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吸烟与动脉硬化性脑梗塞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目的:探讨吸烟与动脉硬化性脑硬塞(ASCI)的关系。方法:对102例ASCI患者及108例正常人血清载脂蛋白(Apo-B)、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总胆固醇(TC)进行测定及对比分析。结果:ASCI组Apo-B比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HDL-C比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而TC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在对照组及AS-CI组吸烟者Apo-B均高于非吸烟者(P<0.01,P<0.05),而HDL-C吸烟者明显低于非吸烟者(P<0.01)。结论:吸烟能促使血清Apo-B增高及HDL-C下降,可以认为吸烟是ASCI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
吸烟与脑卒中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调查188例脑卒中病人及188例正常对照的吸烟情况后发现,吸烟与脑卒中有关,其OR=2.13,P<0.001,随着吸烟年限的延长、吸烟量的增加,患脑卒中的危险性也在增加(OR分别为1.02、P<0.001和1.21、P<0.OO1);开始吸烟年龄越大越容易患病,OR=1.02,P<0.05。被动吸烟也与脑卒中密切相关(OR=6.56,P<0.001)。经高血压病史调整后,吸烟、被动吸烟仍与脑卒中密切相关。通过病例组与对照组血脂分析发现:病例组中吸烟者TC及HDL-C明显低于非吸烟者;对照组吸烟者与非吸烟者血脂水平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索成人型多囊肾(APKD)的血脂变化,本文观察分析了70例APKD病人的血清脂蛋白和载脂蛋白,并与50例健康人作对照,发现APKD病人血清甘油三酯(TG)及总胆固醇(TC)明显高于正常对照(P<0.01及P<0.001),而高密度脂蛋白明显低于正常对照(P<0.001),但未发现APKD不同肾功能与血脂的对应关系。单纯APKD病人比合并多囊肝的APKD病人TG、TC增高(P<0.01,P<0.05)。讨论了其机理,结论可供今后临床进一步研究作参考  相似文献   

4.
一氧化氮等自由基对吸烟者损害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检测1255例康康吸烟者和524例健康非吸烟者血浆一氧化氮(P-NO)、维生素C(P-VC)、维生素E(P-VE)、β-胡萝卜素(P-β-CAR)含量和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E-SOD)、过氧化氢酶(E-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E-GSH-PX)活性,并做65对配比实验,结果表明,与非吸烟组比较,吸烟组的P-NO平均含量显著升高(P<0.001),P-VC、P-VE、P-β-CAR平均含量和E-SOD、E-CAT、E-GSH-PX平均活性皆显著降低(P<0.001)。随吸烟时间和吸烟量的增加,其P-NO含量也增高,P-VC、P-VE、P-β-CAR含量和E-SOD、E-CAT、E-GSH-PX活性降低,并均呈一定程度的的直线相关(P<0.001)。提示吸烟者体内的氧化和抗氧化平衡严重失调,氧自由基反应明显加剧。  相似文献   

5.
早期糖尿病患者血清唾液酸及载脂蛋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检测20例早期Ⅱ型糖尿病(NIDDM)患者血清唾液酸(SA),载脂蛋白(Apo)AI、B、CⅠ、CⅡ,脂蛋白(a)[Lp(a)]、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空腹血糖(FPG)水平,与130例健康组比较,其SA、ApoB、ApoAⅠ/ApoB比值、TC、TG、FPG有极显著性意义(P<0.05~0.01),而ApoAⅠ、ApoCⅠ、CⅡ和Lp(a)差异虽然不显著(P>0.05),但前两者有下降趋势,后两者有升高趋势。结果显示,NIDDM患者早期可能已发生了细胞代谢紊乱、脂质代谢异常及血液循环障碍  相似文献   

6.
血压水平和血清唾液酸及血脂含量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104例体检人员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血清唾液酸(SA)、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空腹血糖(FPG),以研究受检人员血压水平变化对血清SA及血脂含量的影响,及其血液生化代谢的病理变化。结果表明,随着血压水平的升高,血清SA、TC和TG亦显著增高(P<0.05~0.01);血清SA含量增高组的SBP、DBP、TC和TG水平均显著高于SA正常组(P<0.01)。血压与血清SA呈正向性变化,且血脂也有同向性变化。因此血清SA增高可能是血压增高者血液生化代谢异常的指标之一以及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7.
评价诊断价值的基本指标是灵敏度(Se)和特异度(Sp),ROC曲线是以Se为纵坐标.(1-Sp)为横坐标绘成的曲线,曲线下的面积反映试验诊断准确性的大小。通过对214例老年冠心病(CHD)患者和172例健康老年人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载脂蛋白AI和B(ApoA、ApoB)水平的观察,结果显示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应用ROC曲线分析,各指标曲线下面积在0.56~072之间,对老年CHD辨别力的强弱依次为ApoA_1/ApoB、ApoB、ApoA_1、TG和TC,提示ApoA_1/ApoB为最有价值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从1982年6月开始至1994年末对邹城市3个乡镇29个村的20岁以上男女村民5803人进行前瞻性定群观察吸烟、饮酒与死亡的动态情况。结果表明,男女吸烟者死亡率为37.13/10万人年,不吸烟者为12.38/10万人年,RR=3.0,95%CI为1.51~5.95(χ2=10.90,P=0.00096),AR=3.34/10万人年,AR%=66.66%,PAR=3.34/10万,PAR%=21.25%。每日吸烟量、吸烟年限与肺癌死亡间存在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P<0.001)。每日吸烟40支以上者的RR值是不吸烟者的7.91倍,吸烟40年以上者的RR值是不吸烟者的5.25~7.67倍。而饮酒与肺癌的死亡无联系(P>0.05)。吸烟与饮酒无协同致肺癌作用。  相似文献   

9.
检测18例糖尿病,20例痛风患者和15例正常对照者的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和载脂蛋白(Apo)A,B的水平,发现糖尿病和痛风患者的TG,TC和ApoB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ApoA则显著低于正常对照(P〈0.01),表明糖尿病和痛风患者除血糖,血尿酸异常外也有血脂代谢异常,ApoApoB代谢稳定,受干扰因素少,是反应血脂水平较灵敏的对数,对监测糖尿病才痛风患者的治疗和转归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腰/臀比值与糖、脂代谢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226例NIDDM、389例IGT患者体质指数(BMI)及腰/臀比值(WHR),并与153例糖耐量正常对照组作了比较。结果显示:NIDDM组、IGT组BMI、WHR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NIDDM组WHR显著高于IGT组(P<0.01),两组间BMI无显著性差异(P>0.05)。另外,NIDDM组、IGT组的FIns、2hBG、2hIns、TG、SBP、DBP及高血压患病率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NIDDM组FBG、FIns、2hBG、TG及高血压患病率显著高于IGT组(P<0.01),而ID1、2hIns、ID2显著低于IGT组(P<0.01)。NIDDM组Ch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IGT组Ch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相关分析结果示WHR与ID1、ID2、Ch、TG、SBP、DBP,均呈正相关。提示WHR是体脂分布对糖、脂及胰岛素代谢影响较重要的指标。  相似文献   

11.
各级医疗卫生系统行政领导吸烟KAP调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通过对部分地市县各级医疗卫生系统241名行政领导吸烟KAP调查分析,该人群总吸烟率37.3%,其中男性吸烟率52.4%,女性吸烟率2.7%。文化程度与吸烟率呈反向关系,且有显著差异(P<0.05),县市及以下领导中吸烟者超过一半。吸烟主要原因是社交、工作需要。其吸烟量小于20支/每日,50%以上吸烟者从未想到戒烟。多数人赞成控烟活动,但表示不参与者较多。  相似文献   

12.
大鼠急性吸烟5min及慢性吸烟30天后,观察离体肺代谢外源性花生四烯酸(AA)、转化血管紧张素Ⅰ(AⅠ)及其血管反应性的变化.结果发现大鼠离体灌流肺吸烟5min时注入AA,流出液中前列环素(PGI2)的代谢物6-酮-PGF1a和血栓素A2(TXA2)的代谢物TXB2及肺动脉灌注压增值(★ pa)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注入AⅠ后,★Ppa低于对照组,而AⅠ转化为AⅡ的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吸烟30天后的大鼠离体肺,同样注入AA或AⅠ时,★Ppa均无明显改变,而流出液中6-铜-PGF1a和AⅡ的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吸烟可以改变肺的代谢功能,急性吸烟可降低肺对血管紧张素的反应性.  相似文献   

13.
吸烟与高血压关系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选择膳食习惯,生活条件和所处环境基本相同的本地区26个部队干休所的离退休老干部2568人进行吸烟与高血压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本地区老干部的吸烟率为68.15%。吸烟组血脂水平TC为5.48±0.48,TG为1.86±0.84mmol/L;不吸烟组血脂水平TC为4.78±0.36,TG为1.62士0.32mmol/L(P<0.01),两组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21.2%和10.64%(P<0.005,RR=2.0)。同时发现随着吸烟等级的增加其患病率也逐渐上升。  相似文献   

14.
甘德坤  华珂 《卫生研究》1996,25(6):346-347
用茶碱区分T淋巴细胞亚群的微量方法测定72名健康男性吸烟者的T淋巴细胞活性,并以严格配对方式选出72名健康非吸烟者与之配对研究。所得数据进行配对资料t检验和组间均数t检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吸烟者外周血总T淋巴细胞活性及辅助性T淋巴细胞活性均非常显著低于非吸烟者(P<0.001),各吸烟组总T淋巴细胞活性和辅助性T淋巴细胞活性均非常显著低于非吸烟组(P<0.001);在吸烟者中,总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的活性在各年龄组间和各吸烟年限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5.
为了进一步研究吸烟对人体的危害,本文应用日本SysmexF—800型血细胞计数仪,从健康体检的男性中随机抽样172人,进行红细胞计数(RBC计数)、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MCH)、平均红细胞体积(MCV)的测定。观察显示92名无症状吸烟者与80名不吸烟者的RBC计数、MCH无明显差异;而无症状吸烟者较不吸烟者的MCV有明显增大,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吸烟者MCV的增大与吸烟指数量明显正相关,r=0.3619,P<0.001。结果提示长时期大量吸烟者导致MCV的增大,使血液粘稠度增加,是心脑血管疾病及呼吸系统疾病发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观察吸烟对人血液抗氧化保护系统功能的影响,选择吸烟者26人(男15人和女11人),年龄25~60岁(47.3±12.1),作为观察组。吸烟者每日吸烟量至少20支,吸烟时间3年以上。以健康志愿者35人(男20人和女15人),年龄25~81岁(55±14.25),作为对照组。对上述研究对象的饮食不做统一要求,但要求不饮酒和不服用任何药物。取血制备血浆和红细胞,分别测定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红细胞和血浆中脂质过氧化产物(TB…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某市橡胶厂136名作业女工及33名对照组女工脂质过氧化和免疫功能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接触组SA、LPO、IgA、IgG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0.01)。接触组的GSH-Px、WBC、淋巴细胞相对数和绝对数、TC绝对数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WBC及TC减少与生物膜损伤有关。橡胶作业有害因素可导致作业女工生物膜损伤及免疫功能改变,这可能与橡胶作业工人肿瘤高发有关,但其内在联系尚需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二硫化碳作业工人血浆LCAT的测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对血脂、肝功能均正常的85名接触二硫化碳(CS_2)工人和36名不接触工人,均为男性,进行了血浆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LCAT)活力、血清铜、锌含量测定。结果表明:接触组工人LCAT活力、铜值、铜/锌比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5,P<0.01);锌值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但LCAT活力与铜、锌、铜/锌比值线性相关分析未见明显相关。以上结果提示:长期接触高浓度CS_2,在血脂未发生改变以前,可见LCAT活力、铜、铜/锌比值改变。以上指标作为CS_2中毒诊断及健康监护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教练员高脂血症与载脂蛋白AⅠ-CⅢ-AⅣ基因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以北京市体工队教练员61人,北京医科大学三院门诊健康体检者84人为对象,进行血脂检测、流行病学调查,并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他们的载脂蛋白A1一CⅢ一AⅣ基因上SacⅠ酶切位点多态性及其与高脂血症发病的关联,结果表明:1.教练员组高脂血症发病检出率为57.4%,明显高于正常人(P<0.05)。载脂蛋白AⅠ一CⅢ一AⅢ基因上SacⅠ酶切位点的S+等位基因相对频率在教练员组明显高于对照组(0.2705比0.1184,P<0.05),受试教练员中,具有S+等位基因者的TC、TG和LDL水平明显高于不具此5+等位基因者;对照组中具S+等位基因者的TC和TG水平也明显高于不具有这种等位基因者;2.应用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对教练员高脂血症进行分析:教练员职业(运动量减少、年龄增长、精神紧张和高脂肪、高能量、高蛋白、高钠盐饮食等特点)是患高脂血症的一种危险因素,其OddsRa一tio值为3.317,P=0.004。年龄是患高脂血症另一危险因素,OR=1.067,P=0.002;运动锻炼是高脂血症的防病因素,OR=0.488,P=0.027。在载脂蛋白apoAⅠ一CⅢ一AⅣ基因上的限制性酶切位点中,S+/S?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测定了尘肺病人、慢性支气管炎(慢支)病人及健康成人的血清β-胡萝卜素(BC)和VitA含量以及血清脂质过氧化酶(LPO)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结果发现,尘肺组血清BC含量明显低于健康组和慢支组(P<0.01)。而血清VitA含量3个组相近(P>0.05)。与健康组和慢支组比较,尘肺组血LPO含量明显升高,SOD和GSH-Px活性则明显降低(P均<0.0l)。上述结果提示,尘肺病人抗氧化功能明显减弱可能与血清BC含量较低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