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癫癎是小儿常见病,但合并消化性溃疡未见报道。现将我院收治两例,报告如下。例1,男,6岁,因癫(疒间)4年,腹痛1年黑使3天于1984年10月14日入院。患儿1岁时曾有颅骨骨折外伤史。2岁时出现发热伴四肢抽搐,口吐白沫,两眼上翻,神志不清约1~2小时。当地医院做脑电图检查后,诊断为“癫(疒间)”。开始服大仓丁每日0.1g(分3次服)。此后患儿常无任何诱因下突然碎倒,意识不清,数天至十数天发作一次,每次持续约1至2分钟,苏醒后一切恢复正常。近一年来,患儿常诉上腹痛,与饮食无关,无呕吐、反酸,常在夜间痛醒,食量  相似文献   

2.
病员男性 38岁藏族农民住院号120167 因发作性全身抽搐、人事不省、口吐白沫、尿失禁三年余,持续抽搐伴昏迷五小时入院。三年前无明显诱因突然倒地,人事不省、全身抽搐、尿失禁经数分至十数分钟醒来后诉头痛,偶有呕吐,数小时后如常人。曾在某医院经脑电图等检查,诊断为癫(疒间)。服用抗癫(疒间)药一年,发作明显减少而停用。入院前五小时突然倒地,全身阵挛性抽搐,人事不省,约四至五分钟抽搐一次,  相似文献   

3.
思密达+利巴韦林保留灌肠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思密达+利巴韦林保留灌肠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疗效。方法200例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思密达口服组、思密达+利巴韦林保留灌肠组及利巴韦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思密达口服组给予思密达口服;思密达+利巴韦林灌肠组将思密达3g+利巴韦林10~15mg/(kg·d)溶于15mL生理盐水保留灌肠,1次/d,连用3d;利巴韦林组将利巴韦林10~15mg/(kg·d)溶于5%葡萄糖溶液中静脉滴注,1次/d;观察各组发热、呕吐、腹泻、脱水等临床表现消失时间,并比较疗效。结果治疗72h后对照组、思密达口服组、思密达+利巴韦林保留灌肠组及利巴韦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59.6%、73.9%、91.4%及65.9%。其中思密达+利巴韦林保留灌肠组总有效率均较其他三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思密达+利巴韦林保留灌肠可明显缩短患儿退热、止吐、止泻及脱水纠正时间。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配合思密达+利巴韦林保留灌肠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比常规治疗及常规治疗配合口服思密达或静脉滴注利巴韦林效果好。  相似文献   

4.
资料与方法 患者,女,22岁,因外阴尖锐湿疣术后于2006年9月17日在我院门诊静滴利巴韦林注射液0.5g治疗,输液量近半时患者颈胸部皮肤出现淡红色风团样皮疹,瘙痒,数分钟后皮疹遍布全身,瘙痒加剧,并感头晕、心前区持续性闷痛、气促,无腹痛、恶心、呕吐、心悸等症状,遂急诊入院。既往无药物过敏史。[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癫疒间是多种原因导致的脑部神经元高度同步化异常放电的临床综合征,临床表现具有发作性、短暂性、重复性和刻板性的特点。近年来,相关文献报道某些药物可导致癫疒间发作,现摘要报道如下,以引起重视。1氨苄青霉素患者,女,16岁。因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急性细菌性痢疾,给予氨苄青霉素6.0g/d,分3次静脉点滴。用药第6天出现癫疒间样抽搐,表现为意识丧失、四肢强直性抽动、体温下降、角弓反张,大便正常。用葡萄糖酸钙后无效,停用氨苄青霉素后未再抽搐[1]。  相似文献   

6.
欧奇伟 《中外医疗》2011,30(4):115-115,117
目的 观察比较(干扰素+西咪替丁外用)[1]+利巴韦林与单用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方法 将204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104例 ,给予(干扰素+西咪替丁+0.9%生理盐水)外涂于口腔粘膜,舌头疱疹溃疡及皮肤皮疹+利巴韦林肌注或静脉用药.对照组100例,给予肌注或静脉滴入利巴韦林,每日1次.2组同时均给予...  相似文献   

7.
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是成人慢性丙型肝炎的标准治疗方法,但目前尚无该治疗方法在儿童慢性丙型肝炎的报道。本研究致力于评价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联合利巴韦林对儿童慢性丙型肝炎的疗效和患儿对该治疗的耐受性。将基因型、丙氨酸转氨酶水平、不同病毒感染途径作为研究内容。在这项开放、非对照的初步性研究中,62例儿童和青少年(极差2~17岁)皮下注射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1.5μg/kg,1次/周)及口服利巴韦林犤15m g/(kg·d)犦,共治疗48周。61例患儿完成该研究。根据研究计划,23例患儿6个月后中断治疗。基因型1患儿中22/46(47.8%)出现持续…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动态脑电图在儿童癫疒间与非癫疒间性发作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分析我科动态脑电图室监测到发作的45例患儿。结果:经动态脑电图证实,40例初诊为癫疒间性发作的患儿中,32例(80%)确诊为癫疒间,8例(20%)为非癫疒间性发作;5例初诊为非癫疒间性发作的患儿中,2例(40%)确诊为癫疒间,3例(60%)为非癫疒间性发作。结论:动态脑电图对鉴别癫疒间及非癫疒间性发作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炎琥宁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手足口病的疗效。方法选取手足口病患儿206例,随机分为两组,给予所有患儿利巴韦林注射液10 mg/(kg·d),1次/d,同时给予降温、补液、抗感染及营养支持等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儿加用炎琥宁冻干粉剂10 mg/(kg·d),1次/d,疗程为4 d。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92.24%,高于对照组的80.58%(P<0.05);且观察组患儿的退热时间、溃疡愈合时间及疱疹消退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炎琥宁冻干粉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手足口病疗效明显优于利巴韦林单药应用,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1 病例报告例 1,女 ,5个月 ,因发热、流涕 1d于 1999年 2月 13日入院。查体 :T 38.8℃ ,咽充血 ,扁桃体无肿大 ,心肺腹部未见异常 ,诊断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给予 10 %葡萄糖液 2 0 0ml加病毒唑 10 0mg静滴 ,1d后双下肢出现淤点、淤斑 ,双踝关节肿胀 ,停用病毒唑 ,改用双黄连并加用扑尔敏、VC、钙剂 ,3d后皮疹消失 ,双踝关节肿胀消退。第 6d ,患儿误服利巴韦林含片 (含病毒唑 ) 2片 ,当日双下肢皮肤再次出现淤点、淤斑、并伴腹痛、便血 ,考虑过敏性紫癜复发 ,给予氢化可的松静滴及口服抗过敏药物治疗 ,10d后痊愈。例 2 ,男 ,7…  相似文献   

11.
患儿,女,3岁6月,回族,于2014年2月7日就诊。主诉“发烧、咳嗽、咳痰1周”。查体:T38℃,R 40min﹣1,体重15kg。呼吸略促,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少量痰鸣音,心率120min﹣1,诊断“急性支气管炎”。既往无药物及食物过敏史,头孢呋辛钠皮试阴性。予以静滴第一组0.9%氯化钠液100mL加头孢呋辛钠1.5g,第二组5%葡萄糖液100mL加利巴韦林注射液0.2g,第三组5%葡萄糖液100mL加喜炎平注射液2mL(江西青峰药业有限公司,批号为20013122303),滴速30滴/min。当静脉滴注喜炎平注射液5分钟时患儿突然出现口周青紫,呼吸困难,面色苍白,四肢冷,测血压60mmHg/40mmHg,立即停用该液体,给予吸氧(2-4)L/min,静脉滴注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5mg,肌注盐酸异丙嗪注射液15mg,同时静脉滴注5%葡萄糖液30mL加10%葡萄糖酸钙注射液10mL、维生素c注射液1.0。第二通道快速滴注0.9%氯化钠液150mL。约10min后症状逐渐缓解,1小时后症状消失。第2天停用喜炎平注射液,继续静脉滴注头孢呋辛钠、利巴韦林注射液,患儿未再出现过敏反应症状。  相似文献   

12.
窦金明  申文忠 《右江医学》2006,34(5):527-527
1.病例介绍患儿女,14岁,因“四肢强直,双手抽搐20分钟”入院。20分钟前患儿午睡醒后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四肢强直,活动不灵,双手抽搐,家人发现后急送我院,抬入诊室。患儿既往身体健康,第1胎第1产,足月顺产,生后无窒息、感染、出血等病史,生长发育同正常同龄儿,否认外伤、手术史,家族中无遗传病史及类似病史。查体:T 36.6℃,神志清,语言清楚,精神略紧张。双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双眼不能上视,其余颅神经检查未见异常;四肢肌张力增强,双手抽搐;四肢浅感觉正常;双下肢病理征(-);颈略强,克氏征(-),布氏征(-)。急查血常规、电解质、血糖及…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热毒宁联合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儿童手足口病的疗效.方法 将200例手足口病住院患儿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100例,对照组100例.观察组静脉给予热毒宁注射液(0.5~0.8)mL/(kg·d),联合静滴利巴韦林10 mg/(kg·d).对照组单用利巴韦林针剂静脉滴注,疗程7d.如合并感染,两纽均给予青霉素20 mg/(kg·d)静脉滴注,其他对症治疗相同.对临床体征变化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临床症状及体征均较对照组消失早,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热毒宁注射液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儿童手足口痛疗效好,无明显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4.
小儿癫疒间 在儿科临床较常见 ,患病率约为 3‰~ 5‰ ,严重影响儿童身心健康 ,可导致终身残疾甚至死亡。况且 ,长期服用抗癫疒间 药物有不少患儿出现各种药物副作用 ,从而影响治疗结果。 1996— 2 0 0 3年我们应用尼莫地平和维生素E辅助抗癫疒间 药物治疗小儿癫疒间 2 0例 ,在癫疒间 控制与减少药物副作用方面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4 0例患儿中 ,男 2 4例 ,女 16例 ,年龄 1~ 14岁 ,平均 (5 .0± 1.2 )岁。发作类型 :部分性发作 2 3例 ,全身性发作 17例 ;初次就诊 18例 ,另 2 2例为坚持规律或不规律服用常规…  相似文献   

15.
更昔洛韦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3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更昔洛韦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疗效。方法51例病毒性脑炎患儿随机分成更昔洛韦治疗组30例和利巴韦林对照组21例,治疗组静脉滴注更昔洛韦10mg.kg-1.d-1,对照组静脉滴注利巴韦林15mg.kg-1.d-1,疗程均为14天。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脑脊液细胞数、脑电图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更昔洛韦是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的有效药物,临床疗效优于利巴韦林。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湖南汉寿县农村癫疒间患儿的诊治和需求情况,为探索适合汉寿县农村癫疒间患儿的治疗和管理模式提供依据。方法对湖南汉寿县人民医院近3年就诊的106例癫疒间患儿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就诊情况、治疗及随访情况,并了解患儿家长对癫疒间知识知晓程度和途径、患儿生活中的障碍和目前的需要。结果106例癫疒间患儿中,69.8%(74/106)的患儿<10岁发病,且71.2%的患儿病因不明,而发作类型以特发性局灶性发作和症状性癫疒间为主;75.4%(80/106)的患儿接受抗癫疒间治疗,72.5%(58/80)的患儿抗癫疒间治疗不正规,表现为自行减量或停药、服用各类民间秘方及游医配制的中草药等。正规抗癫疒间治疗患儿疗效总有效率[72.7%(16/22)]明显优于不正规治疗组[48.3%(28/58),χ2=6.66, P<0.01]。患儿家长对癫疒间相关知识知晓率为40.6%,主要需求是就医方便、药物疗效好和药物价格便宜。结论湖南汉寿县农村家长掌握的癫疒间防治知识相对匮乏,患儿治疗不规范;应加强健康教育力度,积极开展社区癫疒间防治工作,提高基层医院医生诊治水平,能有效控制患儿癫疒间,并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陈涛  毛英 《右江医学》2007,35(2):163-164
目的观察炎琥宁联合西米替丁治疗小儿疱疹性咽颊炎的疗效。方法将61例患儿随机分为2组,两组均给予输液退热等治疗,治疗组31例予炎琥宁10 mg/(kg.d)以及西米替丁10-20 mg/(kg.d)静滴,对照组30例予利巴韦林10-15 mg/(kg.d)静滴,疗程3-7 d。结果治疗组退热时间、咽痛消失时间、咽部疱疹消失时间及治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均<0.01)。结论炎琥宁联合西米替丁治疗小儿疱疹性咽颊炎疗效明显优于利巴韦林,未见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单剂口服利巴韦林在健康人体的药代动力学研究情况。方法:遴选30名身体健康的男性志愿者,使用标准二阶段交叉设计研究法进行自身对照实验,分别单剂量口服两种利巴韦林片进行药代动力学研究,使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法对志愿者服药后72小时内的血浆样本进行利巴韦林浓度检测。结果:A样品利巴韦林片的Tmax为(3.56±2.98)小时,Cmax为(209.21±67.21)μg/L,AUC(0-72h)为(5123.21±1562.21)μg.h/L;B样品利巴韦林片的Tmax为(3.31±2.67)小时,Cmax为(213.9±59.98)μg/L,AUC(0~72h)为(5098.87±1489.32)μg.h/L。两种利巴韦林片的主要药物动力学参数,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两种利巴韦林片进行药代动力学研究发现,两种利巴韦林片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19.
1 病例介绍患儿 ,女 ,2岁 ,误服脑益嗪 (约 10片 )半小时急来就诊 ,来诊前呕吐 1次 ,抽搐 1次 ,约 2分钟。查体 :体温 36℃ ,呼吸 2 8次 /分 ,心率 10 0次 /分 ,血压 9.8/ 5 .3kPa,嗜睡 ,瞳孔3mm ,面色苍白 ,表情呆板 ,头、下颌、四肢有小幅震颤 ,频率快 ,手足凉 ,心、肺、腹未见异常体征。临床诊断 :脑益嗪中毒。急救措施 :东茛菪碱 0 .0 6mg皮下注射 ,洗胃后自胃管注入5 0 %硫酸镁溶液 6ml,速尿 10mg静注 ,静脉补液 ,约半小时后患儿锥体外系反应消失 ,神清语利 ,眼神灵活 ,面色红润 ,手足温。2 讨论脑益嗪是周围血管扩张药 ,…  相似文献   

20.
食物致头孢哌酮钠不良反应2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肖小娥 《罕少疾病杂志》2004,11(5):F003-F003
例1,男,12岁,因流涕、阵发性咳嗽3天就诊。查体:体温36.5℃,咽充血。双肺可闻及干哕音及痰呜音。心腹阴性。诊断:急性支气管炎。给予头孢哌酮钠(皮试阴性)2.5g加5%葡萄糖液250ml静滴,每131次。第三天输液完毕不久患儿进食海鱼,约20分钟后出现双眼结膜充血,面部及全身皮肤潮红伴瘙痒,心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