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生血宁对缺铁性与失血性贫血造血功能的影响。方法缺铁性贫血患者随机双盲分为生血宁治疗组和葡萄糖酸亚铁对照组各50例,剂量0.1 tid,连续服用30天。治疗前后各测一次血清铁(Fe)、总铁结合力(TIBC)、转铁蛋白饱和度(TS)、铁蛋白(SF)、转铁蛋白(Tf)、血清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sTfR)、血常规等。将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失血模型对照组、琥珀酸亚铁对照组(100mg/kg/d)、生血宁治疗组(100mg/kg/d),每组10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他三组每天尾端放血2ml,连续6天,使造成失血性贫血模型。第6天开始灌药或水。第24天取血测血常规。结果生血宁能促进红细胞、白细胞及血小板生成;能改善铁代谢,提高Fe、TS、SF,降低TIBC、Tf、sTfR;治缺铁性贫血总有效率为92%、显效率为82%、痊愈率62%。失血性贫血大鼠的血常规变化与临床研究相似。结论生血宁治疗缺铁性与失血性贫血效果明显,促进红细胞、白细胞及血小板生成。在分子水平能改善铁代谢,提高Fe、TS、SF,降低TIBC、Tf、sTfR。  相似文献   

6.
生血宁对缺铁性与失血性贫血造血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生血宁对缺铁性与失血性贫血造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缺铁性贫血患者随机双盲分为生血宁治疗组和葡萄糖酸亚铁对照组各50例,剂量0.1tid,连续服用30天。治疗前后各测一次血清铁(Fe)、总铁结合力(TIBC)、转铁蛋白饱和度(TS)、铁蛋白(SF)、转铁蛋白(Tf)、血清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sTfR)、血常规等。将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失血模型对照组、琥珀酸亚铁对照组(100mg/kg/d)、生血宁治疗组(100mg/kg/d),每组10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他三组每天尾端放血2ml,连续6天,使造成失血性贫血模型。第6天开始灌药或水。第24天取血测血常规。结果 生血宁能促进红细胞、白细胞及血小板生成;能改善铁代谢,提高Fe、TS、SF,降低TIBC、Tf、sTfR;治缺铁性贫血总有效率为92%、显效率为82%、痊愈率62%。失血性贫血大鼠的血常规变化与临床研究相似。结论 生血宁治疗缺铁性与失血性贫血效果明显,促进红细胞、白细胞及血小板生成。在分子水平能改善铁代谢,提高Fe、TS、SF,降低TIBC、Tf、sTfR。  相似文献   

7.
评价几种铁参数在铁缺乏症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连续性收集 90例贫血病人 (缺铁性贫血 36例 ,慢性病贫血 2 3例 ,慢性病伴缺铁性贫血 31例 ) ,做骨髓铁染色、血清转铁蛋白受体 (sTfR)、血清铁蛋白 (serumferritin ,SF)、血清铁 (serumiron ,SI)、总铁结合力 (totaliron bindingcapacity ,TIBC)、转铁蛋白饱和度 (transferrinsaturation ,TS)等检查。应用似然比 (LR)和受试者工作特征 (ROC)曲线分析方法 ,以骨髓铁染色作为金标准对以上的铁参数诊断慢性病合并缺铁性贫血的价值进行分析。结果 在判断慢性病是否合并缺铁性贫血时SF在 2 5~ 44 μg/L时的LR最大 (5 .8) ,STfR >5 0nmol/L时的LR最大(6 .0 ) ;ROC曲线下面积以STfR最大 (0 .84) ,其他依次是STfR/logSF(0 .83)、SF(0 .77)、sTfR/SF(0 .74)、SI(0 .72 )、TIBC(0 .6 8)。结论 ROC曲线与LR对科学评价铁参数诊断价值有重要的意义 ,研究结果对于临床诊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血清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sTfR)对儿童缺铁性贫血(IDA)的诊断价值.方法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患儿63例根据临床诊断标准分为IDA和非缺铁性贫血(n-IDA)组,测定sTfR及血清铁蛋白(SF)、血清铁(SI)等铁代谢指标,并分别行t检验和ROC曲线分析.结果 IDA组sTfR均值高于正常值,与n-ID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IDA组SF和SI均值在正常参考值范围;尽管SF与SI特异度较高,但其敏感度和ROC曲线下面积明显较sTfR低.结论 血清sTfR可较准确反映铁贮存状况,是诊断IDA的有效客观指标,在儿童缺铁性贫血的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多糖铁胶囊(商品名:红源达)治疗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IDA)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临床试验,在广州市内4家医院按入选标准选择480例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的患者,给予多糖铁胶囊治疗(口服,150mg/次,2次/d),同时服维生素C片0.3g。治疗第2、4和8周后复查血常规和铁代谢,比较治疗前后红细胞(RBC)计数、血红蛋白(Hb)、血清铁蛋白(SF)、血清铁(SI)及可溶性血清铁蛋白受体(sTfR)变化及安全性。结果多糖铁胶囊治疗2周后SF、sTfR较治疗前改善(P<0.05);治疗4周后RBC计数、Hb、SF、sTfR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治疗8周后RBC计数、Hb、SF及sTfR较治疗前升高非常明显(P<0.01),但SI在各检测时间的复查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患者均未发生明显的不良发应。结论多糖铁胶囊治疗妊娠合并IDA效果好,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
血清转铁蛋白受体在缺铁性贫血诊断中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寅皓 《海南医学》2004,15(3):79-80
目的 探讨血清转铁蛋白受体 (sTfR)在缺铁性贫血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比浊法和比色法测定缺铁性贫血患者和正常对照组的血清转铁蛋白受体 (sTfR)以及血清铁 (SI)。结果 缺铁性贫血组的sTfR值为 6.98± 2 .0 9,高于正常对照组的sTfR水平 ( 1.5 4± 0 .2 7)缺铁性贫血组的SI为 41.98± 2 .87,低于正常对照组 ( 10 4.6±18.9)缺铁性贫血患者与正常对照比较 ,P均 <0 .0 1,两者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sTfR是诊断缺铁性贫血的较敏感的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慢性血液透析(HD)并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治疗的患者,体内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水平(sTfR)测定的临床意义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随机观察35例慢性HD患者和18例贫血但肾功能正常的患者,测定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网织红细胞百分比(Ret%)、血清铁蛋白(SF)、血清铁(SI)、总铁结合力(TIBC)、转铁蛋白饱和度(TS)、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sEpo)、C-反应蛋白(CRP)、sTfR,并将结果进行组间对比。结果两组在Hb,HCT,SF,SI,TIBC以及TS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HD组sTfR,sEpo和Ret%则低于对照组(P〈0.05),HD患者CR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单变量相关分析表明,HD组sTfR水平与sEpo呈正相关(r=0.770,P〈0.01),与SF呈负相关(r=-0.523,P〈0.01),与TS呈负相关(r=-0.325,P〈0.01)。多变量逐步回归分析表明,sEpo,SF是两个能够独立影响sTfR水平的因素。结论在HD患者接受rHuEpo治疗时,循环中sTfR水平是反映骨髓红细胞生成活性的良好指标,反映了HD患者铁的贮存和红细胞生成刺激的综合效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脑内铁转运系统与脑血管痉挛(CVS)的可能关系。方法:收集43例蛛网膜下隙出血(SAH)患者脑脊液(CSF),利用EHSA法测定转铁蛋白(Tf)和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sTfR)浓度。结果:所有SAH患者的CSF中Tf浓度在出血后5、7、10d时与当天比明显升高(P〈0.01),而sTfR浓度无明显改变。在并发CVS患者的CSF中1jf浓度在出血后5、7、10d时较未发生CVS者比显著升高(P〈0.01)。结论:SAH患者CSF中的Tf升高,不是血液中的Tf进入CSF中引起,而是脑组织受红细胞分解产物刺激合成分泌所致。推测Tf的升高在SAH并发CVS有重要作用,其变化可以作为判断SAH后是否发生CVS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3.
Anaemia of chronic disease (ACD) is a frequent complication of rheumatoid arthritis (RA). A diagnostic difficulty in RA is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iron deficiency anaemia (IDA) and ACD. The aim of our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usefulness of serum soluble transferrin receptor (sTfR) and sTfR/log ferritin (TfR-F) index to diagnose iron deficiency in RA patients with anaemia. Routine laboratory indices of anaemia and sTfR were measured in 20 healthy persons to form the control group, 30 patients with iron deficiency anaemia and 28 RA patients with anaemia. Serum sTfR levels were significantly elevated above the cut-off value in patients with IDA and those in the iron depleted RA subgroup (ferritin < 60 microg/L) compared with those in the control and iron repleted RA subgroup (ferritin > 60 microg/L). The same was observed for TfR-F index. However, five patients in the iron repleted RA sub group had an elevated sTfR level, of which two had increased TfR-F index. Serum sTfR correlated well with the markers of anaemia and not with ESR. Ferritin had no correlation with markers of anaemia but correlated well with ESR. Measurement of sTfR and TfR-F index are good indicators of iron deficiency in RA patients with anaemia. To be cost effective, sTfR can be estimated in RA patients with anaemia when the ferritin level is more than 60 microg/L.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在32例年龄在60岁以上的慢性病贫血(anemia of chronic disease,AcD)患者中,应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ecombinant human erythropoietin,rhEPO)治疗8周后测观察贫血改善情况,并筛选出具有较高临床意义的预测参数。方法 32名AcD老年患者应用rhEPO治疗8周,8周内血红蛋白(hemoglobin,Hb)上升20 g/L设为治疗有效。选用血清EPO水平、Hb、网状红细胞计数(reticulocyte count,Ret)、总铁结合力(total iron binding capacity,TIBC)、血清铁(serum iron,SI)、血清铁蛋白(serum ferritin serum,SF)、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serum transferrin receptor,sTfR)作为观测指标,观察患者8周时血红球蛋白的改变并进一步统计分析其与各观测指标变化之间的关系。结果 32例老年AcD患者应用rhEPO治疗8周后Hb升高,SI、LgSF下降,sTfR升高(P<0.05)。20例患者8周时获得预期疗效,多元回归分析提示rhEPO治疗8周后Hb改变与LgEPO及基线sTfR水平呈负相关(P<0.05)。根据设定的评价方法将32例患者分为rhEPO治疗有效组及治疗无效组,绘制sTfR及LgEPO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后者具有统计学意义并且AUC更大(AUC为0.81,P<0.05,95%CI:0.627~0.993),并通过最大Youden指数寻找到最佳诊断点为EPO≤58 mIU/mL。如患者EPO≤58 mIU/mL,可预测其能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结论 rhEPO在老年慢性病贫血中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患者的EPO水平是具有较高临床意义的预测参数。  相似文献   

15.
2型糖尿病患者铁营养状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铁营养状况,为2型糖尿病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食物频率表法调查单纯2型糖尿病88例、2型糖尿病并发症94例、正常对照87例膳食摄入状况并计算膳食铁摄入量,实验室检测血清铁(SI)、血清铁蛋白(SF)和可溶性转血清铁蛋白受体(sTfR)含量。三组间连续性变量差异比较,采用协方差分析将年龄因素作为协变量带入统计检验。结果 (1)对照组膳食铁、非血红素铁摄入量较单纯组和并发症组高(P〈0.000);三组间动物性食物、血红素铁摄入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对照组SI、SF含量较单纯组和并发症组低(P〈0.001);对照组sTfR含量较单纯组和并发症组高(P〈0.01)。(3)经Pearson相关性检验,SI与SF含量成正相关(R=0.375,P〈0.01);SI、SF均与sTfR含量呈负相关(R=-0.461,P〈0.01;R=-0.708,P〈0.01)。(4)随着铁蛋白含量增高,SI含量逐渐增高(P〈0.01);sTfR的含量逐渐降低(P〈0.01)。(5)不同铁蛋白组中,动物性食物、铁、血红素铁以及非血红素铁摄入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存在铁负荷和铁代谢紊乱,体内铁负荷可能是导致2型糖尿病患者铁代谢紊乱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血清铁代谢对乙型肝炎肝损伤的影响。方法 对103例乙型肝炎患按临床分型,观察血清铁蛋白、血清铁、总铁结合力与乙型肝炎肝损伤的关系。结果 血清铁蛋白、转铁蛋白、血清铁和总铁结合力、与乙型肝炎肝损伤相关。其中血清铁蛋白、血清铁随肝损伤加重而增加,转铁蛋白、总铁结合力随肝损伤加重而减少。结论 铁负荷过重可能协助HBV加重肝损伤,因此检测铁代谢指标可以对乙型肝炎的治疗和预后作出评价。  相似文献   

17.
[摘要]目的: 动态观察甲硫氨酸胆碱缺乏(methionine choline deficient, MCD)模型饲料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 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 NASH)雄性大鼠在不同时间点铁状态以及铁状态改变与NASH进展的关系。方法: 48只体质量约150 g的SD大鼠随机分成两组,分别喂MCD模型饲料(模型组)和甲硫氨酸胆碱充足模型饲料(对照组),每组再按饲养时间分为3个小组(0周组、2周组、4周组)。在不同喂养时间结束时,处死大鼠。通过HE染色观察肝脏标本脂肪变性、炎症变化。血液标本测定红细胞相关指标、血清标本测定肝酶和铁相关指标;取肝脏匀浆测定非血红素铁(non heme iron,NHI)含量。 结果: 喂养2周时,模型组肝指数较对照组显著升高,肝脏病理学切片可见明显脂肪变性伴有炎性细胞浸润,血清ALT显著增加,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比容(Hct)显著降低,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红细胞分布宽度(RDW)无显著差异,血清铁、转铁蛋白饱和度(TS)和NHI明显高于对照组;4周时,模型组肝组织炎症程度加深,伴有血清AST显著增加,血红蛋白浓度、Hct和RDW显著降低,TS无显著差异,血清铁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MCD模型饲料诱导的肝脏NASH进程中,发生肝铁过载,铁过载与NASH形成和发展初期同步,铁过载伴有血液血红蛋白浓度、Hct和RDW降低,这些降低不是铁缺乏性,其机制可能涉及骨髓造血功能抑制。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sTfR)在慢性肾功能衰竭(CRF)伴缺铁性贫血诊断及治疗中的意义。方法:对42例CRF患者。20例健康对照者采用血液自动分析法进行血红蛋白(nb)、红细胞压积(Hct)检测;双吡啶比色法测定血清铁(SI)、总铁结合力(TIBC);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铁蛋白(SF);生物索-亲和索-酶联免疫法测定sTfR。结果:sTfR在CRF伴缺铁组明显升高;与CRF不伴缺铁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血清sTfR含量能更加快速、真实地反映体内铁贮存情况,对患者的诊断、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