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手术微创化成为趋势,微创脊柱外科开始迅速发展。我们必须强调,对于微创内镜脊柱手术没有特殊的时间线,由于这些技术的发展同时发生并相互依赖。本文讨论了不同的脊柱部位的微创内镜技术发展及应用,包括经皮内镜下颈椎间盘切除、经皮内镜下颈椎后路椎间孔间盘切除和经皮内镜下胸椎间盘切除、内窥镜间盘切除术、经皮椎间孔减压间盘切除术。  相似文献   

2.
退行性脊柱疾病的微创手术是当前脊柱外科的研究热点,最引人注目的领域是以侧方腰椎融合术为代表的复杂退行性脊柱侧凸微创重建手术和以脊柱内镜为代表的微创精准减压技术.本文拟从微创脊柱内镜减压技术、微创脊柱融合、微创脊柱畸形矫形三个方面对退行性脊柱疾病的微创手术发展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3.
《脊柱外科杂志》2014,(4):256-256
由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骨科专业委员会脊柱内镜学组、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脊柱工作委员会脊柱微创工作组、上海市医学会骨科分会脊柱微创学组、《中国骨与关节杂志》编辑部和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骨科脊柱外科共同举办的“脊柱内镜高峰论坛暨脊柱微创及导航新技术研讨班”拟于2014年10月10~12日在上海长海医院举行。大会议题:脊柱微创外科及导航技术的新理论、新技术及基础研究新进展,新型脊柱微创手术器械workshop及模拟操作,经皮内镜手术录像解析,应用解剖尸体操作等。本次研讨班注册代表将授予国家级继续教育Ⅰ类学分7分。通讯地址:上海市杨浦区长海路168号长海医院骨科脊柱外科,邮编:200433。  相似文献   

4.
<正>由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骨科专业委员会脊柱内镜学组、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脊柱工作委员会脊柱微创工作组、上海市医学会骨科分会脊柱微创学组、《中国骨与关节杂志》编辑部和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骨科脊柱外科共同举办的"脊柱内镜高峰论坛暨脊柱微创及导航新技术研讨班"拟于2014年10月1012日在上海长海医院举行。大会议题:脊柱微创外科及导航技术的新理论、新技术及基础研究新进展;新型脊柱微创手术器械workshop及模拟操作;经皮内镜手术录像解析;应用解剖尸体操作等。本次研讨班注册代表将授予国家级继续教育Ⅰ类学分7分。通讯地址:上海市  相似文献   

5.
随着微创外科技术的普遍应用,脊柱外科已进入微创及个体化的阶段。脊柱内镜技术作为脊柱微创技术的重要手段,具有切口小、出血少、术后疼痛程度低、住院时间短、康复快等诸多优点,已广泛应用于脊柱相关疾病的治疗中[1-6]。手术并发症与外科技术发展如影相随,如何有效提高手术安全性和降低手术并发症是外科领域永恒的话题。随着手术设备和技术的不断改进和发展,脊柱内镜技术在国内外得到广泛推广与应用,治疗范畴也不断扩大,开展这项技术的同时,更应正确理性的看待这项技术,合理掌握其适应证,重视并发症的有效防治,有效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正>对于大多数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治疗,脊柱微创手术已取得了与传统开放手术相当的疗效[1-2]。目前,使用内镜技术进行脊柱微创手术已非常普遍,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unilateralbiportalendoscopy,UBE)、椎间孔镜(percutaneoustransforaminalendoscopicdiscectomy,PTED)等脊柱内镜手术较开放手术具有许多优点,包括更小的手术创伤及更快速的康复等[3-4]。UBE较PTED具有更好的镜下视野、更大的操作空间及处理范围等优势,且UBE学习曲线陡峭程度更低,使用关节镜器械即可开展[5]。2022年6月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收治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UBE术中因灌洗液吸收导致酸中毒,该并发症罕见,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微创脊柱外科主要有两类技术:一是经皮穿刺技术,包括经皮髓核溶解术、经皮髓核摘除术和经皮髓核激光切除术;二是内镜辅助技术,包括腹腔镜、胸腔镜和脊柱内镜下脊柱手术技术.前一类技术是在X线透视下通过降低椎间盘内压力间接解除神经根的压迫和刺激,有一定盲目性和局限性;后一类技术腹腔镜和胸腔镜只用于前路手术,脊柱内镜主要用于椎间盘髓核摘除,内镜直视下手术直接解除神经压迫,包括经椎间孔入路和经椎板入路两种椎间盘镜,前一种因入路难且适应证窄开展不多.目前,微创脊柱外科开展最多的当属经椎板入路的显微内镜椎间盘切除术(microendoscopic discectomy,MED).Foley等[1]1997年首次对该技术进行报道,1999年镇万新等[2]首先运用该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获得成功.此后,MED在国内迅速开展起来.本文就MED的现状及所存在的问题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第二届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脊柱微创学习班因故提前至2011年11月3~6日在上海举行,学习班邀请国内著名脊柱微创专家做专题报告,同时依托同济十院—中国冠龙脊柱微创培训及研发中心进行新鲜解剖标本上的脊柱微创实践操作培训。学习班内容:(1)理论授课:微创介入消融技术、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技术、脊柱内镜(HED及椎间孔镜)技术、微创扩张通道下减压及椎间融合技术、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等;(2)操作培训:在新鲜解剖标本上分组进行微创介入消融、脊柱  相似文献   

9.
<正>为了促进国内微创脊柱外科的学术互动,提供一个与国内知名微创脊柱外科医生交流的平台,由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脊柱微创工作组、中国肢残康复协会脊柱微创学组及《中国矫形外科杂志》主办,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三峡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承办的"第一届三峡脊柱微创技术高峰论坛"将于2015年12月11~12日在宜昌举办。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脊柱外科已全面开展脊柱内镜、胸腔镜、经皮椎体固定、微创通道手术、椎体成形术等脊柱微创技术多  相似文献   

10.
随着脊柱微创手术的发展和病人对快速康复的需求,以脊柱内镜手术为主的精准微创技术的临床应用愈来愈普遍,双通道脊柱内镜(unilateral biportal endos-copy,UBE )逐渐成为治疗腰椎管狭窄症、腰椎滑脱症和腰椎间盘突出症等疾病的有效治疗方式.UBE 技术组织损伤小、恢复快、效率高和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1.
由于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于医疗技术微创化的需要也日趋迫切,外科手术技术微创化、内镜化是必然趋势.全脊柱内镜技术与传统的脊柱外科开放手术比较,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临床疗效好.目前,国内发展最为普及的是经皮单通道脊柱内镜技术,但因为内镜与工作通道一体的限制,内镜观察范围不足,且其手术操作器械细小,活动范围受限,工作效...  相似文献   

12.
消息     
第二届全国微创脊柱外科学术会议暨2007(长沙)国际内镜脊柱外科技术高峰论坛现代外科的发展趋势是手术的有限化、微创化、替代化和智能化,微创脊柱外科(minimal invasive spine surgery,MISS)的时代已经来临。在中国康复医学会的领导下和国内老专家的支持下,2003年中国脊柱脊髓损伤专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理论的完善、相关手术器械和手术技术的不断更新优化,双通道脊柱内镜腰椎融合成为一种新的微创腰椎间融合手术方式.双通道内镜融合不仅具备传统脊柱内镜创伤小、放大手术视野、避免术者长时间低头等优点,还能使用开放手术器械,更加高效灵活,减压广泛.但其也存在一些不足,如与传统开放手术相比手术时间更长,...  相似文献   

14.
目的综述全内镜下微创治疗颈神经根管狭窄(cervical nerve root canal stenosis,CNRCS)的研究进展。方法广泛查阅近年国内外相关文献,总结全内镜下微创治疗CNRCS的研究历史、现状、进展以及优缺点。结果随着近几年脊柱外科全内镜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CNRCS手术治疗方法也不断革新。与传统开放手术比较,全内镜下微创治疗CNRCS在获得较好临床疗效的同时最大限度保留了术后颈段稳定性,减少了对颈椎活动度的影响以及相关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是一种有效的微创技术。结论全内镜下微创治疗CNRCS取得了一定效果,仍需完善,但其利远大于弊,有望成为治疗CNRCS不可或缺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5.
为了进一步推广和规范各种脊柱微创治疗技术,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脊柱微创中心将于2012年9月20~23日在上海举办"第三届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脊柱微创学习班",学习班邀请国内著名脊柱微创专家做专题报告,同时依托"同济十院-中国冠龙脊柱微创培训及研发中心"进行新鲜解剖标本上的脊柱微创实践操作培训。学习班内容:(1)理论授课:微创介入消融技术、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技术、脊柱内镜(MED及椎间孔镜)技术、微创扩张通道下减压及椎间融合技术、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  相似文献   

16.
正近年来,经皮全脊柱内镜技术因具有微创、高效等特点,逐渐被脊柱外科医生学习采用,同时更多地受到了广大患者的关注,其适应证也逐步扩大。2010年在美国脊柱内镜手术占所有脊柱手术总数的1/6,到了2016年则是1/3,预计2020年可以达到1/2[1]。而在我国,2016年脊柱内镜  相似文献   

17.
腰椎间盘突出症(JLDH)是脊柱外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是导致慢性腰腿痛的常见原因。随着医学科学与技术水平的发展,除了经典的开放式减压手术外,微创技术已成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大重要发展方向。现阶段的临床应用中,微创内镜手术技术用于治疗该疾病主要包括椎间盘镜技术(MED)和经皮椎间孔镜技术(PTED)。与传统开放式手术方式对比,毫无疑问内镜技术的应用具有对组织破坏程度轻、术中出血少以及术后恢复快等一系列明显优势;然而,脊柱内镜技术也有着手术适用范围较传统开放式手术窄,对术者的操作要求也更为严苛等局限性。虽然同为微创内镜技术,MED与PTED技术的原理和适应症亦不相同,本文旨在对两种技术进行详细对比、总结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双通道脊柱内镜手术(UBE/BESS)是近3 年来在国内发展非常迅猛的一种脊柱微创技术.UBE 手术的适应证也越来越广泛,不仅包括腰椎管狭窄、腰椎间盘突出,还扩展到颈椎、胸椎病变的治疗.UBE 在脊柱病变微创治疗中的占比在逐步扩大,和单通道椎间孔镜、显微镜和椎间盘镜等一起构成了脊柱微创治疗的有生力量.  相似文献   

19.
脊柱内镜手术是一种微创手术方式,近年来应用非常广泛,其优势在于创伤较小、术中出血量少、感染发生率低、术后恢复快等。早期Yeung研制出单孔同轴脊柱内镜操作系统并应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被认为是现代脊柱内镜技术的基础。近30年来,随着手术器械的发展与手术技术的革新,脊柱内镜手术的适应证也在不断拓宽,治疗疾病谱从单纯的椎间盘突出症延伸至椎管狭窄症、脊柱失稳,从退行性疾病扩展至脊柱创伤、感染、畸形及肿瘤等;手术部位也从腰椎扩大至颈椎及胸椎;从单纯的髓核切除到各种类型的减压甚至融合手术。手术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应用必然伴随着学术论文数量的剧增。脊柱内镜手术相关的论文自2016年起呈现快速增长,中国学者发表的英文论文数量全球最多,占所有论文数量的1/3以上。而脊柱内镜手术相关的中文论文数量更多,中国知网(CNKI)搜索1993~2023年的相关文献数量高达6500篇以上(检索日期:2023年7月23日)。尽管脊柱内镜技术蓬勃发展,但目前关于脊柱内镜各种手术方式的命名仍然缺乏统一性与规范性,不利于学术交流与文献检索学习。为了使该项技术的命名更规范化,有利于互相交流学习及更好地理解内镜技术,AO Spine组织2020年发布了一份关于脊柱内镜技术英文命名原则的专家共识。但目前仍无统一的中文命名原则。本共识旨在提出一种针对脊柱内镜手术的规范化中文命名原则,以供各位同道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20.
第二届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脊柱微创学习班因故提前至2011年11月3~6日在上海举行,学习班邀请国内著名脊柱微创专家做专题报告,同时依托同济十院—中国冠龙脊柱微创培训及研发中心进行新鲜解剖标本上的脊柱微创实践操作培训。学习班内容:(1)理论授课:微创介入消融技术、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技术、脊柱内镜(MED及椎间孔镜)技术、微创扩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