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康惠尔透明贴对婴幼儿静脉留置针所致静脉炎的预防效果。方法:将200例住院婴幼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应用3M透明敷贴固定静脉留置针,观察组使用康惠尔透明贴固定静脉留置针,评估两组静脉炎发生情况及留置时间。结果: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留置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康惠尔透明贴对婴幼儿静脉留置针所致静脉炎的预防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在日常护理工作中摸索出婴幼儿头皮静脉留置针不同固定方法,其留置时间长短不同,遂寻找依据来证明。目的比较两种固定方法固定婴幼儿头皮静脉留置针,其留置时间、渗漏、套管脱位、折叠有无差异。方法将120例首次使用头皮静脉留置针且一次穿刺成功的患儿按先后随机分组,分别采用常规固定法和改良固定法固定留置针,观察48h内出现套。旨折叠、脱位、漏针以及留置针留置时间,并进行比较,经统计学处理,采用卡方和t检验。结果两组在套管折叠、脱位、漏针以及留置时间上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说明改良固定法比常规固定法留置时间长,安全性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网帽固定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的效果。方法120例婴幼儿接受头皮静脉留置针穿刺280例次,按穿刺的先后顺序单双号分为两组,对照组140例次采用自粘性弹力绷带固定,观察组140例次采用弹力网帽固定,观察两组静脉留置针保留时间的长短,药液外渗、静脉炎、压疮的发生情况及程度,并选取不同固定方法留置2次以上的患儿74例,出院时调查家长对2种固定方法的支持率。结果2种固定方法,留置时间、药液外渗和静脉炎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液体外渗与静脉炎的程度不同,网帽固定明显轻于弹力绷带固定,同时网帽固定压疮的发生率比绷带固定低,其程度也明显轻于绷带固定;患儿家属对采用网帽固定法支持率高。结论弹力网帽固定婴幼儿头皮静脉留置针的效果明显优于弹力绷带固定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比较传统3M贴膜常规固定法和改良后的贴膜加胶带外固定法这2种固定留置针方法对高龄患者穿刺部位皮肤和留置时间的影响。方法将使用静脉留置针的高龄患者120例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观察组采用改良后的胶带外固定法固定留置针,对照组采用传统3M贴膜常规固定法固定留置针,比较2组患者穿刺部位皮肤和留置时间的长短。结果改良后的方法固定留置针与传统的3M贴膜常规固定法相比,留置部位发生机械性静脉炎的情况显著减少,留置时间增加。结论使用改良后的固定方法能显著降低静脉炎发生概率并延长留置针留置时间,该法适用于需要长期静脉输液的高龄患者。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棉袜辅助固定法在婴幼儿手足静脉留置针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7月的150例婴幼儿接受手足静脉留置针穿刺370例次,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3组,2015年1—3月选择静脉留置针穿刺50例婴幼儿为棉袜辅助固定组,共穿刺125例次;2015年4—5月选择静脉留置针穿刺50例婴幼儿为丝袜辅助固定组,共穿刺126例次;2015年6—7月选择静脉留置针穿刺50例婴幼儿为弹力绷带辅助固定组,共穿刺119例次。观察比较3组婴幼儿手足静脉留置针留置过程中并发症发生率及药液外渗程度。结果棉袜辅助固定组和弹力绷带辅助固定组在局部渗血方面低于丝袜辅助固定组(P<0.05);棉袜辅助固定组在意外拔管方面低于丝袜辅助固定组和弹力绷带辅助固定组(P<0.05);棉袜辅助固定组和丝袜辅助固定组在局部皮肤不良反应(发红、压痕)发生率方面低于弹力绷带辅助固定组(P<0.05);棉袜辅助固定组和丝袜辅助固定组药液外渗程度低于弹力绷带辅助固定组(P<0.05)。结论婴幼儿手足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后,采用棉袜辅助固定法,可减少局部渗血、意外拔管及局部皮肤不良反应发生率,减轻药液外渗程度,值得临床借鉴使用。  相似文献   

6.
婴幼儿静脉留置针留置方法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 探讨婴幼儿静脉留置针留置方法。方法 将 10 0例婴幼儿随机分成两组 ,采用改进法为观察组 ,75例 ,运用常规方法为对照组 ,2 5例。结果 两组婴幼儿静脉留置针成功率经 χ2检验 ,χ2 =15 .5 9,P<0 .0 1,留置时间经 t检验 ,t=36 .3,P<0 .0 1有显著性差异 ;塞管、局部发红情况经χ2 检验 ,P>0 .0 5 ,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小于 10°角进入皮肤 ,浅而渐深进入血管 ,回血后送软管为可行的婴幼儿留置针穿刺方法 ;高浓度肝素一次性封管既可减少工作量 ,也能长时间地维持软管通畅。增加必要措施 ,做好陪护健康教育成为婴幼儿固定留置针重要的一关。  相似文献   

7.
李丽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23):5494-5495
目的:探讨提高婴幼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及留置时间的最佳方法。方法:将156例外科住院婴幼儿按住院日期单、双日分为两组;观察组(84例)采用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术,对照组(72例)采用头皮静脉或四肢静脉留置针穿刺术。观察对比两组的一次穿刺成功率、留置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的一次穿刺成功率和留置时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显著性更突出(P<0.005)。结论:颈外静脉留置针在婴幼儿中的应用效果优于头皮静脉或四肢静脉留置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优化浅静脉留置针的固定方法.方法 将108例使用浅静脉留置针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观察组采用四贴固定法,将肝素帽固定于透明敷贴上缘近端皮肤上,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固定,将肝素帽固定于透明敷贴上.结果 观察组透明敷贴使用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留置针脱出、渗漏肿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四贴固定法,将肝素帽固定于透明敷贴上缘近端皮肤上,可延长透明敷贴使用时间,减少留置针的脱出和局部渗漏肿胀,延长留置针的保留时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优化静脉留置针末端及可来福的固定方法。方法:将100例使用静脉留置针的老年患者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胶布固定留置针末端可来福;试验组采用"简易留置针可来福套"固定穿刺好的留置针末端。比较两组使用留置针的时间。结果:试验组留置针使用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留置针脱出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简易留置针可来福套"可延长留置针使用时间,减少留置针的脱出率。  相似文献   

10.
王米艳  颜艳  黄小英 《全科护理》2012,(18):1661-1662
[目的]探讨小儿留置针固定的稳定性,延长留置针留置时间。[方法]将270例应用小儿留置针的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穿刺成功后常规使用圣纳愈敷膜贴住针眼及针柄,再加以胶布固定;观察组穿刺成功后先用圣纳愈敷膜内附有的纸胶贴进行固定针眼及针柄,再用圣纳愈敷膜进行固定。[结果]观察组静脉留置针固定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进后的留置针固定方法可延长留置时间,任何部位穿刺固定。  相似文献   

11.
朱旗霞  吴玲  林玉贞 《全科护理》2013,11(23):2198-2199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门诊婴幼儿静脉留置针留置效果的影响。[方法]将200例使用留置针的婴幼儿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组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干预,包括知情同意、口头宣教、发放健康教育卡、特殊年龄阶段的针对性健康教育等;对照组实行常规留置针护理方法。[结果]试验组留置时间为83h±12h,并发症发生率为34%。对照组留置时间为46h±10h,并发症发生率为6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系统的健康教育干预,有效地延长了婴幼儿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在门诊婴幼儿静脉留置针护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水胶体敷料延长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效果。[方法]将250例行静脉留置针输液的病人按照方便抽样的方法分为对照组100例,观察组150例,对照组留置5d且采用普通透明敷贴固定,观察组留置10d且采用水胶体敷料固定留置针。[结果]观察组病人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两组病人静脉炎、液体外渗、导管堵塞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水胶体敷料固定静脉留置针可延长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  相似文献   

13.
目的改进婴幼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方法,提高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方法将369例儿科监护室的住院患儿随机分为常规置入静脉留置针组(187例)与新式置入静脉留置针组(182例),分别观察两组置入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及留置针的留置时间.结果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常规置入组74.33%,新式置入组88.46%,两组比较有(P<0.01);留置时间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新式置入方法可明显提高婴幼儿静脉留置针的穿刺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水胶体敷料在预防婴幼儿头皮静脉留置针压疮中的应用。方法将180例头皮静脉留置针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0例,对照组留置针针梗下垫一次性输液贴,观察组留置针针梗下垫水胶体敷料预防压疮,观察2组患儿压疮发生情况、留置针留置时间、患儿家长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静脉留置针压疮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留置针留置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家长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水胶体敷料预防婴幼儿头皮静脉留置针压疮的效果明显优于棉垫预防压疮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一种更有效的固定留置针的方法,达到延长留置时间,减轻每日穿刺给患儿及家属带来的痛苦,保护血管,方便用药。方法将527例患儿按入院时的住院号分组,单号为观察组269例,双号为对照组258例,两组均采用美国BD公司生产的24GBDY型留置针。穿刺成功后观察组用普通医用布胶交叉法固定留置针,对照组用普通布胶环形缠绕法固定留置针。结果观察组留置针留置时间为(5.048±0.130)d,对照组留置针留置时间为(2.837±0.132)d。结论交叉法固定优于普通环绕法,固定牢固,不适反应少,留置时间明显延长,患儿及家属乐于接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金娥 《当代护士》2014,(3):111-112
目的探讨改良式弹九绷带固定法在静脉置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行留置针置管的患者随机分为旧法组各50例和新法组50例。新法组采用改良式弹力绷带法进行固定,旧法组使用普通透明胶布固定,比较2组留置针的留置效果。结果改良式弹力绷带固定法比传统的胶布固定法固定效果更好,留置针保留时间更长(P〈O.05)。结论改良法使留置针得到了妥善的固定,延长了留置时间,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贺涟漪  秦月兰  张月娟  李英  汤珂 《全科护理》2016,(21):2201-2202
[目的]介绍临床工作中使用婴幼儿静脉留置针的经验体会。[方法]对124例进行静脉留置针穿刺患儿给予穿刺前准备、穿刺后固定、输液结束后封管以及各项护理措施。[结果]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持续时间为2d~8d,静脉留置时间为2.6d±1.3d。一次穿针成功人数为96例,成功率为80.00%,患儿均未出现感染等并发症。[结论]经制订一系列操作规范及预防措施,婴幼儿静脉留置针具有操作简单、避免临床多次穿刺及留置时间相对较长且不易被破坏,保护患儿血管,并发症少、安全性良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18.
浅静脉留置针改良固定法用于老年癌症患者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戴德珍 《护理与康复》2010,9(7):609-610
目的观察浅静脉留置针改良固定法在老年癌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老年癌症患者按入院顺序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用常规固定法,观察组用改良固定法,无菌敷贴外加用纸胶固定,比较两组浅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结果观察组浅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较对照组长,u=-4.726,P0.05。结论改良固定法能使浅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延长。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延长老年病人外周静脉留置针的时间.[方法]将60例静脉留置输液老年病人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穿刺送管成功后常规用3M透明敷料固定,观察组穿刺送管成功后先用1条无纺胶布固定Y套管针的白色隔离塞,然后再用3M透明敷贴固定,比较两组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结果]观察组留置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进法可延长老年人外周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  相似文献   

20.
胡春艳 《全科护理》2011,9(28):2568-2568
[目的]探讨老年病人静脉留置针的固定方法,减少静脉留置针的意外脱出,延长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方法]行静脉留置针置管的住院老年病人56例(穿刺124次)按穿刺日期的单双日进行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留置针固定方法,观察组采用新方法固定。比较两种方法留置时间及静脉留置针意外脱出情况。[结果]观察组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观察组静脉留置针意外脱出例数少于对照组。[结论]新方法固定静脉留置针可延长静脉留置时间,减少静脉留置针的意外脱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