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探讨肿节风不同部位中异嗪皮啶和总黄酮含量的动态变化.方法 异嗪皮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总黄酮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结果 不同季节肿节风中总黄酮和异嗪皮啶含量有一定差异,10~12月份药材中含量相对较高,叶中总黄酮含量最高,茎、根、根须中含量接近;异嗪皮啶以根中含量较高,叶中含量较低.结论 采收肿节风药材在10~12月份为宜,分析肿节风药材时,样品中应包含一定比例的叶、茎、根须和根;增加对总黄酮的含量控制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不同产地不同采收期肿节风药材中绿原酸、异嗪皮啶、迷迭香酸含量。方法:采收相同产地下不同采收期和相同采收期下不同产地的肿节风,称重、阴干,并用HPLC法测定绿原酸、异嗪皮啶、迷迭香酸含量。结果:不同产地、不同采收期的肿节风药材中主要活性成分总含量有显著差异,江西抚州和广西防城港产地8月份时最高,江西赣州产地11月份时最高,8月份次之。结论:三产地的肿节风药材在8月份采收为佳。  相似文献   

3.
目的:揭示影响肿节风药材反丁烯二酸含量的因素,为肿节风的开发利用和质量评价提供依据。方法:建立反丁烯二酸的HPLC测定方法,并测定不同生长方式、生长年限、采收期、部位以及不同产地肿节风药材中反丁烯二酸的含量。结果:5个因素对肿节风反丁烯二酸的含量都有影响。栽培品比野生品高;3年生比2年和1年生的高;10月份采收的药材含量最高;茎、叶、根、果实中的含量依次降低;广东和浙江龙泉药材含量明显高于其它9个产地的药材。结论:本研究建立的肿节风反丁烯二酸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肿节风药材中该成分的质量控制。本研究结果为肿节风的开发利用和质量评价提供了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4.
不同种源肿节风反丁烯二酸和异秦皮啶含量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揭示肿节风反丁烯二酸和异秦皮啶质量分数的变异规律,为肿节风资源利用与药材质量优化提供依据。方法:分别建立异秦皮啶与反丁烯二酸的HPLC测定方法,并测定全国21个不同种源肿节风药材中异秦皮啶与反丁烯二酸的质量分数。结果:不同种源肿节风反丁烯二酸和异秦皮啶质量分数存在显著差异,海拔从低到高,两者质量分数都逐渐减少;与经度、纬度关系密切,其中异秦皮啶质量分数在肿节风自然分布中心区最高;肿节风反丁烯二酸和异秦皮啶质量分数地理变异规律不同药材部位表现不一,茎比叶密切。结论:本研究建立的肿节风反丁烯二酸和异秦皮啶质量分数测定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肿节风药材中此2种成分的质量控制。研究结果基本代表了我国肿节风药材质量及其差异的现状,与传统观点认为“江西、福建、浙江所产肿节风药材质量较佳”一致,建议上述区域列为今后肿节风药材良种选育与基地建设的重点。  相似文献   

5.
肿节风有效成分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肿节风中主要有效成分反丁烯二酸、异嗪皮啶和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在初步筛选提取方法的基础上采用L9(34)正交实验对提取条件进行优化,确定肿节风中三类有效成分的最佳提取工艺.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各提取条件对反丁烯二酸和异嗪皮啶的影响;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分析各提取方法对总黄酮的影响.结果:30倍量6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1 h)的提取方法为同时提取三类有效成分的最佳方法.结论:建立了肿节风中主要有效成分的最佳提取工艺,提取条件中乙醇浓度对三者提取率的影响均最大.  相似文献   

6.
王钢力  姚令文  林瑞超 《中草药》2005,36(2):216-217
肿节风为常用中药,为金粟兰科植物草珊瑚Sarcandraglabra(Thunb.)Nakai的干燥全株。具有显著的抗菌、消炎、止痛及一定的肿瘤抑制作用,其主要化学成分为有机酸、倍半萜、黄酮及香豆素类化合物。肿节风注射液为肿节风药材经处理后制成的单味药注射剂,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的功效,用于热毒壅盛所致肺炎、阑尾炎、蜂窝组织炎、菌痢、脓肿,与肿节风片联合用于消化道癌、胰腺癌、肝癌等肿瘤的治疗。现行肿节风药材质量标准的含量测定项采用HPLC法测定异嗪皮啶(isofraxidin)的含量,而肿节风注射液则是采用HPLC法测定反丁烯二二酸(furmaricacid)的含量,两者之间缺乏相关性,难以有效的控制药品的质量。据文献报道,反丁烯二酸具有抗菌、消炎的药理活性,而异嗪皮啶在体外活件实验中显示出一定的肿瘤细胞抑制作用。为有效控制肿节风注射液的产品质量,本实验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产品中异嗪皮啶和反丁烯二酸的含量。结果表明:该法可用于肿节风注射液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不同性别类型刺五加根茎和茎有效成分季节积累规律,从而确定出优质药材性别类型和最佳采收期。方法采用RP-HPLC色谱法检测刺五加苷B、绿原酸及刺五加苷E和异嗪皮啶含量。结果不同性别类型刺五加的有效成分含量季节积累规律相似。长花丝刺五加中刺五加苷B、刺五加苷E和绿原酸含量大于短花丝刺五加,特别在花期前(7月中旬)表现更加明显。异嗪皮啶的含量相反,短花丝类型高于长花丝类型。结论长花丝刺五加优于短花丝刺五加,春季和秋季活性成分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8.
朝鲜淫羊藿不同部位不同采收期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测定朝鲜淫羊藿不同器官、不同采收期淫羊藿苷及总黄酮的含量变化规律,为合理采收、利用药材资源提供参考.方法:采用HPLC测定淫羊藿苷,UV测定总黄酮.结果:叶片和地下部分中淫羊藿苷、总黄酮的含量较高,叶柄及茎含量较低,在8月份成分含量最高.结论:朝鲜淫羊藿叶片和根茎具有较大利用价值,8月分采收最好,茎和叶柄应该弃去.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肿节风药材中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咖啡酸、异嗪皮啶、迷迭香酸6个成分的一测多评法。方法:以异嗪皮啶为研究对象,建立肿节风药材中该成分与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咖啡酸、迷迭香酸的相对校正因子(分别为1.0621、1.0576、1.0603、1.8517、0.8840),利用相对校正因子计算6种成分的含量,实现一测多评;同时用外标法测定6种成分的绝对含量;以验证一测多评的准确性和科学性。结果:建立的校正因子重现性良好,肿节风药材中6种成分采用校正因子计算值与外标法实测值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该方法准确、操作简单、专属性和重现性良好,可实现只用异嗪皮啶一种对照品同时测定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咖啡酸、迷迭香酸的含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肿节风提取工业化生产展开深入研究,优化肿节风提取工艺。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相结合的方法,考察了肿节风药材部位、煎煮用水pH、浸泡温度及浸泡时间各因素对提取过程的影响;对肿节风醇沉工艺进行研究,采用单因素梯度试验,优选了醇沉温度和添加乙醇浓度。结果:肿节风根茎制备的水煎浓缩液异嗪皮啶含量远高于肿节风叶,而使用肿节风叶进行煎煮所得的水煎浓缩液得率高于肿节风根茎;肿节风煎煮过程最佳工艺为提取pH6.0、浸泡温度60℃、浸泡时间60 min;醇沉温度越高,肿节风醇沉过程得率越高,而醇沉后肿节风浸膏中异嗪皮啶总量与添加乙醇浓度呈抛物线分布,其中使用85%乙醇所得肿节风浸膏的异嗪皮啶总量最低。结论:该试验优化了肿节风提取工艺,可指导肿节风提取工业化大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