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9 毫秒
1.
在PCR/SSO分型的基础上,用一对PCR引物扩增DPB1基因后作SSCP分析,发现该方法能够确定那些用PCR/SSO方法只检出一个等位基因的样本为纯合基因或是含一个空白基因的杂合子,9个月用PCR/SSO方法只检出一个DPB1等位基因的湖南汉族人样本中,用PCR/SSCP方法发现1个样本表现为杂合子。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在用PCR/SSO方法作我国彝族群体样本HLAD区寡核苷酸分型中发现的1例DRB1的杂合子进行等位基因序列分析。方法用DRB基因类引物扩增该特殊的DRB1杂合子细胞基因组的DRB基因的第二外显子。扩增产物经纯化转染大肠杆菌JM101,克隆后再经酚/氯仿抽提后得到单链M13DNA。利用ABI377测序仪自动测序。结果彝族这一特殊的DRB1杂合子细胞的DRB1基因阳性克隆,经序列分析证实了该DRB1杂合子中一个等位基因确为DRB1*1202,与PCR/SSO分型一致;另一个新等位基因DRB1*15Y2(暂定)等位基因在第二外显子的47位由编码苯丙氨酸的TTC(DRB1*1502)变为编码酪氨酸的TAC。结论在云南彝族样本中发现的DRB1*15Y2,其47位由TAC(酪氨酸)置换了相应于DRB1*1502的TTC(苯丙氨酸)。在我国这样一个多民族国家中,就HLA系统而言,可能还有更多新等位基因有待鉴定。这样有助于完善群体遗传资料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道建立了一种基于PCR-RFLP技术的HLA-DPB1分型方法。经计算机分析而选出10个限制性内切酶,在31个DPB1等位基因组成的496个DPB1基因型中,可唯一性分辨484个。用于确定DPB1基因型的33个多态性酶切片段有29个在8种纯合/杂合子分型细胞DNA的DPB1分型中得到验证。经研究来自十个家系23人的DPB1等位基因分布,证实在等位基因和杂合性多态片段的分布上均符合孟德尔分离律。与目前其他PCR-RFLP和PCR-SSODPB1分型系统比较,本分型系统在分辨的DPB1等位基因数目和唯一性反应格局率方面居于领先,特别适用于异基因骨髓移植供者的选择。  相似文献   

4.
中国广东汉族群体HLAⅡ类基因多态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为探讨中国广东汉族群体HLAⅡ类基因多态性,采用PCR/SSO方法,随机选择102名广东籍汉族人进行了HLAⅡ类基因的DNA分型。测定了包括HLA-DRB1,DRB3,DRB5,DQA1,DQB1和DPB1等6个基因座位的等位基因。结果:共检出23种DRB1,3种DRB3,4种DRB5,8种DQA1,12种DQB1和12种DPB1基因。该人群的HLAⅡ类等位基因多态性的典型性表现在HLA-DRB*1202的不寻常优势和DRB1*02单倍型的结构的高度复杂性。还发现了很高频率的一个近年才被正式命名的DP新型:HLA-DPB1*2101,并且此型具有极不寻常的DRB1*1202-DPB1*2101的连锁不平衡。为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提供了资料。  相似文献   

5.
应用PCR/ASO探针技术检测了12例无血缘关系的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患儿的21羟化酶功能基因B的CD172Ile→Asn和CD318Gln→0两种突变类型,发现在12例CAH患儿中7例携带CD172突变,患儿均属单纯男性化型,其中1例为该突变纯合子,6例为杂合子,计算得该突变占所分析的CYP21-B基因总数的33.3%(8/24);而CD318突变的发生率较低,只检出1例男性化伴失盐型患儿为此  相似文献   

6.
在国内首次借助PCR/SSP技术对52例湖北汉族人SLE患者进行了HLA-DRB1基因型别分析。结果发现,实验组HLA-DRB1*0301基因频率为24%,表型频率为44.2%,RR=4.76,χ2=21.2,P<0.01;其它等位基因频率在实验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无显著性。该结果提示HLA-DRB1*0301基因与SLE有关联  相似文献   

7.
HLA—DRB1等位基因与中国湖北汉族人SLE关联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在国内首次借助PCR/SSP技术对52例湖北汉族人SLE患者进行了HLA-DRB1基因型别分析。结果发现,实验组HLAW-DRB1*0301基因频率为24%,表型频率为44.2%,RR=4.76,x^2=21.2,P〈0.01;其它等位基因频率在实验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无显著性。该结果显示HLA-DRB1*0301基因与SLE有关联。  相似文献   

8.
HLA—DPB131个等位基因的PCR—RFLP高分辨分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建立了一种基于PCR-RFLP技术的HLA-DPRB1分型方法。经计算机分析而选出10个限制性内切酶,在31个DPB1等位基因组成的496个DPB1基因型中,可唯一性分辨484个。用于确定DPB1基因型的33个多态性酶切片段有29个在8种纯合/杂合子分型细胞DNA的DPB1分型中得到验证。  相似文献   

9.
用PCR—SSP方法研究广西壮族HIL—DQA1和B1基因多态性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 检测广西壮族HLA-DQA1,B1基因的多态性。方法 应用PCR-SSP方法对140名健康、无血缘关系广西壮族人的HLA-DQA1和DQB1进行基因分型。结果 共检出7个DQA1等位基因和16个DQB1等位基因。在检出的DQA1等位基因中,0301的基因频率最高(35%),0401的基因频率最低(1.1%)。在DQB1等基因中,0601(22.1%),0301(20.7%),0501(13.  相似文献   

10.
HLA-DRB1*10与中国人慢性乙肝关联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目的研究HLA-DRB1基因与乙肝的关联,探讨可能由病毒感染继发的自身免疫反应导致疾病发展的主要原因,为乙肝的病因学及预后估计提供免疫学方面的资料。方法在我国北方地区随机选择54名慢性乙肝患者,用PCR/SSP方法进行HLA-DRB1等位基因分型,对照组为同地区92名健康人。采用疾病和HLA相关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病人组HLA-DRB1*10基因频率明显增高为25.9%(RR=10.38,Pc=0.001),其它等位基因频率在实验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HLA-DRB1*10基因与中国北方人群慢性乙肝关联  相似文献   

11.
我们用PCR-RFLP法研究DLAⅡ类基因。为寻找合适的引物,用四对不同的引物:DLA-DR-SP/Stop,DLA-DR-SP/P3,HLA-DRB-GH46/50及HDA-DRB-AMP-A/B进行了一系列扩增。只有引物对HLA-DRB-AMP-A/B获得了满意的结果。其类似核苷酸序列在DLA-DRBcDNA的核苷酸序列内被发现,特异性也为Southernblot杂交分析所证实。内切酶HaeⅢ和HinfⅠ酶解后显示出DLA-DⅡ类基因高度的多态性和等位基因特异的多态性带型。揭示该引物对是目前用PCR-RFLP法研究DLA-DRB1基因较理想的、实用的引物。  相似文献   

12.
探讨上海人群中HLAⅡ类基因和抗原处理相关基因与多发性硬化症的相关性。方法,用PCR-RFLP和PCR-SSO技术对21名上海地区无血缘关系的MS患者和89名正常人作HLAⅡ类(HLA-DRB1,-DQA1和-DQB1)和抗原处理相关基因(TAP1,TAP2和LMP2)分型。结果患者组DRB1*0405、T 克*0502(P=0.0025)等位基因DRB1*0405-DQA1*0301-DQB1*  相似文献   

13.
应用多聚酶链反应/序列特异寡核苷酸探针杂交(PCR/SSOPH)方法,探讨了我国东南沿海汉族人群HLA-DQA1等位基因多态性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易感性关系,对50例SLE患者和67例健康人对照血样本分析,表明SLE患者具有显著高的DQA1*0102等位基因频率,OR=46.04,P<0.001,可能是一易感等位基因,而DQA1*0501在病例与对照中呈相反结果,OR=0.042,P=0。  相似文献   

14.
原发性IgA肾炎与HLA-DQB1等位基因遗传多态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应用PCR/SSO方法对51例经肾穿刺证实IgA肾病虱和96名健康对照人员进行了HLA-DQB1等位基因分型。结果显示IgAN患者组中DQB1^*0302基因频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IgAN患者组中DR4,DQB1^0303均为阳性的表型频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而DR4阳性,DQB1^0302阴性的表型频率在两组中无差异。  相似文献   

15.
新疆维族人群HLA—DR—DQ单倍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为了解HLA第2类基因(HLA-DR-DQ,-DP位点)在中国人群中的分布情况,应用PCR/SSO方法对新疆的主要民族维吾尔族人92例进行了HLA-DRB1、DRB3、DRB5和DQA1、DQB1五位点等位基因进行了分析,计算了它们在该人群中的分布频率,推导了DR-DQ五位点单倍型的结构及分布。通过与世界各主要人种和中国北方汉族的比较,证明维族在中华民族有共同基因背景的基础上,还表现出与西方人种有一定程度的血缘交流。为研究古丝绸之路人口迁移对中国维族遗传特征的影响提供了资料。  相似文献   

16.
北方汉族HLA-DRB1、DQB1基因多态性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4,他引:15  
目的从基因水平了解北方汉族HLA-DRB1、DQB1多态性分布,获得更完整、更准确的遗传学数据。方法应用PCR-SSP方法对107名北方汉族健康人进行了HLA-DRB1、DQB1等位基因分型。结果鉴定了14个DRB1等位基因,9个DQB1等位基因,包括了DR、DQ位点的全部血清学特异性。结论提供了一套比较完整准确的DRB1、DQB1等位基因的基因频率和连锁不平衡参数。对群体遗传和疾病关联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检测中国人Wilson病(WD)基因的第18外显子(exon18)突变及多态。方法:应用多聚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技术,分析16个WD家系54例个体和18例正常人ATP7B基因exon18分子结构改变。结果:在WD家系中发现有3种单链构象,其中1种为正常构象,1种为突变,另1种可能为正常DNA多态;17例WD患者及其37例一级亲属中分别检出突变者10例和11例,突变率分别为29.4%和14.9%。其中一级亲属检出的突变者中有3例经血清铜氧化酶及眼科K-F环检查证实为WD症状前患者。结论:exon18是中国人WD基因突变热点之一,大多数WD患者为复合杂合子;应用PCR-SSCP技术分析ex-on18是一种有效的WD基因筛选方法,也可为无家族史的WD可疑者提供诊疗依据  相似文献   

18.
先确定和比较HLA纯合细胞DPAI和DPBI基因PCR扩增产物的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然后分析了20对无血缘关系个体单链DNA及其两两混合状态下的构象多态性变化,在分子水平测定异体间DP匹配性,并和已有的DP基因分型(PCR-RFLP)格局相比较,结果表明,RFLP不同的个体其SSCP必定不同;而RFLP相同的个体,SSCP一般相同,但有例外。从例外个体异常的SSCP格局中发现了新DP等位基因。本研究证实PCR-SSCP在检测等位基因之间微小差异方面十分敏感,并具有简单、快速、经济等优点,对移植中的DP交叉配型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用PCR-SSP方法研究广西壮族HLA-DQA1和B1基因多态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检测广西壮族HLADQA1 ,B1 基因的多态性。方法 应用PCRSSP 方法对140 名健康、无血缘关系广西壮族人的HLADQA1 和DQB1 进行基因分型。结果 共检出7 个DQA1 等位基因和16 个DQB1 等位基因。在检出的DQA1 等位基因中,0301 的基因频率最高(35 % ) ,0401 的基因频率最低(1 .1 % ) 。在DQB1 等位基因中,0601(22 .1 % ) ,0301(20 .7 % ) ,0501(13 .9 % ) 最为常见。未检出的等位基因包括HLADQA1 * 0201 ,0302 ,0601 ,DQB1 * 0603 ,0605 和0608 。结论 广西壮族HLADQA1 ,B1 基因的多态性不仅有中华民族的特点,而且也有其独特性。  相似文献   

20.
原发性肝细胞癌1号染色体杂合子丢失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分析原发性肝细胞癌(HCC)1号染色体短臂(1p)上10个位点等位基因杂合子丢失(LOH),以期寻找1p上可能存在的与HCC发生有关的肿瘤抑制基因的缺失区域。方法 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分析38例HCC的1号染色体短臂10个位点微卫星多态性标记的LOH。所有患者均做HBV5项检测和HCV血清抗体的ELISA法检测。结果 在84.2%(32/38例)的HCC组织中检出染色体1p片段的LO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