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调查和评价医用核磁共振成像系统的电磁辐射防护水平.方法对两种MRI机(0.5T和0.2T)防护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分别测试了屏蔽机房内外工作人员和患者处极低频磁场和高频电磁场水平.结果高频电磁场仅在个别部位为0.2~1.0 A/m,其余部位未检出.极低频磁场较高,磁体周围为6~45 mT,医务人员操作位为12~50 mT,患者位为146~155 mT,屏蔽室外为0.2~0.25 mT.结论MRI的高频电磁场低于国家规定标准,其主要危害为极低频磁场对人体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极低频(extremely low frequency,ELF)电场和磁场的生物学效应及其对健康影响的问题,近些年来得到了人们极大的关注。在生物电磁学中,对射频微波研究已大部分转向对极低频或低频段的研究。极低频通常是指1~300Hz的频率。目前研究大多集中在50或60Hz的工频段。在自然界中,工频电场和磁场的强度分别为10~(-4)V/m和  相似文献   

3.
徐茜  曹毅 《中国辐射卫生》2009,18(2):243-245
极低频电磁场(Extremely Low Frequency Electromagnetic Field,简称ELF-EMF)是指频率在0~300Hz的交变电磁场。其中50~60Hz的极低频电磁场与生产、生活关系最为密切,也是目前国际公认的与儿童白血病相关的频段。  相似文献   

4.
极低频电磁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极低频电磁场 (extremelylowfrequencyelectromagneticfield)指频率在 30 0Hz以下的交变电磁场 ,主要由电力供应和各类家用电器产生。该频段的波长很长 ,本质上是一种感应场。电场以V/m为强度单位 ;磁场来源于电流 ,它们的磁感应强度以特斯拉 (T)表示。极低频电磁场@曾群力  相似文献   

5.
医用核磁共振成像系统操作人员的恒定磁场暴露水平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32台医用核磁共振成像系统(MRI)的160名操作人员的恒定磁场暴露水平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自古以来人类一直受到地磁场的照射,而且早已在日常生活中加以应用,指南针就是一个明显实例,但一直没有像电场那样引起人们的重视。随着工业的发展,尤其八十年代以来,MRI(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和MRS(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的应用,使人们对静磁场(包括低频磁场)的防护逐步引起了重视。  相似文献   

7.
电磁噪声阻断极低频磁场对细胞缝隙连接功能的抑制效应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目的 探讨电磁噪声对 5 0Hz磁场诱导的细胞缝隙连接通讯功能 (GJIC)抑制的干预作用。方法 小鼠成纤维细胞 (NIH 3T3)受 5 0Hz 0 .4mT极低频磁场或磁场加同等强度的电磁噪声联合作用 2 4h后 ,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 ,采用荧光光漂白后恢复技术 (FRAP)测定细胞的GJIC功能。结果  0 .4mT磁场单独作用明显抑制细胞的GJIC ,其荧光恢复率为 2 7.6 7%± 5 .12 % ,与对照组(45 .5 7%± 9.72 % )相比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而磁场与电磁噪声联合作用 (5 2 .6 1%± 8.30 % )明显拮抗磁场对GJIC的抑制作用 ,与 0 .4mT磁场组的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并与对照组的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电磁噪声对极低频磁场诱导的GJIC的抑制具有阻断作用  相似文献   

8.
工频磁场指由变压器、输电线、大功率电机以及家用电器等电力系统产生的磁场,其频率为50 Hz(我国及欧洲等大部分地区)或60 Hz(美国),均属极低频电磁场(extremely low frequency magnetic fields,ELF MF)(0~300 Hz)范畴[1].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家用电器和电力设施日益普及,人类越来越多地在日常生活和工作环境中接触到工频磁场.大量实验证实,神经系统是对电磁辐射较敏感的靶标之一,工频磁场可对行为认知、神经系统组织、细胞及生物大分子水平产生各种生物效应.虽然国内外学者对工频磁场生物学效应的作用机制提出了种种假设,但至今仍未得到普遍公认的理论.2007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极低频场环境健康准则(EHC No.238)》,指出关于ELF MF研究的结果仍然存在各种矛盾,尚有众多基础问题亟待解决[1].本文中就工频磁场的神经生物学效应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极低频正弦磁场对F0F1-ATPases活力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强度为0.1~0.5 mT、频率为4.7~96.0 Hz的磁场分别处理从光合细菌(Rhodospirillum rubrum)中提取的细菌色素体(chromatophores)外膜上的F0F1-ATPases.结果 0.5 mT,4.7、12.0、60.0、72.0、84.0、96.0 Hz磁场对F0F1-ATPases水解起促进作用,0.5 mT、24.0 Hz磁场对F0F1-ATPases水解起抑制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3 mT,4.7、24.0、60.0 Hz的磁场对F0F1-ATPases仍有明显影响,但0.1 mT的磁场则对F0F1-ATPases无明显影响.0.5 mT,24.0、60.0 Hz的磁场对二环己基碳二亚胺(DCCD)抑制的F0F1-ATPases仍分别有明显地抑制和促进酶活力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影响F0F1-ATPases活力的极低频磁场具有频率窗口,强度阈值在0.1~0.3 mT之间;F0F1-ATPases,特别是F1是磁场作用的一个重要的位点.  相似文献   

10.
磁共振成像(MRI)是利用人体内原子核(氢质子)在特定磁场内产生磁共振成象而获得影像信息的一种新的检查方法。80年代初即有学者应用于确定妇科肿瘤性质、肿瘤分期,借以明确诊断,选择治疗方案,判断预后等。90年代MRI应用更为广泛,在卵巢肿瘤领域的应用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1.
1979年,Wertheimer等首次报道高压输电线路附近居住的儿童白血病发病率增高.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结果[1~3],2001年,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将极低频磁场(extremely low frequency magnetic fields,ELF MF)列为人类可疑致癌源.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制一种主要用于研究极低频不同参量磁场生物效应的磁场产生装置。方法:考虑到用途和质价比,装置以ICL8038精密振荡集成块为核心,按照功能分为电源、信号产生、功率放大、电磁转换、参数显示和面板控制等6个部分。结果:装置可产生方波、三角波、锯齿波和正弦波形的磁场;输出电压为0~40 V,输出电流为0~3 A,磁场频率为0.1~300 Hz,磁场幅值为0~0.1 T。结论:通过具体应用表明,该装置设计合理、性能稳定、操作和控制方便,不但可作为磁场产生装置研究极低频不同参考磁场的生物效应,而且还可用于其他领域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3.
磁共振静磁场对人体的作用主要有投射效应和生物效应两个方面。静磁场作用于人脑引起大脑的生理变化,使磁共振功能成像研究的准确性受到质疑。本文就MRI系统静磁场的安全性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4.
噪声磁场阻断工频磁场对佛波酯的协同抑制效应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研究噪声磁场对低强度工频磁场诱导或增强致癌物 12 氧 14 酰佛波 13酯(TPA)对细胞缝隙连接通讯功能 (GJIC)抑制作用的干预。方法 NIH3T3小鼠成纤维细胞分别受5 0Hz 0 2mT、0 2mT TPA极低频磁场或 (和 )同等强度的噪声磁场作用 2 4h后 ,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 ,用荧光漂白后恢复技术测定细胞的GJIC功能。结果  0 2mT工频磁场与TPA可协同抑制GJIC功能 ,其荧光恢复率为 (2 3± 11) % ,与对照组的 (46± 19) %及TPA组的 (34± 17) %比较 ,均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当叠加 0 2mT噪声磁场后 ,荧光恢复率为 (35± 19) % ,可显著拮抗 0 2mT磁场对TPA的协同抑制作用。结论  0 2mT噪声磁场可以阻断同等强度磁场协同TPA抑制细胞GJIC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极低频磁场与肿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各种电磁设备的应用日益广泛 ,人们不可避免地更多暴露于极低频磁场。 1979年Wertheimer和Leeper〔1〕运用流行病学的方法揭示了居住在输电线附近的儿童发生白血病的危险性高于其它地区 2~ 3倍 ,更加引起了各国有关专家学者的重视。本文参考国内外有关文献 ,对极低频磁场与肿瘤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1 现场研究1 1 居住环境的研究 居住环境的研究主要是对电力设备和输电线附近居民的肿瘤发病状况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以确定极低频磁场与肿瘤发病的关系。Wertheimer等对居住在输电线…  相似文献   

16.
近十多年来国外学者陆续报道 ,微特斯拉 (μT)级的极低频磁场 (extremelylowfrequencymagneticfield ,ELFMF)可引起生物体一系列的生物学效应[1 3 ] ,但这受到一些物理学家的质疑和否定。ELFMF能否引起生物学效应的改变一直是生物电磁学领域争论的问题。首先 ,因为ELFMF是低能  相似文献   

17.
研究发现 ,中枢神经系统 (CNS)对磁场的暴露很敏感 ,可影响动物和人的神经行为[1] ,磁场还与肿瘤的发生和促进有关[2 ,3 ] ,但磁场与机体作用的机制至今仍未阐明。近年来研究发现 ,松果体产生释放的抗黑变激素 (melatonin)是体内高效的自由基清除剂 ,而极低频磁场能降低动物和人体内melatonin水平[4] ;又有研究发现 ,磁场能改变自由基外层电子的自旋方向 ,从而延长自由基的半衰期[5] 。基于以上两种原因 ,外来磁场可能使机体遭受氧化损伤。本研究旨在通过了解 5 0Hz磁场暴露对动物脑组织脂质过氧化作用的影响来探讨…  相似文献   

18.
以磁路计算理论为基础.详细介绍了MRI永磁体设计过程。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对磁体性能检测方法进行了改进.设计出匀场环、梯形匀场板优化了磁路结构.大幅提高了成像磁场的均匀性。仿真分析和实验结果均表明,优化设计使磁场性能显著提高.符合成像技术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19.
10mT极低频磁场四周暴露对家兔脑电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讨极低频磁场对动物脑电的影响,用14只健康的雄性家兔随机分为两组(磁场组和对照组)进行实验。磁场组家兔在10mT,0.1Hz磁场环境中,每天暴露12h、每周5d、连续4周;对照组家兔放置于模拟磁铁环境中。脑电记录电极置家兔右额(F_1)和左额(F_2),用磁带记录仪把脑电信号记录在磁带上,每只家兔每次记录2.5min,在暴露前(适应1周后)、暴露1周、2周、3周、4周及停磁恢复1周后各记录一次。最后把脑电信号输入信号处理机处理。依封根泉等人〔1-2〕的方法,以  相似文献   

20.
非均匀恒磁场对低压缺氧小鼠学习记忆障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非均匀恒磁场N极、S极对急性低压缺氧引起的学习记忆障碍是否有改善作用。方法 :4 8只小鼠分为空白对照组、缺氧组、磁场N极 +缺氧组和磁场S极 +缺氧组。采用避暗实验法和自主活动法进行观察。结果 :(1)避暗实验表明 ,磁场N极 +缺氧组、磁场S极+缺氧组的累积错误次数 (M值 )分别为 2 .4 2± 1.0 8与 2 .5 0± 1.17;逃避潜伏期 (EL值 )分别为(71.0 8± 19.5 5 )s与 (5 3.0 0± 19.75 )s ,缺氧组M值为 (3.5 8± 1.0 8)次 ,EL值为 (32 .5 0± 11.6 0 )s ,则表明记忆成绩M值减少 (P <0 .0 1,P <0 .0 5 ) ,EL值延长 (P <0 .0 1,P <0 .0 5 ) ,且磁场N极 +缺氧组的EL值较磁场S极 +缺氧组的EL值延长 (P <0 .0 5 )。 (2 )动物自主活动测定表明 ,缺氧组、空白对照组、磁场N极 +缺氧组和磁场S极 +缺氧组的自主活动次数分别为 10 4± 2 2 .0 7、185± 4 1.15、187± 37.16、182± 2 9.13,缺氧组的明显减少 (P <0 .0 5 ) ,而经磁场处理的两组已恢复到正常水平。结论 :非均匀恒磁场的预防性治疗 ,可改善由低压缺氧造成的记忆功能损害 ,且以N极作用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