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观察Apelin-13对同型半胱氨酸(Hcy)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10 mmol/L Hcy处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24 h,诱导内皮细胞的损伤。采用不同浓度(0.1 μmol/L、1.0 μmol/L和10.0 μmol/L)的Apelin-13预处理1 h,再加入含Hcy的培养基中继续孵育24 h,观察细胞的损伤情况。采用MTT法测定细胞活力,比色法测定细胞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DH)的活性。采用Western Blot检测HUVECs中磷酸化的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Hcy组细胞的存活率显著降低,细胞培养液中LDH活力显著性升高(均P<0.05)。与Hcy组组比较,Apelin-13(1.0和10.0 μmol/L)预处理组细胞的存活率均显著升高,细胞培养液中LDH活力显著性降低(均P<0.05)。Hcy组HUVECs细胞中p-AMPK蛋白的表达与对照组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均P>0.05)。与Hcy组比较,Apelin-13(1.0和10.0 μmol/L)预处理组HUVECs细胞中p-AMPK蛋白的表达显著性下调(均P<0.05)。AMPK抑制剂Compound C部分取消了Apelin-13的内皮细胞保护作用。结论Apelin-13抑制了同型半胱氨酸诱导的内皮细胞损伤,其机制与可能与上调AMPK的磷酸化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姜黄素和氯沙坦对血管紧张素(Ang)Ⅱ诱导的内皮间质细胞转化(EndMT)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然后分为4组:对照组(不加刺激药物的正常培养组);AngⅡ组(加入刺激浓度为0.1 μmol/L或1μmol/L的AngⅡ);姜黄素+AngⅡ组(先加入12.5 μmol/L的姜黄素预孵1h,再加入1 μmol/L的AngⅡ);氯沙坦+AngⅡ组(先加入10 μmol/L的氯沙坦孵育2h,再加入1μmol/L的AngⅡ);刺激24 h后行划痕试验检测各组细胞迁移能力改变和CCK-8检测细胞活力;刺激5d后,显微镜观察各组细胞形态变化和Western blot检测各组血管内皮钙黏蛋白(VE-cadherin)、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蛋白表达量.结果 HUVECs经AngⅡ刺激后形态改变,长梭形样细胞明显增多;姜黄素和氯沙坦可维持内皮细胞铺路石样形态.AngⅡ呈浓度依赖性地降低HUVECs存活率(P<0.01);各组存活率均>50%(均P<0.05).相比对照组,AngⅡ促进HUVECs的迁移(P<0.05);相比AngⅡ组,加入姜黄素和氯沙坦可抑制HUVECs的迁移(均P<0.05).AngⅡ可诱导EndMT,AngⅡ刺激5d后VE-cadherin表达减弱(P=0.003),而α-SMA和TGF-B1的表达都明显增强(均P<0.01),姜黄素和氯沙坦使VE-cadherin表达明显增加,而α-SMA和TGF-β1的表达均明显下调.结论 姜黄素和氯沙坦通过下调TGF-β1表达抑制AngⅡ诱导的EndMT.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Rosu)对同型半胱氨酸(Hcy)损伤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血管细胞间黏附分子-1(V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HUVECs,2~3代进行试验,MTT实验设立空白对照组、Hcy(0.2~1.2 mmol/L)组、Rosu(0.5、1.0、2.0和5.0 mmol/L)组,实验组:Rosu 1.0 mmol/L和2.0 mmol/L进行预处理细胞,2 h后加入0.6 mmol/L浓度的Hcy损伤HUVECs,Real time PCR法测定VCAM-1 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测定细胞VCAM-1蛋白含量;Rosu 2.0 mmol/L+甲羟戊酸( Mev )100μmol/L预处理2 h后再加入0.6 mmol/L浓度的Hcy以了解Mev对VCAM-1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Hcy组VCAM-1蛋白和mRNA表达较空白对照组明显增强(P<0.05);Rosu组VCAM-1蛋白和mRNA表达较Hcy组明显减弱(P<0.05),且Mev不能阻断Rosu的这种作用。结论 Rosu可通过抑制HUVECs表达VCAM-1产生抗炎作用,且这种作用独立于其调脂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对克隆的胰岛β细胞NIT-1细胞株胰岛素分泌、细胞生存率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将Hcy作用于NIT-1细胞后,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不同浓度Hcy作用不同时间后对细胞胰岛素分泌的影响;用溴化(4,5二甲基2噻唑基)2,5二苯基四氮唑分析法检测细胞生存率;流式细胞仪磷脂结合蛋白V/PI双染色法和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不同浓度的Hcy作用不同时间对NIT-1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 50 μmol/L的Hcy作用24 h以及100 μmol/L的Hcy作用12 h后,细胞胰岛素的分泌量较正常对照组分别下降了17.1%和1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100 μmol/L的Hcy作用12、24 h后细胞存活率分别降至95%、88%,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50 μmol/L的Hcy作用48、72 h后,细胞存活率分别降至91%、87%,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当100 μmol/L Hcy作用24 h,NIT-1细胞凋亡率为7.2%(P<0.01);250 μmol/L的Hcy作用12 h,NIT-1细胞凋亡率为12.9%(P<0.05).琼脂糖凝胶电泳显示随着Hcy浓度增加,凋亡NIT-1细胞的DNA电泳条带呈现为明显的梯形条带.结论 Hcy对胰岛β细胞胰岛素分泌的抑制作用呈时间、剂量依赖性.Hcy对细胞的生存率具有抑制作用,且以时间和浓度依赖性的方式诱导胰岛β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5.
体外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心肌样细胞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目的探讨用5-氮胞苷(5-aza)体外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分化为心肌样细胞的最佳条件.方法用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培养、纯化大鼠MSCs,取第3代MSCs随机分为A、B、C 3组,分别加入5、10、20 μmol/L5-aza;每组分别孵育12、24、48 h,继续培养28 d.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细胞肌动蛋白(α-actin)和心肌肌钙蛋白T(cTnT)表达,并通过Western印迹法对细胞cTnT进行定量分析.结果MSCs经5-aza诱导培养28 d后,电镜下见细胞胞浆有散在肌丝样结构,免疫组化检测α-actin和cTnT表达均呈阳性;5 μmol/L的5-aza孵育48 h、10 μmoL/L孵育24 h培养28 d的细胞cTnT表达量与10 μmol/L的5-aza孵育48 h、20 μmol/L 3种孵育时间各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且细胞生物学特性未受到明显影响.结论MSCs在体外经5-aza诱导后可分化为心肌样细胞;5 μmol/L的5-aza孵育48 h和10 μmol/L的5-aza诱导24 h是MSCs体外诱导分化心肌样细胞的理想条件.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Ⅱ促进内皮脂肪酶(EL)表达的信号传导通路.方法 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分为3组:①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刺激组:在培养液中加入AngⅡ,使之终浓度为10 μmol/L;②PDTC预处理组:核因子(NF-κB)抑制剂吡咯烷二硫氨基甲酸(PDTC)(10mmol/L)预处理HUVECs 1 h后加入AngⅡ(10 μmol/L)刺激;③对照组:不加任何刺激因子.上述各组细胞分别孵育2、4、8、12、24 h后终止实验,收集细胞,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不同时间各组EL、NF-κB亚单位p65 (NF-κB p65)的表达.结果 ①AngⅡ可以上调HUVECs的EL、NF-κB p65的表达,两者的升高趋势一致.HUVECs经AngⅡ刺激后,在4、8、12 h其EL的表达量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均<0.05);2、4、8、12h时NF-κB p65的表达量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均<0.05).②PDT℃可以抑制EL的表达.HUVECs经PDTC处理后,其EL蛋白表达量在作用2、4、8、12、24 h与AngⅡ刺激组比较明显降低(P均<0.05).结论 AngⅡ可能通过NF-κBp65信号传导通路促进内皮细胞中内皮脂肪酶EL的表达.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硫化氢(hydrogen sulfide,H2S)对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并从抗氧化的角度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以硫氢化钠(sodium hydrosulfide,NaHS)作H2S的供体,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经10 μmol/L NaHS预孵育24 h后加入33 mmol/L葡萄糖(高糖)作用48 h,以正常对照组、高糖损伤组和10 μmol/L NaHS预处理组作为对照,DAPI荧光染色观察细胞核形态的变化并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细胞黄嘌呤氧化酶(X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蛋白质的表达.结果 DAPI染色荧光显微镜观察发现,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高糖损伤组HUVECs中出现大量的核呈浓染致密的固缩形态或颗粒状荧光的凋亡细胞,NaHS预处理的HUVECs中细胞核呈浓染致密的固缩形态或颗粒状荧光的细胞数明显减少,大部分细胞染色质呈弥漫均匀的低强度荧光.Western Blot结果显示,33 mmol/L葡萄糖孵育HUVECs 48 h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SOD蛋白表达降低37.17%,XOD蛋白的表达增加47.06%;10 μmol /L NaHS 预处理组与高糖损伤组相比,HUVECs SOD蛋白的表达增加27.52%,XOD 蛋白表达降低 31.20%.结论 H2S对高糖诱导的HUVECs凋亡具有拮抗作用,并与其抑制高糖引起的细胞内SOD水平的降低、XOD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8.
同型半胱氨酸诱导人血管平滑肌细胞组织因子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同型半胱氨酸(Hcy)诱导人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表达组织因子(TF)的作用。方法采用组织贴块法培养人脐动脉 VSMCs,应用α-actin 免疫组化法鉴定细胞;将不同浓度的 Hcy 与 VSMCs 孵育,采用半定量 RT-PCR 检测细胞 TF mRNA 表达,流式细胞技术(FCM)检测细胞表面 TF 蛋白水平。结果终浓度分别为0、10、100、 500、1000μmol/L 的 Hcy 作用4 h,Hcy 浓度为10μmol/L 时,TF 表达开始升高,500μmol/L 达峰值,Hcy 呈剂量依赖性诱导 VSMCs 表达 TF mRNA;100μmol/L Hcy 作用0、1、2、3、4、8、24 h,2 h 时 TF 表达明显增加,8 h 达峰值,24 h 表达回到基础水平,Hcy 呈时间依赖性诱导 VSMCs 表达 TF mRNA;VSMCs 细胞膜表面有低水平的 TF 蛋白表达,终浓度分别为0、 10、100、500、1000μmol/L Hcy 作用4 h,10μmol/L 即可诱导 VSMCs 表达 TF 蛋白,1000μmol/L 达高峰,Hcy 呈剂量依赖性诱导 VSMCs 表达 TF 蛋白;终浓度为100μmol/L Hcy 作用0、1、2、4、8、16、24 h,2 h 时 TF 开始表达升高,Hcy 呈时间依赖性诱导 VSMCs 表达 TF 蛋白。结论 Hcy 呈时间依赖性和剂量依赖性诱导 VSMCs 表达 TF,可能是 Hcy 导致 AS 和冠心病等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并加醛固酮(ALD)诱导,观察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LOX-1)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的HUVECs按细胞不同处理方式分为6组:阴性对照组(1640培养基,A组)、不同浓度ALD组(10、100、1 000 nmol/L,分别为B、C、D组 )、ALD+LOX-1受体阻滞剂多聚肌苷酸(Poly I)组(E组)、ALD+螺内酯组(F组)加入HUVECs 中共孵育24 h,RT-PCR的方法测定HUVECs中LOX-1mRNA的表达.结果 用不同浓度的ALD (10、100、1 000 nmol/L)与HUVECs培养24 h后,同A组相比LOX-1mRNA表达呈浓度依赖性增加(P<0.05);而在用螺内酯(1 μmol/L)与1 000 nmol/L的ALD共培养24 h或Poly I(250 mg/L)与HUVECs预先作用2 h后再加入1 000 nmol/L的ALD共培养24 h,同D组相比E,F组LOX-1mRNA的表达明显减少(P<0.05).结论 ALD可以促进培养的HUVECs LOX-1基因的表达,而其拮抗剂螺内酯可以抑制LOX-1mRNA的表达,因此ALD的致动脉粥样硬化(AS)作用可能与LOX-1有关,而螺内酯则可能通过此途径发挥抗AS作用.  相似文献   

10.
同型半胱氨酸诱导内皮祖细胞凋亡的氧化应激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诱导小鼠骨髓内皮祖细胞(EPCs)凋亡的氧化应激机制.方法 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取小鼠骨髓单个核细胞,培养7 d后收集贴壁细胞,荧光显微镜下鉴定EPCs;与不同浓度Hcy(0、50、100、500 μmol/L)共孵育12、24、48 h,或分别经氧自由基清除剂NAC(1 mmol/L)、NADPH氧化酶抑制剂DPI(10 μmol/L)、p38MAPK特异性抑制剂SB203580(10 μmol/L)预孵育30 min后,再与500 μmol/L Hcy共孵育24 h;Annexin-V/ PI双染色经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荧光探针H2DCF-DA法检测细胞内活性氧水平,光泽精化学发光法检测NADPH氧化酶活性,硝酸还原酶法测定细胞培养液中一氧化氮(NO)含量.结果 Hcy呈时间、剂量依赖性诱导EPCs凋亡、活性氧产生及NADPH氧化酶激活,并减少细胞培养液中NO含量(P<0.05或P<0.01);NAC、DPI、SB203580预处理能拮抗Hcy诱导的上述改变(P<0.05或P<0.01).结论 Hcy可能通过激活NADPH氧化酶、诱导EPCs活性氧的产生、降低NO水平及激活p38MAPK途径,导致EPCs凋亡.  相似文献   

11.
目的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模型中观察丙泊酚对内皮源性一氧化氮合成酶(eNOS)的激活效应,探讨蛋白激酶C-ε(PKC-ε)对药物引起eNOS激活的调节作用。方法以体外培养的人HUVECs 3~5代作为实验对象。用丙泊酚(0、1、5、10、50、100μmol/L)分别处理细胞1和24 h,分析药物激活eNOS的量效关系;用丙泊酚5μmol/L和50μmol/L分别处理细胞0 min、5 min、1 h、6 h和24 h,分析药物激活eNOS的时效关系。细胞随机分为:①正常对照组;②PKC-ε假底物+丙泊酚5μmol/L组;③PKC-ε假底物+丙泊酚50μmol/L组;④单独PKC-ε假底物组;⑤单独丙泊酚50μmol/L组;⑥10%长链脂肪乳组。各组分别处理细胞1和24 h。Western blotting分析PKC-ε、eNOS、P-Ser1177-eNOS蛋白的表达。结果丙泊酚呈剂量、时间依赖性上调P-Ser1177-eNOS蛋白的表达。处理细胞24 h时,与单独丙泊酚50μmol/L组相比,PKC-ε假底物+丙泊酚50μmol/L组P-Ser1177-eNOS蛋白的表达显著降低(P〈0.05)。结论丙泊酚呈剂量、时间依赖性诱导eNOS的激活,PKC-ε参与介导药物对eNOS的激活效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JNK信号通路在同型半胱氨酸(Hcy)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凋亡中的作用。方法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培养基中加入不同浓度Hcy培养24h,以及加入SP600125预处理再加入10.0mmol/L的Hcy作用2h。用TUNEL法检测HUVECs凋亡情况。用Western-Blot法检测不同组HUVECs表达P-JNK的蛋白含量。结果用0.3mmol/L的Hcy干预后,HUVECs凋亡和JNK表达开始高于对照组(均P〈0.01)。100mmol/L最显著(均P〈0.01),呈浓度依赖关系;而SP600125两种浓度对HUVECs凋亡和JNK表达均有抑制作用,其中10.0umol/L更显著(P〈0.01)。结论Hey能够诱导HUVECs凋亡和上调JNK的表达,而SP600125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这可能是其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对β-淀粉样蛋白(Aβ325—35)诱导的HT-22细胞损伤后坏死样凋亡(necroptosis)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四甲基偶氮唑蓝法(MTT)观察不同浓度的A[325—35(1-20μmol/L)作用于HT-22细胞24h,及不同浓度EPO(1—50U)预处理3h后再加入20μmol/LAβ25—3524h对HT-22细胞活力的影响;Hoechst33258核染色法观察细胞形态,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的表达。结果不同浓度的Aβ25—35作用HT-22细胞24h后均引起细胞活力的下降,且活力下降呈剂量依赖性;不同浓度的EPO对20μmol/LAβ25—35引起的细胞活力下降具有抑制作用。10μEPO可有效地抑制20μmol/LAβ25—35诱导的caspase-3的裂解片段表达增加。核染色表明EPO可抑制对细胞损伤后necroptosis。结论EPO对Aβ25—35诱导的细胞损伤后的neeroptosis具有保护作用,可能通过抑制caspase-3的裂解片段表达来实现。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THP-1巨噬细胞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A1(ABCA1)表达的影响。方法THP-1细胞经160 nmol/L佛波酯(PMA)孵育24 h,诱导分化成巨噬细胞,分别与不同浓度的阿托伐他汀(0、1、10、100μmol/L)作用不同时间(0 h、6 h、12 h、24 h)。提取各组细胞总RNA和蛋白质,分别采用RT-PCR和W esternB lot检测ABCA1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不同浓度的阿托伐他汀与巨噬细胞孵育不同时间组的细胞ABCA1 mRNA和蛋白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对巨噬细胞ABCA1的表达无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Fractalkine(FKN)在血管紧张素II(Ang II)诱导内皮细胞表达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中的作用.方法 取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培养,分别给予低、高浓度(10-7 mol/L,10-6 mol/L)Ang II干预12、24、48 h,采用MTT检测内皮细胞活性,Western blot检测ICAM-1和FKN蛋白表达;小RNA转染内皮细胞后,用高浓度Ang II培养24 h并检测各组细胞FKN mRNA表达及ICAM-1和FKN蛋白表达.结果 Ang II可降低HUVECs活性并促进ICAM-1及FKN蛋白表达,高浓度AngII对内皮细胞活性影响较大;FKN siRNA转染可显著抑制FKN mRNA表达,且在高浓度Ang II作用24 h后,被转染细胞的FKN mRNA表达量仍显著低于阴性对照+Ang II组(P<0.05),且ICAM-1及FKN蛋白表达显著减少.结论 Ang II可降低内皮细胞活性并促进内皮细胞ICAM-1和FKN蛋白表达,趋化因子FKN介导了Ang II诱导的内皮细胞ICAM-1蛋白表达过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90(HSP90)抑制剂17-丙烯胺-17去甲氧格尔德霉素(17-AAG)对大鼠嗜铬细胞瘤细胞系PC12细胞生长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实验组PC12细胞分成两组:实验一组分别加入不同终浓度(0.005、0.025、0.05、0.1、0.25、0.5、1.0、2.0μmol/L)17-AAG培养液;实验二组分别加入150μg/L VEGF(VEGF组)、0.1μmol/L17-AAG(17-AAG组)、0.1μmol/L17-AAG+150μg/L VEGF(17-AAG+VEGF组)培养液。另设DMSO组(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Wrights-Giemsa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中VEGF-165蛋白的表达。结果 17-AAG呈时间、剂量依赖性抑制PC12细胞增殖(P〈0.05);24 h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0.1μmol/L。0.1μmol/L 17-AAG作用于PC12细胞6、12、24、48 h的细胞凋亡率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0.1μmol/L 17-AAG作用于PC12细胞6、12、24、48 h,VEGF-165蛋白表达逐渐降低;各时点VEGF-165蛋白表达量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SP90抑制剂17-AAG能抑制PC12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抑制VEGF蛋白表达。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促生长激素释放肽(ghrelin)对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诱导的离体培养的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us vein endothelial cell-12,HUVEC-12)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1)在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中加入10-9~10-6mol/L AngⅡ共培养24h,或用10-9~10-6mol/Lghrelin预处理2h后与10-6mol/L AngⅡ共培养24h。用MTT法测量内皮细胞活力和用AnnexinV-FITC凋亡试剂盒在流式细胞仪下测量内皮细胞凋亡率。(2)HUVEC用10-9,10-8,10-7,10-6mol/L AngⅡ分别培养3,6,12或24h,10-9,10-8,10-7或10-6mol/L ghrelin预处理2h后与10-6mol/L AngⅡ共培养24h。生长激素促分泌剂受体1a(growth hormone secretagogue receptor1a,GHSR1a)受体阻断剂[D-Lys3]GHRP-6加入10-6mol/L ghrelin预处理2h后与10-6mol/L AngⅡ共培养24h组,DCF荧光探针法测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3)HUVEC分别与10-9,10-8,10-7或10-6mol/L AngⅡ和ghrelin共培养24h,与10-6mol/L AngⅡ孵育3,6,12或24h,或10-9,10-8,10-7或10-6mol/L ghrelin预处理30min,1h或2h后与10-6mol/LAngⅡ培养24h,加入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信号通路(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extracullar signal regulated kinase1/2,MAPK/ERK1/2)信号通路抑制剂PD98058、磷脂酰肌醇3-激酶/丝-苏氨酸激酶(phosphoinositide-3-kinase/serine threonine kinase,PI3K/Akt)阻断剂wortmannin和[D-Lys3]GHRP-6共培养24h,与用AngⅡ和ghrelin孵育的HUVEC比较上清液中NO产量,HUVEC用ghrelin,PD98059,wortmannin,[D-Lys3]GHRP-6预处理2h后与10-6mol/L AngⅡ共培养24h,或用ghrelin加上PD98059,wortmannin及[D-Lys3]GHRP-6预处理2h后与10-6mol/L AngⅡ共培养24h。内皮细胞上清中的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用Griess法测量。(4)HUVEC用空白对照或AngⅡ在有或没有用ghrelin或ghrelin和wortmannin一起预处理的情况下孵育,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测量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eNOS)的蛋白表达及丝苏氨酸激酶(serine threonine kinase,Akt)磷酸化蛋白表达。结果:AngⅡ引起内皮细胞损伤,增加HUVEC细胞凋亡率,减少培养的HUVEC细胞上清中NO含量,而ghrelin保护HUVEC免受AngⅡ损伤;Ghrelin减少与AngⅡ共同孵育的HUVEC ROS的产生。这种作用被[D-Lys3]GHRP-6消除。PD98059能阻止AngⅡ导致的HUVEC分泌NO减少,Wortmannin和[D-Lys3]GHRP-6消除Ghrelin保护HUVEC释放NO的作用;AngⅡ减少eNOS的表达,但ghrelin能增加eNOS表达,Wortmannin消除Ghrelin的这种作用;Ghrelin能刺激p-Akt的表达并在10~20min达到高峰。结论:Ghrelin在AngⅡ导致的HUVEC损伤中起保护作用,其机制与通过GHSR1a受体减少氧化应激、增加eNOS蛋白表达和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二氮嗪(DZ)预处理能否抑制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表达而减轻缺氧复氧后大鼠海马神经元的凋亡。方法原代培养9~10d的SD大鼠海马神经元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DZ0,30,100μmol/L和DZ100μmol/L+5-羟癸酸(5-HD)100μmol/L预处理组。除对照组外,其余4组神经元自缺氧前2d开始,每天实施以上对应浓度DZ预处理1h。连续3d。于体外缺氧4h复氧48h后,采用四唑蓝比色法测定海马神经元活力,AnnexinV—FITC流式细胞术测定凋亡率,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JNK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缺氧复氧后海马神经元的活力下降,凋亡率增大,JNK蛋白表达增强(P〈0.05)。与其他预处理组比较,DZ100μmol/L预处理组的神经元活力高,凋亡率低(P〈0.05),其他预处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DZ预处理后,JNK蛋白表达减低,且DZ100μmol/L组表达弱于DZ30μmol/L组(P〈O.05)。同时给于5-HD预处理后,DZ未能抑制JNK蛋白表达。结论DZ预处理可能抑制JNK表达而减轻缺氧复氧后大鼠海马神经元的凋亡。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7,8-二羟基黄酮(D HF)对6-羟基多巴胺(6-O HD A)诱导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将6-OHDA(25~200 Lmol/L)和PC12细胞混合后孵育24 h,观察6-O HD A的毒性作用;以D HF(1~25Lmol/L)预处理细胞1 h,再加入100 Lmol/L 6-O HDA继续培养24 h,观察D HF对6-O HD A诱导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25 Lmol/L D HF预处理前30 min加入10 n mol/L L Y294002,观察D HF的保护作用是否可被磷酸肌醇3激酶(PI3K)抑制剂所阻断。采用M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50~200 Lmol/L 6-O HDA作用24 h可明显降低细胞存活率,其中100 Lmol/L 6-O HD A可导致半数细胞死亡。D HF预处理剂量依赖性抑制了6-OHDA诱导的细胞损伤,该作用部分被PI3K抑制剂所阻断。结论 DHF对6-OHDA诱导PC12细胞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该作用可能与PI3K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中药小檗碱是否通过ERK,JNK信号转导途径抑制人外周血单核细胞COX-2mRNA及蛋白表达.方法:取人外周静脉血分离及培养单核细胞,分为对照组、LPS组、LPS+小檗碱25μmol/L组、LPS+小檗碱50μmol/L组、LPS+小檗碱100μmol/L组.分别在培养后30min,6,12,24h提取细胞,行RT-PCR法测定COX-2mRNA水平,行Western Blot法测定ERK,p-ERK,JNK,p-JNK及COX-2蛋白水平.同时加入选择性ERK,JNK抑制剂,分别测定COX-2mRNA及蛋白水平.结果:与LPS组相比,小檗碱组COX-2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抑制(P〈0.05).与LPS组相比,小檗碱组ERK活性水平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是与LPS组相比,低、中浓度小檗碱组(25,50μmol/L)JNK活性水平无统计学差异,高浓度小檗碱组(100μmol/L)JNK活性水平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加入ERK,JNK抑制剂之后,COX-2mRNA及蛋白水平降低明显(P〈0.05).结论:小檗碱能抑制人外周血单核细胞COX-2mRNA及蛋白水平,其作用程度呈浓度依赖性.小檗碱可能通过ERK信号转导途径抑制人外周血单核细胞COX-2mRNA及蛋白表达.高浓度小檗碱可能通过JNK信号转导途径抑制人外周血单核细胞COX-2mRNA及蛋白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