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联合覆盖腹膜皱襞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可行性及临床意义.方法:对176例小儿腹股沟斜疝,行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联合相邻的腹膜皱襞(脐内侧襞或脐正中襞)覆盖腹股沟管后壁及内环口治疗.结果:单侧手术时间(6-25)分钟,平均12分钟;双侧手术时间(13-35)分钟,平均20分钟.住院时间(2-4)...  相似文献   

2.
王保国  黄河 《中国医刊》2012,47(8):77-78
目的 探讨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加脐内侧襞覆盖内环口手术在临床工作中的可行性及优势.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至2012年1月间行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加脐内侧襞覆盖内环口治疗的小儿腹股沟疝患儿17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加脐内侧襞覆盖内环口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术后平均住院时间1.4天,恢复快,无并发症发生,无复发.结论 该手术方式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复发率低,并可同时发现及处理对侧隐性疝,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3.
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及脐内侧襞覆盖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加脐内侧襞覆盖疝环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微型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65例,在腹腔镜监视下,完成疝囊高位结扎的同时,疝穿刺针穿过脐内侧襞下方,使其覆盖内环口处。结果:65例均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0~40min,平均18min,术后无腹痛、阴囊血肿等并发症。住院1~2天,术后随访3~15个月无复发。结论:应用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及脐内侧襞覆盖疝内环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操作简单,创伤小,安全可行,不易复发。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内环口缩窄方式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我院自2005年1月至2012年6月行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内环口缩窄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265例.结果 265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13~40 min,平均17 min.无睾丸肿胀、无血肿及切口愈合不良等并发症发生,随访6~ 48个月,除2例出现线结反应、1例出现鞘膜积液外,无复发病例.结论 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内环口缩窄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在进行疝囊高位结扎时对内环口进行缩窄,加强了腹股沟管,降低了术后复发的可能,手术创伤小、愈合快,操作简单,疗效确切等优点,术中同时可以检查、发现和治疗对侧存在的隐匿性疝.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下腹横纹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与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内环缝合并疝囊高位结扎术疗效。方法2004年1月-2007年4月经下腹横纹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1131例,使用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内环缝合并疝囊高位结扎术124例。结果用两种方法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1255例病儿均痊愈出院。结论使用下腹横纹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与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内环缝合并疝囊高位结扎术均是一种好方法,但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内环缝合并疝囊高位结扎术更为有优越性,阴囊无水肿、不破坏腹股沟结构、能探查对侧,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下腹横纹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与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内环缝合并疝囊高位结扎术疗效.方法 2004年1月~2007年4月经下腹横纹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1131例,使用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内环缝合并疝囊高位结扎术124例.结果 用两种方法 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1255例病儿均痊愈出院.结论 使用下腹横纹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与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内环缝合并疝囊高位结扎术均是一种好方法,但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内环缝合并疝囊高位结扎术更为有优越性,阴囊无水肿、不破坏腹股沟结构、能探查对侧,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下腹横纹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与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内环缝合并疝囊高位结扎术疗效。方法2004年1月-2007年4月经下腹横纹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1131例.使用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内环缝合并疝囊高位结扎术124例。结果用两种方法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1255例病儿均痊愈出院。结论使用下腹横纹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与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内环缝合并疝囊高位结扎术均是一种好方法,但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内环缝合并疝囊高位结扎术更为有优越性,阴囊无水肿、不破坏腹股沟结构、能探查对侧,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结合脐正中襞覆盖内环口治疗婴幼儿复发性腹股沟斜疝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33例复发性腹股沟斜疝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结合脐正中襞覆盖内环口治疗,评价近期疗效。患者术后随访至2016年10月,记录复发情况。结果 33例患儿均于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手术时间为(19.7±2.8)min;术中无1例患者出血及肠管损伤;术后住院时间为(3.1±0.9)d;术后无1例发生阴囊血肿、腹腔感染一级肠粘连等并发症,且近期痊愈率为100%;随访(28.9±4.2)个月,无1例复发。结论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结合脐正中襞覆盖疝内环口是治疗婴幼儿复发性腹股沟斜疝安全可行的方法,可有效避免复发。  相似文献   

9.
微型腹腔镜一孔法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改良一孔法微型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特制穿刺针腹腔镜下一孔法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52例,其中右侧25例,左侧15例,双侧12例。术前诊断单侧斜疝中有9例存在对侧隐性疝,均在腹腔镜下行内环口高位缝扎术。结果:手术时间单侧疝平均15min,双侧疝25min。术后平均2天出院。皮肤小戳口用皮肤胶粘合。16例有阴囊积气、腹膜外小血肿,1例复发,无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一孔法微型腹腔镜下小儿腹股沟斜疝疝囊内环口高位缝扎术安全可靠、创伤小、美观且操作简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小儿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手术配合的方法及要点。方法:对152例腹腔镜下小儿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手术配合进行分析。结果:151例斜疝患儿在腹腔镜下完成疝内环口高位结扎术,1例中转开放手术。无阴囊水肿、血肿。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熟练的手术配合及良好的仪器设备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