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山药炮制的现状及药理作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光明中医》2021,36(16)
山药具有生津益肺、补肾涩精、补脾养胃的作用,是临床中较为常用的中药。鲜山药的水分较多、不宜储存且容易褐变,在采收后需要进行产地加工炮制。山药在加工炮制过程中因炮制方法不同会影响山药的药理活性和安全性。中药饮片是中医临床治疗的必须药物,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临床患者的治疗效果,为了保证中药炮制质量。此问题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对山药的炮制方法、炮制现状及炮制药理作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山药炮制与微量元素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吕锋  张华田 《中药材》1991,14(9):31-32
山药为薯蓣科植物薯蓣(Dioscorea opp—osita Thunb.)的干燥根茎,其主要功效为益气养阴,补脾、肺、肾。山药的传统炮制方法较多,主要有土炒、麸炒、清炒、生用4种。各地用法不尽相同,从有机成分分析表明山药以土炒为优。为了探求合理的炮制方法和研究炮制原理提供依据,本文对山药的4种不同炮制品的微量元素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报道  相似文献   

3.
山药炮制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四种山药不同炮制品中薯蓣皂甙元和水溶性浸出物含量的测定,实验说明山药经炮制后,主要有效成分薯蓣皂甙元含量有较大差异。鉴于目前山药生用的较多,笔者认为从临床疗效的角度考虑,山药以炮制后应用为好。  相似文献   

4.
枳壳炮制历史沿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枳壳为临床常用中药,历史上炮制方法较多,不同的炮制方法对其功用的影响也不同。文章通过自唐代至清代的医药文献及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中药炮制规范中有关枳壳炮制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总结了枳壳炮制的历史沿革,为炮制工艺研究提供了思路和方法。通过对古代和现代枳壳炮制方法的对比,为确立科学的现代炮制方法和枳壳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从方剂角度分析炮制对山药功效的影响。方法:对《中医方剂大辞典精选本》所收载的含山药的方剂进行检索,以山药的炮制方法为主线,用EXCEL 对其进行分析。结果:临床上最为常用的山药炮制品依次为炒山药、干山药、生山药,其中炒山药补脾益肾作用较强,生山药补肺生津作用较强,干山药固肾作用较强。结论:炮制对山药的功效有显著影响,其对临床和保健养生有较大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山药加工炮制方法及炮制品质量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山药的加工炮制方法作简要介绍,同时对山药不同炮制品进行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7.
目的基于颜色变化探究麸炒山药质量标准及炮制工艺。方法利用色差仪测定生山药及不同炮制程度的麸炒山药饮片外观色度值L?、a?、b?值(L?为亮度,a?为红绿色度值,b?为黄蓝色度值),求其色度值双侧90%参考范围,并采用主成分分析对色度值进行聚类分析,结合SPSS 21.0软件,建立L?、a?、b?与T(炮制温度)、t(炮制时间)的非标准化典则判别函数式。利用红外光谱技术分析生山药、不同炮制程度麸炒山药中相关化学基团的变化。结果麸炒山药炮制适中品色度值范围是47.20≤E?ab<48.71,基于色度值的炮制工艺参数非标准化典则判别函数式分别为L?=-0.014T+0.57t+50.517、a?=0.295t+0.025;b?=0.023T+1.845。山药麸炒后,红外共轭效应增强。结论色差仪可以实现不同炮制程度麸炒山药饮片外观颜色的客观化评判,基于色度值建立的非标准化典则判别函数式可为中药炮制工艺的规范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山药的不同炮制品对家兔小肠收缩及其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方法:通过离体回肠法观察山药不同炮制品对小肠收缩作用的影响。以紫外分光光度法观察山药的不同炮制品其对消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麸炒山药对小肠收缩抑制作用最强,具有明显的抑制小肠收缩作用。山药不同炮制品对体外唾液淀粉酶活力的作用无显著变化。说明麸炒山药的健脾作用与唾液淀粉酶的活性无关。结论:麸炒山药对小肠的收缩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考察不同粒径的麦麸对麸炒山药外观性状的影响,为制定中药炮制辅料麦麸的质量标准提供试验依据。方法借助过不同细目的规格筛将不同粒径的麦麸分开,在保持平行对照的前提下,考察不同粒径的麦麸以及商品麦麸过筛与否对麸炒山药外观性状的影响。结果麦麸粒径越小,其在铁锅中冒浓烟的时间越短,越容易出现糊化、粘片和焦化,造成麸炒山药炮制品出现颜色均匀度差、焦片糊片所占份量增加,在麸炒山药饮片的表面粘附的黑色焦化麦麸增加,影响了麸炒山药的外观性状。还发现过50目筛麦麸的麸炒山药的外观性状明显好于未过筛的麦麸。结论不同粒径的麦麸对麸炒山药的外观性状有明显影响,中药饮片在麸炒时,所用的麦麸应过50目筛除去微屑以控制灰屑含量;在制定炮制辅料麦麸的质量标准时,应将其粒径和灰屑含量作为重要的质量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研究山药炮制前后降血糖、调节免疫及抗衰老作用的变化。方法以小鼠为研究对象,比较生山药、清炒山药、麸炒山药、膨化山药对血糖、免疫调节及抗衰老作用的影响。结果生山药、清炒山药、麸炒山药、膨化山药在小鼠的降血糖作用、免疫调节作用及抗衰老作用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山药炮制前后主要药理作用无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11.
《中药材》2019,(1)
目的:比较市售山药与产地加工炮制一体化山药免疫调节和胃肠道调节功能的差异,为山药产地加工炮制一体化生产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环磷酰胺致小鼠免疫低下模型,以廓清指数、吞噬指数、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为指标,比较不同加工工艺的山药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采用大黄水煎液致小鼠脾虚模型,以胃排空率及小肠推进率为指标,比较两种加工工艺的山药对脾虚小鼠胃肠道功能的影响。结果:2种加工工艺的山药均有增强免疫低下小鼠免疫力的功能,且与模型组相比,山药一体化高剂量组可显著性增强小鼠免疫力。二者均可显著降低脾虚小鼠的胃排空率和小肠推进率;与市售山药高、低剂量组相比,一体化山药高、低剂量组的脾脏指数显著升高。结论:一体化山药与市售山药均可提高免疫力低下小鼠免疫力,增强脾虚小鼠胃肠道功能,且一体化山药优于市售山药。  相似文献   

12.
目的:确定浙产山药(参薯)的最佳炮制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和多指标综合加权评分法,以参薯多糖含量和饮片性状为考察指标,对影响浙产山药(参薯)炒制过程的因素进行考察;结果:参薯的最佳炮制工艺为温度155℃,炒11 min,蜜麸量为10%,转速为20 r/min;结论:通过验证结果表明,选择的最佳炮制工艺较为合理,可以指导实际生产。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山药饮片、麸炒及土炒山药中尿囊素、腺苷和苯丙氨酸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探讨炮制前后有效成分的传递规律,补充完善山药饮片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采用JADE-PAK ODS-AQ柱(4.6mm×250 mm, 5μm),以乙腈-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12 nm,柱温35℃。结果尿囊素、腺苷和苯丙氨酸分别在选定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4.32%~99.48%,RSD均不高于2.0%;山药饮片及不同炮制品中尿囊素、腺苷和苯丙氨酸的含量分别为0.2029%~0.6985%、0.0023%~0.0088%和0.0037%~0.0156%,麸炒和土炒后尿囊素、腺苷和苯丙氨酸的含量明显升高,这可能与山药炮制后补脾胃作用增强有关,其中土炒效果要优于麸炒。结论该方法简便、精密度高、重现性好,为阐明山药炮制机理及山药饮片的质量标准和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也为山药麸炒和土炒后化学成分发生量变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基于HPLC指纹图谱的建立,结合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评价不同产地不同品种麦麸对麸炒山药的质量,为制定炮制辅料麦麸的质量标准提供试验依据。方法采用Symmetry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05%磷酸水溶液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24、265 nm,流速0.5 mL·min-1,柱温30℃。对13批麸炒山药进行指纹图谱研究,通过相似度评价、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法对其质量进行评价。结果建立麸炒山药的指纹图谱,以尿囊素为参照峰,标定9个共有峰,13批样品相似度为0.988~0.998。通过主成分分析发现黑龙江、山东临沂、河南南阳及周麦27的麦麸炮炙的麸炒山药质量较优,聚类分析可分为4类。麸炒山药质量的差异,主要是小麦种植的品种和种植时间、气候及土壤的差异以及麦麸内在质量的影响。结论通过指纹图谱、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可全面综合评价不同产地及品种麦麸对麸炒山药质量的影响。此方法的建立为麸炒山药饮片的麦麸评价提供了有效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清炒炮制对山药物性参数、主要成分及指标性成分动态变化的影响。方法以山药清炒炮制品为研究对象,测定物性参数,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及HPLC测定不同炮制品中淀粉、多糖及尿囊素含量,运用SPSS22.0软件对清炒工艺、物性参数及主要成分含量进行差异性及相关性分析。结果山药不同清炒炮制品物性参数有显著差异(P0.05),氧化值与总淀粉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吸水率与多糖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清炒炮制后山药总淀粉含量降低,多糖含量升高,尿囊素消失,有新物质产生。结论山药清炒炮制后物料性质、主要成分、指标性成分变化显著;清炒工艺、物性参数与主要成分间相互影响;指标性成分尿囊素与新物质、淀粉与多糖之间可能存在相互转化。  相似文献   

16.
新法炮制山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麸炒山药多出现色泽不鲜或有烟熏气味和发黑等现象。笔者采用新法炮制山药色泽鲜。方法是取山药片10公斤,麸皮2公斤,生蜂蜜100g,白酒50ml。炮制前将麸皮、蜂蜜、白酒拌均匀置锅,内,炒至冒烟时倒入山药片不断翻动。用中火炉至山药发黄色为度,取出放凉,筛去麸皮即可。此法中蜜能增强光泽度,酒能去麸熏之气味,炮制的山药色泽鲜艳均  相似文献   

17.
目的:阐明在中药炮制加工过程中,采用不同的炮制方法,使用不同的辅料,对生物碱类药物的疗效将有不同影响。方法:通过实例分析,明确了不同药物在不同的加工炮制条件下产生了一定的性变。结果:发现药物经过加工炮制后可使药物的有效成分和疗效最大化。结论:应以传统炮制技术经验和中医用药特点为基础,运用现代先进科学技术,探索科学的、规范的、实用的炮制技术。  相似文献   

18.
通过整理山药发展的历史源流,了解山药在产地、炮制及临床应用方面的发展历程,初步探讨山药标准体系的构建。在分析过程中,以"山药"、"历史源流"及"标准体系"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万方等数据库中检索与山药及中药标准化建设内容相关的文献,并查阅《本草纲目》,《名医别录》,《中国药典》(2015年版),《中国植物志》等书籍,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归纳并总结山药发展的历史沿革,对山药的产地、炮制及临床应用方面进行历史溯源。山药产地的演变经历了从分散到集中于河南怀庆区域的过程,炮制工艺也经历了较大的演变,如今的炮制加工技术也在进行革新,鉴于山药在临床及日常保健方面的应用也较广泛,但目前仍没有比较统一的种植生产等标准体系,因此结合当今对中药发展的需求,试初步探讨山药标准体系的构建,主要包括种植类标准体系、生产加工类标准体系、贮藏养护类标准体系及产品质量标准体系等内容,旨在促进山药标准化的建设,加速中药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山药不同炮制品的质量评价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Waters BEH(50×2.1m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水(2:98),流速为0.3ml/min,柱温为40℃。结果:麸炒山药中5-羟甲基糠醛及糠醛的含量较高,炮制前后有比较明显的变化。结论: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山药不同炮制品的质量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20.
胆南星炮制历史沿革与现代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吴真  刘怡  林丽 《中国现代中药》2020,22(11):1938-1943
胆南星为临床常用清热化痰、息风定惊中药。通过查阅和分析历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各地炮制规范及现代研究文献,整理胆南星炮制历史沿革,发现胆南星炮制存在选用胆汁不同、工艺各异、质量标准简单等问题,结合现代研究进展分析,胆南星采用不同胆汁、不同方法炮制具有合理性,但成分存在差异。建议不同原料或炮制工艺的胆南星分开标注,规范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