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间充质干细胞的细胞治疗是组织再生与修复的重要策略之一。近年的研究表明外泌体作为间充质干细胞分泌的重要产物可以起到类似于亲本间充质干细胞的作用。作为细胞间传递信息的重要途径,外泌体(Exosomes)参与多种生理病理过程,在促进组织修复与再生中发挥重要作用,为组织工程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都君彦  杨超  麻莉 《医学研究杂志》2023,52(7):191-193,170
女性生殖系统器官及组织结构的完整和功能的正常对于女性健康至关重要。女性生殖系统疾病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生殖器官结构受损、功能障碍,进而导致生殖能力减弱甚至丧失。近年来,干细胞与生物材料为女性生殖系统疾病的治疗带来新的希望。间充质干细胞具有高度增殖、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可通过多种机制修复受损生殖器官,改善生殖功能,恢复生育能力。水凝胶作为一种生物材料,可模拟组织修复和再生所需的环境,作为细胞移植载体能够负载间充质干细胞将其递送到受损组织,增强其生物学活性,修复受损组织,在生殖系统修复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就水凝胶负载间充质干细胞在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疾病应用中的相关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hAMSC)具有来源丰富、分离简单的优点。hAMSC在组织修复中具有支持造血、再生、免疫调节、抗纤维化等作用。本文对羊膜间充质干细胞在各个系统疾病治疗的研究进行了综述,旨在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间充质干细胞是一种多能干细胞,在1型和2型糖尿病治疗研究中起了重要作用,其作用机制近年来逐渐研究明确。本文就间充质干细胞改善胰岛功能的相关机制进行文献综述,包括诱导分化成产胰岛素细胞、免疫调节、促进自噬、促组织修复再生;另外,近年的研究发现间充质干细胞的条件培养基及分泌的微粒也可以模拟其免疫调节等功能,间充质干细胞分泌的膜联蛋白A1(ANXA1)是调节胰岛功能的关键因子,有望成为无细胞疗法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人多能干细胞来源间充质干细胞(hPSCs-MSCs)具有与成体间充质干细胞(MSCs)相似的分化功能,还具有体外增殖能力强、来源丰富和免疫原性风险低等优点。hPSCs-MSCs可应用于免疫调节、抑制炎症、血管化和组织缺损修复及再生等多个领域,使其成为在再生医学和组织工程中应用最多的种子细胞。针对现有问题并结合相关文献,对hPSCs-MSCs的分化、鉴定标准、纯化方法和细胞性能等进行综述,为hPSCs-MSCs在再生医学与组织工程领域中的应用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周围神经再生是复杂的过程,突出表现为沃勒变性、轴突再生和再髓鞘化。施万细胞在神经再生的多个方面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但用于细胞基础治疗的施万细胞的获取受到采集的侵袭性和供体部位发病率的限制。干细胞移植为周围神经再生提供了一种基于细胞的替代疗法,具有多种再生益处,机体组织多种干细胞(如肌源干细胞、间充质干细胞等)具有多向分化能力,可稳定传代。在相关神经分化诱导因子的干预下,干细胞具有分化成类施万细胞的潜力,可募集巨噬细胞以清除细胞碎片改善微环境,还能分泌神经营养因子促进轴突生长和再髓鞘化。目前,对各种类型干细胞在周围神经再生中应用的研究正在进行。  相似文献   

7.
干细胞是体内存在的一类特殊细胞,既能自我更新又能多向分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作为干细胞中的一种,可分化成多种具有特定功能的细胞,并且证实其可分化为多种组织细胞参与组织损伤的再生和修复。  相似文献   

8.
组织工程研究中种子细胞的来源十分广泛,研究多以胚胎干细胞和成体干细胞为主。其中,成体干细胞中又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等的应用最为常见。然而,在细胞培养过程中无论哪种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都存在一系列的缺陷,如早期衰老问题、鉴定时缺乏特异性表面标志物、取材受限制问题等。牙龈成纤维细胞已被证实具有多向分化的潜能,其修复和再生能力极强,取材方便,不留瘢痕等优点使其成为组织工程研究中种子细胞的又一新的来源。  相似文献   

9.
间充质干细胞(MSC)也称多潜能MSC,几乎存在于所有组织中,其具有自我复制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是关键的组织修复和再生的细胞来源。当机体发生炎症损伤时,外源性MSC迁移到受损组织并参与修复,在这个过程中,MSC与炎症微环境间的相互联系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的细胞分子作用机制逐渐被人们了解。根据炎性细胞因子不同的类型和水平,MSC在炎症部位可以表现出免疫抑制或增强的能力,即MSC的可塑性调节。MSC具有分化潜力大、增殖能力强、免疫原性低、取材方便等特征,有可能成为最具临床应用前景的多能干细胞。  相似文献   

10.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免疫调节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是一种多潜能的非造血干细胞,可以向多系分化,如骨、脂肪和软骨,并优先归巢于损伤组织,有利于组织修复。体外研究显示它们不诱导免疫应答,对识别、清除同种异体抗原的免疫细胞具有抑制作用。在动物实验中,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以诱导外周免疫耐受并向损伤处迁移,抑制致炎细胞因子的释放,促进损伤组织修复。这种独特作用说明它们在细胞治疗和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在胚胎发育过程中,中胚层细胞可分化成为脂肪、软骨和髓基质等多种间充质组织,这些中胚层前体细胞具有干细胞特性,分化能力极强。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是骨髓中的非造血干细胞,在不同的条件下能被诱导分化为软骨细胞、脂肪细胞等[1,2]。软骨细胞属于终末分化细胞,其增生能力极弱,破坏后难以再生。因此软骨创伤后的修复是医学上的  相似文献   

12.
外泌体是由真核细胞合成分泌的纳米级细胞外囊泡,主要通过传递核酸、脂质和蛋白质等信号分子参与多种细胞信号通路,可作为干细胞旁分泌活动的形式参与介导多种组织的再生。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除了通过多向分化和高度增殖能力加速组织的修复外,还可以通过分泌外泌体来调节内源性干细胞的增殖分化,进一步促进受损组织的愈合。外泌体的应用在再生医学领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对MSCs来源的外泌体在血管组织、神经组织、牙髓组织、牙周组织和关节软骨组织再生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3.
间充质干细胞是一类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和强大增殖能力的细胞,在适宜的条件下能够分化再生骨、软骨、肌肉、韧带、肌腱、脂肪、骨髓基质等间充质组织,具有典型的干细胞特点,终身存在于骨髓和其他组织器官中,负责组织的修复和更新.现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软骨组织工程中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间充质干细胞(MSCs)是一类具有向广泛组织自我更新和分化潜能的成体干细胞,在移植、组织修复和再生领域具有广泛前景。近年来干细胞替代疗法成为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热点。大量的动物实验表明,MSCs移植具有修复和改善心肌细胞及心血管细胞的能力。在临床研究中,MSCs能有效改善左心室射血分数,诱导心肌重构,降低梗死面积,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该文对MSCs的生物学特性及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干细胞治疗是一个热门话题,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由于其获取简便,体外扩增简单,低免疫源性,组织修复能力强等特点成为干细胞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也是理想的组织工程种子细胞之一,本文主要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做一简单综述.  相似文献   

16.
向正宗  陈剑锋 《海南医学》2016,(16):2674-2676
间充质干细胞(MSC)是一种多能成体干细胞,在一定诱导条件下可以分化为成骨细胞、软骨细胞、脂肪细胞等多种功能细胞。在骨科领域为各种组织的修复提供良好的细胞来源,是目前组织工程及再生医学领域研究最为深入的种子细胞之一。电磁场(EMF)作为一种非侵入性的物理疗法,在治疗骨不连、骨缺损及骨质疏松等疾病具有良好的优势。因此,近几年对电磁场诱导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机制研究较多,本文就电磁场参数、电磁场类型对不同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诱导成骨分化的相关机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大鼠真皮多能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   总被引:39,自引:8,他引:31  
目的 探讨发育成熟高等动物真皮组织中是否存在多能间充质干细胞,对其进行分离培养并初步研究其基本生物学性状。方法 以新生大鼠为研究对象,依据间充质干细胞的黏附特性采用酶消化法对其分离,通过传代培养进行筛选;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周期,MTT法检测细胞对生长因子的反应性,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细胞表达分子的表达。结果 早期贴壁的大鼠真皮细胞经过连续传代培养至第3代,细胞形态较为均一,超过88%的细胞处于G0/G1期,细胞表面波形蛋白表达阳性,但Ⅷ因子和角蛋白表达阴性;体外培养细胞增殖旺盛,对bFGF有良好反应性,但对EGF和KGF反应不明显;地塞米松诱导分化实验证实该细胞可向成骨细胞、软骨细胞和脂肪细胞分化,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结论 本实验证实发育成熟大鼠真皮组织中存在多能干细胞,成功地分离得到真皮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并通过其基本生物学特性进行了鉴定。上述结果提示真皮有可能是间充质干细胞的又一重要来源途径。这为深入研究真皮间充质干细胞在组织修复与再生中的意义与应用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是成体干细胞内的一类不均质细胞,对多种疾患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包括对肺损伤的修复.尽管MSCs具有自我增殖和多向分化的潜能,但目前认为MSCs主要是通过旁分泌效应实现组织更新和修复.在肺损伤修复时,MSCs通过调节机体免疫系统和促进内皮细胞及上皮细胞的再生实现.最近研究显示,MSCs在组织修复过程中参与了线粒体的转移和囊泡脱落,而且MSCs是肺上皮干细胞池的组成成分,在环境改变与干细胞反应的信息整合中起到重要作用.阐述MSCs治疗肺损伤的机制,展望其治疗潜能.  相似文献   

19.
何川  刘霆 《西部医学》2020,32(1):148-151
【摘要】 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 MSCs)是一种具有自我复制和多向分化潜能的成体干细胞,在体内或体外特定的诱导条件下,能够分化成骨、软骨、脂肪、内皮等多种细胞。MSCs具有低免疫原性,同时还具有强大的免疫调节作用。基于MSCs的生物学特性的多样性,目前对MSCs的研究涉及到抗炎治疗、组织修复和再生、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多个方面,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本文对MSCs的生物学特性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优良的增殖特性和多向分化潜能,同时它对体外培养条件特别敏感,多种生长因子可以调节其向软骨细胞的分化,而生物材料作为细胞外基质的组成成份之一,在软组织工程介导细胞间信号传导和细胞间相互作用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软骨组织损伤后修复能力有限,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为种子细胞的软骨组织工程为软骨组织缺损的修复带来希望.本文就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软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