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肝细胞再生刺激素治疗重型肝炎318例疗效分析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解放军第81医院和南京大学制药厂共同研制的国家一类新药──肝细胞再生刺激素(Hepaticregenerativestimulus,HRS),简称肝再生素治疗重型肝炎318例总有效率(即存活率)达69.2%(220/318)明显优于对照组30.3%(33/109)(P<0.001)。进一步分析表明:无论是双盲随机对照,非盲随机对照和非对照的开放性研究,各组用HRS治疗重型病毒性肝炎的存活率均在70%左右,而对照组仅为30%左右,提示:HRS治疗重型病毒性肝炎有明显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治疗重型病毒肝炎的人工肝支持系统研究成功浙江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病毒性肝炎”研究课题,最近在杭州通过鉴定。重型病毒性肝炎是一种死亡率高达80%以上的常见病,一直缺乏有效治疗方法,过去国内外均采用内科综合治疗,但由于病情进展迅速...  相似文献   

3.
对96例重型病毒性肝炎并发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MSOF)的患者进行了分析慢性重型病毒性肝炎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的发生率为67.7%(65/96),亚急性重型肝炎为28.13%(27/96),急性重型肝炎为4.17%(4/96)。慢性重型肝炎发生衰竭的系统器官数目最多(平均3.28个),急性重型肝炎最少(平均2.5个)。衰竭系统器官越多,病死率越高,衰竭系统器官为1个的病死率是7.69,≥4个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4.
重型病毒性肝炎血小板分析四项参数初步观察重庆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传染科采用SysmexF-800型血细胞计数仪对45例重型病毒性肝炎(重肝)患者进行了血小板4项指标的测定,设急性黄疸型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和正常人为对照组。结果显示重肝患者血小板计数、...  相似文献   

5.
凉血解毒法治疗重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研究南京中医药大学在综合治疗基础上,针对重型肝炎血分瘀热火毒炽盛的病机,采用清肝解毒针(由水牛角、赤芍、丹皮、生地等组成,治疗重型肝炎38例,存活率为61.16%(24/38),单用综合治疗的对照组存活率为40%(1...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评价病毒性肝炎血浆置换(PE)疗效的相关指标。方法对武汉市传染病医院86例病毒性肝炎患者PE治疗的次数、治疗前的生化指标进行疗效回顾性分析。结果PE治疗1~3次与4~9次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黄疸型肝炎、亚急性重型肝炎、慢性肝炎重度,治疗效果的有效率为100%,慢性重型肝炎、重叠感染肝炎、失代偿肝硬化有效率依次为56.56%、46.15%、0%。55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治疗前TBiL、CHOL、Ph值有效组与无效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BiL与治疗效果的有效率呈梯度下降,CHOL、ALB、Plt呈梯度上升。结论TBiL是病毒性肝炎选用PE有重要价值的疗效判断指标,CHOL、ALB、Ph可作为PE治疗效果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病毒性肝炎合并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特征,探讨这类疾病的临床转归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2004年4月至2009年9月在地坛医院住院诊断为病毒性肝炎并且合并再生障碍性贫血的25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本组病例中再生障碍性贫血诊断均通过骨穿确诊,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肝病病史、药物过敏史、住院期间用药史、生化检查等等,对其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5例病毒性肝炎患者在经组织病理学诊断同时合并再生障碍性贫血,其中17例为男性,8例为女性;12例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4例为慢性丙型肝炎患者,l例为急性戊型肝炎患者,l例为巨细胞病毒感染所致肝炎,7例为未分型病毒性肝炎患者,7例诊断为重型肝炎;仅有3例患者在入院前有干扰素短期使用史,其余患者未使用影响血象药物;治疗过程中使用集落细胞细胞刺激因子者6例,使用丙种球蛋白者9例,使用糖皮质激素者3例,使用促红素者1例,仅用口服药物升血细胞治疗者2例,输红细胞者6例,输血小板者2例;好转出院者20例,自动出院者3例,因重型肝炎其他合并症死亡者2例。结论 病毒性肝炎合并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以治疗原发性肝病及核苷类似物抗病毒治疗为主,血液病方面对症支持治疗,随肝病好转血液病逐渐同时恢复,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重型病毒性肝炎并发低血糖患者的防治对策和临床治疗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所收治的肝炎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有重型病毒肝炎患者60例,慢性肝炎患者55例,急性肝炎患者35例,另设40例体检的自愿者,分别对150例肝炎患者以及40例体检的自愿者进行空腹血糖的测定,并对患者在治疗期间的血糖数据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在此150例患者中,重型病毒肝炎患者的空腹血糖要明显低于慢性、急性肝炎患者以及体检的健康人员,其中重型病毒肝炎患者中死亡36例(60.0%)。结论低血糖通常是重型病毒肝炎早期的表现之一,具有较高的致死率。因此在重型病毒肝炎的临床治疗之中应当重视空腹血糖的检测,并要在个体化原则的基础上采取一定的综合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9.
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病毒性肝炎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病毒性肝炎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利用Baxter-550人工肾和Biologic-DT system进行人工肝支持系统(ALSS)治疗肝炎患者83例,其中重型肝炎患者66例。结果 治疗后平均胆红素、ALT、AST、BUN、Cr及内毒素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66例重型肝炎患者中治愈好转31例(47.0%),死亡或自动出院35例(53.0%),对照组181例重型肝炎患者中治愈好转50例(27.6%),死亡或自动出院131例(72.4%)。结论 应用ALSS治疗重型肝炎患者具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10.
对1993年2月~1995年3月收治的24例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进行了甲壁微循环检测,并设急性肝炎组和正常对照组进行对照。结果提示: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甲壁微循环积分值明显升高,和急性肝炎组、正常对照组比较PHO.OI。重型肝炎组死亡4例积分值渐增高,好转9例积分值渐下降。此观察结果表明,甲级微循环检测对重型肝炎有重要的辅助诊断价值,对其预后的估计亦有一定的意义。一般资料本资料共分为3组,重型肝炎组24例,其中男21例,女3例。平均年龄36岁。病原学分型主要为乙肝(17/24)。急性肝炎组26例,男18例,女8例,平均年龄24岁。正常…  相似文献   

11.
作者对Harrington棒加Edwards套棒(HRS)和C型Harrington棒(HRC)两种改良型Harrington棒进行应力分析,确定出棒体的危险截面和危险点,通过理论分析和光弹模型试验表明:在受伤脊柱复位程度相同的条件下,HRC棒在棘齿根部的应力明显低于HRS棒。从而提示临床,采用HRC棒治疗脊柱压缩性骨折,在获得与HRS棒相同的复位效果时,可减少Harrington棒从棘齿根部断棒  相似文献   

12.
胸腺肽α1(日达仙)治疗重型肝炎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重型病毒性肝炎由于病情严重,进展迅猛,病死率高,始终是临床治疗的难题。因此人们不断探讨新的疗法。但迄今为止,尚无公认的能有效地阻断重型肝炎病情进展的疗法。我们自1998年2月至今应用化学合成胸腺肽α1(日达仙)治疗重型病毒性肝炎,初步认为有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病例选择 治疗组24例(乙型肝炎22例,乙 丙型2例),其中男20例,女4例;年龄18~62岁,平均40.5±8.2岁;5例为亚急性重型肝炎,19例为慢性重型肝炎;肝性脑病者16例(66.7%),自发性腹膜炎(SBP)11例(45.8%),上消化道出血6例(25%),合并细菌感染(胆道感染、肺…  相似文献   

13.
一氧化氮缺乏与高血压以及脑肾心组织损伤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和方法:给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使用一氧化氮合酶竞争性拮抗剂L-NNA后观察一氧化氮(NO)缺乏对高血压及脑肾心组织损伤的影响。结果:饲l-NNA的SHR血压进一步升高,脑卒中发生显著增加,卒中率7825%,肾心缺血性病变明显加重,大鼠存活时间显著缩短;而对照SHR无一例发生脑卒中,同时给予NO合成底物左型精氨酸(L-Arg)脑卒中发生显著少于单饲L-NNA,卒中率为25%,P<005,肾心的缺血性病变也显著减轻,大鼠存活时间显著延长。结论:提示NO在调节SHR血管张力,保证脏器血液供应,防止高血压及其脑肾心组织损伤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常见传染病的发病机理与微循环功能障碍的关系及药物治疗的效果。方法对各型病毒性肝炎、乙型脑炎、麻疹、细菌性痢疾、伤寒、流腮等常见传染病患者均进行甲襞微循环检测及动态观察和定量研究。结果对256例各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观察发现均有管襻、流速的不同变化,其加权值分值在1.66±5.5之间,积分值依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亚重肝,依次呈顺序递增变化。各型肝炎甲襞微循环的异常率分别为:急肝(58.86%)、慢迁肝(68. 96%)、慢活肝(69. 23%)、肝硬化(88.88%)、亚重肝(10%),其异常率依病型呈顺序递增。病情好转时微循环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乙型脑炎:对37例已脑患者急性期检测发现其加权积分值依病型不同而各异:轻型 2± 1. 96,普通型 3. 5± 2, 98,重型及极重型 4. 9±2.33,P>0.05~<0.01,加权积分值依轻、普、重型呈规律性递增.恢复期依病情改善微循环功能障碍均有改善,其值分别为:1.1±1.13;1.50±1.3;1.69±1.40。麻疹:检测出疹期患者40例,其异常率为82.5%(33例),其加权积分值为2.95±1.27,明显高于正常值,P<0.01。其中15例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尼群地平与卡托普利对高血压鼠肾血管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离体肾灌注试验14周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结果:肾血管对去甲肾上腺素(NE)及氯化钡呈超常的收缩反应,28周龄SHR的超常收缩反应更为明显。但于14周龄服用尼群地平(30mg/kg·d-1)或卡托普利(50mg/kg·d1)降压治疗14周后SHR,其肾血管收缩反应明显弱于对照的同龄SHR,并接近同龄的正常血压WKY大鼠。结论:尼群地平或卡托普利有效降压,并可逆转SHR肾血管对缩血管物质的超常收缩反应,且两药的效应相当  相似文献   

16.
病毒性肝炎是威胁全球人民健康的一类传染病,其中的五型,即:甲、乙、丙、丁、戊型肝炎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特性以及与疾病的关系已被明确证实。近几年的研究发现在急、慢性肝炎病人中大约有5%~15%患者的上述五种病毒的抗体检测全部阴性,这些病例被命名为非A-E性肝炎。随着  相似文献   

17.
检测30例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重型肝炎)患者血清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培养上清中肿瘤坏死因子水平及PBMC诱生的白细胞介素1活性,结果:重型肝炎患者TNF和IL-1水平均增高,且二者呈正相关。提示TNF和IL-1在重型肝炎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TTV在肝炎患者中的检测及临床意义探讨   总被引:73,自引:1,他引:73  
目的研究新近报道与丙氨酸转氨酶异常相关的TTV在已知和未知病毒性肝炎中的临床意义。方法设计TTV部分基因的特异性引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了104例病毒性肝炎的TTVDNA,并对1例TTV阳性标本克隆测序。结果TTVDNA序列与日本TTV部分基因序列相对应位置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8.4%。在104例肝炎患者中TTVDNA阳性检出率为24.0%(25/104),其中在非甲~戊和庚型肝炎患者中为48.0%(12/42),在甲型肝炎中为19.0%(4/21),乙型肝炎为25.0%(8/32),丙型肝炎为11.1%(1/9),9例HGVRNA阳性者中未检出TTVDNA。值得注意的是重型肝炎TTV检出率极高,其中急性重型肝炎6例中阳性为4例(66.7%),慢性重型肝炎6例中阳性为3例(50.0%)。结论TTV在我国肝炎病人中存在。在重型肝炎中有较高的发生率,可能是未知病毒致急性和慢性及重型肝炎的病因之一。  相似文献   

19.
重型病毒性肝炎中丁型肝炎病毒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丁型肝炎病毒(HDV)感染在重型病毒性肝炎中的作用,对北京佑安医院1980年至1989年收治的54例急性和亚急性重型肝炎和38例急性乙肝患者血清,应用国产HDVELISA试剂测定抗-HD、抗-HDIgM和HDAg,应用斑点杂交技术测定HDVRNA。结果发现重型肝炎组HOV-M检出率明显高于急性乙肝组(27.8%比5.3%.P<0.05)。单独HBV感染和HDV/HBV混合感染的重型肝炎患者均有较高的病死率。提示HDV感染是重型肝炎中重要的病原学因素之一,HDV与HBV具有协同作用加重肝损害,导致肝衰竭。  相似文献   

20.
病毒性肝炎亚急性重型是一种临床作者单位:10001北京地坛医院经过凶险、病死率极高的疾病,可以由多种嗜肝病毒致病。为了探讨不同型别的嗜肝病毒与所致的亚急性重型肝炎的预后之关系,我们采集39例经肝穿病理确诊的亚急性重型肝炎进行分析。39例亚急性重型肝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