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8 毫秒
1.
大柴胡汤来源于张仲景的《金匮要略》,原方是主治少阳阳明合病,症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呕不止,郁郁微烦,心下满痛或心下痞硬,大便不解或协热下利,舌苔黄,脉弦有力。笔者于临床中常以本方为基础加减治疗急性胆囊炎,疗效满意。现将2007年以来应用大柴胡汤治疗的146例急性胆囊炎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大柴胡汤出自《金匮要略》,原为治疗少阳、阳明合病,“按之心下满痛者,此为实也,当下之,宜大柴胡汤。”笔者根据胆汁返流性胃炎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用大柴胡汤治疗胆汁返流性胃炎,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大柴胡汤系仲景名方,由柴胡、黄芩、芍药、半夏、枳实、大黄、大枣、生姜组成,主治少阳、阳明合病,症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呕不止,郁郁微烦,心下痞硬或满痛,大便秘结或协热下利,舌苔黄,脉弦有力者。临床多用于治疗急性胰腺炎,急性胆囊炎等急性腹痛病症。现将潘洋教授临床运用大柴胡汤验案2则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大柴胡汤出自《伤寒论》,是临床常用的经方之一,历代医家多认为大柴胡汤是治疗少阳阳明合病的主方,但笔者通过分析《伤寒论》原文、方义、煎服法及服药后禁忌,结合现代临床与药理研究等,发现大柴胡汤证病在心下而非腹部,症状表现为心下急而非阳明腑实证之大便难、不下利;大柴胡汤中主要药物的归经均归少阳或厥阴经,对大黄的药理研究发现,久煎大黄主要药理作用为泄热而非通腑;仲景对于该方服药后的禁忌中也并未提示防其过下伤正,而嘱服后得效即止。由此认为,大柴胡汤并非治疗少阳阳明合病之方,而为治疗少阳病之主方。  相似文献   

5.
薛进福 《中国中医急症》2006,15(12):1414-1415
大柴胡汤为张仲景《伤寒论》少阳、阳明并病主方,由小柴胡汤、小承气汤化裁而成,具有和解少阳、内泻热结之功,主治外有少阳之邪、内有阳明热结腑实,症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呕不止,郁郁微烦,心下痞硬,或心下满痛,大便秘结或胁热下利,苔黄,脉弦有力等。笔者依仲景组方之旨,审证变  相似文献   

6.
大柴胡汤出自《伤寒杂病论》,其组成为柴胡、黄芩、芍药、半夏、生姜、枳实、大黄、大枣,功用为和解少阳、内泻热结,用于治疗少阳阳明合病而见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呕不止,郁郁微烦,或心下满痛,大便不解或协热下利,舌苔黄,脉弦数有力者.综观全方有和解少阳、通利三焦、调理气机、宣通内外、运转枢机之功.临床加减后可用于治疗多种疾病,而不可拘泥于少阳阳明合病之诸症悉具.笔者现就其加减用于治疗消化系统疾病举例阐述.  相似文献   

7.
王玲  李伟 《吉林中医药》2011,31(8):796-798
大柴胡汤系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名方之一,主治少阳、阳明合病,症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呕不止,郁郁微烦,心下痞硬或满痛,大便秘结,或协热下利,舌苔黄,脉弦有力者。现代临床多用大柴胡汤治疗胰腺炎、胆结石、胆囊炎、反流性胃炎、糖尿病早期、脂肪肝、高脂血症、发热、感染性疾病、支气管哮喘等疾病。  相似文献   

8.
大柴胡汤出自《伤寒论》,是由小柴胡汤与小承气汤合方加减而成,具有外解少阳、内泻热结的功效。主治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呕不止、郁郁微烦以及心下痞鞕、或心下满痛、大便不解或协热下利、舌苔黄、脉弦有力的少阳阳明合病。临床上常以往来寒热、便秘腹痛、苔黄、脉弦作为使用本方的临床指征。现多用于治疗某些急腹症,如急性胰腺炎、急性胆囊炎、胆道结石合并感染等疾病。千百年来,它的临床功效受到临床医家的重视和肯定。但是,由于对大柴胡汤功效理解上的片面,许多书籍,如清·汪讱庵的《医方集解》、北京中医学院中药方剂教研组编的《汤头歌诀白话解》、南京中医学院伤寒教研组编的《伤  相似文献   

9.
再论大柴胡汤证之归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柴胡汤证不是少阳阳明合病,而是小柴胡汤证由气分向血分发展的必然阶段,病势有深浅之分,病位却不是由少阳及于阳明.而是由气郁发畏为气滞热郁血瘀。“心下急”、“郁郁微烦”为其辨证眼目。  相似文献   

10.
<正> 大柴胡汤应用于伤寒少阳、阳明同病,症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呕不止,郁郁微烦,心下痞硬,或心下满痛,大便不解或胁热下利,舌苔黄,脉弦有力等。从病位看,心下包括了肝、胆、脾、胃、胰、肠诸疾。从病机看,属于邪积于里,阻滞阳明腑气不通的实证。笔者根据以上认识,应用于临床,只要运用得当,颇有良效。现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11.
大柴胡汤是张仲景名方之一,为治疗少阳阳明合病的主方,其配伍巧妙,药效卓著,一直应用于临床各科,病机属少阳阳明合病者。根据朱翠玲教授多年的临床经验,对邪入少阳、枢机不利,伴阳明腑实病机的心系疾病,运用大柴胡汤化裁能取得较好疗效。临证中,朱翠玲教授认为运用大柴胡汤要抓住两个关键点:少阳郁热兼阳明里实证,大柴胡汤体质。心系疾病常常病情复杂或虚实夹杂,然大柴胡汤具有轻下之功不可久用以防伤正,故要随时关注患者病情进展,随症加减。  相似文献   

12.
大柴胡汤是仲景治少阳阳明合病证方。此为少阳兼阳明里实证。邪在少阳法当和解,阳明府实,应当攻下。今二经共病,故仲景立大柴胡方以解两经之邪。临床应用以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心下满痛,呕吐,便秘,苔黄,脉弦数有力为辨证要点。  相似文献   

13.
大柴胡汤《金匮略》方,由柴胡、黄芩、川芎,半夏、生姜、枳实,大黄、大枣组成,水煎分三次服,治少阳邪热未解,阳明里热炽盛,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呕不能食,郁郁微烦,心下痞硬或心下满痛,大便秘结舌苔黄,脉弦有力者。方中以柴胡黄芩和解少阳为主,大黄枳实泻阳明实热为辅,并有杜绝热邪会入阳明成腑实证之意,配白芍半夏助柴胡清肝胆之热,半  相似文献   

14.
迟炳周 《新中医》1992,24(8):47-47,32
大柴胡汤方出自《伤寒论》,由柴胡、黄芩、芍药、半夏、生姜、枳实、大黄、大枣组成,有解少阳郁热、泻阳明腑实之功,原治少阳邪热未解,阳明里热炽盛,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呕不能食,郁郁微烦,心下痞硬,或心下满痛,大便秘结,舌苔黄,脉  相似文献   

15.
大柴胡汤出自《伤寒杂病论》,是仲景名方,主少阳阳明合病。曾宪玉主任师从胡希恕经方学派大家,临床基于六经辨证运用大柴胡汤治疗多种皮肤病疗效良好。现将曾师关于大柴胡汤的临床应用经验介绍如下。1辨证要点与应用原则大柴胡汤出自《伤寒杂病论》,由小柴胡汤去党参、甘草加枳实、大黄、芍药而成,是少阳阳明合病的主方[1]。皮肤科疾病病种繁多,病机复杂,多数疾病在发病过程中都会呈现出少阳阳明合病的特点,用于皮肤病治疗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6.
田雨青主任临床中善用经方辨证治疗中风病,运用大柴胡汤、桂枝茯苓丸合四妙勇安汤治疗少阳阳明合病夹瘀型脑出血合并下肢血栓;大柴胡加桃仁牡丹皮苏木治疗少阳阳明合病夹瘀型急性脑梗死假性球麻痹;葛根汤、真武汤、半夏厚朴汤合白术附子汤治疗少阴太阴合病夹痰型脑干梗死。运用经方治疗中风,可缩短病程,加速病情恢复。  相似文献   

17.
李玉梅 《新中医》2012,(10):166-167
大柴胡汤出自《伤寒论》,由柴胡、黄芩、赤芍、半夏、生姜、枳实、大黄、大枣组成。为解少阳郁热,泻阳明腑实之良方。原治少阳邪热未解,阳明里热炽盛,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呕不能食,心下痞硬,大便秘结,舌苔黄,脉弦有力等症。笔者在临床中以此方随症加减化裁,辨证治疗,每获良效,兹举验案如下。  相似文献   

18.
一、填空:《伤寒杂病论》约成书于公元(200——210)年;后经西晋(王叔和)将原书伤寒部分整理成为《伤寒论》;至宋代复经(林亿)等加以校正,方传于今日;《伤寒沦》现在通行版本有(宋版本、成注本)。二、少阳阳明并病,为什么有的用小柴胡汤,有的用大柴胡汤,有的用柴胡加芒硝汤?答:第232、233条分别谈到阳明病“发潮热”和“不大便”。但前者发潮热而并见大便溏、小便自可、胸胁满不去;后者不大便但无潮热,并见胸胁硬满、呕逆、苔白。说明两者虽为少阳阳明并病,胆以少阳病变为主,阳明燥热未致腑实,故从少阳论治而用小柴明汤。第106、170条的少阳阳明并病,既有往来寒热(或发热)、胸胁苦满、呕不止、郁郁而烦的少阳见证,又有上腹拘急胀痛、大便秘结或下利不畅、  相似文献   

19.
大柴胡汤,载《伤寒论·少阳病脉证并治》篇,由柴胡、黄芩、枳实、半夏、大黄、芍药、生姜、大枣所组成。主要功能为和解少阳,泻下热结。是治疗少阳邪热未解,阳明里热壅盛而见寒热往来,胸胁苦满,郁郁微烦,心下痞鞭,呕不止,下利不畅或便秘的主要方剂。本方的适应证候与现代医学的“胆道感染”的临床表现颇相近似。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20.
大柴胡汤是临床常用方,出自张机(字仲景)《伤寒杂病论》,具有和解少阳、内泻热结之功效,是治疗少阳阳明合病的经典方。随着中医药的不断传承发展,现代医疗水平的不断进步,该方被广泛应用于消化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内分泌和代谢性疾病及免疫性疾病的治疗中。导师高立珍主任医师为湖北中医药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第四批全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从事临床30载,临床经验极为丰富,对经方的使用有独特的体会。该文介绍了高老师运用大柴胡汤治疗各科杂病的思路及经验:一是立足原文,方证相应,根据大柴胡汤原文,总结了如下症状作为应用大柴胡汤的指征:“按之心下满痛,或心下急,或心下痞硬”“呕不止,或呕吐而下利,或便秘,或腹胀、嗳气,或口苦”“郁郁微烦”“发热汗出不解,或寒热往来”,不必诸证悉俱,但见一证便可用之。二是异病同治,经方新用:基于传统医学“异病同治”理论,谨遵病机,结合现代医学药理作用研究,凡病机属少阳阳明合病者,无论何种疾病,均可运用大柴胡汤加减治疗。现结合高老师的三则医案探讨其运用大柴胡汤加减治疗股外侧皮神经炎、荨麻疹、皮脂腺囊肿等杂病的经验,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