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清毒活血化痰是治疗血管性痴呆的基本法则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瘀血、痰浊是血管性痴呆发生的重要病理因素,瘀血阻脑、痰浊蒙窍是血管性痴呆发生发展的重要病理环节,痰瘀互结,久滞不化,酿毒损髓,败坏脑络则是本病发生及演变的核心环节,提出痰瘀互结,痹阻脑络,当活血化痰兼施,痰瘀互结,化毒损髓,当清毒洁流护脑,认为清毒活血化痰治疗血管性痴呆行之有效,是治疗血管性痴呆的基本法则.  相似文献   

2.
痰瘀互结证为冠心病中医临床辨证的重要证候之一,痰浊与瘀血是冠心病发病最主要的两大病理因素,两者相互胶结贯穿该病发生、发展的始终。冠心病病位在心,与肝、脾、肾密切相关,治疗多从痰瘀同治,并根据其发病标本虚实,以及脏腑、气血阴阳失调等不同情况,按气虚、气滞、气阴两虚、阳虚、寒邪、热邪、毒邪的轻重加以辨证施治。该文通过对冠心病痰瘀互结本证及其兼证的病因病机及治法方药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冠心病痰瘀互结证中医证治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痰瘀互结证常见于胸痹、症瘕、瘿瘤、中风、顽痹,不孕等许多疑难病症,临床治疗常感棘手。痰瘀同源,痰瘀互结,痰瘀同病,这就决定了痰瘀同治,以分消为法。而分化痰瘀当调畅气机,以治气为先,阳虚痰瘀治当顾及补阳,温化痰瘀;痰瘀胶结阻络,治宜宣通,化痰散结。并结合有关病例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痰浊与中风病、瘀血与中风病、痰瘀互结与中风病等的关系,提示痰瘀互结为中风病的病机关键,为临床提出了痰瘀并治贯穿于中风病治疗的始终。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连建伟教授治疗痰瘀互结证的临床经验。[方法]通过跟随连师临诊、学习连师的著作,搜集痰瘀互结证相关医案,结合中医理论与临床辨证论治原则,总结连建伟教授从肝论治痰瘀互结证的辨证思维方法及临床治疗的经验,并举3则验案予以佐证。[结果]连建伟教授认为痰瘀互结证与肝密切相关,治以疏肝理气、化痰消瘀法,疏肝健脾、活血化痰法,平肝熄风、活血化痰法,清肝胆湿热、活血化痰法,通(肝)络逐瘀、活血化痰法。所附医案,以其特有的经验辨证论治,随症加减,临床效佳。[结论]连建伟教授重视调肝论治痰瘀互结证的思想具有独创性,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吴立文教授认为在引起眩晕的诸多因素中,痰瘀占有重要地位,痰浊必致瘀血,瘀血多夹痰浊。在辨证时,要识别痰瘀的主要特征,辨明痰瘀的主次轻重、兼夹证候,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在治疗痰瘀互结所致眩晕时,根据痰瘀互阻的主次先后、轻重缓急组方用药,同时结合调理脏腑和气机,常可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7.
邢新婵  黄甡 《中医学报》2020,35(9):1922-1924
黄明志教授运用愈痫丸治疗小儿癫痫时,常根据患儿风、痰、瘀三种表现的侧重不同,将癫痫分为肝风内动、痰浊蒙窍、瘀血阻窍、痰热惊风四个证型,辨证配伍进行诊治。肝风内动证,治以平肝熄风,方选镇肝熄风汤配愈痫丸;痰浊蒙窍证,治以化痰开窍,方选柴胡龙牡汤合温胆汤配愈痫丸;瘀血阻窍证,治以活血通窍,方选通窍活血汤配愈痫丸;痰热惊风证,治以清热镇惊、化痰熄风,方选风引汤合涤痰汤配愈痫丸。  相似文献   

8.
文章认为痰瘀是痰、瘀两种病理因素相互搏结、胶结合和而成新特质的病理因素。提出痰瘀是瘰疬的重要病因亦是病机,贯穿于瘰疬整个发展过程,痰瘀作为一种继发性致病因素可致痰瘀互结证,使疾病缠绵不愈。临床表现具备痰浊、瘀血两方面的特征,并与部分实验室指标存在内在联系,临床上以化痰散结、活血祛瘀为治疗大法。阐明代表方药,并提出痰瘀六条病机。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明清时期痰瘀互结证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明确诊断痰瘀互结证的医案,痰瘀互结证的药物进行频数分析以及因子分析。结果:明清时期痰瘀互结证的常见的用药有以下类四类:疏肝理气,化痰祛瘀;清热养阴,利湿通络;清热化痰,活血化瘀;益气扶正,祛痰化瘀。结论:因子分析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痰瘀互结证的用药规律,在中医证侯研究中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随着现代社会发展,冠心病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患之一。在临床实践中发现肾虚痰瘀互结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论述现代社会肾虚是冠心病的重要始动因素,肾虚导致痰浊瘀血内生,进而痰瘀互结,痹阻心脉是冠心病的重要病理环节,在冠心病的治疗上提出在固护元气,培补肾精的基础上痰瘀并治的治疗方法,论述了临床使用补肾培元、化痰祛瘀法治疗冠心病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证明补肾化痰祛瘀法是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儿童咳嗽变异型哮喘主要表现为内外合邪、气滞血瘀、正虚邪恋,病理因素不外乎风、痰、瘀、虚等,临床证候常寒热错杂,虚实并见,治疗应宣降并用,痰瘀同治,消补兼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综述从痰瘀论治代谢综合征的学术思想,为代谢综合征的临床治疗提供有效的思路和方法。[方法]通过对近10年来有关中医治疗代谢综合征的文献检索,总结痰、瘀在代谢综合征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探讨其与代谢综合征各组分间的关系,研究化痰祛瘀法在代谢综合征中的应用。[结果]文献显示,痰、瘀贯穿代谢综合征的始终,并与代谢综合征各组分关系密切。化痰祛瘀法既可改善代谢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症状,还能改善肥胖相关指标,降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等。[结论]从痰瘀论治代谢综合征具有逆转糖尿病发生,改善胰岛素抵抗,预防心血管事件等多途径、多层次、多靶点的作用,且安全、有效,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化痰祛瘀法治疗泌乳素型垂体腺瘤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 收集采用化痰祛瘀法治疗泌乳素型垂体腺瘤有效医案348例,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分析药物使用频次、关联规则和提取核心药物组合等。结果 348张初诊处方中涉及66味中药,以垂宁方为化痰祛瘀法基本方,通过辨证配伍分析产生潜在新处方7张。结论 通过TCMISS初步揭示了化痰祛瘀法为基本大法基础下,随证配伍治疗泌乳素型垂体腺瘤的处方用药规律,为总结课题组中医药临床用药经验提供客观方法,有助于为中医药治疗泌乳素型垂体腺瘤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周仲瑛教授辨治大肠癌,多从脾虚胃弱、湿热浊瘀论治的经验。周仲瑛教授在临证过程中结合其它兼夹证候如气滞、血瘀、痰凝、久病入络等,常以健脾升清、降胃燥湿、清热化浊为主法,以抗癌解毒为辨病之法,以行气解郁、消痰散结、活血化瘀、搜剔通络为参法,尤为注重清热化浊法。   相似文献   

15.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以本虚标实为主,临床辨证以痰瘀互结型为多见,且多兼有气虚、血瘀、郁热。本虚主要为“气虚”“阴虚”,标实主要为“痰”“瘀”“热”。临床用药以补气养阴清热,活血化痰祛瘀为主。李庆海教授根据多年临床用药经验总结出经验方心悸宁丸,通过临床辨证,因人制宜,随症加减,每获良效。  相似文献   

16.
王小云教授认为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病因病机为肾虚为本、肝脾失调、痰湿阻络、血瘀经枯,同时强调情志因素影响。治疗以补肾扶脾为要,理气化痰、疏肝祛瘀为辅,并强调治未病、心身同治法的应用,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冠心病证候要素组合与心功能及血脂的相关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冠心病证候要素及组合的分布规律,并分析其与心功能及血脂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超声心动图测定300例经冠状动脉造影术确诊的冠心病患者的心功能指标并检测其血脂水平,分析冠心病证候要素组合与心功能及血脂水平的相关性。结果:冠心病证候要素主要组合有气虚血瘀、气阴两虚、痰瘀互阻和阳虚血瘀。阳虚血瘀型冠心病患者射血分数显著降低,气阴两虚和痰瘀互阻型冠心病患者甘油三酯水平显著升高,痰瘀互阻型冠心病患者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显著升高。结论:冠心病的治疗应标本兼顾,以益气活血、养阴化痰、通阳宣痹的方药为主。心功能差的冠心病患者在治疗上应侧重运用通阳活血的方药,合并血脂异常的患者在治疗上应侧重运用活血化痰或益气养阴的方药。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冠心病介入术后再狭窄的危险因素及中医证候要素特点.方法 对100例冠心病介入术后再狭窄患者进行中医证候判定,以43例冠心病介入术后未狭窄患者作对照,用非条件togistic回归分析等统计学方法进行相关危险因素的分析.结果 冠心病介入术后再狭窄患者常见证候要素有血瘀、气虚、阴虚、痰浊、阳虚等.吸烟、糖尿病、高脂血症、血瘀证、痰浊证、气虚证是冠心病介入术后再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中西医结合综合干预包括避免主动或被动吸烟,控制糖尿病和高脂血症;运用中医活血化瘀、化痰通络、益气方药可能是防治冠心病介入术后再狭窄的正确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前期可归属中医的"脾瘅",是一种血糖异常的高代谢综合征。糖尿病前期人群是糖尿病高危人群。中医认为"脾瘅"的病位在脾,脾虚为其起病之根源,而痰瘀互结贯穿病机之始终。治疗采用祛痰化浊、活血化瘀之法,以二陈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为主,直除病根;以健脾祛湿食疗方为辅,配合饮食控制和适当运动,可获良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冠心病痰瘀证候与临床四诊信息的相互关系,为其分类及规范化诊断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匹配矩阵、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法,对200例冠心病患者痰证、瘀证、痰瘀互阻证及非痰非瘀证46项临床症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冠心病不同痰瘀证候舌、脉象与非痰非瘀证之间存在明显差异;中医病机脏腑定位于心和肾,以心气虚为主,兼肾气虚,痰证患者尚多伴脾气虚;在46项临床症状中,仅15项症状在痰证、瘀证和痰瘀互阻证中相伴出现频率较高。除共有的本虚证外,痰证的主要临床症状为白腻苔和滑脉,尚见胸脘痞满和腹胀等;瘀证则以紫舌、舌生瘀斑为主,尚见痛有定处;痰瘀互阻证则兼上述两种证候的主要症状。结论综合应用匹配矩阵、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法,可以获得有关冠心病不同痰瘀证候主要临床特征及脏腑定位的信息,对冠心病不同痰瘀证候辨证及其分类研究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