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目的比较单纯冠心病(CHD)和冠心病合并三种不同类型糖代谢异常(空腹血糖调节受损IFG、糖耐量减低IGT、糖尿病DM)患者血浆B型钠尿肽(BNP)和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相关性。方法按冠心病及糖代谢异常诊断标准,将180例患者分为单纯冠心病组(CHD)、单纯糖代谢异常组、冠心病(CHD)合并空腹血糖调节受损(IFG)组、冠心病(CHD)合并糖耐量减低(IGT)组、冠心病(CHD)合并糖尿病(DM)组和正常对照组(无冠心病和糖代谢异常、6组,各组均30倒。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血清hs—CRY,免疫荧光快速测定法测定BNP值。结果单纯冠心病组(CHD)、单纯糖代谢异常组、CHD舍并IFG组、CHD合并IGT组、CHD合并DM组患者的hs—CRP和BNP浓度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CHD合并IFG组、CHD合并IGT组、CHD合并DM组均高于单纯糖代谢异常组和单纯冠心病组(P〈0.05),CHD合并DM组高于CHD合并IFG组、CHD合并IGT组、单纯冠心病组、单纯糖代谢异常组(P〈0.05),CHD合并IFG和CHD合并IGT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合并各种糖代谢异常(IFG、IGT、DM)患者hs—CRP和BNP浓度水平均显著升高,其中,冠心病合并DM患者的hs—CRP和BNP浓度水平升高最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检测并比较糖尿病(DM)组、冠心病(CHD)组、糖尿病合并冠心病(DM合并CHD)组及健康对照组hs-CRP、IL-6、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脂(TG)。结果DM合并CHD患者血清TG、LDL-C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和DM、CHD组,HDL-C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4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hs—CRP、IL-6水平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对照组hs—CRP、IL-6低于其他3组,DM合并CHD组hs-CRP、IL-6高于单纯DM组及CHD组,且CHD组hs-CRP、IL-6高于D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常伴有脂代谢异常,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血清hs—CRP、IL-6水平明显升高,联合检测hsCRP、IL-6水平对早期发现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2型糖尿病(T2DM)患者并发冠心病(CHD)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20例临床确诊的 T2DM 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其中51例患者合并 CHD(T2DM+CHD 组),69例单纯 T2DM患者(单纯 T2DM 组);另选择6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胶体金法检测幽门螺杆菌(Hp-IgG)抗体,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T2DM 患者 Hp-IgG 抗体检出率(49.17%)明显高于对照组(31.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T2DM+CHD 组患者 Hp-IgG 抗体的检出率(64.71%)明显高于单纯 T2DM 组(36.23%, P <0.01)和对照组(P <0.01)。T2DM 合并 Hp 感染者的 CHD 发病率(55.93%)明显高于非 Hp 感染者(29.51%, P <0.01)。T2DM 患者并发 CHD 与 Hp 感染呈显著正相关(r=0.203,t=2.715,P <0.01)。结论T2DM 患者并发 CHD 与 Hp 感染具有相关性,清除或预防 Hp 感染可能是防止 T2DM 患者并发 CHD 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脂联素(APN)水平与2型糖尿病(T2DM)合并冠心病(CHD)炎性反应的关系,以及炎性反应蛋白和炎性反应因子在合并冠心病中的相关性及意义。方法选择临床确诊的住院和门诊T2DM患者151例,分为T2DM组(76例)和T2DM合并CHD组(75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清APN、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T2DM患者外周血血清APN、IL-6及hs-CRP水平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DM+CHD患者组的外周血血清APN、IL-6及hs-CRP水平与T2DM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T2DM合并CHD组外周血APN水平与IL-6、hs-CRP水平呈显著性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795、P〈0.05,r=-0.772、P〈0.05);hs-CRP水平与IL-6水平呈显著性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819,P〈0.05)。结论T2DM患者体内存在APN、IL-6及CRP的异常表达,合并CHD患者更为显著,且三者具有显著相关性。APN、IL-6及CRP参与了T2DM合并CHD的发生和发展,为早期干预T2DM患者合并CHD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并发冠心病(CHD)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将90例T2DM患者分为无并发CHD组48例和并发CHD组42例,分别检测其血清Hcy、Ox-LDL和血小板参数(PLT、MPV、PDW、PCT)水平,并与53例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T2DM并发CHD组的Hcy、Ox-LDL、MPV、PDW明显高于无并发CHD组和对照组(P〈0.01),PLT显著低于无并发CHD组和对照组(P〈0.01),PCT与无并发CHD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2DM患者血清高水平Hcy、Ox-LDL、MPV、PDW是发生CHD的危险因素,T2DM患者应定期检查Hcy、Ox-LDL和血小板参数水平变化。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凝血因子V活性(FV:C)、凝血因子Ⅷ活性(FⅧ:C)和组织因子(TF)在2型糖尿病(T2DM)合并冠心病(HD)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测定85例T2DM合并CHD患者[T2DM合并CHD组,根据CHD不同类型再分为T2DM合并急性心肌梗死(AMI)组(19例)、T2DM合并陈旧性心肌梗死(OMI)组(23例)、T2DM合并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25例)、T2DM合并稳定型心绞痛(SAP)组(18例)]、29例无合并症的单纯T2DM患者(单纯T2DM组)和24名健康对照者(正常对照组)FV:C、FⅧ:C、血浆TF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活性及血小板聚集率(PAR),并分析FV:C、FⅧ:C、TF与VwF、PAR的相关性。结果T2DM合并CHD组和单纯T2DM组FV:C、FVIU:C和TF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且T2DM合并CHD组明显高于单纯T2DM组(P〈0.01)。T2DM合并CHD组中,T2DM合并AMI组和T2DM合并UAP组FV:C、FⅧ:C和TF水平均明显高于单纯T2DM组(P〈0.001),且T2DM合并AMI组明显高于T2DM合并UAP组(P〈0.01);T2DM合并OMI组和T2DM合并SAP组TF水平明显高于单纯T2DM组(P〈0.01),但FV:C和FⅧ:C水平3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V:C、Fvm:C、TF与VwF、PAR均呈明显正相关(P〈0.01)。结论FV:C和FVIH:C及TF水平可作为T2DM患者并发CHD的诊断指标。TF对判断T2DM合并CHD患者病情的进展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瘦素(Leptin)水平与2型糖尿病(T2DM)合并冠心病(CHD)炎性反应的关系,以及炎性反应蛋白和炎性因子在合并冠心病中的相关性及意义。方法选择临床确诊的住院和门诊T2DM患者151例,分为T2DM组(76例)和T2DM合并CHD组(75例)。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Leptin和IL-6、hs—CRP水平,进行对比分析。结果①T2DM患者外周血血清Leptin和IL-6、hs—CRP水平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DM合并CHD患者组的外周血血清Leptin和IL-6、hs—CRP水平与T2DM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T2DM合并CHD组外周血Leptin水平与IL-6、hs—CRP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776、P〈0.05,r=0.791、P〈0.05);hs—CRP与IL-6呈显著正相关(r=0.824、P〈0.05)。结论T2DM患者体内存在Leptin和IL-6、CRP的异常表达,合并CHD患者更为显著,且三者具有显著相关性。Leptin及IL-6、CRP参与了T2DM合并CHD的发生、发展.此为早期干预T2DM患者合并CHD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冠心病(CHD)、糖尿病(DM)、高血压(HPN),高脂血病(HL)和肾病综合症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脂质代谢异常。为了探讨脂质代谢变化与这些疾病的关系,我们对CHD、DM、HPN、HL、肾病患者及健康人的血脂六项结果作定量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我国北方汉族糖尿病(DM)合并冠心病(CHD)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Hey)及Hey代谢相关酶胱硫醚β-合成酶(CBS)的844ins68的基因多态性特点。方法检测104例2型DM合并CHD患者(DM合并CHD)、127例2型DM患者、61例CHD患者和91名健康对照者的Hey、叶酸、维生素B12、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I(apoA—I)、载脂蛋白B(apoB)浓度。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分析CBS844ins68基因多态性。结果DM合并CHD组Hey水平明显高于DM组和对照组,叶酸、维生素B12水平明显低于DM组及对照组(P〈0.叭)。DM合并CHD组与CHD组Hcy、叶酸、维生素B12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M组与对照组之问Hey、叶酸、维生素B12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CBS844ins68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e回归分析显示高Hey水平、年龄、Tc是CH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0R值[95%可信区问(CI)]分别为2.117(1.081-4.145)、1.105(1.070~1.142),1.023(1.005~1.042)(P均〈0.05)。CBS844ins68的OR值(95%CI)为1.254(0.229~6.867)(P〉0.05):结论高Hey水平是我国北方汉族人2型DM合并CH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CBS844ins68基因多态性不是2型DM合并CHD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冠心病(CHD)患者、脑梗死患者、2型糖尿病(DM)患者高密度脂蛋白(HDL)及其亚型的变化。方法 选择CHD患者202例(其中121例经冠脉造影)、脑梗死患者28例、2型DM患者31例,测定常规血脂{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载脂蛋白A-I(apoA-I)、载脂蛋白B100(apoB100)、脂蛋白(a)[Lp(a)]}、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HDL2、HDL3及计算HDL2/HDL(%)。结果 CHD、脑梗死患者的HDL、HDL2、HDL2/HDL(%)显著下降,2型DM组HDL3有非常明显的增高。121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的CHD患者其狭窄组较阴性组HDL2、HDL2/HDL(%)显著降低(P〈0.01)。80例血脂正常(TG〈2.2mmol/L,TC〈5.7mmol/L)的造影患者,TG随病变支数增加而递增(P〈0.05),HDL2则呈现递减式减少(P〈0.01)。常规血脂正常但糖耐量异常的CHD患者年龄明显偏大,同时有HDL3的下降。结论 CHD患者HDL降低主要表现为大颗粒的HDL2含量减少。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浆网膜素-1(Omentin-1)水平的变化及瑞舒伐他汀治疗对Omentin-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临床确诊的住院和门诊单纯T2DM患者42例和CHD合并T2DM患者47例。同期选择健康体检者37例作为正常对照组(NC组)。采用ELISA法测定所有研究对象及CHD合并T2DM组瑞舒伐他汀治疗后血浆Omentin-1水平,并分析血浆Omentin-1水平与白细胞介素6(IL-6)、空腹胰岛素(FINS)、体重指数(BMI)、内皮素(ET)、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氧化氮(NO)等的关系。结果与NC组(24.79±6.18ng/m1)比较,CHD合并T2DM组治疗前(14.75±4.02ng/m1)和单纯T2DM组(19.32±5.17ng/m1)患者血浆Omentin-1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01),CHD合并T2DM组治疗前血浆Omentin-1水平显著低于单纯T2DM组(14.75±4.02V8.18.30±5.17ng/ml,P〈0.01)。CHD合并T2DM患者血浆Omentin-1水平与FINS、BMI、HOMA—IR、IL-6、ET呈明显负相关,与NO呈正相关(P〈0.01或P〈0.05)。HOMA-IR、IL-6和NO是影响CHD合并T2DM患者血浆Omentin-1水平的独立相关因素。CHD合并T2DM患者经瑞舒伐他汀治疗后TC、LDL-C、IL-6和ET均显著降低,而HDL—C和NO则显著增高(P〈0.05),同时血浆Omentin-1水平也明显升高(18.35±3.97vs.14.75±4.02ng/ml,P〈0.01)。结论瑞舒伐他汀在有效调节CHD合并T2DM患者脂代谢,减轻炎症反应,改善内皮功能的同时,升高血浆Omentin-1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心血管高危住院患者抗血小板药物、他汀类药物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的应用情况。方法测定5 254例50岁以上心血管高危的住院患者的踝臂指数(ABI),ABI〈0.9诊断为下肢动脉疾病(PAD);将患者分成单纯PAD组、单纯冠心病(CHD)组、单纯缺血性脑卒中(IS)、单纯糖尿病(DM)组,PAD合并CHD或IS或DM组和参照组,分析各组用药情况。结果 5 254例患者中仅65.4%、36.9%、46.9%的患者接受抗血小板药物、他汀类药物和ACEI治疗。单纯PAD组中,3种药物单用和合用比例明显低于单纯CHD组;3药合用仅见于56%的CHD,8%的单纯IS,13%的单纯DM和21%的单纯PAD患者。结论 PAD治疗情况远远不如CHD,因此动脉粥样硬化不同表现形式及DM急需得到规范的强化治疗。  相似文献   

13.
朱燕  阿祥仁 《检验医学》2010,25(11):843-843,857
糖尿病(DM)患者发生动脉硬化性疾病的危险比非糖尿病患者高2~4倍,2型DM患者约有50%合并有冠心病(CHD),2型DM合并CHD是DM血管病变的主要并发症,病死率高。我们观察了2型DM合并CHD与单纯2型DM患者血清胆红素及血脂水平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临床上老年人甘油三酯(TG)的代谢情况,对老年人患高甘油三酯(TG)血症的预后进行对比分析,探讨甘油三酯与糖尿病(DM)、高血压(HP)、动脉粥样硬化性(AS)疾病和冠心病(CHD)的关系。[方法]运用OLYMPUSAU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老年人1080例高甘油三酯血症和880例甘油三酯正常体检者进行甘油三酯和血糖的检测,结合临床的诊断结果,比较他们在糖尿病(DM)、冠心病(CHD)、动脉粥样硬化性(AS)疾病、高血压(HP)等疾病的发病情况。[结果]患有高甘油三酯(TG)血症的老年人在糖尿病(DM)、冠心病(CHD)、动脉粥样硬化性(AS)疾病、高血压(HP)的发病概率显著高于甘油三酯(TG)正常老年人。[结论]老年人甘油三酯(TG)的代谢睛况直接影响到老年人健康,高甘油三酯(TG)是导致糖尿病(DM)、冠心病(CHD)、动脉粥样硬化性(AS)疾病、高血压(HP)等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甘油三酯(TG)的代谢紊乱是病发的首要因素,所以我们应采取各种措施来控制甘油三酯(TG)的代谢紊乱,减少各种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男性冠心病患者血清性激素(E2/T)、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肌钙蛋白I(cTnI)和脂蛋白(a)[LP(a)]水平与临床的关系。方法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127例男性冠心病(CHD)患者(37例AMI,43例UA和47例SA)血清性激素(E2/T)和cTnI,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hs-CRP、LP(a),并与60名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CHD患者E2明显增高、T明显降低(P<0.05),CHD患者E2/T比值为41.38±7.34,较之对照组的21.03±6.58明显增高(P<0.01)。CHD患者hs-CRP、cTnI和LP(a)明显增高(P<0.05),随CHD的严重程度(SA、UA和AMI)逐级升高。结论男性CHD患者性激素代谢紊乱,E2明显增高,T明显降低,随CHD严重程度hs-CRP、cTnI和LP(a)水平逐渐增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DM)合并冠心病(CHD)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与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等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单纯2型DM组、2型DM合并CHD组及正常对照组的脂联素和胰岛素,用日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FBG、血脂,测量所有观察对象的身高、体重、腰围和臀围并测定其尿白蛋白排泄率。结果单纯2型DM组、2型DM合并CHD组血清脂联素水平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2型DM合并CHD组显著低于单纯2型DM组(P〈0.01)。2型DM2组Homa-IR均高于正常对照组。脂联素与WHR、Homa—IR呈独立负相关(P〈0.01)。结论2型DM合并CHD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与胰岛素抵抗之间存在密切的相关性,血清脂联素在2型DM及合并CHD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是2型糖尿病(T2DM)常见的合并症,也是糖尿病患者终末期死亡的重要原因,T2DM患者并发CHD的几率约为普通人CHD患病率的4倍[1],诸多的研究证实维生素D与T2DM发病存在密切联系,长期补充维生素D可有效降低T2DM的发病风险[2],然而对于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T2DM患者并发心血管疾病的关系研究鲜有报道,本研究通过对比血清不同维生素D的T2DM患者的CHD发病率,研究血清维生素D浓度与T2DM患者合并CHD的关系,并进一步探讨降低T2DM患者CHD发病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8.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高血压(hypertension,HPN)、高脂血症(hyperlipidemia,HL)和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NS)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脂质代谢异常。为了探讨血清脂质代谢变化与这些疾病的关系,以寻求这些疾病发生前脂质代谢紊乱的早期指标,对DM、CHD、HPN、HL、NS患者及健康人的血脂六项结果作定量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水平在预测2型糖尿病(DM)并发冠心病(CHD)危险时的价值。方法选取单纯2型DM患者110例,DM并发CHD患者106例及健康对照89例,分别测定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计算比较各组non-HDL-C;分析比较120例患者进食因素对各血脂检测项目检测值的影响。结果2型DM并发CHD组non-HDLC显著高于单纯2型DM组(P(0.01);non-HDL-C值受饮食因素影响较小,而其他一些血脂检测项目(TG、HD、LDL-C)均受饮食因素影响较大。结论non-HDL—C可作为2型DM患者预防并发CHD的重要监控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2型糖尿病(DM)患者的视觉诱发电位(VEP),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体感诱发电位(SEP)、事件相关电位(ERP)的表现与临床参量的关系。方法 用Nicolet Viking TV型肌电图/诱发电位仪对30例2型DM患者(DM组)及年龄和性别与之匹配的本院医务人员正常人30例(对照组)进行VEP,BAEP,SEP,ERP检测。应用SPSS统计软件分析DM组的EP表现及其与临床参量(病程、血糖、血脂、肾功能、血管病变)的关系。结果 DM组(1)VEP异常20例,BAEP异常18例,MNSEP异常为20例,PTNSEP异常22例,EPR异常11例。(2)VEP的P100潜伏期(PL)明显延长,BAEP的左侧Ⅰ波PL、双侧Ⅴ波PL,波幅(Amp)和各波间期(IPL)明显异常,SEP周围电位N9至皮层电位P25/P38的PL,Amp以及ERP中N2,P3a,P3b的PL,Amp都有明显异常,与对照组比较(F=5.131-45.213,t=2.695-3.472,P&;lt;0.05-0.01)。(3)EP改变与各临床参量有关。结论 DM患者VEP,BAEP,SEP,ERP都有不同程度异常。异常程度和病程平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