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分析引起胎儿猝死的可能原因,以避免胎儿的猝死。方法对28例患者,根据临床特征、尸检、胎盘病理检查资料等,进行死亡原因、胎儿猝死与妊娠并发症关系的分析。结果 28例患者中胎盘功能减退9例(32.14%)、宫内生长受限(FGR)12例(42.86%)、脐带因素(包括脐带缠绕、扭曲、真结及脱垂)14例(50%)。结论胎儿猝死与胎儿发育、胎儿附属物异常有关,加强胎儿监护,适时终止妊娠,可减少胎儿猝死。  相似文献   

2.
目的:阐述孕期胎心监护无刺激试验的重要性、方法:高危妊娠者从孕28周始,正常妊娠者自36周始,据临床情况,每周作无刺激试验1-2次,了解胎儿宫内安危,必要时配合E3及B超检查胎盘、羊水、脐带等情况判断胎儿健康状况.结果:孕期胎儿监护无刺激试验能早期发现胎儿在宫内的急慢性缺氧表现,便于及时采取治疗措施,改善围产儿预后?结论:孕期胎心监护无刺激试验对母儿无害,简单易行,经济实用.是了解胎儿胎盘状况的较为理想的手段,可接受性强,可做为妊娠期常规检查项目,参与妊娠期胎儿管理,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周芡  陈桂凤 《医学文选》2001,20(2):190-191
胎心率电子监护是有效监测胎儿窘迫的方法之一。我院对人院待产及临产者进行电子胎心监护共556例,现将监护结果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监护对象 1997年1月~1998年12月在我院住院待产并分娩者。其中高危妊娠57例,占10.25%,正常妊娠499例,占89.75%。作无刺激试验(NST)123例,作宫缩试验(CST或OCT) 433例。1.2 方法采用英国牛津TEAM 胎儿监护仪监护,使用间接监护法,即将官缩探头置于孕妇宫底部,胎心探头置于胎儿背部胎心音最响亮处,以测得胎心率及官缩的情况。监护…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远程胎儿监护在基层医院的应用前景。方法 将104例晚期妊娠孕妇,分为研究组(54例)和对照组(50例)。研究组以电话远程胎儿监护系统,通过电话远程胎儿监护系统终端将胎心音及胎动信号传至监护中心,监护中心对信号进行分村、记录,描记成胎心率曲线并打印结果,医生根据该结果判断并作出进一步处理。对照组以常规胎动计数为监护方式。结果 两组分娩孕周、新生儿体重均无显著差异;研究组新生儿Agpar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远程胎儿监护是一种敏感和可靠的监护方法,可帮助提高基层医院围产期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观察一过性胎儿心动过缓的临床处理及妊娠结局,为一过性胎儿心动过缓的围产期处理及分娩方式提供依据。方法分析574例一过性胎儿心动过缓患者的后羊水情况、Apgar评分及新生儿生长指数,并与正常胎心监护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一过性胎儿心动过缓患者与对照组在新生儿Apgar评分及新生儿生长指数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一过性胎心过缓并非一定是胎儿缺氧,不是剖宫产终止妊娠的指征。  相似文献   

6.
<正> 胎心监护中变异减速与脐带(脐带绕颈、绕肢体、过长、过短)、羊水(羊水过少、羊水粪染)、胎盘功能过度老化及母体妊娠合并症(妊高症、贫血)等因素有关。目前对变异减速波形与胎儿宫内缺氧程度的关系尚无统一标准,为此,对在我院进行孕期系统化管理的100例有变异减速的胎心监护波形进行分析,探讨其与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胎心监护及相关因素对胎儿窘迫的诊断。方法对337例以胎儿窘迫为指征行剖官产的病例分别进行听诊器听诊和胎心监护仪监测,统计其新生儿窒息率及胎儿窘迫相关因素百分率,并统计各胎儿窘迫相关因素的百分比。结果①胎心监护仪检出的新生儿窒息率和胎儿窘迫相关因素百分率相应升高。②胎儿窘迫的主要相关因素为脐带因素、羊水过少、胎盘因素等。结论①胎心监护仪与听诊器比较敏感性更高,它作为筛选胎儿低氧的手段很有价值。②对于有胎儿窘迫相关因素者应密切监护,积极处理,适时剖官产。  相似文献   

8.
蔡洁  李彦青 《中原医刊》1999,26(12):20-21
为降低围产儿死亡率,回顾性分析我院1991年1月至1999年1月的待产和产时未预料的胎儿宫内死亡病例,以探讨预防措施,提高围产质量。1 资料和方法1.1 病例选择:凡住院满35周孕妇无论临产与否,在常规听取胎心发现胎心音消失者,共有31例。1.2 猝死与脐带、胎盘、胎儿本身关系:31例中除4例脐带脱垂外,27例进行胎盘和死婴病理解剖检者,其中有9例为脐带绕身或绕肢体伴绕预很紧,并有脐根部变细且呈螺旋状严重扭曲,胎盘严重钙化4例,胎盘动静脉血栓形成2例,单脐静脉1例,胎儿畸形5例(脑积水2例,腹内…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早期发现胎儿窘迫,方法:孕12周及20周起分别用超声多普勒胎心监测仪及TJS2100型电脑胎儿监护仪进行胎心监护。结果与结论:1886例孕妇,发现胎儿窘迫276例,其中占第一位的是脐带因素,其次分别为母体因素,胎盘因素等,此技术有助于减少无指征剖宫产,降低新生儿窒息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孕晚期胎心变化、胎儿宫内窘迫与妊娠分娩结局的关系。方法我院围产门诊建卡的孕妇500例,在妊娠满35周时行电子胎心监护,出生后行Apgar评分并进行临床分析。结果胎儿电子监护可早期预见胎儿安危,对于有变异减速的产妇可及时实施干预。结论加强产前监测,孕晚期常规行电子胎心监护可早期发现胎儿宫内窘迫,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是当前产科临床值得开展的工作。  相似文献   

11.
肖爱兰 《当代医学》2014,(28):115-116
目的探讨胎儿脐血流监测和胎心监护对高危妊娠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月景德镇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高危妊娠产妇223例。本组产妇临床资料完整,通过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胎儿脐血流监测和胎心监护对高危妊娠的预测价值进行分析总结。结果胎儿脐血流S/D值、RI值、FVR值、PI值等指标的异常变化可以作为胎儿宫内窘迫、生长限制、产妇羊水过少、脐带供血不足和妊娠期高血压等高危妊娠症状的有效参考。结论胎儿脐血流监测和胎心监护,可为高危妊娠症状的预测提供有效的指导和参考,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联合应用胎儿电子监护与脐血流检测在预测围产儿结局的临床价值。方法 妊娠晚期孕妇入院时常规行胎儿监护及脐血流检测,记录胎监评分及脐血流S/D比值(收缩期末最大的血流速度/舒张期末最大的血流速度)。分Ⅰ、Ⅱ、Ⅲ、Ⅳ组,Ⅰ组为胎心监护与脐血流均正常;Ⅱ组为胎心监护正常,脐血流检测异常;Ⅲ组为胎心监护异常,脐血流正常;Ⅳ组为胎心监护与脐血流均异常。分娩后记新生儿Apgar评分及羊水污染情况。结果 Ⅰ组围产儿结局良好,胎儿窘迫发生率最低;Ⅳ组围产儿结局最差,胎儿窘迫发生率最高;其次是Ⅲ组、Ⅱ组。结论 产前联合应用胎儿电子监护与脐血流检测,有助于及早发现胎儿宫内缺氧及预测围产儿预后。  相似文献   

13.
程贤鹦  张丽娟 《医学综述》2007,13(15):1133-1135
近年来随着围生医学的迅速发展,胎儿窘迫的物理诊断方法及观念都有新的发展,胎心率变异性分析的新方法:时域分析法、频域分析法、近似熵分析法;胎儿监护提出不少新观点:全程胎心监护、网络胎心监护、产时监护;胎儿心电图的应用及临床意义有了新发展;超声多普勒方面则有采用胎儿脑-胎盘率(PIMCA/PIUA)和肾-脑率(PIRA/PIMCA)及脐动脉舒张末期血流缺失(AEDV)来预测胎儿低氧;生物物理评分方法的改进。  相似文献   

14.
监护与关爱     
孙小红 《基层医学论坛》2006,10(11):1021-1021
由于工作需要,院领导安排笔者在妇科胎心监护室工作。胎心监护可连续观察胎儿心率,了解胎心率与子宫收缩的关系,及时发现每一瞬间胎心率的变化,因此,有助于早期发现和处理胎儿窘迫,及时了解宫内缺氧,对妊娠后期,尤其是37周后有显著检查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静脉输氧与吸氧两种方式对胎心监护(NST)的影响。方法:对我院60例因胎心监护异常而诊断为胎儿窘迫的晚期妊娠妇女,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在静脉输氧和吸氧情况下行胎心监护,比较两组的胎心监护。结果:静脉输氧组在改善NST的有效率方面比吸氧组高。结论:静脉输氧比吸氧方法在晚期妊娠孕妇,改善NST不良状况更加有效,从而积极纠正胎儿宫内缺氧状态。  相似文献   

16.
韩文秀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24):4429-4430
目的:了解活跃期持续胎心监护对胎儿窘迫的预测价值。方法:对孕周34周~44周单胎头位试产者312例,肛查宫口开大3cm,即行持续胎心监护,对监护图进行分析、评定及处理异常情况。结果:活跃期持续胎心监护,对高危妊娠意义更大,胎心监护正常者,胎儿窘迫发生率很低,胎心监护异常者还存在着一定的假阳性,并不一定都存在胎儿窘迫,预测率约60%~75%。结论:单靠胎心监护异常,即诊断胎儿窘迫,势必增加剖宫产及阴道助产几率,还需结合临床及其他监测方法,全面分析,准确判断,以提高产科质量。  相似文献   

17.
常用胎儿监护方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常用胎儿监护方法在孕产期监测中的应用价值,寻找早期发现胎儿窘迫的途径。方法对入住我院分娩,主因“胎儿窘迫”于第二产程开始前行剖宫产术终止妊娠的1000例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利用单一宫内监测方法诊断胎儿窘迫的临床应用中,胎心听诊异常检出率为5.9%,羊水污染检出率为43.9%,生物物理评分异常检出率为0.8%,持续电子胎心监护(以下简称胎心监护)异常检出率为49.4%。结论胎心监护在孕产期胎儿宫内情况监测中的广泛应用在相当程度上为早期发现胎儿窘迫,进而降低围产儿死亡率及新生儿窒息率提供了相对安全、方便、快捷、有效的保证。  相似文献   

18.
产前胎心监护是通过胎心率的变化来评价胎儿在官内的氧合状态,神经系统的反应性,胎儿心脏对胎儿活动的反应情况及胎儿的储备能力。在妊娠晚期进行胎儿电子监护能及时发现胎儿官内窘迫,通过积极的处理,可以减少围产儿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笔者将2004年4月-2006年10月在我院进行产前检查胎心监护并在我院住院分娩的2438例孕产妇及新生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一般资料:2001年11月~2005年6月我院对1230例妊娠末期孕妇常规进行胎心监护。1230例孕妇巾,正常妊娠944例,高危妊娠286例,其中妊娠高血压综合征68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53例,胎膜早破48例,过期妊娠37例,臀位16例,前置胎盘7例,羊水过少8例,胎儿宫内生长迟缓4例,合并上述2种或2种以上疾病的孕妇有45例。  相似文献   

20.
黄澎 《华夏医学》2009,22(5):865-866
目的:探讨电子胎心监护对胎儿窘迫的诊断意义及其与分娩方式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096例孕妇电子胎心监护图形。结果:发现胎心监护图形异常者101例,89例诊断胎儿窘迫行剖宫产术。胎心基线变异明显减弱或消失、OCT/CST阳性或可疑阳性者发生羊水粪染、脐带缠绕及新生儿窒息比例明显高于其他胎心监护图形异常者。结论:电子胎心监护能早期发现胎儿窘迫,但仅凭胎心监护图形异常作为胎儿窘迫诊断会出现假阳性判断,使剖宫产率上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